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7 講 預習綜合訓練(易錯題 60 題 37 個考點)訓練范圍: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第 11~13 章。一.杠桿的平衡條件(共 3 小題)1.(2023 秋 濮陽期中)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木條 AB 重 24N,木條長度為 1m,A、B 是木條的兩端,O 是木條的中點,此時彈簧測力計乙的示數(shù)是 6N,則該木條的重心在距 A 端 m 的位置;當以乙測力計為支點時,甲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N。2.(2023 萍鄉(xiāng)二模)一段均勻鐵管長為 2m、重 500N,當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人抬起一端最少需要 N的力,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與鐵管垂直,則在扶起鐵管的過程中,所需的力逐漸 (選填“增大”或“減小”)。3.(2023 春 渝中區(qū)校級期末)如圖甲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圖如圖乙,輕質(zhì)杠桿的支點 O 距左端 l1=0.5m,距右端 l2=0.2m,在杠桿左端懸掛質(zhì)量為 2kg 的物體 A。右端掛邊長為 0.1m 的正方體 B,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正方體 B 對地面的壓力為 20N。求:(1)此時物體 A 的重力為多少牛;(2)若將支點 O 沿水平方向移動一定距離 l 后,正方體 B 對地面的壓力變?yōu)?55N,且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支點 O 移動的方向以及 l 的大小;(3)由 l1=0.5m,l2=0.2m,若該處為松軟的泥地,能承受最大壓強為 6×103Pa,為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體 A 的重力的范圍是多少?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共 1 小題)4.(2023 春 薛城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小勇利用鐵架臺、帶有均勻刻度的杠桿、細線、彈簧測力計、鉤碼若干(每個鉤碼質(zhì)量相同)等實驗器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圖甲所示的位置,則此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2)為了便于測量 (選填“力”或“力臂”),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此,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3)杠桿調(diào)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在 A 點掛 3 個鉤碼,則應在 B 點掛 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圖乙);隨后兩邊各取下一個鉤碼,杠桿 (選填“左”或“右”)端將下沉;(4)小勇用彈簧測力計替代鉤碼,在 B 點豎直向下拉,然后將彈簧測力計繞 B 點逆時針旋轉(zhuǎn)一小段至如圖丙所示位置。在旋轉(zhuǎn)過程中,要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三.杠桿的動態(tài)平衡分析(共 1 小題)5.(2023 秋 亭湖區(qū)校級期中)如圖 1 所示,輕質(zhì)杠桿可繞 O 轉(zhuǎn)動,C 點懸掛一重為 G 的物體 M,B 點受到電子測力計豎直向上的拉力 F,其力臂記為 l,保持杠桿水平靜止,此時 F 與 l﹣1 的關(guān)系圖線為圖 2 中的①,某次操作后,仍保持杠桿水平靜止,F(xiàn) 與 l﹣1 的關(guān)系圖線變?yōu)閳D 2 中的④,則可能進行的操作是( )A.將電子測力計順時針轉(zhuǎn)動 30°B.將 M 從 C 點移到 A 點C.增加物體 M 的質(zhì)量D.將電子測力計從 B 點移到 A 點四.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共 1 小題)6.(2023 秋 贛榆區(qū)月考)如圖所示,O 為杠桿的支點,杠桿上掛有重為 G 的重物,請畫出杠桿在圖中位置靜止時最小動力 F1 的示意圖,以及阻力臂 L2。五.杠桿的分類(共 1 小題)7.(2023 費縣一模)如圖所示的工具均屬于杠桿,其中省力杠桿是( )A. 船槳 B. 獨輪車C. 筷子 D. 釣魚竿六.滑輪組中的相關(guān)計算(共 2 小題)8.(2024 甘肅)將物體 A、B 置于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 B 恰好勻速下降,已知 A 重 60N,B 重 10N,則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 N;若對 A 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 F,剛好使 A 在原來的水平面上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 F 大小為 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9.(2024 春 南昌縣期中)如圖所示,小華用 200N 的拉力 F 向下拉動繩子,使重為 500N 的物塊在 10s 內(nèi)升高 50cm。不計繩的重力與摩擦,求:(1)拉力移動的距離;(2)物塊上升的速度;(3)動滑輪的重力。七.功的計算和公式的應用(共 4 小題)10.(2024 庫爾勒市一模)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第一次勻速提升重 10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5N;第二次勻速提升重 22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10N。若繩重和摩擦導致的額外功占總功百分比為定值,再利用此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 46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A.12N B.16N C.18N D.20N11.(2023 春 普寧市校級月考)如圖所示,重為 5N 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 F 的作用下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 v 的大小隨時間 t 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2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上運動,吸引力對鐵塊做了功B.在 0~2s 內(nèi)拉力 F 等于 5NC.在 0~6s 內(nèi)拉力 F 大于 7ND.在 2~6s 內(nèi)拉力做的功為 84J12.(2023 倉山區(qū)校級二模)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xiàn) 的大小與時間的關(guān)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 t=3s 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N,物體在 4~6s 內(nèi)做功 J。13.(2023 春 開福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一艘依靠太陽能驅(qū)動的船,其排水量是 60t。在一次航行中,從某一時刻開始,太陽能船受到水平方向的牽引力 F 隨時間 t 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甲所示,船的運動速度 v 隨時間 t 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求:(1)這艘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2)該船漂浮在水面時,船艙某處距水面 5m,水對該處產(chǎn)生的壓強;(3)船在航行過程中,第 50~100s 內(nèi)牽引力做的功。八.比較功率的大小(共 1 小題)14.(2023 春 越秀區(qū)月考)如圖 1 所示的物體在粗糙程度不同、長度相同的兩段水平地面先后做直線運動,第二段比第一段更粗糙。第一段中,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 2 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 F1;第二段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 3,受到的水平推力為 F2,兩次推力的功率分別為 P1、P2,兩次推力做的功分別為 W1、W2。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1<F2 B.P1>P2C.P1、P2 無法比較 D.W1=W2九.功率的計算及公式的應用(共 3 小題)15.(2023 秋 崇川區(qū)校級月考)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小明站在學校五樓的陽臺上,每隔 0.5 秒將一個足球丟下陽臺,球由靜止下落,當?shù)谖鍌€球剛丟下時,第一個球正好落地。足球從五樓落到地面過程中,球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約( )A.15W B.30W C.60W D.90W16.(2023 秋 漣水縣月考)體育課上,同學們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如圖甲所示,體重為 600N 的小明和體重為 500N 的小華進行跳小欄架比賽,小明用 15s 跳過了 10 個小欄架,小華用時 10s。兩位同學每一次跳起的高度幾乎相同約 25cm。小明同學跳一次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為 J,小華跳完10 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 W。如果以跳完 10 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大為勝出標準,那么 (選填“小明”或“小華”)勝出。17.(2024 鹽城)“鯤龍”國產(chǎn)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AG600,最大起飛質(zhì)量為 53500kg,正常的巡航速度為500km/h,一次能將 12000kg 的水在 20s 內(nèi)吸至 4m 高處。g 取 10N/kg。求:(1)若火場距離最近的水源 100km,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的時間。(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3)飛機吸水的功率。一十.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共 1 小題)18.(2024 泰興市三模)小李為研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球從斜面上由靜止釋放后與固定在右端的彈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次數(shù) 小球釋放的高度 h/cm 小球質(zhì)量 m/g 彈簧長度 L/cm1 4 10 L12 4 20 L23 6 20 L3(彈簧原長為 L0,彈簧長度 L 為小球碰撞彈簧后彈簧的最短長度,L0>L1>L2>L3)(1)實驗中通過 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實驗中小球壓縮彈簧至最短的過程是將 能轉(zhuǎn)化為 能;(2)比較實驗 2 和實驗 3,可以探究小球的動能與 的關(guān)系;(3)小李在實驗基礎上進行推理,接觸面越光滑小球被彈回得越高,如果接觸面絕對光滑,那么小球將 ;A.沿著斜面做勻速直線運動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終靜止在平面上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靜止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彈簧之間往復運動(4)在(3)中用到一種科學方法,與下列哪個定律或原理的得出用到的方法相同 。A.阿基米德原理B.杠桿原理C.慣性定律一十一.機械能的概念(共 2 小題)19.(2024 雅安模擬)體育課上小明同學進行墊排球訓練時,他將球斜向上墊出,球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a、b、c、d 為軌跡上的點,其中 a、c 兩點高度相同,不計空氣阻力,則排球在( )A.a(chǎn)、c 兩點的重力勢能相等B.a(chǎn) 點的動能比 c 點的動能大C.b 點的機械能最大D.a(chǎn) 點的機械能比 d 點的機械能大20.(2023 春 通榆縣月考)隨著航天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已兩次成功實現(xiàn)載人航天飛行。在火箭推動飛船上升階段,宇航員是被固定在飛船座艙內(nèi)的。相對于飛船而言,宇航員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飛船在加速上升階段,其機械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一十二.機械能的轉(zhuǎn)化(共 2 小題)21.(2024 濱湖區(qū)二模)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小物塊,物塊與水平面的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為 f,彈簧無形變時,物塊位于 O 點.每次都把物塊拉到右側(cè)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釋放時彈力 F 大于 f,物體沿水平面滑動一段路程直到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釋放時彈性勢能等于全過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每次釋放后物塊速度達到最大的位置保持不變C.從開始釋放到運動到 O 點,速度一直在減小D.物塊到達 O 點時速度最大22.(2023 春 湛江校級月考)如圖,忽略空氣阻力,球以某速度從 M 點沿粗糙軌道開始運動,到達 P 點時離開軌道;然后球上升至最高點 N 后開始下落經(jīng)過 Q 點。O、P 處在同一水平高度。(1)球在 O、P 兩點的速度分別為 vO 和 vp,則 vO vp(選填“>”、“=”或“<”)。(2)最高點 N 與 M 點對比,N 比 M 高(選填“可能”或“不可能”),現(xiàn)在 N 點的機械能 Q 點的機械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十三.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共 1 小題)23.(2023 秋 寶應縣期中)如圖(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重 G 動小于物重 G),用它們分別將重力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別為 F 甲、F 乙,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 η 甲、η 乙.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 甲>F 乙 B.F 甲<F 乙 C.η 甲<η 乙 D.η 甲=η 乙一十四.實驗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共 1 小題)24.