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5.3 社會歷史的主體(群眾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01中國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誰造就了這個國家?中國奇跡由誰創造?1.人民群眾的含義和范圍(1)含義: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既包括普通個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群眾具有不同的內涵。勞動群眾是主體部分。(2)范圍:在我國現階段人民群眾包括,社會主義勞動者 + 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 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 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全體公民人民群眾勞動群眾(主體)腦力勞動者(知識分子)區別:公民、人民群眾、勞動群眾、腦力勞動者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1)社會歷史是由人的實踐活動構成的,每個人都歷史活動的參與者,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2)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資料生產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的地位判斷:下圖中哪些人屬于人民群眾? 除了敵對勢力、犯罪分子外,其余人都是人民群眾1、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其內涵是固定不變的。2、英雄杰出人物不屬于人民群眾的范疇。3、一切對社會歷史起作用的人們都是人民群眾。4、人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一樣的。5、勞動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唯一主體。6、杰出英雄人物比人民群眾對歷史的作用大。錯錯錯錯錯錯【辨 析】(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3、人民群眾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114萬億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提高7.2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谷物產量穩居世界首位;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等等。新時代的這些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人民群眾的物質生產活動對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什么作用?(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3.人民群眾的作用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①人民群眾是物質生產資料的承擔者和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②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③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格薩爾王傳》是在藏族古老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諺語等民間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集化創作而成。它以恢宏的氣勢、高超的藝術技巧,反映了藏族發展的歷史。千百年來,我國藏族、蒙古族等民眾世代口耳相傳,保存了這部世界上最長的史詩。1.這部長篇史詩所反映的內容是從哪里來的 2.《格薩爾王傳》的創作和流傳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1.從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中來。2. 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思考:如何理解人民群眾創造了精神財富?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文學家、藝術家只有深入群眾,扎根生活才寫創出好作品)(文學家、藝術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勞動人民提供)(民間音樂家盲人“阿炳”創作了《二月映泉》)3.人民群眾的作用(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材料2:魯迅說:“田園詩人陶淵明如果沒有勞動人民供他吃穿住用,只會餓死在東籬旁邊,怎么可能還會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材料3:《詩經》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詩經的多數部分。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②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③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材料1:作者蒲松齡在寫這部《聊齋志異》時,專門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請喝茶的人給他講故事,講過后可不付茶錢,聽完之后再作修改寫到書里面去,不斷積累,終成此書。3.人民群眾的作用1978年12月,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秘密簽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鍋飯。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命名的農村改革迅速在全國推開,給中國農村帶來了舉世公認的變化。提取關鍵信息,分析回答探究問題1980年2月6日,廣西合寨村全村143位群眾代表通過投票,選舉時韋煥能擔任第一任村委會主任。合寨村成為“村民自治第一村”。1982年我國修訂頒布的憲法正式確認了村民委員會的合法地位。探究問題:是誰給中國農村帶來了舉世公認的變化?是誰建立了“村民自治第一村”?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①地位: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②表現:在階級社會,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現的。在社會主義社會,是通過人民群眾推動改革實現社會變革的。③實現方式: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3.人民群眾的作用(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領導力量)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敬重英雄、崇尚英雄,并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英雄的敬仰之情。這意味著( )①社會歷史是英雄和先鋒創造的歷史②英雄和先鋒對歷史發展起巨大作用③英雄和先鋒對歷史發展起促進作用④英雄和先鋒主宰著社會歷史的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錯誤,社會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②③正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因為英雄和先鋒對歷史發展起巨大的促進作用;④錯誤,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并不是英雄和先鋒主宰;故選:C。C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方法論)02群眾是我們的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鄧小平群眾路線本質上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只有堅持這一基本原理我們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基本規律,オ能無往而不勝。——習近平思考:我國三代領導人的言論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毛澤東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1、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原因(意義/作用)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2、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及地位(1)基本內容: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2)地位: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 是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注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實踐觀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觀點:群眾觀點3、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及地位(2)地位: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1)基本內容:(口訣:兩個“一切”,一來一去)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目的依靠力量工作方法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1)群眾觀點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基本內容總結: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2)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觀點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地位區分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是黨制定群眾路線的理論依據和前提基礎(強調的是思想、態度)群眾路線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要求與體現(強調的是行動)4.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要求二、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發揮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方法論】樹立群眾觀點和堅持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原理總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社會歷史的主體原理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關鍵詞:人民╱人民群眾╱執政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群眾相結合╱農民╱老百姓╱維護群眾利益╱弱勢群體╱關心民生╱以人為本╱人權唯物史觀 唯心史觀社會存在、社會意識何者是第一性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誰是歷史的創造者 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②承認杰出歷史人物在社會發展中的推動作用,但不能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 偉大歷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人類社會有沒有自身的規律 社會歷史領域有著固有規律——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 人類社會是沒有規律、不可捉摸的,社會歷史僅僅是個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積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區別社會歷史的主體【原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方法論】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③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1. 思想上: 樹立群眾觀點(相信,服務,負責,學習)2. 行動上: 樹立群眾路線(為誰,靠誰,從..來,到..去)1. 人民群眾含義2. 地位:社會歷史的主體3. 作用①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②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本課小結運用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歷史觀)分析題答題要素: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改革的作用+人民群眾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③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④(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⑤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社會發展規律社會歷史的主體誤區集錦:3、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1、人民群眾是指廣大勞動群眾2、勞動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4、人民群眾是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5、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領導力量6、群眾觀點是黨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勞動群眾是主體部分,不是全部)(是人民群眾,不是勞動群眾)(社會基本矛盾是根本動力)(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才是源泉)(是決定力量,不是領導力量)(是群眾路線,不是群眾觀點)漫畫《今天開會學這個》說明了①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領導者 ③要堅持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 ④人民群眾就是“英雄豪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B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70周年華誕。回顧70年,披荊斬棘,風雨兼程的歷史。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執政的最大底氣”。70年來,黨的執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這是因為( )①維護人民利益是共產黨人始終不移的價值追求②從人民的需要出發,是共產黨人工作的出發點③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④堅持人民群眾主體地位,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習近平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說:“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斗……這個時候,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以及千千萬萬的勞動者,還在辛勤工作,我們要感謝這些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條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線郵路,它是溝通藏區與內地的郵政主動脈,黨中央的聲音和各種郵件通過郵車送上雪域高原。郵車駕駛員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郵件在!”的敬業精神,憑借精湛的駕駛技術和豐富的出車經驗,克服缺氧、“風攪雪”、孤寂等困難,駕駛郵車奔馳在白雪皚皚的“生命禁區”,服務藏區30年,……。他們用奉獻、忠誠與生命鑄就了愛崗敬業、頑強拼搏的雪線郵路精神。……其美多吉被評為“時代楷模”和“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以其美多吉為代表的雪線郵路勞動者的事跡,生動詮釋了“千千萬萬的勞動者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的道理,運用社會歷史主體的知識加以說明。(12分)【官方答案】①人民是社會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變革的決定力量。(4分)②郵車駕駛員們是平凡的勞動者,他們用辛勤的勞動為藏區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做出貢獻。(4分)③郵車駕駛員們用奉獻、忠誠和生命熔鑄的雪線郵路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人們在平凡崗位建功立業。(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