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明確概念的方法第四課 準確把握概念探究與分享:兩個獵人發生爭執的焦點在哪里 一只松鼠趴在樹枝上,兩個獵人圍繞它轉了一圈。他們走動時,松鼠也跟著他們轉。這時,一個獵人說:“我們已經圍繞松鼠轉了一圈,因為我們已經圍繞松鼠畫了一條封閉曲線。”另一個獵人卻說:“我們沒有圍繞松鼠轉一圈,因為我們始終只看到松鼠的正面,沒有看到它的背面。”兩人爭得不可開交。兩個獵人發生爭執的焦點是“圍繞松鼠轉一圈”,他們對“圍繞松鼠轉一圈”的內涵的理解不同。要解開兩個獵人思想上的困惑,化解分歧,必須統一他們對“圍繞松鼠轉一圈”的理解。這就要明確“圍繞松鼠轉一圈”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什么。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1.定義的含義:定義是從內涵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給一個概念下定義,就是用簡明的語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一、下一個正確的定義2.定義構成結構:被定義項 定義聯項 定義項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藝術的文學就是被定義項定義聯項定義項被定義項:需要明確的概念定義項:用來表現概念的內涵定義聯項:把被定義項和定義項連接起來的部分3.定義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種差+屬概念(1)屬概念:指被定義項的屬概念;(2)種差: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之間的差別,即“被定義項”與其他同屬的其他種概念之間的差別;(3)“種差”+“屬概念”= 定義項;被定義項+定義聯項+定義項=定義。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藝術的文學就是被定義項定義聯項定義項種差屬概念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4.下一個正確定義的要求:(1)首先,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正確地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給概念下定義的實質在于揭示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把概念所反映的對象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2)其次,應該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①規則一: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否則,會犯“定義過寬”或“定義過窄”邏輯錯誤。“定義過寬”定義項的外延>被定義項的外延A“定義過窄”定義項的外延<被定義項的外延B“同語反復”定義項直接包含被定義項的語詞A“循環定義”定義項間接包含被定義項的語詞B例如:麻醉就是麻醉劑所起的作用 例如:偶數就是奇數加一所得的數,邏輯學是研究邏輯的科學 奇數就是偶數加一所得的數。②規則二: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同語反復”或“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③規則三: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被定義項不是什么,沒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違反這一邏輯規則,就會犯“否定定義”的邏輯錯誤。例如:哲學不是文學。詞不是句子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④規則四:定義不能用比喻否則,就會犯“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例如:兒童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文學是人們的精神食糧。①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必須全同②定義項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③定義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④定義不能用比喻(2)應該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歸納總結(1)具備相應的科學知識,正確地認識對象,把握其本質屬性。下一個正確定義的要求小試牛刀:判斷下列定義的邏輯錯誤1.憲法是國家的法律。2.商品是商店出售的物品。3.罪犯就是犯罪的人。4.所謂原因就是引起結果出現的現象,而結果就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現象。5.高中生不是社會青年。6.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定義過寬定義過窄同語反復循環定義否定定義比喻定義議題一 明確內涵的方法探究與分享:學生們為什么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排?一位老師帶領學生參加志愿活動,去農村支援麥收。在安排任務時,他說:“男同學割麥子,女同學把割下來的麥子捆起來,體力強的同學把麥捆運到場院去,體力弱的同學在地里撿麥穗。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學生們聽后,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排。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1)該老師對本班同學用不同的標準劃分,導致同學們無所適從。如圖所示,這樣的劃分是相容的,但安排的任務是不同的。這就使得一些同學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排了。(2)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否則,會犯“劃分標準不一”的邏輯錯誤。正確的劃分應該是在同一次劃分中只使用一個標準。可以進行二次劃分,先按性別分成兩排,然后按體力再分別對這兩排進行劃分。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二、作出正確的劃分1.劃分的含義:劃分是從外延方面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劃分就是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的邏輯方法。2.劃分的方法:依據一定的標準,把一個概念的外延分為幾個小類。小類是大類的種,大類是小類的屬。例: 動物 馬 牛 ...屬 種 種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3.劃分的構成:由母項和子項兩部分構成(還包括劃分標準)例如:戰爭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母項子項戰爭是否具有正義屬性,是劃分的標準。