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科學觀念:知道生物與非生物的區(qū)別;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細胞的發(fā)現史;了解細胞是構成生物體(除病毒外)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科學思維:理解生物所具有的特征,能區(qū)分生物與非生物;了解判斷、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思維方法。探究實踐:通過對某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實例的觀察,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能利用這些特征區(qū)別生物和非生物。態(tài)度責任:通過學習生物與非生物,明確事物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了解細胞的發(fā)現對研究生物現象的重要性;體會科技的發(fā)展拓展了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一、生物是什么1.自然界的物體可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它們共同構成了自然界。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能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后代;②有遺傳變異現象;③需要營養(yǎng)和能量,并把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新陳代謝);④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⑤除病毒等少數生物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⑥生物都在進化。二、細胞的發(fā)現1.細胞發(fā)現的歷史,實際上是顯微鏡發(fā)明和發(fā)展的歷史。2.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用自制顯微鏡觀察軟木塞切片時發(fā)現了細胞。3.胡克看到的是死亡植物細胞的部分結構。三、細胞學說1.創(chuàng)立者: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及魏爾嘯。魏爾嘯提出:一切細胞來自于細胞。2.主要觀點:①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所構成的;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③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3.細胞學說的建立從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tǒng)一起來。◆任務點一:什么是生物1.酷似石頭的生石花,猶如硅膠玩具的水滴魚,它們都屬于生物,而栩栩如生的機器人卻不是生物。我們是根據什么來區(qū)分生物和非生物的呢?——是否具有生命2.思考與討論:觀察下圖,結合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思考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描 述 種子萌發(fā) 幼苗生長 母貓生小貓 連母七個樣 蜥蜴捕食 人排汗 含羞草被觸碰后合攏圖 示特 征3.歸納生物的基本特征:①能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后代,使生命代代相傳②有遺傳和變異現象③需要營養(yǎng)和能量,并把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④能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通過趨利避害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⑤除病毒等少數生物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⑥生物都在進化◆任務點二:細胞的發(fā)現1.閱讀課本并完成表格內容時間 人物 貢獻1665年 胡克 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軟木栓薄片,看到了許多蜂窩狀的中空小室,他將這種小室命名為細胞,并繪制了軟木栓細胞的圖像19世紀30年代 施萊登和施旺 在總結前人大量研究基礎上提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并且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微耳和 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自已經存在的活細胞。2.思考與討論①從胡克觀察細胞到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近200年。這樣的科學探索歷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科學研究需要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嚴謹的態(tài)度、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②施萊登和施旺是如何通過獲得的證據得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一結論的?通過對部分動、植物組織的觀察,并結合前人的大量研究資料1.神奇的大自然激發(fā)了人們的靈感,為文人提供了無限的創(chuàng)作素材。下列詩句不包含自然 界生命現象的是( )A.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現象指的現象中肯定有生物。【解答】A.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生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現象,A正確;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荷和蜻蜓都是生物,富有生命,B正確;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的是瀑布,所以沒有生命,不是生命現象,C錯誤;D.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紅杏是生物,屬于生命現象,D正確;故答案為:C.2.如圖為酒店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它具有迎賓、引領、配送、自主充電、自主乘坐電梯等功能。下列能作為判斷機器人是否屬于生物的依據是( )A.能否乘坐電梯 B.能否和客戶對話C.能否自由移動 D.能否生長和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 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據此分析判斷。【解答】 酒店的智能配送機器人不能生長和繁殖,不具備生物的特征,因此判斷這種大堂經理機器人是否屬于生物的依據是能否生長和繁殖,故D正確,而A、B、C錯誤。故選D。3.研究人員用凝膠材料制成了一朵“鮮花”(如圖)。這朵幾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約2個小時完全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展示著變形能力。以下對“凝膠花”的看法正確的是( )A.是生物,因為它有鮮艷的顏色B.是生物,因為它會開花C.是非生物,因為它不能快速運動D.是非生物,因為它不會呼吸,不會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與非生物的區(qū)別:生物能新陳代謝、能生長繁殖、能適應環(huán)境和影響環(huán)境、有遺傳和變異、(除病毒外)由細胞構成、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解答】根據分析可知,凝膠花是非生物,因為它不會呼吸,不會繁殖,故答案D正確;故答案為:D。4.下列生命現象與所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fā),這是生物的繁殖現象B.