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7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 教案一 、 課標要求:1. 認識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2. 認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不 斷提高;3. 認識“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重大意義。二 、重難點及其解決方案:1.重點:(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2)“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2.難點:經濟體制改革。解決方案:改革開放大部分內容學生都在初中有所涉及。但是對于改革開放中的經濟 體制改革,學生并不熟悉。并且經濟體制方面的改革內容比較難以理解。因此, 老師應當通過例子,比如說小崗村的例子,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改革率先從農村取 得突破,為什么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以及經濟體制的改革措施分別對于國家有著 什么樣的影響,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系,這些要說清楚。目前我國的經濟體 制改革措施、政策以及相關的理論發展都要帶著學生通過時間軸梳理清楚。經濟 體制改革分為農村和城市的改革,他們有什么區別,又有什么聯系,也要讓學生 理解明白,最好讓學生可以形成幾乎同一時間在農村和城市進行改革的時空觀, 助于其更好地理解改革開放中的經濟體制改革。三 、邏輯思路:本課是第十單元《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第一課,下 啟《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因此要講出改革開放的起點以及過程,從而引 出下一課中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本課一共有三個子目,分別為“偉大的歷史轉折”、“改革開放進程”和 “‘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這三個子目。第一子目與第二子目之間是承繼關系。“偉大的歷史轉折”是本課題目中“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起點,而第二子目“改革開放進程”是本課題目 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深入發展。兩者在時間上有著先后承繼關系。而第三子目“‘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與前兩個子目在時間上有交集,是 歷史遺留問題在這一時期的發展與解決。總的來說,本課主要敘述改革開放的起步與其發展過程,同時兼及“一國兩 制”與祖國統—大業。應當以改革開放為重點,并將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歷史作 為一個整體去看待,明確改革開放的重點及步驟。四 、內容整合(教學過程設計):【導課】 材料— :寶安(屬于深圳)只有三件寶,蒼蠅、蚊子、沙井蠔。十屋九空逃香港,家 里只剩老和小。——深圳民語材料二:1978年前的深圳 現在的深圳教師材料一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時期深圳的一首民謠。它反映了在那個時期深 圳的經濟狀況十分落后,而緊靠深圳的香港卻繁榮富庶。當時許多深圳人連溫飽、 生存都成為問題,為了活下去,為了更好的生活,許多人不惜違背當時國家的政 策,愉偷跨過深圳和香港的邊界,逃往香港,深圳大量勞動力流失。而幾十年后, 從材料二我們可以看出,深圳已經發展為一個繁華的大都市。而據統計,2018 年的深圳GDP已經反超香港221億元,遠遠超過香港。那么,深圳這巨大的變化 是因為什么呢 以它為代表的中國是走什么道路而富庶繁榮的呢 學生:因為改革開放。我國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教師那么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是怎樣的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又是怎 樣開辟與發展的呢 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169面,一起學習第28課《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一)偉大的歷史轉折——歷史轉折之路【十一屆三中全會】:(1)背景:(設問)根據下列材料思考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 材料一:“文革”結束后的兩年間,經濟領域繼續堅持“左”傾,加劇了國民經濟 重大比例失調的狀況,加重了國家財政困難,人民的生活水乎極低。——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材料二: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們 都始終不渝地遵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社論》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 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 ·正是實踐,也只有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四人幫)他們自吹自擂證明不了真理,大規模的宣傳證明不了真理,強 杖證明不了真理。——胡福明《實踐是撿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背景:①經濟停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②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沖擊了過去“左”的錯誤,解放思想。過渡:正是在這種經濟、思想的背景之下,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在北京召開。(2)內容:教師(設問):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69面的內容,填寫有關十一屆三中全會的 內容的表格。主要內容政治經濟組織思想學生:思考并填寫表格(預設回答如下)。主要內容政治 放棄“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 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建設上來。思想 確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經濟 實行“改革開放”組織 強調民主法制,撥亂反正教師:根據上面表格所示內容對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進行總結。(3)意義:教師(設問):請同學們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及下列材料分析十一屆三中 全會有著什么樣的意義 材料— :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 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 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析,開啟了改革 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習近平“慶視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學 生 :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①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②是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插入圖片:教師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國家繼續遵照全會的指導思想,按照實事求是、 有錯必糾的原則加快平反冤假錯案的步伐。