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義務教育信息科技(2024)六年級 第1課時第三單元 有了反饋更優化六年級上冊第11課 通過反饋知效果12了解人們在處理日常事件時發生的反饋。了解反饋在控制系統中的作用。學習目標3能繪制含反饋的控制系統工作過程示意圖。第11課 通過反饋知效果星期一的早上,媽媽叫小智起床去上學。第一次叫,小智沒醒;媽媽再叫一次,小智翻了個身繼續睡;為了避免遲到,媽媽邊叫邊輕拍他,直到小智起床。第11課 通過反饋知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媽媽會根據小智的情況采取相應的叫醒方式。這個過程存在一個環節:反饋。小智的表現給了媽媽相應的反饋信息。其實人們在處理問題時,反饋隨時發生。第11課 課堂導入問題情境還記得上一節課里提到的鬧鐘嗎,它只管到時間就響,不管小智是否起床,結果小智有一天上學就遲到了。今天早上,改為媽媽來叫小智起床了。媽媽叫你起床的過程,有個環節叫作反饋。下面一起來學習什么是反饋以及它的作用。媽媽叫第一遍,我沒醒;她又叫第二遍,我迷迷糊糊的;第三遍她邊叫邊拍我,我終于起床了!第11課 學習活動一 分析人們處理日常事件存在的反饋學習活動二 分析人們使用控制系統時獲得的反饋信息三 分析具備反饋的微波爐的工作過程結合自己今天經歷的一些事情,選取2~3件分析其中存在的反饋。下列事件供參考。1.往杯子里倒牛奶。2.通過吹氣的方式給碗里的食物降溫。3.做一道練習題,對答案發現自己錯了,繼續思考,然后改正。第11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反饋現象事件1:往杯子里倒牛奶,倒少了,繼續倒。一邊倒牛奶,一邊觀察牛奶的高度,把這個信息反饋到大腦,決定是否繼續倒牛奶,直到牛奶量合適為止。倒牛奶倒少了,繼續倒!第11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反饋現象事件2:通過吹氣的方式給碗里的食物降溫,直到溫度合適為止。好燙,還要吹一吹。吹氣第11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反饋現象事件3:做一道練習題,對答案發現錯了,繼續思考,然后改正。沒做對,我還要繼續思考。繼續思考、改正第11課 學習活動一、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反饋現象1.洗衣機洗衣結束后,小智媽媽拿出衣服發現沒洗干凈,她就讓洗衣機重新再洗一遍。這個過程中,媽媽獲得的反饋信息是什么?二、分析人們使用控制系統時的反饋信息媽媽獲得的反饋信息是:衣服沒洗干凈。第11課 學習活動小智獲得的反饋信息是:食物不夠熱。第11課 學習活動2.小智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發現加熱的程度不夠熱,就讓微波爐再加熱1分鐘。這個過程中,小智獲得的反饋信息是什么?二、分析人們使用控制系統時的反饋信息人們在使用洗衣機和微波爐時,要靠自己去獲取反饋信息,然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操作。如果洗衣機和微波爐都具備反饋,它們又會怎樣工作呢?第11課 學習活動3. 上述洗衣機和微波爐,是否要靠人去獲取反饋信息?二、分析人們使用控制系統時的反饋信息3. 如果洗衣機和微波爐都具備反饋,思考以下問題。(1)它們是不是需要增加一個獲取反饋信息的設備?(2)洗衣機可以增加一個什么設備?獲取的反饋信息會是什么呢?是的,需要一個設備。可以增加一個檢測水質的設備。反饋信息:最后一次排出的水是否清澈。第11課 學習活動二、分析人們使用控制系統時的反饋信息(3)微波爐可以增加一個什么設備?獲取的反饋信息會是什么呢?可以增加一個檢測溫度的設備。反饋信息:加熱后食物的溫度。第11課 學習活動二、分析人們使用控制系統時的反饋信息在控制系統中,通過反饋,可以將系統輸出結果以一定的形式傳回輸入端,從而形成新的輸入的過程,控制系統對新的輸入進行計算,產生新的輸出。總結第11課 學習活動通過反饋,人們可以調整做事的計劃、方向或方法等,使最終的效果更符合人們要求,達到預期目標。以上反饋是人主動進行的。二、分析人們使用控制系統時的反饋信息開環控制系統,其本身不“關心”輸出的結果,實質上是沒有反饋。例如,利用微波爐來加熱食物,小智是通過親自感受食物的溫度獲得反饋,而不是微波爐自身獲得的。那就讓微波爐具備反饋。我可不知道加熱的效果如何。第11課 學習活動三、分析具備反饋的微波爐的工作過程第11課 學習活動1.如果增加一個檢測裝置,用來檢測食物的溫度,那么人們使用微波爐時,是不是可以設置溫度(希望加熱后達到的溫度),而不是加熱時間?三、分析具備反饋的微波爐的工作過程2.如果可以設置溫度,這個溫度就是閾值。請你在下圖的基礎上補充輸入和輸出。輸入輸出計算參考溫度(閾值)微波爐加熱檢測到的溫度與設定的溫度(閾值)比較,根據結果生成指令第11課 學習活動三、分析具備反饋的微波爐的工作過程3. 在示意圖中補充反饋,讓微波爐具備反饋。輸入輸出計算參考溫度(閾值)微波爐加熱檢測到的溫度與設定的溫度(閾值)比較;根據結果生成指令檢測反饋檢測到的溫度第11課 學習活動三、分析具備反饋的微波爐的工作過程1.人們在生活中處理問題時,反饋隨時發生。2.人們使用不具備反饋的控制系統時,反饋信息是人們自己獲取的。3.具備反饋的控制系統,其自身可以檢測輸出結果,如果輸出與參考值有偏差,控制系統會根據偏差重新計算并生成指令,使輸出結果符合人們要求,這就體現了反饋對控制系統的優化作用。第11課 課堂總結1.在虛擬仿真工具中運行機器人直行的程序,觀察到,車遇到障礙物,不改變方向撞了上去;運行機器人避障的程序,剛開始車直線前行,遇到障礙物停止。說一說第二個機器人為什么能避開障礙物?和我們騎自行車避障是不是有相似之處?第11課 拓展與提升第一個機器人不會判斷前面有障礙物。我騎自行車時,大腦會幫我做出避障判斷。第二個機器人裝有傳感器,能感應障礙物,應該是有反饋。第11課 拓展與提升輸入輸出計算距離參考值(閾值)機器人與障礙物的距離檢測到的距離與設定的參考距離比較;根據結果生成指令檢測反饋檢測到的距離機器人直行第二個機器人具備反饋,超聲波傳感器就是在檢測(距離)數據;程序里還有一個循環模塊,作用是讓超聲波反復地檢測;程序里還要進行比較運算,然后根據比較結果決定新的輸入(前進還是停止的指令)。第11課 拓展與提升輸入輸出?水質檢測反饋檢測到的水質??計算2.小組討論:如果洗衣機有反饋,能根據洗后衣服的干凈程度來“決定”要不要再洗一次,那么這種洗衣機的控制過程是怎樣的?請模仿前面的具有反饋的微波爐工作過程示意圖,畫出具有反饋的洗衣機的工作過程示意圖。提示:人們的生活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設備也會越來越智能,具有反饋的系統也是智能化的一個體現。希望同學們設計的“會反饋”的洗衣機早日被制造出來。第11課 拓展與提升下課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