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協商決定班級事務》教學目標 學生了解班級事務決策的不同形式,掌握處理班級事務的一般程序。 明確協商決定班級事務時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學會運用這些原則解決班級生活中的問題。 理解落實共同決定要遵守規則,學會解決落實班級共同決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一)教學重點 了解班級事務決策的形式,掌握處理班級事務的一般程序。 知道決定班級事務的基本原則,運用該原則解決班級生活中的問題。 (二)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處理班級事務的一般程序決定班級事務,在決策中清楚表達個人見解,傾聽他人意見,體會他人需要,學會與他人平等交流合作。教學準備 收集班級事務決策的案例、圖片、視頻等教學素材,制作教學課件 復備課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了解班級事務決策的形式 (一)了解班級事務的范疇 活動一:選一選:哪些屬于班級事務? 教師展示一些班級活動的圖片或描述一些班級事務的場景,如組織運動會、制定班級規章制度、評選優秀學生等。 提問學生:“哪些屬于班級事務?請你選擇并說明理由。” 引導學生明確班級事務的范疇。 學生選擇并說明理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活動二:想一想:自己班級里的事情都是怎樣決定的?應該怎樣決定班級事務? 班級事務應該由誰決定?教師提問學生:“班級事務應該由誰決定?是老師、班干部還是全體同學?” 引導學生思考班級事務決策的主體。 生活中的各種大事小情都是怎樣決定的?教師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各種事情的決策方式,如家庭事務、社會事務等,與班級事務決策進行對比。 共同協商、討論決定的方式有什么好處?教師提問學生:“共同協商、討論決定班級事務的方式有什么好處?” 引導學生思考協商討論方式的優點。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 小結:采用協商、討論的方式,可以集中大家的意見,盡可能保障每個人的利益。還能使做出來的決策更加正確、合理。可以運用到我們決定班級事務的過程中。 (二)明確處理班級事務的一般程序 活動一:如果要把民主協商、討論的方式應用到班級重大事務的決策過程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運用案例明確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具體程序。教師展示一個班級事務決策的案例,如組織一次班級旅行,引導學生分析案例中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具體程序。 怎樣當主持人?教師通過兩個同學的主持詞比較,明確主持人在主持班會時不僅需要宣布會議主題,還要說清楚會議的議程,提醒大家應該注意的事項和需要遵守的規則。 什么是提案?什么是提案人?召開班會時怎樣介紹提案?教師講解提案的概念和提案人的職責,引導學生學會在班會中介紹提案,明確具體,簡潔扼要。 對于討論中的不同意見,我們該如何對待?教師提問學生:“對于討論中的不同意見,我們該如何對待?” 引導學生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提案,充分討論,表達意見,集思廣益。 小結:商議班級事務時,認真傾聽別人的提案體現了對同學的尊重,充分討論能讓每個同學對提案內容更加了解。相互協商、集思廣益能夠讓提案更好地發揮作用。 如何確定最后方案?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確定班級事務的最后方案,介紹會議決議可以采取協商或投票表決的方式。投票表決時,可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也可以棄權。一人一票,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贊成票多于反對票,決議通過。 教師總結:召開班會協商決定班級事務時,第一步推選主持人,明確主題和議程。第二步介紹提案,明確具體,簡潔扼要。第三步充分討論,表達意見,集思廣益。第四步大會表決,公布結果,確定方案。 (三)學以致用,運用所學處理班級事務 學以致用,運用所學處理班級事務。教師提出一個班級事務決策的問題,如 “如果你們的班級要組織一次‘拜訪秋天’的主題活動,需要召開班會確定活動方案,運用我們這節課學到的知識,想一想該怎么辦?” 學生說出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具體程序,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教師強調在實際的班級事務決策中,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充分發揮民主協商、討論的作用,做出正確、合理的決策。 (四)課堂總結,鞏固知識 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回顧班級事務決策的形式和處理班級事務的一般程序,強調民主協商、討論在班級事務決策中的重要性。 教師提問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班級事務決策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在今后的班級生活中,你會如何參與班級事務決策呢?” 引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思考自己在班級事務決策中的責任和行動。 第二課時:明確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原則 (一)回顧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程序 教師提問學生:“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處理班級事務的一般程序,誰能回憶一下協商決定班級事務需要遵循哪些程序呢?” 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總結,強調協商決定班級事務需要遵循推選主持人、介紹提案、充分討論、大會表決等程序。 (二)通過案例分析明確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原則 活動一:回顧協商決定班級事務需要遵循的程序以及曾經發生的班級事務。 教師講故事:教師講述一個班級事務決策的故事,如班級要組織一次文藝匯演,同學們在協商決定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 學生交流:教師提問學生:“在這個故事中,同學們在協商決定班級事務時遇到了哪些問題?他們是如何解決的?” 引導學生分析故事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小結:班級事務決定前要向班級所有成員告知相關信息,張貼公告。然后推選主持人,召開班會,宣布會議的主題和議程。決定班級事務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充分討論,充分聽取和尊重每個同學的意見和建議。 活動二:回憶班級中,共同協商、討論決定班級事務時出現了哪些問題?想一想:該怎樣避免這些問題? 創設具體問題情境,明確決定班級事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情境一:小明有沒有提案的權利?教師提出問題:“小明平時不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有沒有提案的權利?” 