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多年,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20多年來,中國在為自身贏得發展機遇的同時,也與世界共享機遇。習近平主席在多個重大場合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20多年來,中國全面履行入世承諾,不斷擴大開放,激活中國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機遇?中國又給世界帶來了什么?中國是如何激活自身發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經濟的一池春水?新課導入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1.了解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2.運用實例說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3.增強對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政治認同,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為經濟全球化作出更多貢獻。政治認同:正確認識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認同我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措施和主張。科學精神:明確我國對外開放的政策和原則,理解我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貢獻者。法治意識:遵守世貿規則。公共參與:支持國家對外開放的舉措、政策,為積極參與開放型經濟做好準備。教學重點:理解中國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又是貢獻者教學難點:理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措施1.如何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帶來哪些機遇?)2.如何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中國為經濟全球化做出了哪些貢獻?)3.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本課問題議題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材料一:入世20周年,中國交出的A+成績單合作探究一:小組互助學習:結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如何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材料二:入世20周年,中國交出的A+成績單1.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2.貨物貿易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務貿易從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3.利用外資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4.對外直接投資從世界第二十六位上升到第一位;5.中國關稅總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 8%的入世承諾,接近發達國家水平;6.全球500強企業中國企業數由2002年的11家上升到2021年的143家;世界500強公司中,約490家在華投資,約占總體數量的98%;7.入世時我國承諾在2007年開放服務領域9大類, 如今中國實際開放接近120個分部門,超過了我們所做的承諾;8.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規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19萬多件,激發了市場和社會活力……加強同多邊貿易規則的對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材料三: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跨國公司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帶來哪些機遇)(1) 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2)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3) 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4)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沖擊和挑戰。對國家發展的影響(5) 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6) 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對個人生活的影響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材料四:中國為經濟全球化做出貢獻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復蘇緩慢,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作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為世界市場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連續舉辦進博會服博會,以促進世界各國拓展中國市場;積極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給世界各國帶來巨大機會;倡建亞洲銀行,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資金。合作探究二:小組互助學習:結合材料一、材料四、材料五,分析中國給世界帶來了什么?(如何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消除貧困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材料五: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廣闊的市場/充足的資本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是“全球市場”Made in China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數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大多數。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2)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對世界經濟的促進作用】①中國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②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③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中國為經濟全球化做出了哪些貢獻)是什么 是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是一條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條改革創新的道路,是一條在開放中謀求共同發展的道路。怎么樣 (評價) 1.中國的發展,關鍵在于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這對中國好,對世界也好。2.在發展過程中,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提升發展的內外聯動性,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多惠及其他國家和人民。相關鏈接:中國的發展道路知識檢測:觀點辨析1.我國不僅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也是主導者。2.中國減貧主要是經驗上對世界的貢獻大。3.中國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市場、更充足資本、更豐富產品、更寶貴合作機會和先進的技術。4.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提示:主導者說法錯誤ххх提示:中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提示:中國能提供先進的技術,不是普遍性的。(在個別上能做到,比如高鐵技術)議題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合作探究三:小組互助學習: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請從中國態度、中國主張、中國行動、中國原則四個方面分析說明。習近平再答時代之問--全球經濟走到十字路口,中國如何賦能全球化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1.中國態度: (更加開放)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1)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2)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2.中國主張: (協商共贏)中國目前已是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加入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600多項國際公約,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中國動力。多邊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為了相互間的收支能夠在整體上獲得平衡,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基礎上所進行的貿易。世界貿易組織所管理的體制就是多邊貿易體制。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在對外貿易中通過關稅或非關稅壁壘限制進口,以減輕本國產品在國內市場遭受的外國產品競爭,并向本國產品提供各種補貼或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表現如貿易壁壘、“數字鴻溝”、綠色壁壘、懲罰性關稅反傾銷、反補貼等)名詞點擊:多邊貿易與貿易保護主義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著眼于促進我國自身發展,而且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乘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3.中國行動: (共建“一帶一路”)(1)要求:在國際交往中,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決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堅持義利相顧、先義后利,與各國人民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同繁榮。