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 地球與地球儀(第1課時)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 地球與地球儀(第1課時)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高效備課 | 地理學科
(
人教版2024七上《
1.2
地球與地球儀
》學案
1
)
【學習目標】
1.通過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大致過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會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等相關數據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
3.了解地球儀的主要用途,并通過制作簡易的地球儀,感知地球儀的基本結構。
重點:1.地球的相關數據 2.觀察地球儀的基本結構
【自主學習】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狀
1.閱讀教材P11,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并能簡單描述這個過程。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教材P11閱讀材料,了解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并說出你體會到了什么。
麥哲倫環球航行從______出發,經過______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的________海峽,進入______洋,1521年到達________群島,向西穿過______ 洋,繞過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終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環球航行。
(二)地球的大小
閱讀教材P12圖1.6,回答下面問題
(
表面積約
______

平方千米
平均半徑約
_
_______
千米
最大周長約
_
________
千米
)
地球的形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球儀
認真閱讀教材P13-P14,觀察地球儀,完成下面問題。
1.概念: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___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2.特征:地球儀上不同的顏色、_________和文字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_______、形狀及名稱等。
3.作用: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______________。
4.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5.地軸是人們_______的軸,實際上并不存在。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__________附近,______是地球的最北端;地球的最南端是________。一個人站在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朝_______方;站在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朝____方
【合作探究】
1. 把籃球作為地球,將鉛筆作為帆船,筆尖朝下(如下圖所示),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1:鉛筆在籃球上由近到遠移動時,發現________(填“鉛筆頭”或“鉛筆尾”)會先慢慢看不見。
(2)實驗2:鉛筆在木板上移動時,所看到的鉛筆長度________ (填“會”或“不會”)發生變化。
(3)在現實生活中,從遠處駛來的帆船,總是先看到________ (填“桅桿”或“船身”)。
(4)通過實驗“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及現實生活中相似的現象,證明地球的形狀是________。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還能說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
2. 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做比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下表。
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約相當于_________個足球場的總面積(足球場面積約7000平方米)
太陽的表面積約6.1萬億平方千米,約是地球表面積的__________倍
最大周長4萬千米 約相當于_________個400米跑道的總長
相當于客機沿赤道飛行_____小時的距離(科技飛行速度約800km/h)
月球的周長約1萬千米,地球最大周長約是月球的________倍
【歸納整理】
名師點撥
1.人類從古代到現代對地球形狀的認識歷程,是一個由直覺認知→推測→實踐→直觀認識的過程。這種認識是逐步提升的,是一個不斷進行科學探索的過程。
2.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但地球儀是一個正球體。地球儀上的點和線是不存在的,人們在地球儀上所畫的點和線是為了方便研究地球。
【課堂練習】
右圖是手機微信的啟動畫面,這顆“藍色彈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拍攝的照片,據圖完成下面1~4題。
1.圖中照片顯示的是( )
A.太陽 B.月球 C.地球 D.人造衛星
2.“藍色彈珠”實際上是一個( )
A.圓柱體 B.不規則球體 C.圓錐體 D.正球體
3.若制作該星球模型,做成的形狀應為( )
A. B. C. D.
4.人類首次能夠證明“藍色彈珠”的形狀是球體的是( )
A.日食現象的發生 B.鄭和下西洋 C.麥哲倫環球航行 D.人類登上月球
…………………………………………………………………………………………………………………..
…………………………………………………………………………………………………………………..
【課后鞏固】
(
基礎練習
)
下圖為我國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天宮”中看到的美麗的地球,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 在空間站中航天員可以觀測到地球表面 (  )
A.經緯線  B.南北極點 C.寬廣的海洋    D.地軸
2. 由空間站拍攝的照片可以驗證地球的形狀是 (  )
A.圓形    B.“天圓地方” C.球體    D.橢圓
3.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自然現象是( )
A.太陽東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遠 C.水往低處流 D.日全食
4.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6357千米 D.4萬千米
5.地球的表面積是( )
A.5.1億平方千米 B.5.1億千米 C.5.1億立方千米 D.5.1平方千米
6.關于地球儀正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儀是縮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儀是用顏色和符號來表示事物的 D.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
7.關于地軸錯誤的敘述是( )
A.地球自轉軸 B.地球自轉的旋轉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軸 D.地球儀上才有地軸
8.關于北極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B.地軸北端與地球的交點
C.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D.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
能力提升
)
9.某校地理社團的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了“制作簡易地球儀”的任務,并通過它進一步認識了地球儀。請你根據制作指引,完成下列問題。
【準備材料】乒乓球、鐵絲、膠布、彩筆、橡皮泥等
【制作步驟】
第一步:如甲圖所示,在乒乓球的中部用紅筆畫上一個圓圈,即a線。
(1)圖中a線代表__________ ,該線是一條__________ (經線、緯線)。
第二步:如乙圖所示,將鐵絲彎成半圓,所彎的半圓要比乒乓球略大些。
(2)圖中d代表__________,地球上實際不存在這根軸,傾斜的d要與水平面成__________(66.5°、23.5°)的角。
第三步:如丙圖所示,在乒乓球b、c兩處各鉆一個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點的距離相等。將d從乒乓球小孔中穿過,然后在d的末端用膠布裹幾圈,這樣可以將乒乓球固定在d的中間,同時乒乓球又可以轉動。
(3)圖中最北端的b代表__________,最南端的c代表__________。連接b、c兩點,代表一條經線。
第四步:在圖丙中的e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儀不會翻倒。
【完善發現】
(4)根據畫出來的經線和緯線,可判斷經線和緯線是__________(填“平行”或“垂直”)。
【課后評價】
這節課我給自己☆☆☆☆☆顆星。
我的收獲:
我的錯題:
【參考答案】
【課前預習】
自主學習;
一、(一)1.天圓地方 利用日、月的形狀推測 麥哲倫環球航線 地球衛星照片
2.西班牙 大西洋 麥哲倫 太平洋 菲律賓 印度洋 好望
(二)5.1 6371 4萬 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二、1.縮小 2.符號 位置 3.面貌 4.地軸 緯線 南極 經線 北極 5.假想 北極星 北極 南極 南 北
合作探究:
1.鉛筆頭 短 不會 桅桿 球體 月食、站得高,看得遠、地球衛星照片、麥哲倫環球航行等
2. 729億 11961 10萬 50 4
【課堂練習】
1.C 2.B 3.C 4.C
【課后鞏固】
1.C 2.C 3.B 4.B 5.A 6.C 7.C 8.D
9.(1)赤道 緯線 (2)地軸 66.5° (3)北極點 南極點 (4)垂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榕江县| 通道| 石嘴山市| 文化| 昌乐县| 嘉禾县| 湖州市| 高安市| 四川省| 华阴市| 景宁| 改则县| 镇坪县| 祁东县| 诏安县| 五河县| 冀州市| 大连市| 通海县| 孟州市| 玉树县| 淮南市| 灵川县| 静海县| 桃源县| 五家渠市| 桐城市| 濉溪县| 赞皇县| 于田县| 秭归县| 罗定市| 桂林市| 肇源县| 达拉特旗| 望城县| 安徽省| 日喀则市| 商丘市| 阳江市|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