用玻璃棒觸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這是生物的對外界刺激能做出反應C.同一只貓生出不同毛色的小貓,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D.小蝌蚪長成了一只青蛙,這是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現象【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特征 概 念 舉 例應 激 性 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guī)律性的反應。【植物和低等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應激性,而高等動物和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盤朝著太陽轉;草履蟲避開食鹽、吃酸梅分泌唾液,聽說酸梅分泌唾液等。生 長 指生物體由小變大的過程。其特點是:使體重增加,體形增大。 小樹長成大樹;小狗長成大狗等。繁 殖 指生物體發(fā)育成熟并產生新個體的過程。 植物產生孢子或種子;蜻蜒點水、大貓生小貓等。新陳代謝 指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從外界不斷地獲取物質和能量,并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陳代謝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qū)別】除以上特征以外,還有呼吸、排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并具有嚴緊的結構等都是屬于生物的基本特征。【解答】 A、種子發(fā)芽后的幼苗漸漸長大了,這是生物的生長發(fā)育現象,符合題意;B、用玻璃棒觸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這是生物的應激性,不符合題意;C、同一只貓生出不同毛色的小貓,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不符合題意;D、小蝌蚪長成了一只青蛙,這是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現象,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5.下列不屬于“細胞學說”主要內容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答案】A【解析】【分析】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細胞學說的內容有:(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組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解答】A、細胞學說提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細胞學說提出,所有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細胞學說提出,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組成,并沒有包括病毒,故C錯誤,但符合題意。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是由魏爾肖總結的,是對細胞學說的補充,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藍眼淚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細胞在夜晚受到擾動等刺激而發(fā)出藍色苂光所形成的。體現了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故選項D正確。故選:D。2.【答案】C【解析】【分析】 變異在生物體上泛指生物種與個體之間的各種差異,包括形態(tài)、生理、生化以及行為、習性等各方面的歧異,變異是生物進化和人類育種的根源,包括可遺傳的和不可遺傳的變異。 遺傳是指親代表達相應性狀的基因通過無性繁殖或有性繁殖傳遞給后代,從而使后代獲得其父母遺傳信息的現象。【解答】 變異在生物體上泛指生物種與個體之間的各種差異,包括形態(tài)、生理、生化以及行為、習性等各方面的歧異,所以“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這指的是生物具有變異現象.故答案為:C3.【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因此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qū)別是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沒有生命。【解答】種子萌發(fā),屬于生物會生長的特征,向日葵向著太陽轉屬于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特征,母馬生小馬屬于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氣球不屬于生物,因此氣球爆炸與其他三種現象有本質區(qū)別,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4.【答案】C【解析】【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 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 生物具有應激性,能夠對各種刺激作出有規(guī)律的反應,“葵花朵朵向太陽”是向日葵對太陽光的刺激作出的反應,體現了植物具有向光性。故選C。5.【答案】A【解析】【分析】自然界的物體可以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生物的基本特征:能進行新陳代謝,能生長和繁殖后代,遺傳和變異能對外界刺教作出反應等。【解答】 Alpha來回自由行走,能夠與人交流,解答多種問題這些都是通過程序設置來完成的,但是它不會排出代謝度物,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A 符合題意, BCD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A。6.【答案】B【解析】【分析】 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生物體具有嚴整的結構,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生物體能生長。生物體具有應激性。生物體能生殖和發(fā)育。生物體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生物都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解答】生物和非生物最大的區(qū)別是有無生命,生物是有生命的,樹葉能夠形成化石,化石是非生命的;故答案為:B7.【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體具有嚴整的結構;生物體能進行新陳代謝;生物體能生長;生物體具有應激性;生物體能生殖和發(fā)育;生物體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生物體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環(huán)境并影響環(huán)境;【解答】A.種子發(fā)芽后的幼苗漸漸長大了,這是生物的生長發(fā)育現象,A錯誤;B. 用玻璃棒觸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這是生物的應激性 ,B正確;C. 同一只貓生出不同毛色的小貓,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 ,C正確;D. 小蝌蚪長成了一只青蛙,這是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現象 ,D正確;故答案為:A.8.【答案】C【解析】【分析】建立于19世紀的細胞學說,是自然科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其建立者是德國的兩位科學家施旺和施萊登。他們指出一切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解答】 A.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故A正確。