(2024 肇東市模擬)小敏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記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重物 G 重物移動高 拉力 F 第一次繩子自由端移動 第二次繩子自由端相對動滑輪移動距離度 h 距離 s20N 10cm 10N 30cm(1)第一次實驗中,小敏同學在繩子自由端施加豎直向上 10N 拉力作用下,使 20N 的重物勻速向上移動了 10c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 是 cm,有用功 W 有為 J。(2)第一次實驗中,若繩重及摩擦所做的功始終占總功的 10%,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保留一位小數(shù)),動滑輪重為 N。(3)第二次實驗中,在該拉力作用下使重物繼續(xù)豎直向上移動,一段時間后,測量出繩子自由端相對于動滑輪移動的豎直距離為 30cm,則第二次實驗中,拉力所做的功是 J。一十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共 4 小題)25.(2024 遂寧)修建房屋時,質(zhì)量為 60kg 的建筑工人使用滑輪組提升建材。他用豎直向下的拉力在 15s內(nèi)將重為 480N 的建材勻速提升了 3m,每個滑輪重 20N,不計滑輪摩擦和繩重,g 取 10N/kg。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工人拉動繩子的速度為 0.2m/sB.工人對繩子拉力的功率 50WC.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96%D.若工人腳與地接觸面積共 400cm2,則他對地的壓強為 1.5×104Pa26.(2024 尉氏縣三模)為了解決“停車難”這一城市問題,政府部門設計了“路邊空中存車亭”,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其工作原理圖,A 為存車架,O 為轉(zhuǎn)動軸,B 端固定懸掛泊車裝置,BC 為牽引鋼絲繩,M為電動機。忽略 OB 的重和機械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處于圖乙位置時,OB 屬于費力杠桿B.所停的車的質(zhì)量越大,機械做的額外功越多C.A 和汽車的總質(zhì)量越大,此裝置的機械效率越高D.C 處的滑輪是動滑輪,可以省力27.(2024 海陵區(qū)一模)圖甲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機,圖乙是其吊臂上的滑輪組裝置。將質(zhì)量為 2t 的貨箱在 10s 內(nèi)以 0.2m/s 的速度勻速豎直提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g 取 10N/kg。求這段時間內(nèi):(1)貨箱上升的高度。(2)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3)吊臂上電動機拉力 F 做功的功率。28.(2023 秋 姜堰區(qū)月考)如圖甲所示,滑輪組在豎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將重為 120N 的物體勻速提起,在 5s 時間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s=3m。圖乙是滑輪組工作時的拉力 F 與繩自由端移動距離 s的關(guān)系圖。(1)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 ,請列式計算出該物理量。(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100N,求該裝置的最大機械效率?一十六.斜面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共 1 小題)29.(2023 秋 溧陽市期中)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裝置圖,他在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小車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分別進行了三次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實驗次數(shù) 斜面傾斜 小車重 斜面高度 沿斜面拉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 總功 W 機械效率總/J程度 G/N h/m 力 F/N /J /η有用1 較緩 10 0.5 6.7 1 a 6.7 74.6%2 較陡 10 0.7 8.4 1 7 b 83.3%3 最陡 10 0.9 9.3 1 9 9.3 c(1)表格中 a、b、c 三處的數(shù)據(jù)依次為 、 、 。(2)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斜面傾斜程度越 (緩/陡)越省力,斜面的機械效率越 (高/低)。(3)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 2 次實驗時,小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N:且斜面越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 (越大/不變/越小)。(4)實驗中,若物重、斜面長度不變,且斜面光滑程度一定,以下能正確表示拉力 F 與斜面高度 h 的關(guān)系的是 (填字母)。一十七.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共 1 小題)30.(2024 浦口區(qū)校級三模)分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合理的推測來認識分子。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A.現(xiàn)象:空氣中沙塵飛舞 推測: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B.現(xiàn)象:注射器內(nèi)的水很難壓縮 推測:分子之間存在斥力C.現(xiàn)象:鋼絲繩很難被拉斷 推測:分子之間沒有間隙D.現(xiàn)象:冬天尼龍衣服易粘空氣中的灰塵 推測: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作用一十八.熱傳遞改變物體內(nèi)能(共 2 小題)31.(2023 秋 南皮縣期中)如圖所示,兩個容積相同的保溫杯,同時裝滿溫度相同的熱水,過了一會兒,乙杯的外壁比甲杯熱,由此可判斷 杯保溫性能較好,杯壁變熱是通過的 方式改變了它的內(nèi)能。32.(2023 秋 睢寧縣期中)將溫度是 300℃的鐵塊投入到溫度是 10℃的水中,鐵塊的內(nèi)能會 ,水的內(nèi)能會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這是通過 的方式來改變內(nèi)能的。一十九.物體內(nèi)能的改變(共 1 小題)33.(2023 秋 漢中期末)如圖所示的四個事例中,其中一個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與其它三個不同,它是( )A. 給冷水加熱 B. 壓縮空氣溫度升高C. 下滑時臀部發(fā)熱 D. 搓手取暖二十.比熱容的概念及其計算(共 2 小題)34.(2023 秋 海珠區(qū)期末)把﹣10℃的鐵塊放進 0℃的水中,一段時間后,所有物體均保持在 0℃不變。不考慮它們與外界的熱傳遞,此過程( )A.肯定有水凝華成冰 B.水的內(nèi)能不變C.水的內(nèi)能在減少 D.能說明水的比熱容大于鐵的35.(2024 賀州一模)酒精涂抹在手上有涼涼的感覺,是因為酒精蒸發(fā), 熱量的緣故;用兩個相同電熱器,同時給初溫、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煤油比水溫度升高快,是因為水的 比煤油大。二十一.實驗 比較不同物質(zhì)吸熱的情況(共 3 小題)36.(2024 雙流區(qū)二模)小紅想“比較水和某種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哪個更強?為此她用完全相同的實驗裝置分別加熱質(zhì)量均為 200g 的水和食用油,一些物質(zhì)的沸點如表所示,實驗中她正確使用溫度計測出了不同時間水和食用油的溫度,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若單位時間內(nèi)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熱量相等,水的比熱容為 4.2×103J/(kg ℃)。小紅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作出以下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 )標準大氣壓下物質(zhì) 沸點/℃酒精 78煤油 150水銀 357A.實驗中若選擇煤油溫度計測量結(jié)果會更準確B.食用油的末溫度比水的高,所以它的吸熱能力更強C.第 4﹣﹣6min 內(nèi)水吸收的熱量是 3.36×106JD.這種食用油的比熱容為 2.1×103J/(kg ℃)37.(2023 秋 宿遷期末)小明在探究“物質(zhì)的放熱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分別用質(zhì)量均為 0.5kg 的水和另一種液體(水的比熱容大于另一種液體)進行對比實驗,并用圖象對實驗數(shù)據(jù) 進行了處理,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放出的熱量相等,分析圖象可以得出: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J/(kg ℃),這種液體在 0﹣15min 內(nèi)放出的熱量為 J。【c 水=4.2×103J/(kg ℃)】38.(2023 秋 青島期末)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情況”。(1)實驗中需加熱 (選填“質(zhì)量”或“體積”)相同的水和液體甲,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通過比較 來反映水和液體甲吸收熱量的多少,以此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2)實驗中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給液體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液體甲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 相同;(3)實驗時也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通過比較它們 來判斷水和液體甲吸熱能力的強弱;(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小明作出了水和液體甲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 a 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液體甲的比熱容為 J/(kg ℃)。二十二.熱平衡方程的應用(共 1 小題)39.(2023 秋 臺江區(qū)期中)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一質(zhì)量為 2kg 的金屬塊,被加熱到 500℃后,立即投入質(zhì)量為 1 千克,溫度為 20℃的冷水中,不計熱量損失,最終水的溫度升高到 80℃。[c 水=4.2×103J/(kg ℃)]求:(1)水吸收的熱量。(2)金屬塊的比熱容。二十三.燃料的熱值及其計算(共 2 小題)40.(2023 秋 建鄴區(qū)期末)如圖甲、乙所示,相同燒杯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水,分別用 a、b 兩種燃料進行加熱,直至杯內(nèi)水沸騰 1min 后停止加熱,測得消耗 a、b 的質(zhì)量分別為 ma、mb,且 ma>mb。甲、乙燒杯中水的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若同一杯水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同,不計熱量損失和水的質(zhì)量變化,a、b 兩種燃料的熱值分別為 qa、q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沸騰前,乙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更多B.甲、乙兩杯水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同C.整個過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更多D.a(chǎn) 燃料的熱值 qa 一定大于 b 燃料的熱值 qb41.(2023 秋 衡南縣期末)如圖所示,為比較 a、b 兩種液體的比熱容及 1、2 兩種燃料的熱值,甲、乙、丙三圖中的裝置相同,燃料的質(zhì)量均為 10g,燒杯內(nèi)的液體初溫相同,當燃料燃盡時,立即讀取相應溫度計的讀數(shù),分別為 t 甲、t 乙、t 丙,且有 t 甲>t 乙>t 丙。(1)在實驗中,三個燒杯中 a、b 液體的 (選填“質(zhì)量”或“體積”)必須相同;(2)比較兩種燃料的熱值,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實驗時要觀察 (選填“加熱時間”或“液體升高的溫度”)比較兩種燃料的熱值大小;(3)燃料 1 的熱值 q1 與燃料 2 的熱值 q2 相比,q1 q2(大于/等于/小于);(4)通過實驗得到的燃料熱值與實際相比是偏 (選填“大”或“小”)。二十四.熱機的效率(共 3 小題)42.(2023 秋 杜爾伯特縣期末)2023 年慕尼黑車展,一半是歐洲車,一半是中國車,中國車大放異彩,下列與小汽車有關(guān)的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四沖程內(nèi)燃機的轉(zhuǎn)速是 600r/min,那么它每秒做功 5 次,共有 20 個沖程B.汽油機頂部有噴油嘴,柴油機頂部有火花塞C.使燃料燃燒更充分,可以提高熱機效率D.在做功相同的情況下,熱機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少43.(2024 鶴山市校級模擬)某汽油機工作時的能量損失情況是:汽缸散熱損失 30%,廢氣帶走 35%,機械摩擦及其它損耗總和為 10%。已知汽油熱值為 4.6×107J/kg。則該汽油機工作時汽油燃燒釋放能量的 %轉(zhuǎn)化為機械能;若該汽油機消耗 2kg 汽油,獲得的機械能為 J;經(jīng)過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汽油機的效率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可以提高到 100%。44.(2024 錫山區(qū)三模)如圖所示是一款無人駕駛巴士,其空車質(zhì)量為 3000kg,靜止時輪胎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 0.2m2.車滿載并以 36km/h 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時,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 13.8kW。(q 汽油=4.6×107J/kg,g 取 10N/kg)求:(1)該車空載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2)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牽引力做的功;(3)若該車用效率為 30%的汽油機提供動力,且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則需消耗汽油的質(zhì)量。二十五.電流的方向(共 1 小題)45.(2024 廬陽區(qū)二模)如圖所示,將與衣服摩擦過的氣球靠近從水龍頭中流出來的一小束水流,水流向氣球方向彎曲了。下列有關(guān)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氣球和衣服摩擦時創(chuàng)造了電荷B.衣服摩擦氣球過程中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C.水流彎曲是因為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D.帶負電荷的氣球,與不帶電的手形成瞬間電流時,電流方向由氣球到手二十六.