引導學生思考每個同學在班級事務決策中的權利。 學生交流: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小結:班級要給每個同學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每個同學要認真傾聽,并尊重他人意見。班級的每個同學都有提案的權利。 情境二:選辯手候選人時,我們該怎么做?教師通過具體活動提煉出班級協商決定班級事務時遇到的一般問題。 學生交流:遇到這些具體問題應該怎么做。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班級事務決策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小結:每個同學都有提案的權利,每個同學都有提出意見的權利,每個同學都有投票表決的權力。這就叫做公平公正,只有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班級工作才能順利開展下去。 情境三:想參加班級歌唱比賽怕公開唱票。教師提出問題:“是否需要公開唱票,宣布表決結果?” 引導學生思考公開透明在班級事務決策中的重要性。 學生交流:公開唱票的優點和弊端。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小結:決定班級事務時,除了堅持公平公正,還要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 情境四:繁星班選足球隊替補隊員。教師提出問題:“討論班級事務時,如果同學們意見不統一,該怎么辦呢?” 引導學生思考在班級事務決策中如何達成共識。 學生交流: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小結:討論和決定班級事務時,班級成員應該相互溝通、理解和尊重,以班級的利益為重,這樣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達成共識,共同成長。 (三)課堂總結,強化原則意識 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回顧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原則,強調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相互溝通、理解和尊重等原則在班級事務決策中的重要性。 教師提問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對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原則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在今后的班級生活中,你會如何運用這些原則呢?” 引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思考自己在班級事務決策中的行動和目標。 第三課時:落實共同決定的規則與問題解決 (一)梳理班級事務落實情況 環節一:回顧最近決定的班級事務有哪些?這些班級事務落實的情況怎么樣? 教師提問學生:“最近我們班級決定了哪些事務?這些事務的落實情況如何?” 引導學生回顧班級最近的決策和落實情況。 學生交流:學生分享自己對班級事務落實情況的觀察和感受,教師進行記錄和總結。 環節二:創設情境:五 4 班長跑月活動。 教師描述情境:“五 4 班開展了長跑月活動,在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同學找借口請假,有的同學因為是班干部所以不跑步。你怎么評價這些同學的想法?他們的行為對班級共同決定的落實有什么影響?” 學生交流: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提問:“回憶自己班中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在班級的共同決定面前,是否應該存在這樣的想法和做法?為什么?” 引導學生思考班級共同決定的約束力。 學生交流:學生分享自己對班級共同決定的認識和看法,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小結:班級的最終決定是班級成員集體形成的,對每個同學都具有約束力。決定執行的過程中,每個成員都是平等的,不應存在享有 “特權” 的同學。執行標準要一致、穩定,任何人不能任意改動。 (二)理解落實共同決定要遵守規則 環節一:在班級決定做出以后,你還發現了什么呢?班級里出現了哪些小小的不同聲音? 創設情境:續寫小強的日記。教師展示小強的日記片段,描述小強在班級決定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提問:“小強遇到了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分析小強的問題。 學生交流: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提問:“當班級決定形成后,如果你的意見和班級決定仍有分歧,你會怎么處理?我們可以不執行嗎?” 引導學生思考在班級決定有分歧時的處理方法。 學生交流: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小結:班級決定公布后,一些同學如果有意見,可以向班級提出,但在作出新的決定前,仍要執行班級原有的規定。 環節二:創設情境:繁星班召開集體生日會,方案落實中遇到問題。 提問:“在落實班級決定過程中,如果有同學遇到困難或提出不同意見,我們該怎么辦?當班級決定出現問題時,我們是繼續執行原決定,還是改變原決定?” 引導學生思考在班級決定落實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學生交流: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小結:同學們,執行班級共同決定遇到困難時,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協商解決。出現問題需要適當調整時,應該盡可能采納同學們的建議。面對班級協商中出現的問題和需求,我們還可以通過向老師以及相關專業機構的人員請教等多種途徑協商解決。 (三)復習與總結 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教師提問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分享自己的感悟和體會。 教師總結: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強調落實共同決定要遵守規則,學會解決落實班級共同決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班級事務決策和落實過程中,我們要堅持民主協商、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相互溝通、理解和尊重等原則,共同為班級的發展貢獻力量。教 學 反 思 通過本次教學,學生們對協商決定班級事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情境模擬等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培養了學生的民主意識、規則意識和責任感。然而,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參與度不夠高,個別學生對協商決定班級事務的原則理解不夠深入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關注,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讓學生在班級事務決策和落實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