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音樂第二冊《小寶寶睡著了》教案一、教學目標(一)感受搖籃曲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并能用動作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二)能用柔和的、充滿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表達對媽媽深深的愛,滲透感恩教育。(三)用填詞的方式創作第二段歌詞,表達對家人的愛。二、教學重難點感受搖籃曲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滿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四、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常規訓練1.師生問好2.師:今天在我們的教室里,還來了一批大家十分熟悉的客人,讓我們用甜美地歌聲也跟我們的家長們問問好。二、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段音樂,請你閉上眼睛,仔細聆聽,音樂把你帶到了一天中的哪個時間?為什么 師:在這靜靜的夜晚,天上的星星、月亮,地上的鳥兒、蟲兒都進入夢鄉,是誰還沒有入睡?提問:你有什么辦法能讓寶寶停止口哭鬧,安靜入睡呢?師:空間媽媽的歌聲中藏著什么魔力,可以安撫哭鬧的寶寶甜甜地睡著,就讓我們一起在本堂課的音樂學習中去尋找答案吧。三、歌曲學習,感受要素師:聽一聽,這段音樂有什么特點?你都有什么感受?聽完后請你與大家分享。1.初聽范唱,談感受2.提問:為這首歌取個名字3.揭示課題,板書《小寶寶睡著了》師: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搖籃曲,一起讀一讀課題,噓!別把小寶寶吵醒了,再來一次。4.老師也想來唱唱這首歌(邊唱邊劃旋律線。)提問:歌曲有幾個樂句組成?三個樂句的長度一樣嗎?有沒有節奏相同的樂句?讓我們用動作來感受一樣,曲線用拍手臂,直線用晃動手臂體會。5.接下來讓我們用哼鳴音“M”,隨著圖形譜輕聲哼唱旋律。師:孩子們注意剛才演唱中的直線部分代表的音符長度了嗎,我們晃了幾次手臂?特別是最后一處,我們晃了4下,一共有四拍。6.讓我們再哼唱一次,注意保持這些音符的長度。7.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歌詞里都唱了些什么內容。板書:船師:你喜歡哪一句?來跟著老師的節奏來讀讀這一句。8.完整地讀一遍歌詞。9.將歌詞帶入旋律中,無聲地隨電子琴老師演唱一次。10.學會了嗎?讓我來聽聽大家的歌聲。11.糾正不足12.讓我們用搖籃曲所需要的柔和的聲音,稍慢的速度,親切的表情,較弱的力度完整地演唱一次。四、拓展教學,增強興趣1.師:大家唱得真不錯,要是再加入一點打擊樂器伴奏我想肯定會更好聽,可加入哪件樂器好呢?誰來給老師出出主意,為什么?2.誰愿意為我們用三角鐵為我們這首歌曲伴奏?你準備怎么演奏?3.在打擊樂伴奏下演唱歌曲。4.是媽媽給予我們生命,辛苦的為我們付出,瞧,工作了一天,媽媽真累呀,讓我們像兒時媽媽照顧我們一樣,也為媽媽唱首搖籃曲伴媽媽進入夢鄉好嗎?我們把歌詞改一下,小寶寶變成好媽媽,媽媽變成我來5.學生演唱。6.除了親愛的媽媽,生活中還有許多關心照顧我們成長的親人,就像今天,來到我們教室的還有爸爸……讓我們用我們動聽的歌聲表達對他們的感謝,請大家根據今天到場的家長,自己修改一下歌詞的第一句,唱一唱這首搖籃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寶寶睡著了》這首搖籃曲,都知道了搖籃有什么特點?誰來說一說,也正是因為這些特點,讓我們的歌聲充滿了安撫寶寶的魔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