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線條的藝術表現力一、課題:《2.線條的藝術表現力》; 課型:欣賞、繪畫實踐。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啟發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觀察與感受能力,培養一定的造型意識和創作表現意識。學生學習和了解線的特點的同時,學會運用曲、直,粗、細,流暢、頓挫等各式各樣的線條及其藝術表現方法和步驟來繪制畫面。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課堂欣賞和實踐練習,學生學習和積累線條表現畫面的新方法,通過搜集、感受、繪制、展示和評述等學習活動方式,學習線性畫面的視覺語言與形式法則,拓展裝飾藝術天地。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活躍形象思維,增強描繪物象形態的應變本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勇于探索嘗試的精神,同時線性意識的形成也是觀察認識、探索理解和反映自然物象的結果。讓學生學會用眼睛去觀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事物,用心靈去思考,體會線條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魅力。三、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在藝術賞析中感受線條、認識線條,在美術作品實踐中體驗表達方式,學會用線條表現畫面,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和用線表現的造型能力。2.教學難點:在賞析中進行愉悅的線條創作體驗,在體驗中教授創作表現方法和步驟,從中受到啟發和感悟,進而進行生動有趣的線條表達。四、設計思路本節課內容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教學活動,采用展示多媒體課件、講授、示范畫教法進行教學,并依照教材內容進行拓展,用1課時學習完成本章內容。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并運用線性描寫的技法來繪制畫面,引導學生通過美術欣賞來感受線條作為一種造型語言的基本特性和功能,從中受到啟發,進而在美術實踐中去表達自己想要的線條,以線條來表達個人情感,用多種多樣的藝術表達形式來表現畫面,從而創作出富有個性和創意的作品。五、教學準備1.教師:課件、范畫及相關教學工具。2.學生:畫紙、鉛筆、橡皮、黑色簽字筆和記號筆等。六、教學過程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屏幕展示:生活當中的線條有哪些?啟發學生聯系生活,讓學生進行想象、思考、欣賞、分析、比較。提問這些生活中的線給你哪些不同的感受?2. 聯系生活: 想象我們生活當中還有哪些事物體現了線條的美感傳達和運用呢?請學生回答。(展示幾幅自然界和生活當中圖片,讓學生欣賞)3. 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分析、感受這些圖片畫面,根據線的分類及特點,讓學生感受——什么樣的線使你感覺輕盈?什么樣的線使你感覺力量?并回答教師的問題。4. 設置意圖: 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用眼睛去觀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事物,用心靈去思考,體會線條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魅力。為認識線條的分類特點和多種表現效果的畫面做鋪墊。5.互動練習:根據線的分類及特點范例圖片,說說這些線條是什么樣的,給你什么樣的感受,請學生比較感受線條的對比關系(體驗線條的力度、柔軟、嚴肅、尖銳和自由)。6.課堂小結:線條是美術的基本造型元素之一,富有變化和表現力。7.作品賞析:教師展示幾幅中國傳統書畫作品和西方繪畫速寫圖片,和學生一起欣賞和感受作品當中的線條運用,體驗線條的藝術表現力。讓學生思考,喜歡教材和課件當中那種類型的線條?為什么?(學生小組代表回答)8.課堂練習:嘗試用線條表現一副畫面。根據教材提供的素材圖片寫生或臨摹一副具有線條藝術表現力的畫面,并感受線條帶給你的藝術魅力(并學習其他學生的線性作品表現)。教師示范步驟:①構思(起稿);②描線(選擇速寫、白描或裝飾的手法);③調整畫面關系。(強調線條的表現要注重對比關系:粗細、輕重、快慢、曲直、長短、寬窄、疏密、節奏等變化)10.學生練習:在具體的繪制表現中思考、梳理、歸納創作方法,引導學生明確創作思路及畫面處理,注重速寫、白描或裝飾多種表現形式(學生可選用不同的繪畫工具,手法不限),老師在輔導學生繪畫過程中,可以展示個別優秀學生作品,鼓勵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1.課堂作業展示與交流:在他人的作品中你看到了哪些有特點的線條,他采用了哪種表現方式,你對他的作品還有那些改進建議?嘗試評選出較為優秀的學生作品。七、課后作業嘗試用變化多樣的線條表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八、板書設計九、教學反思線條的畫面表現具有獨特的高度概括和樸實的藝術特色,單純的語言、概括的外形、平衡的秩序以及和諧的畫面,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而線條作為一種基本的造型語言,存在于現實生活和美術作品中。本課作為“造型、表現”領域的教學內容,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通過美術欣賞來感受線條作為一種造型語言的基本特性和功能,從中受到啟發,進而在美術實踐中去表達自己想要的線條,以線條來表達個人情感。作為造型語言,線條具有表現性、含蓄性、象征性和抽象性,如何把這些特性以簡單易行的方式傳達給學生,使其能夠在輕松愉悅氛圍下獲得啟發,發揮想象,表達感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不追求“形”的酷似,而表現“線”的生動有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