“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級黨、 政、軍機關干部陸續得到平反,受到打擊、誣陷或迫害的民主黨派人士和知識分 子等也恢復了名譽。其中劉少奇冤案的平反就是撥亂反正的一個典型代表。國家 的民主法制也不斷得到恢復與發展。【十一屆六中全會】:十一屆六中全會現場照片(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一九入一年共月二十七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屬中央要員會革六皮金體會極一政通過)確國以的二十八年歷史的圓順(1)中國共產黨自從一九二一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六十年的光輝戰斗歷程。為了總結黨在建國以來三十二年的經驗,有必要簡略地回顧一下建國以前二十人年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4爭(2)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通動相結合的產物,是在做國十月革命和我國“互四”進動的影響下,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助下誕生的。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一九一一年領導的辛高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考制。但是,中國社會的率殖民地、率封建性質井沒有政變。無論是當時的國民—1—)教師: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和通過了《關 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如上圖所示。會議及《決議》科學總結 了新中國成立32年來的歷史,對統—全黨思想,開展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 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礎。【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教 師 :為了民主法制建設的進一步恢復與發展,1982年底,五屆全國人大五次 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增加了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 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規定,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入新的階段。過渡:插入材料:1978年,在鄧小平先生倡導下,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 改革開放歷史征程。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 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 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創新引領未來——在博藍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2018年4月10日)教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一樣,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啟了改 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轉折。那么,改革開放的進程究竟 是怎樣的呢 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二)改革開放進程——改革開放之路 【對內改革】(1)農村突破:材料—: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沒有糧;一日三餐喝稀湯,正月出門去逃荒。 ——1978年的《鳳陽花鼓》材料二:1978年前的小崗村: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生產靠貸款。— — 吳曉波《激蕩三十年 ·上》教師:這兩則材料是對1978年及以前小崗村境況的描述。當時的小崗村十分貧 窮,這也是當時中國農村的縮影。1978年,安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 使得本就貧窮的小崗村雪上加霜。為了不再挨餓,為了生存,村民急切想要改變 現狀。(材料三1-4y)第r對樓.評八女種作)小崗村第一份分田到戶協議書 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內雕像材料四: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 上交和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頭也甘心,大家社 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小崗村第一份分田到戶協議書教師:1978年冬,一個夜晚,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 精神,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行農業“大包干”。 也正是18個鮮紅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紙包不住火,“秘密”很快被公社得知。“小崗村的牛草貸款、糧種貸款全部被扣下來,不給了,糧農貸款 也不給了。”嚴金昌(這十八戶農民之一)回憶稱,“實在沒辦法,為了吃飽只能 走這條路,沒有糧食沒有種子,我們只能到處去借,硬是度過了難關。”材料五:小崗村的包產到戶經過一年的實踐,獲得了自1957年來第一次空前的大豐 收。將糧食總產6.6萬公斤,等于以在5年的總和……社員分配人均200元,一 躍成為全縣的冒尖隊。——賀耀敏等《六十年國事紀要 ·經濟卷》材料六:小崗村實行“大包千”后的第一年,在遭遇罕見大旱的情況下,仍取得大 豐收,油糧總產就達到3.5萬斤,相當于前20年產量的總和。小崗村人不僅吃 飽了肚子,還上交糧食給國家和集體,當年實現人均純收入400元,是上一年的 18倍。——王立新《安徽農村改革實錄》教師 在小崗村村民的艱苦奮斗下,包產到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這種分產 到戶也獲得了政府領導的支持。在1980年,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的75號文件后,又連續幾年發出中央1號 文件,使“大包干”迅速在全國普及開來,并不斷得到完善,成為我國農村聯產 承包制的主要形式。這使得我國農村經濟得到顯著發展。到1983年,我國農業 總產值年均增長率近8%,農民收入明顯增加。(2)城市推進:材料— :過去國家對企業管得太多太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國家機構 直接經營企業混為一談。根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社會主義的實踐,所有權同經 營權是可以適當分開的。· · · · · · 因此,按照政企職責分開、筒政放杖的原則進行改革,是搞活 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道切需要。