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紫竹調教案課型:以欣賞為主的綜合課課時:一課時教具:多媒體教學等教學目標:感受江南音樂的旋律,培養對江南音樂文化的熱愛;了解江南絲竹的有關知識,增強學生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的了解;用歌聲、詩詞朗讀等方式來贊美江南,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合作中完成藝術實踐。教學內容:歌曲《無錫景》樂曲《紫竹調》3.樂曲《春江花月夜》,教學重點:江南絲竹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感受、體驗作品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學過程:導入: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去一個地方,那里有小橋流水,田園春色,河湖交錯,古城小鎮,那里是文人墨客追尋的一個故鄉。那里就是自古以來被譽為人間天堂的——“江南”。 讓我們一起用白居易的名句,贊美我們心中的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我們縱 然有千言萬語,也說不盡這如畫的江南啊。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在音樂聲中去感 受那美麗的江南。(展示課題)新課江南是個值得讓人慢慢飲、 慢慢品、慢慢醉的地方。今天,我們就從江南的景、江南的韻、江南的夜這三個樂章去 追尋印象江南。 印象中的江南寧靜、古樸,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讓人魂牽夢縈。首先,我們進入第一樂章: 江南的景。第一樂章:江南的景1首先,老師來演奏一首樂曲,同學們聽聽看是哪首樂曲?這是我們上節課學唱的歌曲《無錫景》。那里的梅園,那里的惠山是那樣的山清水秀,那里的人們一邊劃著小船一邊品著茶是那樣的愜意。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在歌聲中感受這美麗的景色吧。2學生演唱歌曲《無錫景》。3通過聽、唱,我們能感受到江南音樂的情調是怎么呢?江南的音樂情調婉轉悠揚。(委婉、柔美、細膩、清新)大自然的性格在北方是粗獷而遼闊的,因而北方的音樂非常的高亢而雄渾。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就一下變得溫柔而多情了起來。第二樂章:江南的韻(江南絲竹《紫竹調》)1首先我們來聽一首民樂合奏《紫竹調》片段,你能聽出哪些樂器在演奏嗎?學生回答(二胡、笛子)2這首樂曲是流行于江南一帶的器樂曲,樂隊的主要成員是絲弦樂器和竹管音樂。我們稱這樣的民樂合奏叫做——江南絲竹。了解絲弦樂器:分為拉弦樂器和彈撥樂器拉弦樂器:(以二胡為主)介紹外形,聽辨音樂彈撥樂器:(以琵琶為主、揚琴、三弦、古箏)介紹外形、聽辨音色了解竹管音樂:(以竹笛為主、簫、笙)介紹外形、聽辨音色3完整欣賞《紫竹調》,樂曲一共演奏了幾遍?(每次聽到旋律舉一次手)。每一遍的演奏的主奏樂器有什么不同之處?(連線)4江南絲竹樂隊的編制比較靈活。最少兩個人,一絲一竹,也可三五人,七八人,多則十人左右。就像江南的景致一般,優雅卻不華麗,婀娜卻不嬌媚。5聽旋律,老師做手勢。并畫圖來表示。(邊演唱邊畫圖譜)師答:我們發現這樣的圖示是有一個大弧線加一個小圓圈組成的。大弧線的動作幅度大而且連貫,小圓圈的動作小而且靈巧。這樣的動作體現了旋律的什么特點?大弧線比較(悠揚婉轉)小圓圈(活潑輕快)。這個動作體現了旋律柔美不失輕快地特點。師問:我們來演唱樂譜,是什么因素造成旋律這樣的效果呢?附點。他的作用是延長了前面音音符時值的一半,使前面的音悠長而舒緩,形成了旋律柔美的效果。而樂句尾部的音符比較緊湊短促,因而造成了輕快活潑的效果。如果沒有附點(師范唱樂譜),旋律就完全失去了悠長而舒緩的效果,可見附點音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跟音樂,做手勢,唱旋律。6旋律有沒有發生細微的變化?我們來聽聽第二遍笛子是如何演奏的呢?(播放唱譜)師:看出來了嗎?樂譜當中紅色的音符都是原來旋律中沒有出現的音符,在相同旋律的素材的基礎上,進行“加花變奏”,這就是江南絲竹常用的演奏手法哦。