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第一冊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節 水循環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課時,是開篇內容,本節主要講述了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學生在前邊的學習中,初步了解了太陽輻射為地球上的水循環提供了能量;并且了解了關于水圈的知識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但關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這部分內容比較宏觀,學生很難通過自身的體驗來得到感性的認識,因此這部分內容要詳細分析。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人地協調觀:學生根據示意圖簡單分析水循環基本原理,了解三個環節之間的動態聯系,能簡單畫出水循環的過程圖解釋等相關自然現象,并結合現實生活了解人類對水循環各環節的影響,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思想。綜合思維:把握水循環的原理,理解其地理意義,綜合分析水循環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區域認知;結合實際圖文材料,認識不同地區的水循環差異。地理實踐力:會自己繪制水循環示意圖,會在生產、生活中充分利用水循環原理解決具體問題。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水循環的過程及意義;難點:水循環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引入課題利用李白的詩《將進酒》中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引入,思考“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上是什么意思? “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入海真的不復回么?江河奔流不息,最終注入大海,為什么大海的水沒有增多?過渡: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水循環學起。一、水循環的過程及類型請同學看書P46,P47,了解 什么是水循環呢?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水循環的概念。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中,通過蒸發(蒸騰)、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等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水循環的分類:按空間范圍分為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與海上內循環。(板書)1.水循環的過程及主要環節(板書)教師結合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在三種水循環中以海陸間大循環為主學生通過讀圖來思考:要完成一個水循環,需要哪幾個環節呢?通過讓學生回答:老師必須經過四個環節才能完成一個水循環。即:水分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水和徑流(包括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教師歸納:四個環節缺一不可。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因為發生的領域廣、范圍大,所以稱為海陸間大循環。而在陸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著水循環運動,稱為內陸循環和海上內循環。因為它們發生的領域較小,所以稱為小循環。參與水循環的有太陽輻射能,重力能。教師分析講解:地球上的各種水體,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大量蒸發,形成水汽,水汽上升至空中,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降水,(教師可在此處補充復習太陽輻射對地球影響中講到的知識點,太陽輻射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主要動力,有了太陽輻射,風才會吹,水才會流,生物才會生長)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陸地上的水通過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不斷地注入海洋中。另一方面,海洋上大量蒸發的水汽也會克服重力的束縛,隨大氣的運動被輸送到陸地上,在適當條件下形成降水,從而補充到陸地表面、下滲到地下、被植物吸收。這樣,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大的循環。這被稱為海陸間的循環。當然,海洋上蒸發的水汽大部分還是降回到海洋中,形成一個海上內循環;而陸地表面水體蒸發、植物蒸騰的水汽降回陸地表面,就形成了內陸循環。教師設計問題:(1)海陸間的循環實際上應該是雙向的,為什么我們常常畫成單向的?(2)三種形式的水循環中,哪種最重要,為什么?明確:(l)海陸循環畫成單向。是因為海洋到陸地的水汽輸送量要比陸地到海洋的大得多。(2)三種循環類型中,海陸間循環最為重要,因為正是它形成了陸地上淡水資源得以更新。[課件展示]水循環(學生回答) ③ ④ ② ①⑥⑤⑦陸地 ⑧ 海平面 讀上圖填注: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活動探究:認識砂田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中國地理中有關中國的氣候;了解寧夏的氣候情況,尤其是降水量與蒸發量,讓學生理解寧夏砂田的作用,再指導學生探究問題。分析砂石對水的下滲的影響比較砂田和裸田蒸發量的差異,說明砂石覆蓋層對蒸發的影響1.讀課本圖3.5,比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歸納砂田影響的水循環環節及其作用關于水循環對于整個地球的自然環境的意義還有哪些呢?請大家閱讀教材第48頁教材內容進行總結歸納。2.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板書)(1)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即從總體來看,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2)對地表太陽輻射能起著吸收、轉化和傳輸的作用,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通過陸地徑流源源不斷地向海洋輸送大量的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類。(4)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5)影響著全球的氣候。課堂拓展:教師設計:人類可以影響水循環的環節,水循環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請同學們思考:我國許多地方修建水壩,各地區城市化進行路面硬化,破壞森林,破壞地表會對水循環產生哪些影響? (學生活動)(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修水壩,合理建壩能調節徑流,造福人民,過度建壩用水導致下游水量減少,地表水位升降又引起地下水位變化。各地區城市化進行路面硬化,破壞森林,破壞地表會導致降雨后短時間增加地表徑流,長期來看蒸發量和下滲量都減少,氣候趨向干旱,生態趨向惡化。課后布置自學P49 塞納河的水是從哪里來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