——1984年《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教師:在農村進行改革的時候,城市的改革也在推進。從上面材料中可以看到,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按照逐步擴大國有企業經營自主權、實現政企分開原則,進行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這使得企業自主權增加,激發企業活力,促進企業 發展,從而促進國家城市經濟的發展。教師(過渡):既然我們對內實行的是改革的政策,那么對外的政策也要隨之改 變,同學們知道對外實行的是什么政策嗎 學生:對外開放政策。教師:那么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是怎樣發展的呢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對外開放】:1990年,設立四個經游特區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姨市:環渤海地區建立一批經濟技術π愛區和保稅國拉薩內省會開放城市2000年回月。提出“引進來。走悲嚴胡略沿海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貿組現教師:(根據地圖和時間軸來講解對外開放的過程)。我國最終形成了從沿海到州量容。琿春呼稅特森皇沿邊開域市沿江開放港口城經濟特區烏魯木齊西。瑞 麗河口重慶資陽寧波三角.)內陸,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這也使得我國的 影響力大大加強,綜合國力也隨之提高。【理論提升】: 插入時間軸:(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821987 1992 19922000鄧小平在中共十鄧小平發表南“走出去”戰略,后來發展二大開幕詞中提方談話成為“引進來”和“走出去”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相結合的開放戰略。中共十三大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確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教師:根據以上時間軸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其他政策理論的發展過程。【成就】 材料—:4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 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敲率超過30%。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 .9萬億美元 … … 現 在,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我國 外匯儲各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 一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 .6 萬元,基本養老保險度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履蓋超過13億人。中國人民在 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慶視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材料二:(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15986.00單位:億元頁150萬億無人10萬化元人風質D萬化元人民幣德要要函愿藩要覆要畫需要警登慧籃簽繁富富警當急總總等等富總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教師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它使我國得到迅速發展。進入 21世紀后,改革開放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穩步推進,國民經濟也因此邁上新 臺階。到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40萬億元,經濟總量升至世界第二位, 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而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 總量突破100萬億人民幣。這遠遠超出于改革開放之前,這種迅猛的發展離不開 改革開放這一重大決策。改革開放現在也仍然繼續發揮其優越性。教師(過渡):前面我們說到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為我國的改革開 放所帶來的迅猛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還有著另 一個心愿,就是實現祖國統一。他曾說過:“實現國家的統一是民族的愿望,一 百年不同意,一千年也要統一的”。那么我們國家是如何為統一大業而努力的呢 我們國家的統一大業又是怎樣進展的呢 (三)“—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 【統—之由】黑龍江斷疆內蒙古青海西藏上海四用責州云南海南教師設問:請同學們根據地圖梳理港澳臺與祖國分割的原因和過程。學生:根據地圖大致梳理香港、澳門和臺灣與祖國分割的原因和過程。教師 完成祖國的統—大業,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炎黃子孫、中華 兒女共同的期盼。因此,我們必須要實現祖國統一,為完成祖國統—大業不斷努 力。那么,如果想要實現統—大業,在我們面前有者兩個選擇,一個是和平統一, 一個是武力統一。同學們覺得什么方式好呢 學生(答案預設):和平統一。教師: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是這樣想的。面對這樣的境況,為了解決統—問題,同學們知道我們國家領導人提出了什么構想嗎 學生:一國兩制。【統一之策】——“—國兩制”:1981年,葉劍英在“關于臺灣回歸祖國、 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中初成1984年,全國人大六屆二次 會議通過“一國兩制”方針 正式成為我國國策。雛 形1979年,《告臺 灣同胞書消次提 出。1982年,鄧小平接見美 國華人李耀玄玄時全面闡 述“一國兩制”教師 (根據以上時間軸講述“一國兩制”的提出過程)。“一國兩制”最初是為 解決臺灣問題而設想的。它是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即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 國家主體也就是我們的大陸地區繼續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地區可以保 持原來的制度長期不變。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只有一個中國,在國際上代表中國 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國兩制”構想作為創造性的和平統一的構想,為解決像港澳臺這樣的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促進中國統一大業的發展。 那么在“—國兩制”的影響下,我國的統—大業是如何發展的呢 【統一之路】——港澳回歸(1)香港:材料—:中美談判 簽署中英聯合聲明 香港回歸儀式教師: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會見來訪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討論香港問 題。這張是當時中英雙方談判時拍攝的。在這次談判中,撒切爾夫人斷言:“由 中國取代英國的管冶,香港就會崩潰。”