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視頻導入學習目標區域認知:知道自轉方向,周期,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綜合思維:知道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并能解釋所產生的晝夜更替及時間差異的問題。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能樹立正確的宇宙觀、環境觀、科學價值觀。地理實踐力: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實例,說明其與地球自轉的關系。目錄:01/自轉的特征02/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03/本課小結04/隨堂檢測PART 01自轉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Rotation自轉的特征1.地球沿什么方向繞地軸自轉?2.你知道地球自轉一周是多長時間嗎?3.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還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從南極上空俯視呢?地 軸西東北南北極星自轉的特征定義自轉中心方向周期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地軸自西向東約24小時(一天)自轉的特征請同學們演示地球儀自轉的過程,并觀察從地球儀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轉的方向有什么特點?NS北逆南順(NNSS)地球的自轉PART 02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Geographical phenomena caus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有太陽照射形成白晝沒有太陽照射形成黑夜 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 有穩定的太陽光照射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現象的存在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1.在地球儀上,指出可以“坐地日行八萬里”的緯線。2.如圖,A、B、C三地的當地時間大約是什么時候。赤道(00緯線)A地:中午12時B地:早上6時C地:半夜12時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時差的計算 全球劃分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15個經度,相鄰2個時區時間相差1小時。 東邊時間比西邊早。 計算時:東加西減。時差的計算練習:北京的林林此時是早上八點。她和在紐約的媽媽通電話時,媽媽那里是幾點?方法:北京在東八區,紐約在西五區,兩地相差13個時區,也就是13個小時。東早西晚,所以紐約此時是前一天的傍晚19點。拓展:自西向東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減一天。是天轉還是地轉?地球的運動地球的自轉地球的公轉特征(旋轉中心、方向、周期)自轉的意義晝夜交替太陽的東升西落產生時差本課小結1.下列四幅示意圖,不能夠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2.一天中,影子長度最短的時刻是( )A.日出 B.正午 C.日落 D.14時B隨堂檢測B3.按圖中所示方向轉動地球儀,可以演示( )①地球的自轉方向②地球的公轉方向③晝夜長短的變化④晝夜更替現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造成北京、東京時間差異,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經度不同②緯度不同③地球自轉④地球公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隨堂檢測A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課題名 1.3.1地球的運動教學目標 區域認知:知道自轉方向,周期,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 綜合思維:知道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并能解釋所產生的晝夜更替及時間差異的問題。 人地協調觀:通過學習,能樹立正確的宇宙觀、環境觀、科學價值觀。 地理實踐力:能夠結合日常生活實例,說明其與地球自轉的關系。教學重點 地球自轉的特征及其地理現象。教學難點 晝夜交替和時差的計算。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小組合作探究、問答法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視頻導入:播放視頻《從月球上看地球自轉》,讓學生真實感受地球自轉的情景。 【設計意圖】視頻能夠有效吸引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主動探索新知,產生學習興趣。 二、新課講授 1.小組活動:地球自轉的特征 教師:展示小組探究題目: 地球沿什么方向繞地軸自轉? 你知道地球自轉一周是多長時間嗎? 從北極上空俯視,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還是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從南極上空俯視呢? 學生:根據展示的題目,自主閱讀課本,主動思考尋找答案,跟小組成員探討得出結論并完成表格。 教師強調: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俯視為逆時針,南極上空俯視為順時針,可以記憶為“NNSS”。 【設計意圖】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學習,能更好的把握新知,小組討論加深理解。 【過渡】想一想,地球自轉會產生什么地理現象? 探究學習: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 教師:提問為什么會產生晝夜現象? 學生:思考后回答,因為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且有穩定的太陽光照射。 教師:延伸講解,因為有晝夜現象的產生,再加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所以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教師:出示練習題,加深對晝夜更替的理解。 學生:完成相關練習。 【設計意圖】以問答法和演示法結合,更加形象理解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 教師講解:因為地球自西向東轉,所以在地球上的人們總是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而且,在地球不同經度的位置,還會產生時差。全球劃分24個時區,每個時區跨15個經度,相鄰2個時區時間相差1小時。東邊時間比西邊早。計算時:東加西減。 學生:思考完成練習題:北京的林林此時是早上八點。她和在紐約的媽媽通電話時,媽媽那里是幾點? 教師:指導方法:北京在東八區,紐約在西五區,兩地相差13個時區,也就是13個小時。東早西晚,所以紐約此時是前一天的傍晚19點。 教師拓展:自西向東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減一天。 教師:播放視頻,讓學生感受地球自轉給人們生活帶來什么影響。 學生:認真觀看視頻,體會自轉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以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閱讀思考:是天轉還是地轉? 學生:閱讀課本相關文字,了解“地心說”和“日心說”。 教師:播放視頻,介紹哥白尼發現“日心說”。 【設計意圖】結合日心說和地心說,感知科學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同時,通過學習日心說,學習哥白尼善于觀察,堅持和敢于質疑的探索精神。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完成《導學案》相關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1地球的運動(第1課時)(教案)-2024-2025學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docx 1.3.1地球的運動(第1課時)(課件)-2024-2025學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pptx 視頻1.mp4 視頻2.mp4 視頻3.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