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3.2偉大的改革開放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時代》周刊說,鄧小平獲選為1978年度風云人物是因為鄧小平把中國的大門向世界打開了,讓中國走向世界,同時讓世界走進中國。如何理解這句話?“文革”結束后,人們急切地想了解外部世界的面貌1978年起,國家領導人多次出訪發達國家。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率團赴西歐訪問,歐洲經濟的自動化、現代化、高效率,給考察團成員留下深刻印象。“那一個多月的考察,讓我們大開眼界,思想豁然開朗,所見所聞震撼每一個人的心,可以說我們很受刺激! 閉關自守,總以為自己是世界強國,動不動就支援第三世界,總認為資本主義腐朽沒落,可走出國門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據專家計算,1978年中英兩國人均國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我們的東臨日本,東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達50萬種,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貨大樓僅有2.2萬種,相比之下,我們“實在覺得很寒磣”。大家無不痛心疾:中國太落后了,這些年耽誤的時間太長了!必須堅決改革。為什么要改革開放?一、改革開放的進程如果現在再不進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鄧小平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當時我國國內經濟相當落后,教育、科學、文化事業等受到嚴重摧殘,全國百業凋敝,百廢待興。而當時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形勢對和平與發展的呼吁更加凸顯。 在這樣的國內外形勢下,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改革開放的開啟開啟標志主要內容意義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a.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一個主義)b.實現黨和國家工作中心戰略轉移(一個轉移)c.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一個時期)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一、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之間不適應的方面,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開放,即對外開放,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符合當今時代的特征和世界發展的大勢,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1978年1992年2013年起步階段新階段(深化階段)全面改革開放新時代(1)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2)改革的目的: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1、起步階段(1978--1992):(1)對內改革:P32一①-②②企業改革: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1978年冬,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立下生死契,按下18枚紅手印,釋放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初始動力,開創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先河。①農村改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起步階段(1978--1992):(3)對外開放:1984年1988年1990年1980年②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④開發開放上海浦東。①黨和國家批準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③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⑤開放沿長江的5個城市。之后, 又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 市,同時從東北、西北到西南開放了一系列沿邊城市,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1992年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起步階段(1978--1992):(2)對外開放:P32二①-⑤①1980年,黨和國家批準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②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③1988年,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④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⑤1992年,開放沿長江的5個城市。之后, 又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 市,同時從東北、西北到西南開放了一系列沿邊城市,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全方位:針對各種類型的國家多層次:由東到西,沿海沿江沿邊層層開放寬領域:涵蓋了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眾多領域一、改革開放的進程2、逐步深化改革(1992--2013):P32三四①-⑤①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P32三②1993年召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重點圍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P32三③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P32三④2003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P32三⑤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P32四一、改革開放的進程3、全面深化改革階段(2013年以后):①2013年:②2017年:③2018年:④2019年:⑤2020年:⑥2021年: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部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P33①-⑥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978設立四個經濟特區19821990199219842001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建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20171988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處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企業改革開放了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開發開放上海浦東2013198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設立海南經濟特區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加入WTO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一、改革開放的進程第二部分探究活動改革開放帶來的生活巨變從“衣食住行”看改革二、改革開放的意義探究活動改革開放帶來的生活巨變從“衣食住行”看改革探究活動改革開放帶來的生活巨變從“衣食住行”看改革探究活動改革開放帶來的生活巨變從“衣食住行”看改革探究活動探究二:觀看圖片,并結合以下相關資料思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萬元,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我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8%。我國建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的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52%,上升40.6個百分點。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17年的76.7歲。(1) 請列舉說明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取得的巨大成就。(2) 請結合視頻及以上材料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3)結合材料分析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主要原因:堅持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成功的根本保證(領導核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是改革開放成功的根本成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是改革開放成功的最高標準(主體力量)。堅持思想解放推進理論創新是改革開放成功的關鍵一招。堅持改革發展穩定協調統一是改革開放成功的基本定力一條正確之路改革開放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一條強國之路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一條富民之路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的意義P34-35134一條特色之路改革開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2(1)四個面貌(2)三個飛躍深圳因改革開放而蛻變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___________,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___________,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 __________ 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重要法寶必由之路“兩個一百年”明日的深圳今日的深圳昨日的深圳探究活動1.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改變了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的面貌;四個改變三次飛躍一個重要法寶一個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中華民族迎來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相信改革開放將以“史詩般的進步”,讓我們的人民共和國抵達全新高度;相信激蕩百年的民族復興夢想,必將在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改革開放的意義①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②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到現在結束了嗎?課堂總結改革開放背景歷程意義趨勢開端主體“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改變“四個面貌”迎來“三大飛躍”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易錯易混點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改革開放上來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2.深圳、珠海、浦東、海南四個經濟特區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改革開放只有完成時,沒有進行時。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3.改革開放后,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偉大飛躍。小康富裕××易錯易混點5.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城市轉向農村。6.黨的十四大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7.改革是中國的第一次革命。8.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制度。××××從農村轉向城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第二次革命基本國策課堂訓練(2022年高級中學高一期末)1.“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材料表明當時中國政府首要解決的問題是( )A.解放思想,進行改革開放 B.鞏固政權,建成社會主義C.進行階級斗爭,打擊敵對勢力D.懲治腐敗,依法治國課堂訓練(梅州市2022年高一期中考試)2.我們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主要是因為( )①設立四個經濟特區 ②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 ③實際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 ④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課堂訓練(2022年豐順中學高一期末考試)3.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說:“毛(澤東)及其同僚依靠組織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大規模的勞力動員,以實現農業奇跡;鄧(小平)及其同僚同樣依賴改變組織方式——盡管在類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來提高農業生產率。”材料中所說的鄧“改變組織方式”指的是( )A.深入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C. 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實現土地歸農民所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