(義利相顧)(2)意義:4.中國原則: (義利相顧、先義后利)它是對國家主權原則的尊重、維護和補充,也是對狹隘國家利益觀的超越,更是對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霸權行為的反對和鞭撻。堅持正確義利觀,對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知識小結: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1.中國的態度: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世界經濟的推動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2.中國的主張: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3.中國的行動: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4.補充:中國的原則:義利相顧、先義后利整合:正確認識中國在世界發展中的角色及內涵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 受益者 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 貢獻者 脫貧減貧偉大成就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有益啟示;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機遇中國是國際秩序的 維護者 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中國是世界和平的 建設者 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中國是世界經濟的 推動者 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中國是全球治理和規則制定的參與者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知識檢測:將中國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同內涵正確連線1.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世界經濟推動者3.中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全球治理和規則制定的參與者4.中國是行動派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沖擊和挑戰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中國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機遇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中國態度2.中國主張3.中國行動4.中國原則課堂小結知識拓展: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措施基本戰略 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堅持原則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遵循原則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轉變方式 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對外貿易 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對外政策 要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對外投資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開放格局 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1.由中國企業承建的肯尼亞獨立以來的首條新鐵路——蒙內鐵路正式通車。這將引領東非大地加速發展,帶動區域乃至整個非洲經濟實現飛躍。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①經濟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國際分工水平②中國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有助于實現互利共贏③我國已經具有主導經濟全球化的實力④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解析 材料體現中國對非洲經濟的貢獻,沒有體現經濟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國際分工水平,故①不符合題意。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我國已經具有主導經濟全球化的實力”的說法錯誤。故③錯誤。故本題選B。B課堂訓練2. 改革開放是中國與世界關系發生根本變化的成因。1978年,是中國重新走“進”世界舞臺的時間節點;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是當今中國在全球的最新定位和發展坐標。從“進”到“近”體現了中國①是促進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決定性力量②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③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④在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的共同發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解析 錯在“決定性力量”,中國并不發揮決定性力量,①錯誤。從“進”到“近”體現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②正確。題干中從“進”到“近”體現出中國在世界的話語權增強,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③正確。材料旨在體現中國發展對世界的重要作用,并不體現中國在謀求本國發展的同時促進各國的共同發展,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課堂訓練C3.從2013年到2023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打造了一個個“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碑”。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落地生根,為共建國家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一批清潔、高效、質優的綠色能源項目點亮共建國家未來發展之路。在減貧、農業技術、職業教育等民生領域,一個個接地氣的項目有效提高了共建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由此可見,共建“一帶一路”①表明我國已成為世界秩序的主導者②為破解世界發展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③改變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模式④展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和擔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我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而不是主導者,①說法錯誤。“一帶一路”建設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提供了便利,并未改變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方式,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課堂訓練D4.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共建“一帶一路”①是破解全球各國發展難題的總鑰匙,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②旨在以更高水平開放促進更高質量發展,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③形成了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全球發展格局④弘揚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經濟的發展為維系持久和平提供動力。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是解決發展問題的根本途徑,①排除。我們努力構建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全球發展格局,但這樣的發展格局還未形成,③排除。故本題選C。課堂訓練C5. 近年來,國外對中國反傾銷案越來越多,涉及行業越來越廣,涉及技術含量標準越來越高,對華貿易壁壘也越筑越高。對此,我國政府要A. 加強政策扶持,降低企業生產成本B. 樹立規則意識并增強利用國際組織規則的本領C. 走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之路D. 充分利用國際組織給予的權利,客觀公平公正地解決分歧解析 針對近年來國外對中國越來越多反傾銷案,我國政府要充分利用國際組織給予的權利,合理利用規則,依法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客觀公平公正地解決分歧,D符合題意。企業是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政府可以加強政策扶持,但不能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A錯誤。 材料對政府提出了要求,不是對企業提出要求。企業應樹立規則意識并增強利用國際組織規則的本領,走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之路,BC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D。課堂訓練D6.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這表明①中國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②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決定力量③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主導力量④中國發展為其他國家發展提供了機遇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解析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這表明中國通過對外開放帶動相關國家經濟的發展,為其他國家發展提供了機遇,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①④正確。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決定力量,②說法錯誤。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導力量,③排除。故本題選C。課堂訓練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