母項:是通過劃分來揭示其外延的概念。子項:是對母項劃分后所得到的概念。劃分標準:是對母項進行劃分的根據。在不同標準下,可以得到不同的子項。例如:戰爭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例如:戰爭分為世界大戰和局部戰爭。把性質作為劃分標準把規模作為劃分標準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4.作出正確劃分的要求:(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是對事物之間客觀關系的反映。給概念下定義的實質在于揭示被定義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把概念所反映的對象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所以,給一個概念下定義時,必須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而要把握對象的本質屬性,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 對事物有科學的認知。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劃分不全例如: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子項外延之和母項外延>多出子項例如:常見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音樂、雕塑子項外延之和母項外延<(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①規則一: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錯誤表現:“劃分不全、多出子項”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②規則二: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錯誤表現:“劃分標準不一”例如:犯罪分為故意犯罪、過失犯罪、 共同犯罪。郵件有電子郵件、平寄郵件、 國際郵件幾大類。犯罪動機方面劃分犯罪主體方面劃分郵件的介質為標準劃分郵件處理方式為標準劃分郵件所達地域為標準劃分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③規則三: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錯誤表現:“越級劃分”例如:數可以分為有理數、無理數和虛數——越級劃分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④規則四:子項的外延必須為不相容的關系。錯誤表現:“子項相容”例如:戰爭分為常規戰爭和世界戰爭。常規戰爭世界戰爭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①子項的外延之和必須等于母項的外延。②在同一次劃分中,只能用同一個標準。③劃分應該逐級進行,不能越級。④子項的外延必須為不相容的關系。(2)要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歸納總結作出正確的劃分的要求(1)必須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對象之間的客觀關系;劃分是把一個屬概念分成若干種概念,分解是把整體分為部分。比較下列兩組概念:桌子——圓桌、方桌桌子——桌腿、桌面易錯易混:區分劃分和分解如“老人是人”成立,說明把“人”分為“老人”等是劃分。“海淀區是北京”不成立,說明把“北京”分為“海淀區”等不是劃分,而是分解。樹——樹干、樹葉、樹根樹——松樹、柏樹、桉樹劃分分解劃分分解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材料一:思維是不斷發展的。每個時代都會產生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概念,如現在流行的“網購”“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材料二:古希臘人認為原子是一些不可分割的顆粒;17-18世紀的人們認為原子是當時科學發展所能達到的關于物質結構的最深層次;20世紀初,物理學家發現了原子結構,推翻了“原子不可分”的舊觀念,現代原子理論、基本粒子理論、夸克(層子)理論還在不斷的發展。同一“原子”概念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涵與外延,可以預料,人們對“原子”的認識將繼續深入。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固定不變的嗎?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5.概念是變化發展的(1)任何概念都是內涵和外延的統一。準確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內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2)認識對象是變化發展的,反映認識對象的概念也會發生變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變。(3)同時,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人們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會越來越深刻和精確。議題二 明確外延的方法課堂小結明確內涵的方法含義種差加屬概念遵循必要的邏輯規則構成定義方法明確概念的方法明確外延的方法劃分遵循劃分的邏輯規則含義方法構成把一個屬分為幾個種1.“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假如這是對教師的定義,則此定義①沒有揭示教師的本質屬性②犯了“定義過寬”的邏輯錯誤③犯了“循環定義”的邏輯錯誤④犯了“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課堂練習2.有人將企業劃分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合伙制企業。這個劃分所犯的錯誤是①子項相容 ②劃分不全 ③標準不一 ④越級劃分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張老師說:“我校大部分教師是青年教師,只有少數老教師和女教師。” 這句話的邏輯錯誤是①劃分不全 ②子項相容 ③多出子項 ④劃分標準不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C課堂練習4.下列語句的劃分,犯了“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的是A.戰爭分為常規戰爭和世界大戰B.一年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C.文學包括小說、詩歌、戲劇D.從市場范圍看,市場分為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和資本主義市場D課堂練習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