7聽著這樣一種輕快柔美的旋律,做著這樣的手勢,你夠聯系到哪些江南的美景和江南人生活的哪些場景呢?(小橋、流水、人家、輕風拂柳的場景、品酒舉杯、女子舞蹈)其實江南絲竹源于江南民間的民俗活動,是民間婚喪喜慶時為其助興的音樂。8最后我們來歸納一下江南絲竹的音樂特點,從樂隊的編制、旋律、節奏和風格這幾方面來進行歸納提示:樂隊的編制是大型的還是小型的?旋律是粗獷的還是細膩的? 節奏是輕快的還是緩慢的?江南絲竹的最大特點就是演奏風格精細,逐步形成“小、細、輕、雅”的音樂特點。第三樂章:江南的夜 (《春江花月夜》主題江樓鐘鼓)江南的景如此秀麗迷人,江南的韻如此婉轉動聽,月色下的江南更加充滿了詩情畫意。讓我們聆聽第三樂章——江南的夜。1請同學們看一段視頻, 去感受夜色下的江南。月色下的江南美嗎?看了視頻上的字幕我們了解到這首樂曲是由若干段落組成,(每個段落都加有 形象生動的小標題:引子、江樓鐘鼓、月上東山、花影層疊、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欸 乃歸舟及尾聲。)2其中有一個段落叫做欸乃歸舟,你們猜猜“欸乃”是什么意思?解釋欸乃歸舟中“欸乃”的含義 在江南水鄉,我們常常能看到人們搖櫓行舟的場景。“欸乃”就是船夫搖櫓時發出的很有韻律的 聲音。都說音樂起源于勞動,起源于生活,我們能在下面這段江樓鐘鼓的主題音樂中找到船夫們搖 櫓的韻律嗎?播放江樓鐘鼓主題,全體學生找到劃槳搖曳的感覺(提要求: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動作要舒展)3、大家模仿的真像,讓我們再次身臨其境地體會一下音樂的美好意境,把這段江樓鐘鼓如歌的旋律 演唱一下。 用Wu 模唱一下。4、在大家的演唱中,老師仿佛已經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意境,老師準備了三個詞語請大家選擇一下, 這段優美的主題旋律究竟表現出了怎樣的一種意境呢?(選擇B) A.歡快跳躍 B委婉恬靜C哀怨低緩5、介紹詩歌《春江花月夜》在《春江花月夜》這首詩中,詩人細致地描繪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靜謐的自然景色,下面 讓我們共同品讀一下詩歌的第一部分——開頭八句,感受一幅由春天、江水、花樹、明月、夜晚共 同構成的優美畫卷。 唐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師生一起朗讀)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藝術實踐任務。下面我們一起來合作完成《春江花月夜》詩配樂的藝術表演。1 練習老師先想請一位同學朗誦《春江花月夜》前八句,哪位同學愿意試一試?其他同學還用前面練習 的“Wu”為他進行伴唱.2 表演a.前面我們已經找到船夫們搖櫓的韻律了,接下來老師還想請一位同學扮演船夫,引領我們去領 略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怎么樣?哪位同學愿意試試看?b.老師還帶了茶具,請兩個同學來品茶。c.請朗誦與扮演船夫的同學一起到前面來為大 家表演,好嗎?給他們一些鼓勵的掌聲。d.我們在座的同學還是用“Wu”為他進行伴唱,我們在表演的時候要進入各自的角色哦,讓我們 共同營造一幅春江花月夜的美景。e.為了讓這位同學表演的更像船夫,老師特意為他準備了一頂斗笠, (戴上斗笠)給大家看看,像嗎?評價 學生評價。 我們表現的怎么樣?(掌聲) 從大家的掌聲中老師聽出,我們的表演已經得到了自己的肯定。老師評價。 大家剛才的表演真是情景交融,我們的演唱營造了春江花月夜寧靜悠遠的景色,朗誦是詩人對 美麗景致的詠唱,而船夫則是美景中的一個閃亮的特寫。 有人說:“詩歌是文字的音樂,音樂是旋律的詩歌”,在大家剛才的表演中,我們真的領略到春 江的夜空幽靜而安詳,讓人沉醉在這迷人的夜色之中。三、小結今天通過“絲竹江南”的追尋,我們感受到了:江南 的景婉約多姿,江南的韻宛轉悠揚,江南的夜靜謐醉人。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成就一方文化。正是山清水秀的江南孕育了江南人的那 份聰穎、靈秀和儒雅,正所謂:人杰地靈。最后,讓我們再次詠讀白居易的詩句《憶江南》贊美美麗可愛的江南。集體朗誦《憶江南》:(播放音樂《春江花月夜》江樓鐘鼓主題)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