而鄧小平也強硬地回應道:“主權問題 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要收回的不僅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 龍。”正是鄧小平強硬的態度迫使英國不得不在中方建議的基礎上同中方就香港 問題進行談判。最終,在經歷幾十輪談判后,1984年,中英簽署了聯合聲明, 英國同意將香港歸還給中國。在1997年7月1日,中英兩國政府完成香港政權 交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材料二:教師:在香港的回歸也為澳門的回歸打下基礎。1987年4月,中葡雙方簽訂中 葡聯合聲明。最終在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人民 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材料三:播放香港澳門回歸后的發展視頻。 材料四:港珠澳大橋教師 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導下,內地與香港、澳門的聯系日益密切。2003 年,中央政府先后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簽署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 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實現貨物貿易零關稅;擴大服務貿易市場準入;實行貿 易投資便利化。之后又簽署多個補充協議。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運營, 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加強了內地與港澳的聯系,是“一國兩制”下港澳 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正式這種緊密合作,促使港澳進一步繁榮發展。過渡 現在,香港、澳門已經回歸祖國的懷抱。但是,臺灣問題還有待解決。那 么,我們是如何為解決臺灣問題而努力的呢 【統一之望】——臺灣問題:(“九二共識”海協會與海基會的代表在香港會晤,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及分望同家法1979年元旦1992年11月1993年4月2005年3月2003年4月20日2015年11月7日《告臺灣同胞書》·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后,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兩岸的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反國家分裂法》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國家分裂法》,表現了反對和遇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胡連會兩位領導人在北京會面,是繼重慶談判以來兩黨主要領導人的首次會談,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習馬會兩位額導人在新加坡會面,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一頁海協會會長與海基會董事長在新加坡舉行會談,標志著兩岸關系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白清)教師: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和大陸的關系日益密切。(教師根據上面時間 軸講述臺灣和大陸這些年的交流過程及成果)。季登輝 “一一中一臺” 陳水扁 “——邊一國” 蔡美文鼓吹“兩國論”教 師 但是還是存在許多臺獨勢力,李登輝的“—中一臺”言論,陳水扁的“ 一 邊一國”論,蔡英文鼓吹“兩國論”等,他們成為臺灣回歸,中國完成統一大業 的阻礙。但是我們始終相信,臺灣是一定會回歸祖國的懷抱的。我國的統一大業 終究會完成。總結:教師根據思維導圖進行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五、思維導圖2013年版;偉大的歷史轉折一 (歷史轉折之路) 改革開放進程 (改革開放之路)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背景、召開、內容、意義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6月):內容、意義 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恢復和發展:1982年憲法 對內改革:農村突破、城市推進 對外開放:4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城市 理論提升“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大業 (祖國統一之路) 統一之由 統一之策———國兩制 統一之路——港澳回歸 統一之望——臺灣問題六、參考資料1.書籍:(1)馬立誠著.交鋒三十年改革開放四次大爭論親歷記[M].南京:江蘇人民出 版社.2008;(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央文敲出版社 2011年版;(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央文獻出版社(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新時期》,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年版;(5)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編寫組編:《中國改革開放大事記(1978-2008)》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版;(6)歐陽淤、高永中主編:《改革開放口述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版 ;(7)張章元:《中國改革頂層設計》,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8)吳曉波:《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9)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黨 史出版社.2005。2.論文:(1)林岡,白玉。“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 臺灣研究,2019(06):1-8.(2)陳開菊.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研究[D]. 中共中央黨校,2018.(3)朱娜.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乎農村改革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 學,2013.(4)邢玉柱。簡析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及歷史必然性[J]. 傳 承,2008(10):8-9.(5)宋曉鉦,鄧小平對改革開放的探索及其啟示[D].內蒙古大學,2019.(6)孫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性選擇[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14,7(02):175-179.3.課件:(1)張媛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2)吳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模仿探索創新》;(3)史可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個偉人與一個時 代》;(4)馬耀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