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遼宋夏金多民族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一第 1 0 課 遼 夏 金 元 的 統 治課標要求:1、了解遼夏金元諸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建設;2、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學習目標:1、了解遼夏金元政權的建立、發展的史實。2、掌握遼夏金元民族交融的原因、主要表現和影響。 3.理解遼夏金元的制度建設的背景、主要內容和影響。4.認識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學習重難點:重點:認識遼、西夏、金、元政權和漢民族的相互交融。難點:理解遼、西夏、金、元政權的建立、發展和相關制度的建設。學習過程:一 、遼與西夏1、遼 ( 契 丹 )(1)建立:契丹族在遼河上游過著游牧、漁獵生活。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定 都上京,后改國號為遼。遼與北宋長期對峙。(2)管理措施:“先是,契丹及漢人相毆致死,其法輕重不均,至是一等科之。”措施: 法律平等“(遼圣宗)免南京被水戶租賦 . ..賜南京統軍司貸農耕牛- ” 措施: 恢復生產“因其(漢士)素所習之業取士”《遼丈》措施:開科取士(3)統治政策:①四時捺缽:依然保持草原習俗,定期遷徙。遷徙中的行營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四時捺缽 主要地點 時間 活動內容春 長春州、魚 兒濼 正月上旬 捕鵝、鉤魚夏 永安山、炭 山 四到七月 避署、議政秋 慶州、伏虎 林 七月入山 射鹿冬 永州、廣平 淀 十月以后 避寒、議政、獵虎②南、北面官至于太宗,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遼史 · 百官志》北面官:契丹貴族擔任,掌實權,負責游牧民族事務南面官:多任漢人,仿唐制,掌漢人農耕事務 2、西夏唐末 在今陜北、寧夏一帶形成邊疆藩鎮宋初 仍然保持半獨立的地位1038 李元昊稱帝,定都興慶,國號大夏。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官稱呈現雙軌形 態1044年 夏宋罷兵和議,夏與遼交惡;遼升大同府為西京,“以控制西夏”1049年 遼興宗親征,迫使西夏稱臣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機構除漢式官稱外,同時有一套蕃號官稱; 北宋滅亡后,西夏向金朝稱臣,仍然保持事實上的獨立。二 、金入主中原1、女真崛起1114年,女真族的首領完顏阿骨打舉兵反遼,次年稱皇帝,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也稱 上京。2、遷都1153年,金遷都燕京,改名中都。“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夏,若坐堂墮,惦視庭字...亡遼雖小,止以得燕,故 能控制南北,坐致宋幣。...京都之選首也”——《金史 ·梁集傳》3.制度建設:基本沿襲唐宋(漢化)一猛安謀克制度(1)演變:由氏族部落組織到軍事組織再到地方行政組織。(2)性質: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3)內容:各戶壯丁平時從事生產,戰時出征。(4)作用:這種兵農合一的制度,不僅有較強的戰斗力,同時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進程。 4.由盛轉衰12世紀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史稱“大定之治”。南北方都出現了難得的國富民安局面,邊境榷場貿易繁榮。然而,平衡很快又被打破..。 世宗死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猛安謀克日益腐化,統治逐漸衰落。三、從蒙古崛起到元朝統一“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 大王采欲經營天下,駐驛之所,非燕不可。”——《元史》1、蒙古崛起(1)客觀:當時蒙古草原相互混戰,人民渴望統一;主觀:鐵木真意志堅強、機敏果敢。(2)建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領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國,被尊為 “成吉思汗”的尊號。(3)擴張:蒙古軍隊先后滅掉西遼、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權, 還遠征到中亞、西亞、東歐地區。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2、元的建立與統一“大元"出自儒家經典《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對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浩大的宇宙的 贊嘆。表現了元統治者欲一統天下的志向。(1)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定都大都;蒙古在其他統治區形成了四大 汗國。(2)統一歷程:1279年,擊敗南宋余部,完成統一。3、鞏固統一(1)行省制度①元朝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中央宰相機構),并直接管轄大都及其周圍地區(稱“腹里”,包括今山東、山西和河北)。②行省制度:a含義:由中書省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形成常設機構,稱行中書省,簡 稱行省。全國共設10行省。材料 一:元朝的行鹵實際上封建中央集叔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員的權力相當大。它員貴處 理境內政治、軍事、經濟等各類事務,此外行省還有一個重要職能是聚集境內財富,以供中 央需要。——《中學歷史教學史料匯編》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務,必須呈報中書窗;軍政要務則需呈報樞密院。沒有中書省、 樞密院轉發的語旨,行省官員既不能更改賦稅,也不得調動軍隊。思考:根據材料,歸納行省的特點。B.特點:轄區廣,權力大(行政效率高),但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權)c.意義: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促進了邊疆發展。是秦朝以來郡縣制的重大發展,是我 國省制的開端。(2)邊疆管理吐蕃:設北庭都元帥府、宣慰司西域:薩班歸附,設宣政院臺灣:設澎胡巡檢司(3)其他修筑驛道,設立驛站,設急遞鋪。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元朝的版圖超越漢朝和唐朝, 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四 、元朝的民族關系1、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個游牧部落,鐵木真統一草原后逐漸將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回族:來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 融合,開始形成“回回”(回族的前身)2、四等人制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此四階級在政治上之待遇,顯分優劣。漢人、南人不為正官。 ——錢穆《國史大綱》等級 名稱 民族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畏兀兒和回回等第三等 漢人 原金統治區的漢族、契丹和女真族等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統治區的漢族、其他各族等注意:民族矛盾更加尖銳,但民族間的交融也得到進一步發展,直至今日。 3,元的滅亡(1)原因:社會貧富差距導致階級矛盾日益嚴重。(2)概況:14世紀中葉,農民起義相繼在中原和南方爆發,不久元朝滅亡。(3)結果:以宮廷貴族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內地的蒙古人、色目人 等,逐漸與漢族相融合。板書設計年軸線西夏(蒙古)元1038 12279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