B.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故B正確。C.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但所有生物并不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如病毒無細胞結構,故C錯誤。D.細胞學說是19世紀40年代由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故D正確。故選C。9.【答案】D【解析】【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夠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⑦生物都能遺傳和變異。【解答】 ABC.會運動、根據指令作出反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等都不屬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不能作為機器狗是否屬于生物的判斷標準,故A、B、C錯誤;D.機器人不能進行新陳代謝、不能夠生長和繁殖、不能遺傳和變異等,即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不屬于生物,故D正確。故選D。10.【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7、生物體都有遺傳和變異特性。【解答】A、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是動物的繁殖行為,體現了生物能繁殖的特征,A符合題意。B、紅杏伸出墻外是受墻外陽光刺激引起的,說明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不符合題意。C、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描寫了燕子繁殖行為中的筑巢行為,說明生物能繁殖,C不符合題意。D、芳林新葉催陳葉,樹木落葉,說明生物能排出體內的廢物,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答案】C【解析】【分析】細胞學說的內容是:①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動植物的結構有顯著的一致性。②新的細胞可以由老的細胞分裂產生。【解答】A、19世紀4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旺和施萊登在前人經驗基礎上,通過歸納提出了“細胞學說”,A正確;B、細胞學說是在總結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實材料和設想的基礎上歸納提出的,B正確;C、液泡中含有細胞液,有各種味道的物質以及營養(yǎng)物質,C錯誤;D、細胞學說認為,新的細胞可以由老的細胞分裂產生,D正確。故選:B.12.【答案】細胞;結構和功能;細胞分裂【解析】【分析】19世紀40年代,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在總結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共同提出了細胞學說。【解答】 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1)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除外,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生命的生理活動都是在細胞中進行的)(3)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故答案為:細胞 結構和功能 細胞分裂13.【答案】(1)③(2)④(3)⑤(4)①【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形象地描述了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這種生命現象說明生物能生長和繁殖。(2)朵朵葵花向太陽指的是植物的向陽性,說明植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3)饑不擇食指的是生物很需要食物,說明生物需要營養(yǎng)。(4)冷開水不能養(yǎng)金魚因為生物 而迅速冷卻的沸水中的氧氣剛經過熱脹冷縮后不再溶解于水中,所以剛冷卻的沸水中含氧量低。故答案為:(1)③ (2) ④(3)⑤ (4) ①14.【答案】(1)應激性(2)繁殖(3)變異(4)生長和發(fā)育【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能繁殖,能遺傳和變異,能生長和發(fā)育,能呼吸等;【解答】(1) 紅杏出墻”是杏樹受墻外陽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從這個意義說,紅杏出墻表現了生物具有應激性 ;(2) 杏樹伸到墻外的枝條會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紅杏具有繁殖的特征;(3) 杏樹長出的是杏,但是杏之間也有差別,并不是完全相同,這屬于變異現象;(4) 杏樹是由一粒種子發(fā)育成一棵小樹,并由一棵小樹長成參天大樹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杏具有生長和發(fā)育的特征;故答案為:(1) 應激性 (2) 繁殖 (3) 變異 (4) 生長和發(fā)育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科學觀念:知道生物與非生物的區(qū)別;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細胞的發(fā)現史;了解細胞是構成生物體(除病毒外)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科學思維:理解生物所具有的特征,能區(qū)分生物與非生物;了解判斷、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思維方法。探究實踐:通過對某些生物和非生物的實例的觀察,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并能利用這些特征區(qū)別生物和非生物。態(tài)度責任:通過學習生物與非生物,明確事物之間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了解細胞的發(fā)現對研究生物現象的重要性;體會科技的發(fā)展拓展了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一、生物是什么1.自然界的物體可分為 ,它們共同構成了自然界。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能生長 和 后代;②有 變異現象;③需要營養(yǎng)和 ,并把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新陳代謝);④對各種刺激做出 ;⑤除病毒等少數生物外,生物都由 構成;⑥生物都在 。二、細胞的發(fā)現1.細胞發(fā)現的歷史,實際上是顯微鏡發(fā)明和發(fā)展的歷史。2.1665年,英國科學家胡克用自制 觀察軟木塞切片時發(fā)現了細胞。3.胡克看到的是 的部分結構。三、細胞學說1.創(chuàng)立者:德國科學 及 。魏爾嘯提出:一切細胞來自于 。2.主要觀點:①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 所構成的;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③細胞是由 產生的。3.細胞學說的建立從結構上將紛繁復雜的生物世界統(tǒng)一起來。◆任務點一:什么是生物1.酷似石頭的生石花,猶如硅膠玩具的水滴魚,它們都屬于生物,而栩栩如生的機器人卻不是生物。我們是根據什么來區(qū)分生物和非生物的呢?2.思考與討論:觀察下圖,結合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思考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描 述 種子萌發(fā) 幼苗生長 母貓生小貓 連母七個樣 蜥蜴捕食 人排汗 含羞草被觸碰后合攏圖 示特 征3.歸納生物的基本特征:◆任務點二:細胞的發(fā)現1.閱讀課本并完成表格內容時間 人物 貢獻2.思考與討論①從胡克觀察細胞到細胞學說的建立,經歷了近200年。這樣的科學探索歷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②施萊登和施旺是如何通過獲得的證據得出“植物、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一結論的?1.