電源及其能量轉(zhuǎn)化(共 2 小題)46.(2023 秋 溧陽市期中)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干電池是一種直流電源B.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必須處于斷開狀態(tài)C.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D.用電器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47.(2023 秋 崇義縣期中)近幾年,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的充電樁數(shù)量在全國迅猛增加。如圖所示,充電樁為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時,電能轉(zhuǎn)化為 (選填“機械”或“化學”)能,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 (選填“電源”或“用電器”)。二十七.電路圖及元件符號(共 1 小題)48.(2023 秋 陽春市期末)要求閉合開關(guān) S,兩燈能正常發(fā)光,請在圖中圓圈內(nèi)填上合適的元件。二十八.串、并聯(lián)電路的概念與辨別(共 1 小題)49.(2023 秋 漢中期末)如圖所示的電路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開關(guān) S 控制燈 L1B.電燈 L1、L2 是串聯(lián)的C.只有 L1、L2 是并聯(lián)的D.燈 L1、L2、L3 都是并聯(lián)的二十九.串、并聯(lián)電路的設計與應用(共 1 小題)50.(2024 涼州區(qū)校級一模)在奧運會的擊劍比賽中,當甲方運動員的劍(圖中用“S 甲”表示)擊中乙方的導電服時,電路接通,乙方指示燈燈亮,下面能反映這種原理的電路是( )A. B.C. D.三十.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共 1 小題)51.(2023 秋 渠縣期末)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guān) S 閉合,S1、S2 斷開時,燈泡 串聯(lián);當開關(guān)S、S1、S2 均閉合時,燈泡 并聯(lián)。三十一.根據(jù)實物圖畫電路圖(共 1 小題)52.(2022 秋 遼陽期末)如圖所示實驗電路相對應的電路圖是下列選項中的( )A. B.C. D.三十二.實物的電路連接(共 1 小題)53.(2023 秋 普陀區(qū)期末)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兩根導線尚未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要求:向右移動滑片 P,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三十三.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的關(guān)系(共 2 小題)54.(2023 秋 靜安區(qū)期末)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的實驗中,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應處于 狀態(tài),應將電流表 聯(lián)在電路中,且使電流從電流表的 接線柱流入,在此實驗中,需要將電流表連接在電路中的 位置(選填“某個”或“多個”)。55.(2022 秋 吳江區(qū)期中)如圖是“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的實驗電路圖:(1)剛連接電路后,兩燈泡都亮,由于連線較亂,一時無法確定電路是串聯(lián)還是并聯(lián),以下兩種簡單判斷方法是否可行?請你在表中空格填寫“可行”或“不可行”。方法 操作 現(xiàn)象 結(jié)論 方法是否可行方法 1 把其中一燈泡從燈座中取下 另一燈熄滅 兩燈一定是串聯(lián) 方法 2 把任意一根導線斷開 兩燈熄滅 兩燈一定是串聯(lián) (2)確定了電路連接正確以后,如表是某同學實驗中的一組數(shù)據(jù):電流表的位置 A B C電流 I/A 0.3 0.3 1.5指出表格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中,明顯錯誤的數(shù)值是 ,造成錯誤的原因是 。(3)當用電流表測出 A、B、C 三點的電流并記錄數(shù)據(jù)后,下一步應該做的是 。A.整理器材,結(jié)束實驗 B.換不同規(guī)格的小燈泡再測幾組電流值C.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D.換電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測一組電流值(4)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個串聯(lián)的小燈泡,一個很亮,一個發(fā)光微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A.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大小不同 B.發(fā)光微弱的燈泡的燈絲斷了C.燈泡的規(guī)格不同 D.發(fā)光微弱的燈泡被短路。三十四.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共 1 小題)56.(2022 秋 淄川區(qū)期末)如圖甲是小明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電路圖,兩個電流表是同一規(guī)格。閉合開關(guān)后,兩電流表的指針都正常偏轉(zhuǎn)且位置相同(如圖乙),則通過燈 L1 的電流與通過燈 L2 的電流之比是 ;若把燈 L1 與燈 L2 串聯(lián),通過燈 L1 的電流與通過燈 L2 的電流之比是 。三十五.電壓表的讀數(shù)(共 1 小題)57.(2024 揚中市二模)(1)圖 1 中,電壓表示數(shù)為 V;(2)圖 2 中,物體長度為 cm;(3)圖 3 中溫度計示數(shù)為 ℃。三十六.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共 2 小題)58.(2024 順義區(qū)二模)如圖所示,閉合開關(guān) S,兩電路中的小燈泡均發(fā)光。若電壓表 V、V1 和 V2 的示數(shù)分別為 U、U1 和 U2,電流表 A、A1 和 A2 的示數(shù)分別為 I、I1 和 I2,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U1=U B.U>U2 C.I<I2 D.I1=I59.(2023 秋 新沂市期中)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電路閉合后,V1 和 V2 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所示,則 V1 表示數(shù)為 V,V2 表示數(shù)為 V,小燈泡 L1 兩端的電壓 U1= 。三十七.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共 1 小題)60.(2023 秋 營口校級期中)如圖,在探究“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實驗中,小南使用了兩個相同的燈泡:(1)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guān),小南發(fā)現(xiàn) L1 亮、L2 不亮,她用手按一下 L2,兩燈都亮,松開手仍然是L1 亮、L2 不亮,則故障可能是 。(2)排除故障后,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中,用電壓表接在 ab 兩點之間時,閉合開關(guān),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 V。(3)依次將電壓表接入到電路中的 ab、cd、ef 兩點之間,小南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相等。由此他得到結(jié)論: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此結(jié)論 (選填“科學”或“不科學”),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A.更換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再次實驗B.將 L1、L2 的位置交換,再次探究C.保持電源、燈泡不變,多測量幾次電路中三處的電壓(4)小南發(fā)現(xiàn)家里客廳的燈 L1 比臥室的燈 L2 亮,兩燈對應的電壓 U1 和 U2 的大小關(guān)系是 U1 U2(選填“>”、“=”或“<”)。第 17 講 預習綜合訓練(易錯題 60 題 37 個考點)訓練范圍: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第 11~13 章。一.杠桿的平衡條件(共 3 小題)1.(2023 秋 濮陽期中)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布不均勻的木條 AB 重 24N,木條長度為 1m,A、B 是木條的兩端,O 是木條的中點,此時彈簧測力計乙的示數(shù)是 6N,則該木條的重心在距 A 端 0.25 m 的位置;當以乙測力計為支點時,甲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8 N。【答案】0.25;18。【解答】解:設木條重心在 D 點,當彈簧測力計甲在 A 的位置上,彈簧測力計乙在 B 的位置上時,以 A端為支點,如圖所示:由杠桿平衡條件有 FB×AB=G×AD,即 6N×AB=24N×AD,整理可得 AB=4AD,則 AD= AB= ×1m=0.25m;當以乙測力計為支點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有 F 甲×AB=G×BD,即 F 甲×1m=24N×(1m﹣0.25m),解方程可得甲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F 甲=18N。故答案為:0.25;18。2.(2023 萍鄉(xiāng)二模)一段均勻鐵管長為 2m、重 500N,當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時,人抬起一端最少需要 250 N 的力,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與鐵管垂直,則在扶起鐵管的過程中,所需的力逐漸 減小 (選填“增大”或“減小”)。【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1)由題意知,此時可以將鐵棒看做是一個以鐵棒沒有離地端為支點的杠桿,阻力是鐵棒的重力為500N,由于鐵棒是均勻的,所以阻力臂是棒長的一半,即 L2= L;當動力垂直于鐵棒向上時,動力臂最大等于鐵棒的長 L,此時動力最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最小動力:F1= = =250N;(2)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與鐵管垂直,則動力臂不變,在扶起鐵管的過程中,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漸變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所需的動力逐漸減小。故答案為:250;減小。3.(2023 春 渝中區(qū)校級期末)如圖甲是《天工開物》中記載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圖如圖乙,輕質(zhì)杠桿的支點 O 距左端 l1=0.5m,距右端 l2=0.2m,在杠桿左端懸掛質(zhì)量為 2kg 的物體 A。右端掛邊長為 0.1m 的正方體 B,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正方體 B 對地面的壓力為 20N。求:(1)此時物體 A 的重力為多少牛;(2)若將支點 O 沿水平方向移動一定距離 l 后,正方體 B 對地面的壓力變?yōu)?55N,且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支點 O 移動的方向以及 l 的大小;(3)由 l1=0.5m,l2=0.2m,若該處為松軟的泥地,能承受最大壓強為 6×103Pa,為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體 A 的重力的范圍是多少?【答案】(1)物體 A 的重力為 20N;(2)支點 O 移動應向左移動;移動距離 l 為 0.2m;(3)物體 A 的重力范圍為 4N~28N。【解答】解:(1)物體 A 的重力 GA=mAg=2kg×10N/kg=20N;(2)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杠桿右端受到繩子的拉力:F 右= GA= ×20N=50N,因同一根繩子的拉力相等,所以正方體 B 受到繩子的拉力 FB=F 右=50N,因地面對 B 的支持力與 B 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地面對 B 的支持力 F 支持=F 壓=20N,對 B 受力分析可知,B 受到豎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繩子的拉力、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由 B 受到平衡力可得:GB=F 支持+FB=20N+50N=70N;由題意知,當支點 O 左移后,才會使正方體 B 對地面的壓力變大;因支點 O 左移動距離為 l,此時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GA(l1﹣l)=(GB﹣F 壓)(l2+l),代入數(shù)值得,20N×(0.5m﹣l)=(70N﹣55N)×(0.2m+l),解得 L=0.2m;(3)由題意得,松軟的泥地能承受的最大壓力:F 壓′=pSB=6×103Pa×(0.1m)2=60N,由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可知,松軟的泥地對 B 的支持力 F 支持′=F 壓′=60N,由 B 受到平衡力可得:GB=F 支持′+FB′,則繩子對 B 的拉力:FB′=GB﹣F 支持′=70N﹣60N=10N,由同一根繩子的拉力相等可知,此時杠桿右端受到的拉力 F 右′=FB′=10N,則物體 A 的最小重力:GA′=F 左′= F 右′= ×10N=4N,當松軟的泥地承受的壓力為 0 時(此時 F 右′′=70N 時),物體 A 的重力最大,由杠桿平衡條件得 GA′′=F 左′′= F 右′′= ×70N=28N,物體 A 的重力的范圍是 4N~28N。答:(1)物體 A 的重力為 20N;(2)支點 O 移動應向左移動;移動距離 l 為 0.2m;(3)物體 A 的重力范圍為 4N~28N。二.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共 1 小題)4.(2023 春 薛城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小勇利用鐵架臺、帶有均勻刻度的杠桿、細線、彈簧測力計、鉤碼若干(每個鉤碼質(zhì)量相同)等實驗器材,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圖甲所示的位置,則此時杠桿處于 平衡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tài);(2)為了便于測量 力臂 (選填“力”或“力臂”),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此,應將平衡螺母向 左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3)杠桿調(diào)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在 A 點掛 3 個鉤碼,則應在 B 點掛 2 個鉤碼,才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圖乙);隨后兩邊各取下一個鉤碼,杠桿 左 (選填“左”或“右”)端將下沉;(4)小勇用彈簧測力計替代鉤碼,在 B 點豎直向下拉,然后將彈簧測力計繞 B 點逆時針旋轉(zhuǎn)一小段至如圖丙所示位置。