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下雨了 授課時數 一節 時間 2017年 5月 15日教案編寫 丁曉瑜設計要素 設計內容教學內容與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雨中人物的特點,運用繪畫語言,以“下雨了”為主題,創作一幅有層次、有動態的繪畫作品。鍛煉學生的觀察、記憶和表現能力。2、過程和方法:通過播放音頻或視頻文件,引導學生在體驗中觀察、回憶雨中情景,通過教師的示范引領,學習如何表現人物動作、表情,組織一幅有簡單情節的畫面。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表現雨中情趣,初步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體驗創作帶來的樂趣,培養學生觀察、記憶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創作一幅畫面有大小、前后、遮擋關系的作品。教學難點:雨中的人物動態和表情及前后關系。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在小學屬于低段,學生喜歡大膽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這種創作的興趣是我們老師要保護的,但是有些學生想到但是表現不出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既要讓學生大膽表現,又要給學生以造型方面的指導。所以,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回憶自己在雨中的情景,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又在黑板上在遮擋關系和人物拿傘的表現方法和穿雨衣的人怎么表現等一些難點的地方,在黑板上教學示范指導,學生的難點問題解決了,畫的時候就更能放開手腳,大膽表現。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情景導入 聽這是什么聲音?用課件放一段聲音讓學生聽下雨的雷聲和雨聲,引出課題《下雨了》 學生回答:雷雨聲學生回答:趕快回家、打傘、穿雨衣,在雨中玩耍。 讓學聲感受雨聲,激發學習興趣欣賞雨景表演動態 1、欣賞雨景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欣賞,回答問題:(1)雨中的景物是什么樣的?(2)晴天和雨天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雨天天空灰暗,有時還刮風、閃電和打雷。光線暗,室內需要開燈,景色朦朧,到處都是雨水,人們都穿雨衣或打雨傘。 2、表演雨景,觀察動態誰愿意用到前面來表演下雨時打傘的動作,沒有傘的動作。老師沒有雨傘,誰來幫幫我?學生和老師合打一把傘。 1、學生欣賞觀察雨中景物,了解下雨天的景物和人物和晴天的區別。2、讓學生做打傘、穿雨衣,頂著塑料袋等動作。邊說邊表演。其他學生觀察雨中的動態。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融情入景,表演雨中情景、動作,為后邊的創作拓展思路,提供觀察動態的素材。探究新知 1、觀察雨的形態畫雨欣賞圖片觀察雨的形態,找幾學生到黑板上畫出雨的樣子。找其他學生說說他們畫的怎樣,表現出雨的特點嗎?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小雨用短線、小水滴表現、大雨用長線、大水滴表現,風雨用斜線,弧線等表現。雨滴也可以用彩色來表現。(板書:雨:大雨、小雨、風雨)欣賞圖片看看下雨時都會有什么感人的事情發生。提問:剛才我們欣賞了很多溫馨的圖片,誰來說說自己在雨中的都發生過什么感人或有趣的事? 3、提問:同學們你們想要表現一幅下雨的畫,你覺得什么難表現?4、觀察雨中人物景物圖片,學畫動態觀看課件上的圖片,雨衣和雨傘的樣子,提問:雨衣和平常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嗎?雨傘可以用什么形狀概括?5、學畫動態老師示范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穿雨衣、打雨傘的人物動態,邊示范邊講解、提問:畫出人物基本形。為什么三個人物畫的大小不同?添畫五官鞋帽等,為什么老師沒有完整地畫出人物?被擋住了,也就形成“遮擋關系”最后加上雨線或雨滴。提問:誰知道老師剛才都用了什么方法畫畫兒。(板書:雨中人物動態的畫法:大小關系、前后遮擋關系、動作和表情) 學生四人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三個學生到前面在黑板上用表現出大雨、小雨和風雨。 學生欣賞回憶下雨時發生了什么有趣或感人的事,說出來一起分享。同學回答:人拿著傘難表現,不會畫傘,穿雨衣的人不好畫,不會畫小動物,表現周圍的景物等。學生回答:雨衣大、長,有帽子,平時的衣服很合身。雨傘可以用三角形或半圓形概括。學生回答:因為畫中有大人、小孩,有高有矮。因為人物被雨衣、雨傘擋住了。老師用了大小、前后、遮擋關系畫畫兒。 培養學生觀察表現能力學生相互交流說出雨中的故事學生和老師共同探究雨中人物動態的表現方法。欣賞名作和學生作品 課件展示畫家和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欣賞。提問:畫中表現了什么?動作和表情是什么樣? 讓學生欣賞畫家作品和學生作業。談感受和表現方法。 欣賞別人怎么表現雨中的景物,啟發學生大膽創新。藝術實踐 用遮擋關系畫一幅雨中情景的畫。作業要求:大膽表現和創作,表現出自己在雨中的經歷或看到的事,可以畫人物也可以畫動物。 學生畫畫,教師指導。 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示評價 展示學生作業,自評和學生互評相結合。 學生評價作業評,發表自己的看法,相互學習。 提高學生的欣賞評價能力。課后拓展 拓展:要求同學下課在網上或書里查找下雨時自己應該怎么做的知識,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 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查找資料學習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