神奇的大自然激發(fā)了人們的靈感,為文人提供了無限的創(chuàng)作素材。下列詩句不包含自然 界生命現象的是( )A.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C.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D.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2.如圖為酒店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它具有迎賓、引領、配送、自主充電、自主乘坐電梯等功能。下列能作為判斷機器人是否屬于生物的依據是( )A.能否乘坐電梯 B.能否和客戶對話C.能否自由移動 D.能否生長和繁殖3.研究人員用凝膠材料制成了一朵“鮮花”(如圖)。這朵幾厘米大的“花蕾”共用了約2個小時完全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展示著變形能力。以下對“凝膠花”的看法正確的是( )A.是生物,因為它有鮮艷的顏色 B.是生物,因為它會開花C.是非生物,因為它不能快速運動 D.是非生物,因為它不會呼吸,不會繁殖4.下列生命現象與所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fā),這是生物的繁殖現象B.用玻璃棒觸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這是生物的對外界刺激能做出反應C.同一只貓生出不同毛色的小貓,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D.小蝌蚪長成了一只青蛙,這是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現象5.下列不屬于“細胞學說”主要內容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C.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1.2024年5月,溫州南麂島出現罕見“藍眼淚”現象。藍眼淚是海水中的夜光藻細胞在夜晚受到擾動等刺激而發(fā)出藍色熒光所形成的。上述現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會進行繁殖 B.會進行生長發(fā)育C.會進行新陳代謝 D.會對外界刺激有反應2.“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這指的是生物具有( )現象.A.同化 B.選擇 C.變異 D.遺傳3.下列哪種現象與其他三種現象有本質的區(qū)別( )A.種子萌發(fā) B.汽球爆炸C.向日葵向著太陽轉 D.母馬生小馬4.“朵朵葵花向太陽”所表現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B.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C.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D.生物能進行呼吸5.阿爾法機器人在春晚表演當晚,540個Alpha1S排列成9X15的4個方陣,為了追求更佳的舞臺效果,技術人員共為其特意定制了12套舞步,配合上歌曲節(jié)奏,具有韻律感。但Alpha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因為“Alpha”不具有下列哪項生命活動( )A.排出代謝廢物 B.來回自由行走C.能夠與人交流 D.解答多種問題6.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研究湖北三峽地區(qū)的石板灘生物群中,發(fā)現4種形似樹葉的遠古生物化石。與真正長在樹枝上的葉子不同,這些“樹葉”實際上是形態(tài)奇特的早期動物,它們生活在遠古海洋底部。下列現象中,不能體現生物特征的是( )A.“樹葉”能不斷長高 B.“樹葉”能夠形成化石C.“樹葉”受到觸碰時會有反應 D.“樹葉”能繁殖后代7.下列生命現象與所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種子發(fā)芽后的幼苗漸漸長大了,這是生物的繁殖現象B.用玻璃棒觸碰蚯蚓前端,蚯蚓迅速躲避,這是生物的應激性C.同一只貓生出不同毛色的小貓,這是生物的變異現象D.小蝌蚪長成了一只青蛙,這是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現象8.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B.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C.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D.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9.在杭州亞運會田徑項目賽場上,一群特殊的“搬運工”引起了觀眾的注意,這就是機器狗。它們承擔了搬運器材的工作。下列關于機器狗的敘述( )A.它是生物,因為它會運動,幫助工作人員搬運鐵餅B.它是生物,因為它能夠根據指令作出反應C.它不是生物,因為它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D.它不是生物,因為它不具備生物的基本特征10.下列詩詞中所描述的生命現象與所體現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選項 詩詞 生物的特征A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能生長和發(fā)育B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D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 排出體內的廢物A.A B.B C.C D.D11.關于細胞學說,下列說法中不準確的是( )A.細胞學說是19世紀40年代由德國科學家施旺和施萊登提出的B.細胞學說是在總結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歸納提出的C.細胞學說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單位——細胞所構成的D.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12.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1)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 構成的;(2)細胞是生物體 的單位;(3)細胞是由 產生的。13.將下列生物特征的序號填入對應現象后的空格中:①生物能呼吸 ②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 ③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⑤生物需要營養(yǎng)物質(1)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2)朵朵葵花向太陽 ;(3)饑不擇食 ;(4)冷開水不能養(yǎng)金魚 。14.“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兩句詩中蘊藏了很多的科學知識,請試從科學角度分析“紅杏出墻”現象。(1)“紅杏出墻”是杏樹受墻外陽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從這個意義說,紅杏出墻表現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2)杏樹伸到墻外的枝條會開花結果,這反映了紅杏具有 的特征。(3)杏樹長出的是杏,但是杏之間也有差別,并不是完全相同,這屬于 現象。(4)杏樹是由一粒種子發(fā)育成一棵小樹,并由一棵小樹長成參天大樹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杏具有 的特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yǎng)】2.1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1課時)學案(學生版).docx 【核心素養(yǎng)】2.1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第1課時)學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