在旋轉(zhuǎn)過程中,要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 變大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平衡;(2)力臂;左;(3)2;左;(4)變大。【解答】解:(1)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是平衡狀態(tài);(2)為了便于測量力臂,應該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甲所示,杠桿右端下沉,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3)若每個鉤碼重 G,每個小格長 L,如圖乙所示,杠桿左邊 A 處掛 3 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3G×2L=nG×3L,解得 n=2,即應在杠桿右邊 B 處掛同樣的鉤碼 2個;兩邊各取下一個鉤碼后,2G×2L>1G×3L,所以杠桿左端下沉;(4)彈簧測力計在 B 處豎直向下拉時,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下與杠桿垂直,動力臂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彈簧測力計在逐漸旋轉(zhuǎn)過程中,拉力的方向不再與杠桿垂直,動力臂變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動力變大,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故答案為:(1)平衡;(2)力臂;左;(3)2;左;(4)變大。三.杠桿的動態(tài)平衡分析(共 1 小題)5.(2023 秋 亭湖區(qū)校級期中)如圖 1 所示,輕質(zhì)杠桿可繞 O 轉(zhuǎn)動,C 點懸掛一重為 G 的物體 M,B 點受到電子測力計豎直向上的拉力 F,其力臂記為 l,保持杠桿水平靜止,此時 F 與 l﹣1 的關(guān)系圖線為圖 2 中的①,某次操作后,仍保持杠桿水平靜止,F(xiàn) 與 l﹣1 的關(guān)系圖線變?yōu)閳D 2 中的④,則可能進行的操作是( )A.將電子測力計順時針轉(zhuǎn)動 30°B.將 M 從 C 點移到 A 點C.增加物體 M 的質(zhì)量D.將電子測力計從 B 點移到 A 點【答案】B【解答】解:B、由圖 1 可知,O 為杠桿的支點,B 點拉力 F 的力臂 OB=OA+AB=2OA,C 點作用力的力臂為 OC,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OB=G×OC,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l=G×OC,解得:F=G×OC× ,某次操作后,仍保持杠桿水平靜止,F(xiàn) 與 l﹣1 的關(guān)系圖線變?yōu)閳D 2 中的④,l﹣1 的大小相同時,F(xiàn) 卻變小了,說明 G 與其力臂變小了,而 G 不變,則是重物的力臂變小,因而是物體向左移動了,故 B 正確,ACD、拉力方向改變,只會改變其力臂,對圖像沒有影響,而物體 M 重力變大,則 l﹣1 的大小相同時應該 F 變大,故 ACD 錯誤;故選:B。四.杠桿中最小力的問題(共 1 小題)6.(2023 秋 贛榆區(qū)月考)如圖所示,O 為杠桿的支點,杠桿上掛有重為 G 的重物,請畫出杠桿在圖中位置靜止時最小動力 F1 的示意圖,以及阻力臂 L2。【答案】【解答】解: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要使動力最小,則動力臂必須最長;由圖可知,O 為支點;當動力作用在杠桿的最右端,且支點 O 到杠桿最右端的距離作為動力臂 L 時,動力臂最長,此時的動力最小;過杠桿的最右端作垂直于力臂向上的力 F,即為最小力 F 的示意圖;從支點 O 做阻力作用線的垂線,阻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該垂線為阻力的力臂,如下圖所示:五.杠桿的分類(共 1 小題)7.(2023 費縣一模)如圖所示的工具均屬于杠桿,其中省力杠桿是( )A. 船槳 B. 獨輪車C. 筷子 D. 釣魚竿【答案】B【解答】解:A、船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 A 不符合題意;B、獨輪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 B 符合題意;C、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 C 不符合題意;D、釣魚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 D 不符合題意。故選:B。六.滑輪組中的相關(guān)計算(共 2 小題)8.(2024 甘肅)將物體 A、B 置于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物體 B 恰好勻速下降,已知 A 重 60N,B 重 10N,則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為 20 N;若對 A 施加一個水平向左的拉力 F,剛好使 A 在原來的水平面上勻速向左運動,則拉力 F 大小為 40 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答案】20;40。【解答】解:(1)如圖所示,左側(cè)為動滑輪,右側(cè)為定滑輪,繩子段數(shù)為 2,B 掛在繩子自由端,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F=GB=10N,不計繩重、滑輪重及繩子與滑輪間的摩擦時,F(xiàn)= f,則物體 A 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f=nF=2×10N=20N;(2)物體 A 水平向左運動或水平向右運動時,由于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物體 A 受到的摩擦力不變,所以物體 A 水平向左運動時,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也是 20N;物體 A 水平向左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拉力 20N(滑輪組對物體 A 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20N;水平向左的拉力和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是平衡力,三力平衡,則水平向左的拉力 F 左=F 右+f=20N+20N=40N。故答案為:20;40。9.(2024 春 南昌縣期中)如圖所示,小華用 200N 的拉力 F 向下拉動繩子,使重為 500N 的物塊在 10s 內(nèi)升高 50cm。不計繩的重力與摩擦,求:(1)拉力移動的距離;(2)物塊上升的速度;(3)動滑輪的重力。【答案】(1)拉力移動的距離為 150cm;(2)物塊上升的速度為 5cm/s;(3)動滑輪的重力為 100N。【解答】解:(1)由圖可知,n=3,拉力移動的距離為 s=nh=3×50cm=150cm;(2)物塊上升的速度為:v= = =5cm/s;(3)不計繩的重力和摩擦,根據(jù) F= (G+G 動)可知,動滑輪的重力為:G 動=nF﹣G=3×200N﹣500N=100N。答:(1)拉力移動的距離為 150cm;(2)物塊上升的速度為 5cm/s;(3)動滑輪的重力為 100N。七.功的計算和公式的應用(共 4 小題)10.(2024 庫爾勒市一模)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第一次勻速提升重 10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5N;第二次勻速提升重 22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10N。若繩重和摩擦導致的額外功占總功百分比為定值,再利用此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 46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A.12N B.16N C.18N D.20N【答案】D【解答】解:如圖 3 股繩子,s=3h;根據(jù)繩重和摩擦導致的額外功占總功百分比為定值,假設為 k,拉力做的總功:W 總=Fs=Gh+G 動 h+kFs,則(1﹣k)Fs=Gh+G 動 h;第一次勻速提升重 10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5N;有:5N×3×(1﹣k)h=10N×h+G 動 h;第二次勻速提升重 22N 的物塊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10N,有 10N×3×(1﹣k)h=22N×h+G 動 h;利用此滑輪組勻速提升重為 46N 的物塊時,拉力為 F,有 F×3×(1﹣k)h=46N×h+G 動 h;解得:k=0.2,G 動=2N,F(xiàn)=20N。故選:D。11.(2023 春 普寧市校級月考)如圖所示,重為 5N 的鐵塊吸附在豎直放置足夠長的磁性平板上,在豎直向上拉力 F 的作用下鐵塊沿直線豎直向上運動,鐵塊運動過程中速度 v 的大小隨時間 t 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若鐵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2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上運動,吸引力對鐵塊做了功B.在 0~2s 內(nèi)拉力 F 等于 5NC.在 0~6s 內(nèi)拉力 F 大于 7ND.在 2~6s 內(nèi)拉力做的功為 84J【答案】D【解答】解:A、由甲圖知,磁性平板對鐵塊的吸引力是沿水平方向的,而鐵塊沿豎直方向運動,所以吸引力對鐵塊不做功,故 A 錯誤;B、由乙圖可知,在 0~2s 內(nèi)鐵塊處于加速運動狀態(tài),即此時的拉力 F 大于重力與摩擦力大小之和,但無法確定拉力 F 的大小,故 B 錯誤;C、由乙圖可知,在 2~6s 鐵塊在豎直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鐵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 G、豎直向下的摩擦力 f 和豎直向上的拉力 F,根據(jù)力的平衡條件可得,f+G=F,所以此時的拉力 F=G+f=5N+2N=7N,故 C 錯誤;D、在 2~6s 內(nèi),物體以 3m/s 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 s=vt=3m/s×(6s﹣2s)=12m,在 2~6s 內(nèi)拉力 F 做的功:W=Fs=7N×12m=84J,故 D 正確。故選:D。12.(2023 倉山區(qū)校級二模)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xiàn) 的大小與時間的關(guān)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 t=3s 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1 N,物體在 4~6s 內(nèi)做功 8 J。【答案】1;8。【解答】解:(1)由圖丙可知,4s~6s 內(nèi)物體的速度為 v=2m/s 不變,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對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圖乙可知,推力為 2N,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 f=F=2N;因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與物體運動的速度無關(guān),所以,t=3s 時,雖然物體做變速運動,其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仍為 2N 不變;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3N﹣2N=1N;(2)由 v= 可得,4~6s 內(nèi)物體運動的距離:s=vt=2m/s×2s=4m,此過程中推力 F 對物體做的功:W=Fs=2N×4m=8J。故答案為:1;8。13.(2023 春 開福區(qū)校級月考)如圖所示是一艘依靠太陽能驅(qū)動的船,其排水量是 60t。在一次航行中,從某一時刻開始,太陽能船受到水平方向的牽引力 F 隨時間 t 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甲所示,船的運動速度 v 隨時 間 t 的 變 化 關(guān) 系 如 圖 乙 所 示 , 求 :(1)這艘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2)該船漂浮在水面時,船艙某處距水面 5m,水對該處產(chǎn)生的壓強;(3)船在航行過程中,第 50~100s 內(nèi)牽引力做的功。【答案】(1)這艘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6×105N;(2)該船漂浮在水面時,船艙某處距水面 5m,水對該處產(chǎn)生的壓強 5×104Pa;(3)船在航行過程中,第 50~100s 內(nèi)牽引力做的功 2×106J。【解答】解:(1)船的排水量,即滿載時排開水的質(zhì)量:m 排=60t=60×103kg=6×104kg,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F =G =m g=6×104kg×10N/kg=6×105浮 排 排 N;(2)船艙某處所處的深度 h=5m,水對該處產(chǎn)生的壓強:p=ρ 水 gh=1×103kg/m3×10N/kg×5m=5×104Pa;(3)由圖乙可知,在第 50s﹣100s 內(nèi),船勻速行駛,速度 v=0.5m/s,時間 t=100s﹣50s=50s,由 v=可得船行駛的距離:s=vt=0.5m/s×50s=25m;由圖甲可知,在第 50s﹣100s 內(nèi),船的牽引力 F=8×104N,在第 50s﹣100s 內(nèi),牽引力做的功:W=Fs=8×104N×25m=2×106J;答:(1)這艘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 6×105N;(2)該船漂浮在水面時,船艙某處距水面 5m,水對該處產(chǎn)生的壓強 5×104Pa;(3)船在航行過程中,第 50~100s 內(nèi)牽引力做的功 2×106J。八.比較功率的大小(共 1 小題)14.(2023 春 越秀區(qū)月考)如圖 1 所示的物體在粗糙程度不同、長度相同的兩段水平地面先后做直線運動,第二段比第一段更粗糙。第一段中,物體運動的路程和時間圖像如圖 2 時,受到的水平推力為 F1;第二段物體運動的速度和時間圖像如圖 3,受到的水平推力為 F2,兩次推力的功率分別為 P1、P2,兩次推力做的功分別為 W1、W2。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1<F2 B.P1>P2C.P1、P2 無法比較 D.W1=W2【答案】A【解答】解:由圖像乙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第一段的速度大小為 v1= = =2m/s;由 v﹣t 圖像丙可知,物體的速度保持不變,即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第二段的速度大小為 v2=4m/s;因為兩次都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推力都等于摩擦力,物體在粗糙程度不同、長度相同的兩段水平地面先后做直線運動,第二段比第一段更粗糙,說明第二段的摩擦力比第一段大,故受到的水平推力為 F1<F2;根據(jù) W=Fs 知,路程相等,W1<W2;已知 v1<v2 且 F1<F2,由 P= =Fv 可得,兩次推力的功率 P1<P2。故選:A。九.功率的計算及公式的應用(共 3 小題)15.(2023 秋 崇川區(qū)校級月考)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小明站在學校五樓的陽臺上,每隔 0.5 秒將一個足球丟下陽臺,球由靜止下落,當?shù)谖鍌€球剛丟下時,第一個球正好落地。足球從五樓落到地面過程中,球的重力做功的功率約( )A.15W B.30W C.60W D.90W【答案】B【解答】解:足球的重力約 5N,五樓的高度約 12m,當?shù)谖鍌€球剛丟下時,第一個球正好落地,說明第一個球和第五個球之間有四個間隔,第一個球下落的時間 4×0.5s=2s,球的重力做功 W=Gh=5N×12m=60J,球的重力做功的功率 P= = =30W。故選:B。16.