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人教2024七上地理精品課件人教版七年級上冊1.1.1第二節地球與地球儀第一章地球課時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第一章 地球目 錄新課引入2新知學習3課堂小結4學習目標1隨堂練習51.通過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圖,能夠說出地球的形狀,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歷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過教材上的數據,能夠說出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3.根據教材活動能夠制作簡易地球儀,并能在地球儀上識別出經線、緯線學習目標重點重點猜一猜,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地球有多大呢?新課引入地球是一個球體,這個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清楚不過的事實,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新知學習①天圓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動范圍狹小,往往憑自己的直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我國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一、地球的形狀后來人們根據太陽,月球的形狀,推測地球也是個球體②太陽和月球1519-1522年,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結束了人們關于“地方”與“地圓”的爭論③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圖20世紀,人類進入了太空,可以從太空觀察地球,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確證地球是一個球體。④地球衛星影像歸納天圓地方太陽和月亮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圖地球衛星影像經過漫長的歷程,我們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球體。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形地球實際形狀拓展知識還有哪些證據能證明地球是球體?2.登高望遠,如果是平的,站哪都能看見一樣的地方。1.遠處來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3.月食地影平地球形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徑:赤道周長:表面積:記一記?2 分 鐘 時 間!約4萬千米6371千米約5.1億平方千米二、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大小示意地球的天小不僅可以用數字描述,還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描述。1.用你學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下表。地球大小 比較項表面積5.1億 平方千米 約相當于____________個足球場的總面積(足球場面積約7000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 萬千米 約相當于飛機沿赤道飛行______小時(飛機平均飛行速度為200千米/時)72857200表1.3地球大小的比較教材P12活動2.用太陽和月亮作比較,感受地球的大小。我的表面積約6.1萬億平方千米,約是地球表面積的___________倍。我的周長約1萬千米,地球周長的相當于___________倍我的周長。119614圖1.7 地球與太陽、月球的大小比較柯南閑來無事想去拜訪地球另一端的父母,他打算遁地前去,從家中鉆入地底,始終保持直線穿越地心到達父母家,他走的距離是多少?野原美伢突發奇想,想自己給地球縫一件衣服,為了省錢、節省布料,她想剛剛好做一件適合地球的,要不大不小,你覺得布料要多大?6371×2=12742km5.1億平方千米思考地球儀:仿照地球的形狀,按一定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三、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地球儀海洋陸地地球儀山脈河湖地球儀國家、城市地球儀地球自轉軸地軸并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人們假想的軸地軸地軸不垂直于地面,與地面成66.5度夾角地球儀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中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地球上的最北點北極地球上的最南點,與北極對應的點。南極地球儀地球儀上與南北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赤道地球儀所有與赤道平行的圓圈緯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線經線經緯互“錘”(垂)地球儀歸納:地球儀上重要的點和線地球儀上重要的點和線示意制作簡易的地球儀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簡易地球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地球儀上重要的點和線。1.按照下面的步驟制作簡易地球儀。(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1)準備材料:泡沫球、鐵絲、膠布、橡皮泥、毛線,膠水,剪刀等(2)如圖1.10①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間貼上毛線,作為赤道;在a、b兩點各鉆個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點的距離相等,作為極點。教材P14活動(3)把鐵絲的一端從一個極點穿至另一個極點,使球體能圍繞鐵絲旋轉,余下的鐵絲大致沿球體外側彎為半圓狀,將其余部分卷繞成底座,使球體能放置在桌面上,如圖1.10②示。注意極點連線與桌面的實角大致為66.6°,同時所彎的半圓要比泡沫球略大一點。(4)在圖1.10③a、6兩個極點處裹上膠布,使球體既可固定在傾斜鐵絲的中間,又可以自由轉動。(5)在圖1.10③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儀不會翻倒。地球和地球儀平均半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約5.1億km2地球的大小地球儀經線:連接南北極點,垂直于緯線的線緯線: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地球的形狀兩極:南北極點地軸:假想軸課堂小結形狀:球體認識過程2023年4月20日,“天宮對話—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青少年問答”活動在上海召開,中國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蔡旭哲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和張陸一起回答了青少年的提問,回應了他們對于太空的向往和好奇。讀圖完成1~2小題。1. 從圖2中國航天員在空間站拍攝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測出( )A. 地球的形狀 B. 地球的大小C. 地軸傾斜的角度 D. 地球的公轉A隨堂練習圖22. 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選項的描述可以表示( )①地球表面積 ②陸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艿厍蚱骄霃?br/>A. ①② B. ②③C. ③④ D. ①④D圖 23.在空間站能觀測到地球表面的( )A.經線 B.緯線 C.地軸 D.海洋4.宇航員看到的地球形狀與古人認為的“天圓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觀察時( )A. 高度不同 B. 天氣不同C. 季節不同 D. 時刻不同D隨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已有多名宇航員進入太空。下圖為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天宮”中看到的絕美地球。讀圖完成下面小題。假想的A【改編自人教七上P5活動題】地理課上,同學們通過《天宮TV》從中國空間站視角看到了地球自轉的真實畫面。小亮同學認識地球的熱情高漲,他嘗試自選材料制作地球儀并演示地球的自轉。據此完成5題。5.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鐵絲上,經過反復調整,最終制作正確的地球儀是( )D地軸不垂直于地面,與地面成66.5度夾角,北極在上,南極在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拓展_30785.mp4 【人教2024新版七上地理情境教學課件】1.2 地球與地球儀 課時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