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三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喜洋洋》(聽賞)教科書 書 名:小學音樂教材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教學目標1.認真聆聽民樂合奏曲《喜洋洋》,能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2.認識民族樂器竹笛、二胡與板胡,聽辨出其音色并參與模仿演奏。 3.聽辨樂曲段落,了解曲式結構。 4.能積極參與律動表演,并從中體驗到快樂。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認真聆聽民樂合奏曲《喜洋洋》,能理解樂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2.認識民族樂器竹笛、二胡與板胡,聽辨出其音色并參與模仿演奏。教學難點: 1.聽辨樂曲段落,了解曲式結構。教學過程一、導入 1.通過提問導入,了解民樂合奏。 【設計意圖】通過設問從音樂中尋找答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建立聆聽音樂的意識。 二、A樂段學習 1.聆聽音樂,感受A樂段情緒是怎樣的?聽到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能用哪些動作來表現嗎? 2.隨樂加入律動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跟著音樂節奏大膽地表現音樂,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三、完整聆聽樂曲 1.分析曲式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熟悉的A樂段,了解不熟悉的B樂段,通過分析圖可清晰直觀的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四、B樂段學習 1.聆聽音樂,感受B樂段情緒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聽辨音樂的情緒是比較淺層次的聽賞,是聽賞的基礎。音樂中的速度、力度的變化能讓音樂的情緒發生變化,但有時候音樂的速度和力度沒改變,而節奏拉寬時也能體現出音樂情緒上的微妙變化。在《喜洋洋》這首樂曲當中,A樂段與B樂段速度和力度上的變化并不明顯,但是B樂段旋律的節奏拉寬之后,更能表現出內心的愉悅。通過將譜子進行對比,更直觀地了解“節奏拉寬”的概念。 2.復聽音樂,思考B樂段演奏遍數及主奏樂器? 【設計意圖】聽主奏樂器是從泛聽過渡到細聽的一個重要步驟,學生能聽出笛子與二胡的音色,對于聽不出來的板胡更加好奇,為板胡的學習進行了良好的鋪墊。 3.板胡介紹 【設計意圖】采用二胡與板胡對比介紹的方法,通過視頻可直觀的了解板胡的外觀與音色特點。 4.隨樂模擬演奏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笛子、二胡與板胡的演奏形式,調動學生參與音樂體驗,享受民族樂器魅力帶來的樂趣。 五、作者介紹 六、完整聆聽中央民族樂團演奏的民樂合奏《喜洋洋》 【設計意圖】通過聽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感受民樂合奏帶來的魅力,一同領略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