(2023 秋 漣水縣月考)體育課上,同學們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如圖甲所示,體重為 600N 的小明和體重為 500N 的小華進行跳小欄架比賽,小明用 15s 跳過了 10 個小欄架,小華用時 10s。兩位同學每一次跳起的高度幾乎相同約 25cm。小明同學跳一次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為 150 J,小華跳完10 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約為 125 W。如果以跳完 10 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大為勝出標準,那么 小華 (選填“小明”或“小華”)勝出。【答案】150;125;小華。【解答】解:由題知,小明體重 G=600N,每次跳起高度為 h=25cm=0.25m,則跳一次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為:W=Gh=600N×0.25m=150J,小明跳完 10 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為:P= = =100W;小華體重 G′=500N,則小華跳一次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約為:W′=G′h=500N×0.25m=125J,小華跳完 10 個小欄架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為:P′= = =125W;因為 P<P′,所以小華勝出。故答案為:150;125;小華。17.(2024 鹽城)“鯤龍”國產(chǎn)大型水陸兩棲飛機 AG600,最大起飛質(zhì)量為 53500kg,正常的巡航速度為500km/h,一次能將 12000kg 的水在 20s 內(nèi)吸至 4m 高處。g 取 10N/kg。求:(1)若火場距離最近的水源 100km,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的時間。(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3)飛機吸水的功率。【答案】(1)若火場距離最近的水源 100km,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 0.2h;(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為 5.35×105N;(3)飛機吸水的功率為 24000W。【解答】解:(1)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的時間為:t= = =0.2h;(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為:G=mg=53500kg×10N/kg=5.35×105N;(3)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為:W=G 水 h=m 水 gh=12000kg×10N/kg×4m=480000J,則飛機吸水的功率為:P= = =24000W。答:(1)若火場距離最近的水源 100km,飛機從水源地巡航到火場至少需要 0.2h;(2)飛機的最大起飛重力為 5.35×105N;(3)飛機吸水的功率為 24000W。一十.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共 1 小題)18.(2024 泰興市三模)小李為研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球從斜面上由靜止釋放后與固定在右端的彈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實驗次數(shù) 小球釋放的高度 h/cm 小球質(zhì)量 m/g 彈簧長度 L/cm1 4 10 L12 4 20 L23 6 20 L3(彈簧原長為 L0,彈簧長度 L 為小球碰撞彈簧后彈簧的最短長度,L0>L1>L2>L3)(1)實驗中通過 彈簧被壓縮的程度 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實驗中小球壓縮彈簧至最短的過程是將 動 能轉(zhuǎn)化為 彈性勢 能;(2)比較實驗 2 和實驗 3,可以探究小球的動能與 速度 的關(guān)系;(3)小李在實驗基礎上進行推理,接觸面越光滑小球被彈回得越高,如果接觸面絕對光滑,那么小球?qū)? D ;A.沿著斜面做勻速直線運動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終靜止在平面上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靜止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彈簧之間往復運動(4)在(3)中用到一種科學方法,與下列哪個定律或原理的得出用到的方法相同 C 。A.阿基米德原理B.杠桿原理C.慣性定律【答案】(1)彈簧被壓縮的程度;動;彈性勢;(2)速度;(3)D;(4)C。【解答】解:(1)實驗中通過彈簧被壓縮的程度反映小球動能的大小,這是轉(zhuǎn)換法;實驗中小球壓縮彈簧是將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2)比較實驗 2 和實驗 3,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下落的高度不同,到達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可以探究小球的動能與速度的關(guān)系;(3)(4)小李在實驗基礎上進行推理,接觸面越光滑小球被彈回的越高,如果接觸面光滑到?jīng)]有摩擦,小球運動過程中沒有能量損耗,那么小球?qū)⒛苌仙匠跏几叨龋⒃谛泵婧蛷椈芍g往復運動,這是推理法,故選:D;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無法通過實驗證明,也是通過推理法得到的,故選:C。故答案為:(1)彈簧被壓縮的程度;動;彈性勢;(2)速度;(3)D;(4)C。一十一.機械能的概念(共 2 小題)19.(2024 雅安模擬)體育課上小明同學進行墊排球訓練時,他將球斜向上墊出,球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a、b、c、d 為軌跡上的點,其中 a、c 兩點高度相同,不計空氣阻力,則排球在( )A.a(chǎn)、c 兩點的重力勢能相等B.a(chǎn) 點的動能比 c 點的動能大C.b 點的機械能最大D.a(chǎn) 點的機械能比 d 點的機械能大【答案】A【解答】解:A、a、c 兩點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勢能相等,故 A 正確;B、a 點到 c 點的過程中,由于不計空氣阻力,在動能和勢能轉(zhuǎn)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由于 a 點的重力勢能等于 c 點的重力勢能,所以 a 點的動能等于 c 點的動能,故 B 錯誤;C、由于不計空氣阻力,在動能和勢能轉(zhuǎn)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所以 a、b、c、d 四點的機械能相等,故 C 錯誤;D、a 點的機械能等于 d 點的機械能,故 D 錯誤。故選:A。20.(2023 春 通榆縣月考)隨著航天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已兩次成功實現(xiàn)載人航天飛行。在火箭推動飛船上升階段,宇航員是被固定在飛船座艙內(nèi)的。相對于飛船而言,宇航員是 靜止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飛船在加速上升階段,其機械能 增大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靜止;增大。【解答】解:在火箭推動飛船上升階段,宇航員是被固定在飛船座艙內(nèi),宇航員相對于飛船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故與飛船為參照物,宇航員是靜止的;飛船在加速上升階段,重力勢能和動能增加,其機械能增加。故答案為:靜止;增大。一十二.機械能的轉(zhuǎn)化(共 2 小題)21.(2024 濱湖區(qū)二模)如圖所示,一輕質(zhì)彈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小物塊,物塊與水平面的最大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為 f,彈簧無形變時,物塊位于 O 點.每次都把物塊拉到右側(cè)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釋放時彈力 F 大于 f,物體沿水平面滑動一段路程直到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釋放時彈性勢能等于全過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B.每次釋放后物塊速度達到最大的位置保持不變C.從開始釋放到運動到 O 點,速度一直在減小D.物塊到達 O 點時速度最大【答案】B【解答】解:A、如果最終恰好停止在 O 點,則釋放時彈性勢能等于全過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如果不是 O 點,則仍有彈性勢能,故釋放時彈性勢能大于全過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 A 錯誤;BCD、開始釋放時,彈力大于摩擦力,做加速運動,當彈力小于摩擦力則減速,因而彈力等于摩擦力的位置速度最大,故每次彈力等于摩擦力位置不變,且速度最大的點在 O 的右側(cè),則釋放到 O 的過程,速度先變大后變小,故 B 正確,CD 錯誤。故選:B。22.(2023 春 湛江校級月考)如圖,忽略空氣阻力,球以某速度從 M 點沿粗糙軌道開始運動,到達 P 點時離開軌道;然后球上升至最高點 N 后開始下落經(jīng)過 Q 點。O、P 處在同一水平高度。(1)球在 O、P 兩點的速度分別為 vO 和 vp,則 vO > vp(選填“>”、“=”或“<”)。(2)最高點 N 與 M 點對比,N 可能 比 M 高(選填“可能”或“不可能”),現(xiàn)在 N 點的機械能 等于 Q 點的機械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2)可能;(3)等于。【解答】解:(1)由于球以某速度從 M 點沿粗糙軌道開始運動,在軌道上運動過程中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部分機機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因此球到達 P 點的機械能一定小于在 O 點的機械能,O、P 處在同一水平高度,球的重力勢能相等,則球在 P 點的動能一定小于在 O 點動能,因此球在 OP 兩點的速度 vo>VP;(2)球以某速度從 M 點沿粗糙軌道開始運動,球在 M 點既有動能又有重力勢能,球上升至最高點 N 時,也既有動能又有重力勢能,球在軌道上運動過程中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部分機機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球在 N 點的機機能一定小于在 M 點的機械能,但由于球在 M、N 點的動能大小不確定,因此球在 M、N兩點的重力勢能大小也不確定,即 N 點重力勢能有可能比 M 點重力勢能大,則最高點 N 與 M 點對比,N 點可能 M 高,忽略空氣阻力,球從 N 點到 O 點機械能守恒,因此球在 N 點的機械能等于 Q 點的機械能。故答案為:(1)>;(2)可能;(3)等于。一十三.機械效率的大小比較(共 1 小題)23.(2023 秋 寶應縣期中)如圖(不計繩重與摩擦,且動滑輪重 G 動小于物重 G),用它們分別將重力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別為 F 甲、F 乙,它們的機械效率分別為 η 甲、η 乙.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F 甲>F 乙 B.F 甲<F 乙 C.η 甲<η 乙 D.η 甲=η 乙【答案】A【解答】解:由定滑輪的使用特點可知:F 甲=G;由動滑輪的特點可知:F 乙= ;動滑輪重 G 動小于乙物體的物重 G,則 F 乙<G,所以 F 甲>F 乙;故A 正確,B 錯誤;如圖所示,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將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所做的有用功一樣大,由于要克服動滑輪重力的作用,所以乙使用動滑輪做的總功多,由 η= ×100%可知定滑輪的機械效率高,所以 η 甲>η;故 CD 錯誤。故選:A。一十四.實驗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共 1 小題)24.(2024 肇東市模擬)小敏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記錄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重物 G 重物移動高 拉力 F 第一次繩子自由端移動 第二次繩子自由端相對動滑輪移動距離度 h 距離 s20N 10cm 10N 30cm(1)第一次實驗中,小敏同學在繩子自由端施加豎直向上 10N 拉力作用下,使 20N 的重物勻速向上移動了 10c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 是 30 cm,有用功 W 有為 2 J。(2)第一次實驗中,若繩重及摩擦所做的功始終占總功的 10%,則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66.7% (保留一位小數(shù)),動滑輪重為 7 N。(3)第二次實驗中,在該拉力作用下使重物繼續(xù)豎直向上移動,一段時間后,測量出繩子自由端相對于動滑輪移動的豎直距離為 30cm,則第二次實驗中,拉力所做的功是 4.5 J。【答案】(1)30;2;(2)66.7%;7;(3)4.5。【解答】解:(1)由圖可知,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 n=3,因此,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3h=3×10cm=30cm,滑輪組所做有用功:W 有=Gh=20N×0.1m=2J,(2)滑輪組做的總功:W 總=Fs=10N×0.3m=3J機械效率:η= = ×100%≈66.7%,由題意可知,繩重及摩擦所做的功始終占總功的 10%,則拉力對繩重及摩擦所做的功:W1=10%W 總=10%×3J=0.3J,拉力對動滑輪所做的功:W 動=W 總﹣W1﹣W 有=3J﹣0.3J﹣2J=0.7J,由公式 W=Gh 可知,動滑輪重:G 動= = =7N;(3)若繩子自由端相對于動滑輪移動的豎直距離為 30cm,則有 s′=h′+30cm= s′+30cm,解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45cm,因此,第二次實驗中,拉力所做的功:W 總′=Fs′=10N×0.45m=4.5J。故答案為:(1)30;2;(2)66.7%;7;(3)4.5。一十五.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共 4 小題)25.(2024 遂寧)修建房屋時,質(zhì)量為 60kg 的建筑工人使用滑輪組提升建材。他用豎直向下的拉力在 15s內(nèi)將重為 480N 的建材勻速提升了 3m,每個滑輪重 20N,不計滑輪摩擦和繩重,g 取 10N/kg。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工人拉動繩子的速度為 0.2m/sB.工人對繩子拉力的功率 50WC.此裝置的機械效率為 96%D.若工人腳與地接觸面積共 400cm2,則他對地的壓強為 1.5×104Pa【答案】C【解答】解:A、由圖可知,n=2,繩子自由端的速度為:v 繩=nv 物= = =0.4m/s,故 A 錯誤;B、每個滑輪重 20N,不計滑輪摩擦和繩重,自由端的拉力為:F= (G+G 動)= ×(480N+20N)=250N,工人對繩子拉力的功率為:P= = =Fv 繩=250N×0.4m/s=100W,故 B 錯誤;C、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η= = = = = ×100%=96%,故 C 正確;D、工人對地面的壓力等于人的重力減去繩對人的拉力,即 F 壓=G 人﹣F=m 人 g﹣F=60kg×10N/kg﹣250N=350N,則工人對地的壓強為:p= = =8.75×103Pa,故 D 錯誤。故選:C。26.(2024 尉氏縣三模)為了解決“停車難”這一城市問題,政府部門設計了“路邊空中存車亭”,如圖甲所示。圖乙是其工作原理圖,A 為存車架,O 為轉(zhuǎn)動軸,B 端固定懸掛泊車裝置,BC 為牽引鋼絲繩,M為電動機。忽略 OB 的重和機械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處于圖乙位置時,OB 屬于費力杠桿B.所停的車的質(zhì)量越大,機械做的額外功越多C.A 和汽車的總質(zhì)量越大,此裝置的機械效率越高D.C 處的滑輪是動滑輪,可以省力【答案】C【解答】解:A、根據(jù)圖乙中的杠桿可知,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該杠桿為省力杠桿,故 A 錯誤;B、忽略 OB 的重力和機械的摩擦力,對存車架做的功為額外功,存車架的重力一定,若提升高度相同時,由 W=Gh 知,所停的車的質(zhì)量越大,機械做的額外功不變,故 B 錯誤;C、A 和汽車的總質(zhì)量越大,即提升重物的重力增加,做的有用功就變大,而額外功幾乎不變,因此機械效率變大,故 C 正確;D、由圖可知,C 處的滑輪是定滑輪,定滑輪的特點是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故 D 錯誤。故選:C。27.(2024 海陵區(qū)一模)圖甲是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機,圖乙是其吊臂上的滑輪組裝置。將質(zhì)量為 2t 的貨箱在 10s 內(nèi)以 0.2m/s 的速度勻速豎直提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g 取 10N/kg。求這段時間內(nèi):(1)貨箱上升的高度。(2)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3)吊臂上電動機拉力 F 做功的功率。【答案】(1)貨箱上升的高度為 2m;(2)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為 4×104J;(3)吊臂上電動機拉力 F 做功的功率為 5×103W。【解答】解:(1)將質(zhì)量為 2t 的貨箱在 10s 內(nèi)以 0.2m/s 的速度勻速豎直提升,則貨箱上升的高度為:h=vt=0.2m/s×10s=2m;(2)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為:W 有=Gh=mgh=2×103kg×10N/kg×2m=4×104J;(3)根據(jù) η= 可知,滑輪組所做的總功為:W 總= = =5×104J,吊臂上電動機拉力 F 做功的功率為:P= = =5×103W。答:(1)貨箱上升的高度為 2m;(2)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為 4×104J;(3)吊臂上電動機拉力 F 做功的功率為 5×103W。28.(2023 秋 姜堰區(qū)月考)如圖甲所示,滑輪組在豎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將重為 120N 的物體勻速提起,在 5s 時間內(nèi)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 s=3m。圖乙是滑輪組工作時的拉力 F 與繩自由端移動距離 s的關(guān)系圖。(1)圖乙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的物理量是 功 ,請列式計算出該物理量。(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若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100N,求該裝置的最大機械效率?【答案】(1)功;該物理量為 150J;(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80%;(3)該裝置的最大機械效率 90%。【解答】解:(1)圖乙中橫軸表示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縱軸表示拉力大小 F,陰影部分是一個長方形,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力和距離乘積,即為功;W=Fs=50N×3m=150J;(2)滑輪組提升該重物時的機械效率:η= ×100%= ×100%= ×100%= ×100%= ×100%=80%;(3)由 η= = = = =80%,解得 G 動=30N,已知最大拉力,F(xiàn)′= (G′+G 動)G′=3F′﹣G 動=3×100N﹣30N=270N;此時的機械效率,η′= = = = = =90%。答:(1)功;該物理量為 150J;(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80%;(3)該裝置的最大機械效率 90%。一十六.斜面機械效率的測量實驗(共 1 小題)29.(2023 秋 溧陽市期中)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斜面機械效率”的裝置圖,他在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小車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分別進行了三次實驗,并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實驗次數(shù) 斜面傾斜 小車重 斜面高度 沿斜面拉 斜面長 s/m 有用功 W 總功 W /J 機械效率總程度 G/N h/m 力 F/N有用/J /η1 較緩 10 0.5 6.7 1 a 6.7 74.6%2 較陡 10 0.7 8.4 1 7 b 83.3%3 最陡 10 0.9 9.3 1 9 9.3 c(1)表格中 a、b、c 三處的數(shù)據(jù)依次為 5 、 8.4 、 96.8% 。(2)分析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斜面傾斜程度越 緩 (緩/陡)越省力,斜面的機械效率越 低 (高/低)。(3)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 2 次實驗時,小車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1.4 N:且斜面越陡,小車受到的摩擦力 越小 (越大/不變/越小)。(4)實驗中,若物重、斜面長度不變,且斜面光滑程度一定,以下能正確表示拉力 F 與斜面高度 h 的關(guān)系的是 B (填字母)。【答案】(1)5;8.4;96.8%;(2)緩;低;(3)1.4;越小;(4)B。【解答】解:(1)由表中第 1 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有用功 W=Gh=10N×0.5m=5J,第 2 次實驗的總功 W'=Fs=8.4N×1m=8.4J,第 3 次實驗的機械效率η= = ×100%=96.8%;(2)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斜面越來越陡,拉力越來越大,說明斜面越緩越省力,機械效率越低。(3)根據(jù)表格的第 2 組實驗數(shù)據(jù)知,此時克服小車重力做的有用功為:W 有=7J,彈簧測力計拉力對小車做的總功為:W 總=8.4J,則小車克服斜面摩擦力做的額外功為:W 額=W 總﹣W 有=8.4J﹣7J=1.4J,根據(jù) W 額=fs 得,木板對小車的摩擦力為:f= = =1.4N。對比三次數(shù)據(jù),三次做的額外功越來越小,而斜面的長度不變,根據(jù) W 額=fs 得斜面的摩擦力越來越小。(4)實驗中,若物重、斜面長度不變,且斜面光滑,不需要做額外功,則有用功和總功相等,即 Gh=Fs,在 G、s 不變時,F(xiàn) 與 h 成正比,故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故選:B。故答案為:(1)5;8.4;96.8%;(2)緩;低;(3)1.4;越小;(4)B。一十七.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共 1 小題)30.(2024 浦口區(qū)校級三模)分子很小,看不見摸不著,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直接感知的現(xiàn)象,經(jīng)過合理的推測來認識分子。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A.現(xiàn)象:空氣中沙塵飛舞 推測: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B.現(xiàn)象:注射器內(nèi)的水很難壓縮 推測:分子之間存在斥力C.現(xiàn)象:鋼絲繩很難被拉斷 推測:分子之間沒有間隙D.現(xiàn)象:冬天尼龍衣服易粘空氣中的灰塵 推測:分子之間存在引力作用【答案】B【解答】解:A、空氣中沙塵飛舞是沙塵的機械運動,沙塵是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故 A 不合理;B、注射器內(nèi)的水很難壓縮,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斥力,故 B 合理;C、鋼絲繩很難被拉斷,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故 C 不合理;D、冬天尼龍衣服易粘空氣中的灰塵,這是穿在身上的衣服由于相互摩擦,使衣服上帶了電,而帶電體會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所以衣服容易會“粘”灰,這是摩擦起電現(xiàn)象,故 D 不合理。故選:B。一十八.熱傳遞改變物體內(nèi)能(共 2 小題)31.(2023 秋 南皮縣期中)如圖所示,兩個容積相同的保溫杯,同時裝滿溫度相同的熱水,過了一會兒,乙杯的外壁比甲杯熱,由此可判斷 甲 杯保溫性能較好,杯壁變熱是通過的 熱傳遞 方式改變了它的內(nèi)能。【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兩個容積相同的保溫杯,同時裝滿溫度相同的熱水,過了一會兒,乙杯的外壁比甲杯熱,說明乙杯的散熱多,保溫效果差,甲杯的保溫效果好;杯壁變熱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它的內(nèi)能。故答案為:甲;熱傳遞。32.(2023 秋 睢寧縣期中)將溫度是 300℃的鐵塊投入到溫度是 10℃的水中,鐵塊的內(nèi)能會 減少 ,水的內(nèi)能會 增加 (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這是通過 熱傳遞 的方式來改變內(nèi)能的。【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鐵塊的溫度高,投入到溫度是 10℃的水中,鐵塊的溫度會降低,鐵塊的內(nèi)能會減少,水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故答案為:減少;增加;熱傳遞。一十九.物體內(nèi)能的改變(共 1 小題)33.(2023 秋 漢中期末)如圖所示的四個事例中,其中一個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與其它三個不同,它是( )A. 給冷水加熱 B. 壓縮空氣溫度升高C. 下滑時臀部發(fā)熱 D. 搓手取暖【答案】A【解答】解:A、給冷水加熱,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B、壓縮空氣溫度升高,迅速壓下活塞棉花著火燃燒,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C、從滑梯上滑下時克服摩擦做功,使臀部內(nèi)能增加、溫度升高,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D、搓手取暖,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可見只有 A 選項與其它選項的方式不同。故選:A。二十.比熱容的概念及其計算(共 2 小題)34.(2023 秋 海珠區(qū)期末)把﹣10℃的鐵塊放進 0℃的水中,一段時間后,所有物體均保持在 0℃不變。不考慮它們與外界的熱傳遞,此過程( )A.肯定有水凝華成冰B.水的內(nèi)能不變C.水的內(nèi)能在減少D.能說明水的比熱容大于鐵的【答案】C【解答】解:把﹣10℃的鐵塊放進 0℃的水中,一段時間后,所有物體均保持在 0℃不變,會發(fā)生熱傳遞,在這個過程中,水的熱量傳遞給鐵塊,會導致水的內(nèi)能降低,鐵的內(nèi)能增大,所以 B 錯誤,C 正確;水的內(nèi)能降低,會使一部分水凝固成冰,所以 A 錯誤;根據(jù)題目中給定的一些信息,無法判斷二者的比熱容大小,所以 D 錯誤。故選:C。35.(2024 賀州一模)酒精涂抹在手上有涼涼的感覺,是因為酒精蒸發(fā), 吸收 熱量的緣故;用兩個相同電熱器,同時給初溫、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煤油比水溫度升高快,是因為水的 比熱容 比煤油大。【答案】吸收;比熱容。【解答】解:酒精涂抹在手上有涼涼的感覺,是因為酒精蒸發(fā)變?yōu)闅怏w的過程需要吸收熱量的緣故;用兩個相同電熱器,相同時間的熱量相等,同時給初溫、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煤油比水溫度升高快,相同時間煤油升高的溫度大,根據(jù) Q=cmΔt 可知,煤油的比熱容較小,故是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故答案為:吸收;比熱容。二十一.實驗 比較不同物質(zhì)吸熱的情況(共 3 小題)36.(2024 雙流區(qū)二模)小紅想“比較水和某種食用油的吸熱能力”哪個更強?為此她用完全相同的實驗裝置分別加熱質(zhì)量均為 200g 的水和食用油,一些物質(zhì)的沸點如表所示,實驗中她正確使用溫度計測出了不同時間水和食用油的溫度,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若單位時間內(nèi)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熱量相等,水的比熱容為 4.2×103J/(kg ℃)。小紅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作出以下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 )標準大氣壓下物質(zhì) 沸點/℃酒精 78煤油 150水銀 357A.實驗中若選擇煤油溫度計測量結(jié)果會更準確B.食用油的末溫度比水的高,所以它的吸熱能力更強C.第 4﹣﹣6min 內(nèi)水吸收的熱量是 3.36×106JD.這種食用油的比熱容為 2.1×103J/(kg ℃)【答案】D【解答】解:A、由圖知,食用油的沸點為 260℃大于 150℃,要選用水銀溫度計,故 A 錯誤;B、食用油的末溫度比水的高,所以它的吸熱能力更弱;C、0﹣4 分鐘水吸收的熱量:Q 吸=cm(t﹣t0)=4.2×103J/(kg ℃)×0.2kg×(100℃﹣20℃)=67200J;由轉(zhuǎn)換法,第 4﹣﹣6min 內(nèi)水吸收的熱量是:Q=0.5×67200J=33600J=3.36×104J故 C 錯誤;D、由上圖可知,0﹣6 分鐘食用油升高的溫度為260℃﹣20℃=240℃,由轉(zhuǎn)換法,0﹣6 分鐘食用油吸熱是 0﹣4 分鐘水吸收熱量的 1.5 倍,故有1.5Q 水=Q 油即1.5c 水 mΔt 水=c 食用油 mt 食用油故這種食用油的比熱容為c 食用油= ×1.5c 水= ×1.5×4.2×103J/(kg ℃)=2.1×103J/(kg ℃)。故 D 正確。故選:D。37.(2023 秋 宿遷期末)小明在探究“物質(zhì)的放熱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時,分別用質(zhì)量均為 0.5kg 的水和另一種液體(水的比熱容大于另一種液體)進行對比實驗,并用圖象對實驗數(shù)據(jù) 進行了處理,如圖所示。實驗過程中,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放出的熱量相等,分析圖象可以得出:另一種液體的比熱容為 2.1×103 J/(kg ℃),這種液體在 0﹣15min 內(nèi)放出的熱量為 4.2×104 J。【c =4.2×103水 J/(kg ℃)】【答案】2.1×103;4.2×104J。【解答】解:(1)時間相等時,兩種液體放出的熱量相等,由圖示可以看出,乙液體的溫度降低的快,甲液體溫度降低慢,所以,甲液體的比熱容大于乙液體的比熱容,所以甲液體是水,乙液體是另一種液體;由圖可知:液體的初溫是 60℃,放熱 15 分鐘后甲液體的末溫是 40℃,則水放出的熱量:Q 放=c 水 m 水(t 水﹣t0)=4.2×103J/(kg ℃)×m×(60℃﹣40℃)。由題知,而水和乙液體的質(zhì)量相同,即 m 水=m 乙,Q 水放=Q 乙放,即:c 水 m 水Δt=c 乙 m(60℃﹣20℃)=4.2×103J/(kg ℃)×m×(60℃﹣40℃)。解得 c 乙=2.1×103J/(kg ℃);這種液體在 0~15min 內(nèi)放出的熱量與水放出的熱量相同為:Q 放′=Q 放=c 水 m 3水(t 水﹣t0)=4.2×10 J/(kg ℃)×0.5kg×(60℃﹣40℃)=4.2×104J;故答案為:2.1×103;4.2×104J。38.(2023 秋 青島期末)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情況”。(1)實驗中需加熱 質(zhì)量 (選填“質(zhì)量”或“體積”)相同的水和液體甲,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通過比較 加熱時間 來反映水和液體甲吸收熱量的多少,以此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2)實驗中用兩個相同的加熱器給液體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水和液體甲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 吸收熱量 相同;(3)實驗時也可以加熱相同的時間,通過比較它們 溫度的變化 來判斷水和液體甲吸熱能力的強弱;(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小明作出了水和液體甲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其中 a 是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則液體甲的比熱容為 2.8×103 J/(kg ℃)。【答案】(1)質(zhì)量;加熱時間;(2)吸收熱量;(3)溫度的變化;(4)2.8×103。【解答】解:(1)探究物質(zhì)吸熱能力實驗,實驗中應量取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甲兩種液體,分別倒入相同的燒杯中;加熱時間反映吸收熱量的多少這是轉(zhuǎn)換法;(2)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加熱相同的時間,放出的熱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甲吸收的熱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水和液體甲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的;(3)使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物質(zhì)吸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小的吸熱能力強;(4)由圖乙可知,設加熱 1min 吸收的熱量為 Q 吸,從 10℃升高至 30℃,b 吸收的熱量為 3Q 吸,a(水)吸收的熱量為 4.5Q 吸,根據(jù) Q 吸=cmΔt,c 3 3甲:c 水= : = ,故 c 甲= c 水=4.2×10 J/(kg ℃)× =2.8×10 J/(kg ℃)。故答案為:(1)質(zhì)量;加熱時間;(2)吸收熱量;(3)溫度的變化;(4)2.8×103。二十二.熱平衡方程的應用(共 1 小題)39.(2023 秋 臺江區(qū)期中)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一質(zhì)量為 2kg 的金屬塊,被加熱到 500℃后,立即投入質(zhì)量為 1 千克,溫度為 20℃的冷水中,不計熱量損失,最終水的溫度升高到 80℃。[c 水=4.2×103J/(kg ℃)]求:(1)水吸收的熱量。(2)金屬塊的比熱容。【答案】(1)水吸收的熱量為 2.52×105J;(2)金屬塊的比熱容為 0.3×103J/(kg ℃)。【解答】解:(1)水吸收的熱量:Q 吸=c 水 m 水(t﹣t 30 水)=4.2×10 J/(kg ℃)×1kg×(80℃﹣20℃)=2.52×105J;(2)根據(jù)題意可知,金屬塊放出的熱量與水吸收的熱量相等,即 Q 吸=Q 放=2.52×105J,由 Q 放=cm(t0﹣t)得金屬塊的比熱容:c 金= = =0.3×103J/(kg ℃)。答:(1)水吸收的熱量為 2.52×105J;(2)金屬塊的比熱容為 0.3×103J/(kg ℃)。二十三.燃料的熱值及其計算(共 2 小題)40.(2023 秋 建鄴區(qū)期末)如圖甲、乙所示,相同燒杯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水,分別用 a、b 兩種燃料進行加熱,直至杯內(nèi)水沸騰 1min 后停止加熱,測得消耗 a、b 的質(zhì)量分別為 ma、mb,且 ma>mb。甲、乙燒杯中水的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丙所示,若同一杯水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同,不計熱量損失和水的質(zhì)量變化,a、b 兩種燃料的熱值分別為 qa、q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沸騰前,乙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更多B.甲、乙兩杯水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同C.整個過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更多D.a(chǎn) 燃料的熱值 qa 一定大于 b 燃料的熱值 qb【答案】C【解答】解:ABC、由題意,由于甲、乙兩燒杯各裝水的質(zhì)量相等,水的初始溫度相同,根據(jù) Q 吸=cmΔt 可知水沸騰前,兩杯水吸收的熱量相等;所用時間不同,所以甲、乙兩杯水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不同;且同一杯水沸騰前后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的熱量相等,則整個過程甲、乙兩杯水所吸收的熱量分別為:Q 甲= ,Q 乙= ,所以整個過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更多,故 A 錯誤,B 錯誤,C 正確;D、整個過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熱量更多,a 燃料放出的熱量多,由于 ma>mb,a 燃料的熱值不一定大于 b 的,故 D 錯誤。故選:C。41.(2023 秋 衡南縣期末)如圖所示,為比較 a、b 兩種液體的比熱容及 1、2 兩種燃料的熱值,甲、乙、丙三圖中的裝置相同,燃料的質(zhì)量均為 10g,燒杯內(nèi)的液體初溫相同,當燃料燃盡時,立即讀取相應溫度計的讀數(shù),分別為 t 甲、t 乙、t 丙,且有 t 甲>t 乙>t 丙。(1)在實驗中,三個燒杯中 a、b 液體的 質(zhì)量 (選填“質(zhì)量”或“體積”)必須相同;(2)比較兩種燃料的熱值,應選擇 甲、乙 兩圖進行實驗,實驗時要觀察 液體升高的溫度 (選填“加熱時間”或“液體升高的溫度”)比較兩種燃料的熱值大小;(3)燃料 1 的熱值 q1 與燃料 2 的熱值 q2 相比,q1 大于 q2(大于/等于/小于);(4)通過實驗得到的燃料熱值與實際相比是偏 小 (選填“大”或“小”)。【答案】(1)質(zhì)量;(2)甲、乙;液體升高的溫度;(3)大于;(4)小。【解答】解:(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在實驗中,三個燒杯中 a、b 液體的質(zhì)量必須相同;(2)為了比較熱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熱同一種液體,讓液體的質(zhì)量相同,通過溫度計的示數(shù)高低得出吸熱多少,進而判斷熱值大小,故應選擇甲、乙兩圖進行實驗;(3)由題意知甲、乙兩實驗燒杯中液體的初溫相等,末溫 t 甲>t 乙,則Δt 甲>Δt 乙,由圖甲、乙所示實驗可知,兩燒杯中的液體種類即比熱容 c、質(zhì)量 m 都相等,由熱量公式 Q 吸=cmΔt 可知,Q 甲>Q 乙,燃料燃燒釋放的熱量被燒杯中的液體吸收,則燃料釋放的熱量 Q1>Q2,由于甲、乙兩實驗所使用的燃料質(zhì)量 m 相同而種類不同,由 Q 放=mq 可知,q1>q2;(4)因燃料不能完全燃燒,且存在熱散失,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沒有全部被水吸收,所以測得的熱值會偏小。故答案為:(1)質(zhì)量;(2)甲、乙;液體升高的溫度;(3)大于;(4)小。二十四.熱機的效率(共 3 小題)42.(2023 秋 杜爾伯特縣期末)2023 年慕尼黑車展,一半是歐洲車,一半是中國車,中國車大放異彩,下列與小汽車有關(guān)的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四沖程內(nèi)燃機的轉(zhuǎn)速是 600r/min,那么它每秒做功 5 次,共有 20 個沖程B.汽油機頂部有噴油嘴,柴油機頂部有火花塞C.使燃料燃燒更充分,可以提高熱機效率D.在做功相同的情況下,熱機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少【答案】B【解答】解:A、如果四沖程內(nèi)燃機的轉(zhuǎn)速是 600r/min=10r/s,則每秒完成 5 個工作循環(huán),共有 5×4=20 個沖程,對外做 5 次功,故 A 正確;B、汽油機的頂端是火花塞,柴油機的頂端是噴油嘴,故 B 錯誤;C、熱機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的比值,使燃料燃燒更充分,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熱機效率,故 C 正確;D、根據(jù) η= 和 Q 放=mq 可知,在做功相同的情況下,熱機的效率越高,消耗的燃料越少,故 D 正確。故選:B。43.(2024 鶴山市校級模擬)某汽油機工作時的能量損失情況是:汽缸散熱損失 30%,廢氣帶走 35%,機械摩擦及其它損耗總和為 10%。已知汽油熱值為 4.6×107J/kg。則該汽油機工作時汽油燃燒釋放能量的 25 %轉(zhuǎn)化為機械能;若該汽油機消耗 2kg 汽油,獲得的機械能為 2.3×107 J;經(jīng)過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汽油機的效率 不可以 (選填“可以”或“不可以”)可以提高到 100%。【答案】25;2.3×107;不可以。【解答】解:熱機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的比值,由題意可知,輸出有用機械能所占比例為:100%﹣30%﹣35%﹣10%=25%,即該汽油機的效率為 25%;2kg 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 放=mq=2kg×4.6×107J/kg=9.2×107J,獲得的機械能為:W=ηQ 放=25%×9.2×107J=2.3×107J;汽油機在工作時不可避免的有能量損失,而且要克服機械部件間的摩擦做額外功,效率一定小于 100%。故答案為:25;2.3×107;不可以。44.(2024 錫山區(qū)三模)如圖所示是一款無人駕駛巴士,其空車質(zhì)量為 3000kg,靜止時輪胎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為 0.2m2.車滿載并以 36km/h 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時,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為 13.8kW。(q 汽油=4.6×107J/kg,g 取 10N/kg)求:(1)該車空載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2)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牽引力做的功;(3)若該車用效率為 30%的汽油機提供動力,且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則需消耗汽油的質(zhì)量。【答案】(1)該車空載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為 1.5×105Pa;(2)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牽引力做的功為 1.38×106J;(3)若該車用效率為 30%的汽油機提供動力,且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則需消耗汽油的質(zhì)量為 0.1kg。【解答】解:(1)該車空載時的重力 G=mg=3000kg×10N/kg=3×104N,對路面的壓力為 F 壓=G=3×104N,對路面的壓強為:p= = =1.5×105Pa;(2)該車速度 v=36km/h=10m/s,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 所用的時間為:t= = =100s,根據(jù) P= 可知,牽引力做的功為:W=Pt=13.8×103W×100s=1.38×106J;(3)根據(jù) η= 知,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Q 放= = =4.6×106J,需要消耗汽油的質(zhì)量為:m 汽油= = =0.1kg。答:(1)該車空載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為 1.5×105Pa;(2)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牽引力做的功為 1.38×106J;(3)若該車用效率為 30%的汽油機提供動力,且以 36km/h 的速度滿載勻速直線行駛了 1km,則需消耗汽油的質(zhì)量為 0.1kg。二十五.電流的方向(共 1 小題)45.(2024 廬陽區(qū)二模)如圖所示,將與衣服摩擦過的氣球靠近從水龍頭中流出來的一小束水流,水流向氣球方向彎曲了。下列有關(guān)過程說法正確的是( )A.氣球和衣服摩擦時創(chuàng)造了電荷B.衣服摩擦氣球過程中將電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C.水流彎曲是因為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D.帶負電荷的氣球,與不帶電的手形成瞬間電流時,電流方向由氣球到手【答案】C【解答】解:A、氣球在衣服上摩擦幾下后帶有電荷,實質(zhì)是電荷的轉(zhuǎn)移,故 A 錯誤;B、衣服摩擦氣球過程中將機械能轉(zhuǎn)化為電能;故 B 錯誤;C、氣球在衣服上摩擦幾下后帶有電荷,由于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靠近水流時會吸引水流,使水流彎曲,水流被吸引,故 C 正確;D、帶負電荷的氣球,與不帶電的手形成瞬間電流時,電流方向由手到氣球,故 D 錯誤。故選:C。二十六.電源及其能量轉(zhuǎn)化(共 2 小題)46.(2023 秋 溧陽市期中)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干電池是一種直流電源B.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必須處于斷開狀態(tài)C.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D.用電器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答案】D【解答】解;A、干電池對外供電時輸出電流的方向不變,所以干電池是一種直流電源,故 A 不符合題意;B、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必須處于斷開狀態(tài),故 B 不符合題意;C、電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故 C 不符合題意;D、用電器是把電能轉(zhuǎn)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裝置,故 D 符合題意。故選:D。47.(2023 秋 崇義縣期中)近幾年,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為電動汽車提供電能的充電樁數(shù)量在全國迅猛增加。如圖所示,充電樁為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時,電能轉(zhuǎn)化為 化學 (選填“機械”或“化學”)能,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 用電器 (選填“電源”或“用電器”)。【答案】化學;用電器。【解答】解:充電樁為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時消耗電能,產(chǎn)生化學能,所以是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的過程,故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用電器。故答案為:化學;用電器。二十七.電路圖及元件符號(共 1 小題)48.(2023 秋 陽春市期末)要求閉合開關(guān) S,兩燈能正常發(fā)光,請在圖中圓圈內(nèi)填上合適的元件。【答案】 。【解答】解:下面的圓圈與燈泡并聯(lián),是電壓表;上面圓圈和燈泡串聯(lián),是電流表;如圖所示:。二十八.串、并聯(lián)電路的概念與辨別(共 1 小題)49.(2023 秋 漢中期末)如圖所示的電路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開關(guān) S 控制燈 L1B.電燈 L1、L2 是串聯(lián)的C.只有 L1、L2 是并聯(lián)的D.燈 L1、L2、L3 都是并聯(lián)的【答案】D【解答】解:由電路圖可知,電流從正極出發(fā),經(jīng)過開關(guān)后分成三條支路,分別流過三個燈泡,然后全部流入電源負極,電流在電路中有三條路徑,因此三個燈泡是并聯(lián),開關(guān)控制整個電路。故選:D。二十九.串、并聯(lián)電路的設計與應用(共 1 小題)50.(2024 涼州區(qū)校級一模)在奧運會的擊劍比賽中,當甲方運動員的劍(圖中用“S 甲”表示)擊中乙方的導電服時,電路接通,乙方指示燈燈亮,下面能反映這種原理的電路是( )A. B.C. D.【答案】D【解答】解:由于甲、乙兩方指示燈互不影響,則兩指示燈并聯(lián),S 甲與乙方指示燈串聯(lián),S 乙與甲方指示燈串聯(lián)。故 D 符合題意。故選:D。三十.電路的基本連接方式(共 1 小題)51.(2023 秋 渠縣期末)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guān) S 閉合,S1、S2 斷開時,燈泡 L1、L3 串聯(lián);當開關(guān) S、S1、S2 均閉合時,燈泡 L1、L2 并聯(lián)。【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當 S1 和 S2 斷開時,L1 和 L3 接入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所以 L1 和 L3 串聯(lián)。當 S、S1、S2 都閉合時,燈泡 L3 因 S1 的閉合被短路,L1 和 L2 并聯(lián)。故答案為:L1、L3;L1、L2。三十一.根據(jù)實物圖畫電路圖(共 1 小題)52.(2022 秋 遼陽期末)如圖所示實驗電路相對應的電路圖是下列選項中的( )A. B.C. D.【答案】D【解答】解:由實物圖可知,電流從電源的正極出發(fā),經(jīng)過開關(guān) S、電流表 A2,然后分成兩條支路,一條經(jīng)過燈泡 L2 和電流表 A1,另一條經(jīng)過燈泡 L1,兩條支路匯合后流回電源的負極,與圖 D 相符,故 D正確;ABC 錯誤。故選:D。三十二.實物的電路連接(共 1 小題)53.(2023 秋 普陀區(qū)期末)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兩根導線尚未連接,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要求:向右移動滑片 P,電壓表示數(shù)減小。【答案】 。【解答】解:由圖將滑動變阻器與燈泡串聯(lián),電壓表與燈泡并聯(lián),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原理可知,滑片右移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應使滑動變阻器連入阻值變大,故應將其左下接線柱接入電路,如圖所示:。故答案為: 。三十三.探究串聯(lián)電路中各處電流的關(guān)系(共 2 小題)54.(2023 秋 靜安區(qū)期末)在“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的實驗中,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應處于 斷開 狀態(tài),應將電流表 串 聯(lián)在電路中,且使電流從電流表的 正 接線柱流入,在此實驗中,需要將電流表連接在電路中的 多個 位置(選填“某個”或“多個”)。【答案】斷開;串;正;多個。【解答】解:為了保護電路,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應處于斷開狀態(tài);應將電流表串聯(lián)在電路中,且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正接線柱流入;用歸納法得出普遍性的結(jié)論要滿足 2 個條件:一是樣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樣本數(shù)量足夠多,因此在此實驗中,需要將電流表連接在電路中的多個位置。故答案為:斷開;串;正;多個。55.(2022 秋 吳江區(qū)期中)如圖是“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的實驗電路圖:(1)剛連接電路后,兩燈泡都亮,由于連線較亂,一時無法確定電路是串聯(lián)還是并聯(lián),以下兩種簡單判斷方法是否可行?請你在表中空格填寫“可行”或“不可行”。方法 操作 現(xiàn)象 結(jié)論 方法是否可行方法 1 把其中一燈泡從燈座中取下 另一燈熄滅 兩燈一定是串聯(lián) 可行 方法 2 把任意一根導線斷開 兩燈熄滅 兩燈一定是串聯(lián) 不可行 (2)確定了電路連接正確以后,如表是某同學實驗中的一組數(shù)據(jù):電流表的位置 A B C電流 I/A 0.3 0.3 1.5指出表格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中,明顯錯誤的數(shù)值是 1.5 ,造成錯誤的原因是 按大量程讀數(shù)了 。(3)當用電流表測出 A、B、C 三點的電流并記錄數(shù)據(jù)后,下一步應該做的是 B 。A.整理器材,結(jié)束實驗 B.換不同規(guī)格的小燈泡再測幾組電流值C.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jié)論 D.換電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測一組電流值(4)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個串聯(lián)的小燈泡,一個很亮,一個發(fā)光微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C 。A.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大小不同 B.發(fā)光微弱的燈泡的燈絲斷了C.燈泡的規(guī)格不同 D.發(fā)光微弱的燈泡被短路。【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1)方法 1:把其中一只燈泡從燈座中取下來,如果觀察另一只燈泡熄滅,則亮燈一定是串聯(lián),該方法是可行的;方法 2:把任意一根導線斷開,如果觀察兩燈都熄滅,則是無法確定兩燈的連接方式的。因為兩燈無論是串聯(lián)還是并聯(lián),當把任意一根導線斷開時,都有可能造成兩燈熄滅。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路徑只有一條,一處斷開則電路中就不會有電流,兩燈都不發(fā)光;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路徑雖然有多條,各用電器可以獨立工作,但如果是并聯(lián)電路干路上的導線斷的話,則也會造成兩燈都不發(fā)光,所以該方法是不可行的。(2)由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電路電流應該是 0.3A,因此 1.5A 數(shù)據(jù)明顯錯誤;這是因為,在讀數(shù)時,錯把電流表把電流表 0~0.6A 量程當作 0~3A 量程了。(3)一次實驗的結(jié)果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應改變實驗條件,即換用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使電路中的電流發(fā)生變化,再進行幾次測量,才能得出可靠的結(jié)論。而改變電流表的量程則無助于實驗結(jié)論的得出,故選 B;(4)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個串聯(lián)的小燈泡,一個很亮,一個發(fā)光微弱,說明兩燈的實際功率不同,兩燈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流相等,根據(jù) P=UI,可以判斷較亮的實際電壓遠遠大于微弱發(fā)光的實際電壓,說明亮燈的規(guī)格不同,故選 C。故答案為:(1)可行;不可行;(2)1.5;按大量程讀數(shù)了;(3)B;(4)C。三十四.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規(guī)律(共 1 小題)56.(2022 秋 淄川區(qū)期末)如圖甲是小明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電路圖,兩個電流表是同一規(guī)格。閉合開關(guān)后,兩電流表的指針都正常偏轉(zhuǎn)且位置相同(如圖乙),則通過燈 L1 的電流與通過燈 L2 的電流之比是 4:1 ;若把燈 L1 與燈 L2 串聯(lián),通過燈 L1 的電流與通過燈 L2 的電流之比是 1:1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因為電流表的大量程和小量程的分度值之比為 1:5,且 A1 測量干路中的電流,即為大量程,所以 A1 與 A2 的示數(shù)之比為 5:1,L1 中的電流等于干路中的電流減去 L2 中的電流,即 I1=I﹣I2,則通過燈 L1 的電流與通過燈 L2 的電流之比是 I1:I2=(5﹣4):1=4:1。由于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所以若把燈 L1 與燈 L2 串聯(lián),通過燈 L1 的電流與通過燈 L2 的電流之比是 1:1;故答案為:4:1;1:1;三十五.電壓表的讀數(shù)(共 1 小題)57.(2024 揚中市二模)(1)圖 1 中,電壓表示數(shù)為 2.3 V;(2)圖 2 中,物體長度為 1.40 cm;(3)圖 3 中溫度計示數(shù)為 2 ℃。【答案】(1)2.3(2)1.40(3)2【解答】(1)2.3(2)1.40(3)2三十六.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共 2 小題)58.(2024 順義區(qū)二模)如圖所示,閉合開關(guān) S,兩電路中的小燈泡均發(fā)光。若電壓表 V、V1 和 V2 的示數(shù)分別為 U、U1 和 U2,電流表 A、A1 和 A2 的示數(shù)分別為 I、I1 和 I2,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U1=U B.U>U2 C.I<I2 D.I1=I【答案】B【解答】解:據(jù)甲圖可知,兩個燈泡是串聯(lián)的,據(jù)串聯(lián)電路中,各部分的電壓之和等于總電壓可知,L1和 L2 電壓之和等于總電壓,即 U=U1+U2;故 U>U2.故 A 錯誤;B 正確。據(jù)乙圖可知,兩個燈泡是并聯(lián)的,據(jù)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可知,L1 和 L2 的電流之和等于總電流,故 I=I1+I2;故 CD 錯誤。故選:B。59.(2023 秋 新沂市期中)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電路閉合后,V1 和 V2 的示數(shù)分別如圖所示,則 V1 表示數(shù)為 5.5 V,V2 表示數(shù)為 2.5 V,小燈泡 L1 兩端的電壓 U1= 3V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nèi)容【解答】解:電壓表的電阻很大,去掉兩個電壓表,兩個燈泡是串聯(lián)的。電壓表 V2 和燈泡 L2 并聯(lián),測量 L2 的電壓。電壓表 V1 并聯(lián)在 L1 和 L2 的兩端,測量 L1 和 L2 的總電壓。電壓表 V1 的示數(shù)大于電壓表 V2 的示數(shù),但是電壓表 V1 的指針偏轉(zhuǎn)小于電壓表 V2 的指針偏轉(zhuǎn),電壓表 V1 選擇 0~15V 的量程,每一個大格代表 5V,每一個小格代表 0.5V,L1 和 L2 的總電壓為 5.5V。電壓表 V2 選擇 0~3V 的量程,每一個大格代表 1V,每一個小格代表 0.1V,L2 的電壓為 2.5V。L1 的電壓為:U1=U﹣U2=5.5V﹣2.5V=3V。故答案為:5.5;2.5;3。三十七.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共 1 小題)60.(2023 秋 營口校級期中)如圖,在探究“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實驗中,小南使用了兩個相同的燈泡:(1)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guān),小南發(fā)現(xiàn) L1 亮、L2 不亮,她用手按一下 L2,兩燈都亮,松開手仍然是L1 亮、L2 不亮,則故障可能是 L2 接觸不良 。(2)排除故障后,如圖乙所示的電路圖中,用電壓表接在 ab 兩點之間時,閉合開關(guān),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 2.8 V。(3)依次將電壓表接入到電路中的 ab、cd、ef 兩點之間,小南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相等。由此他得到結(jié)論: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此結(jié)論 不科學 (選填“科學”或“不科學”),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A 。A.更換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再次實驗B.將 L1、L2 的位置交換,再次探究C.保持電源、燈泡不變,多測量幾次電路中三處的電壓(4)小南發(fā)現(xiàn)家里客廳的燈 L1 比臥室的燈 L2 亮,兩燈對應的電壓 U1 和 U2 的大小關(guān)系是 U1 = U2(選填“>”、“=”或“<”)。【答案】(1)L2 接觸不良;(2)2.8;(3)不科學;A;(4)=。【解答】解:(1)L1 亮、L2 不亮,說明 L1 正常,L1 所在支路正常,L2 沒有電流通過,用手按一下 L2,兩燈都亮,松開手仍然是 L1 亮、L2 不亮,說明 L2 所在支路正常,問題在 L2 自身,即故障可能是 L2 接觸不良;(2)由圖甲可知,電壓表選用小量程;用電壓表接在 ab 兩點之間時,閉合開關(guān),電壓表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電壓表分度值 0.1V,其示數(shù)為 2.8V;(3)只做一次實驗就得出結(jié)論,實驗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故此結(jié)論不科學;在探究“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實驗中,應該更換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多次實驗,故 A 正確,BC 錯誤;故選:A;(4)小南發(fā)現(xiàn)家里客廳的燈 L1 比臥室的燈 L2 亮,因為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是并聯(lián)關(guān)系,根據(jù)并聯(lián)電路電壓規(guī)律,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電壓都相等,因此兩燈對應的電壓 U1 和 U2 的大小關(guān)系是 U1=U2。故答案為:(1)L2 接觸不良;(2)2.8;(3)不科學;A;(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7講 預習綜合訓練(易錯題60題37個考點)(學生版) 2024年新九年級物理暑假提升講義(蘇科版).pdf 第17講 預習綜合訓練(易錯題60題37個考點)(教師版) 2024年新九年級物理暑假提升講義(蘇科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