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第一章 地球第一節地球的宇宙環境人教版七年級上冊Situational introduction情境導入Learning Objectives學習目標1.運用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字技術等手段,觀察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區域認知、綜合思維)2.結合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區域認知、綜合思維)3.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4.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宇宙變化,了解深空奧秘。(地理實踐力)CONTENTS目錄地球在宇宙中Earth in the universe01人類的太空探索Human space exploration02地球在宇宙中PART 01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現代天文學認為,宇宙是所有時間、空間和物質的總和,是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整體。天文學家把人類已經觀測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觀測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徑約137億光年。晴朗的夜晚、我們仰望天空??梢钥吹胶芏嘈切恰C款w星星都是字宙中的一員。2.認識宇宙的主要成員說一說: 宇宙包含哪些成員呢?星云、恒星、行星、衛星、流星體、彗星等自然天體人造天體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星際探測器等星際空間物質統稱為天體。2. 認識宇宙的主要成員星云,是稀薄的氣體或塵埃構成的天體之一。它們的主要成份是氫,其次是氦,還含有一定比例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星云的密度小,體積和質量都很大。一個普通星云的半徑一般在10光年以上,質量至少相當于上千個太陽。2. 認識宇宙的主要成員恒星是由發光等離子體——主要是氫、氦和微量的較重元素——構成的巨型球體。天氣晴好的晚上,夜幕中總鑲嵌著無數的光點,這其中除了少數行星,其它的絕大多數都是恒星。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認識宇宙的主要成員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運轉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恒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于圓球形狀,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2.認識宇宙的主要成員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至沙塵,大至巨礫,成為顆粒狀的碎片。流星體進入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大氣層之后,在路徑上發光并被看見的階段則被稱為流星。許多流星來自相同的方向,并在一段時間內相繼出現,則稱為流星雨。2.認識宇宙的主要成員彗星是指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云霧狀的獨特外貌,也是中國神話傳說的掃帚星(星官名)。哈雷彗星76年繞太陽一圈。3.認識天體系統運動中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3.認識天體系統銀河系是由太陽和眾多恒星組成的龐大恒星系統在銀河系中,有1 000億顆以上的恒星;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與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約2.6萬光年;銀河系3.認識天體系統太陽系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際物質等構成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質量占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日地距離約為1.5億千米太陽系3.認識天體系統水 星金 星地 球火 星木 星土 星天 王 星海 王 星小行星帶巨行星類地行星遠日行星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3.認識天體系統地球和月球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體,月球圍繞地球運動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地距離約為38.4萬千米地月系3.認識天體系統可觀測宇宙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地球月球歸納總結:觀察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3.認識天體系統宇宙很大,但地球是我們目前所知適宜人類生存的唯一星球。4.活動探究:地球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條件:①適宜溫度原因:①日地距離適中②自轉公轉周期適當②存在液態水的分布行星 距日距離 (以日地距離為1計算) 表面平均溫度/℃金星 0.72 >400地球 1 15火星 1.52 -63(1)讀圖表,比較地球與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溫度,簡要說明地球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條件。4.活動探究:地球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條件:③存在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厚度、成分)原因:地球的質量、體積適中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與地球質量相比 0.06 0.82 1 0.11 317.83 95.16 14.54 17.15大氣層厚度 幾乎沒有 較地球薄 適中 較薄 非常厚 較厚 厚 厚大氣成分 二氧化碳為主 有氧氣 二氧化碳為主 氫和氦 氫和氦 氫和氦 甲烷為主(2)讀圖表,比較地球與金星、火星的質量與體積,簡要說明地球適宜人類生存的大氣條件。歸納總結:地球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宇宙環境(外部條件)太陽正處壯年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條件質量、體積適中存在大氣地球內部結晶水汽;日地距離適中液態水日地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自轉、公轉周期適中穩定的太陽光照存在生命的原因安全的宇宙環境資料拓展在木星的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土星的土衛六、海王星的海衛一上面,都存在大量的水資源,這些天體上面的水資源可能比地球上面的水資源還要多,不過這些天體從宇宙中看上去卻沒有一點水資源,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是因為這些天體距離太陽非常遙遠,表面的水資源都結冰了,有的天體表面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木衛二和木衛四。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人類的太空探索PART 021.了解人類太空探索進展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升空飛行。 “斯普特尼克1號”在軌運行了92天,繞地球飛行約1400圈,運轉了六千萬公里,最后于1958年1月4日脫離軌道墜入大氣層燒毀,從此宣告人類航天時代的到來。人類自古就有飛天夢,一直在嘗試探索太空的奧秘。1.了解人類太空探索進展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少校乘東方1號在繞地球飛行一圈,用時108分鐘。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上天的航天員。1.了解人類太空探索進展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安全降落到月球,兩位人類成員第一次踏足另一顆星球的表面。他們在月球邁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文明邁出的一大步。1.了解人類太空探索進展1977年,美國“旅行者號”空間探測發射成功旅行者號探測器是美國研制并建造的外層星系空間探測器,共發射兩顆。199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位于地球的大氣層之上的光學望遠鏡。1.了解人類太空探索進展1997年 ,人類第一臺火星車 “旅居者號”登陸火星。2010年國際空間站正式成立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1.了解人類太空探索進展蘇聯發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1961年美國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1969年美國,旅行者號探測器發射成功1977年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射成功1990年旅居者號登陸月球1997年國際空間站建設成功2010年從時間軸看世界太空探索發展史。2.我國太空探索成就我國的太空探索是從哪一年開始的?我國的太空探索取得怎樣的成就?東方紅一號——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晝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東方紅”樂曲和遙測信號,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進入宇宙空間。 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并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2.我國太空探索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次實現載人航天。從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10月16日,在完成21小時23分的太空飛行后,在內蒙古中部返回著陸。2.我國太空探索成就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2.我國太空探索成就“中國天眼”的學名是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不同于常見的通過可見光進行觀測的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通過接收宇宙中不可見的無線電波來“觀測”宇宙。射電天文學的推動人類認識宇宙起源、生命起源。2.我國太空探索成就2022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成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建成。2024年4月25日,國旗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搭載進入中國空間站,由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太空傳遞和在軌展示。 4月26日,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2024年4月28日,神十七、神十八乘組進行交接儀式,移交中國空間站的鑰匙。2.我國太空探索成就認識我國的航天家族探月工程“嫦娥”系列月球車“玉兔”系列行星探測器“天問”系列火星車“祝融”系列空間實驗平臺“天宮”系列載人飛船“神舟”系列實驗艙“問天”系列探日工程“羲和”系列3. 分析太空探索的意義3. 分析太空探索的意義(1)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動科技進步(2)促進新資源的開發(3)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認識宇宙環境對地球的影響。(4)人類能更好地保護地球家園。(5)大空探索也體現了人類的探索精神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6)彰顯國力,提高民族自信……探究分析:航天員在月球上面臨哪些困難?未來我國將有航天員登上月球。月球的自然環境和地球有很大不同。月球的重為具有地球的1/6,航天員需要克服低重為對身體的形響。月球大氣十分稀薄。大空輻射面,易對航天員的身體造成輻射傷害。航天員還要面對則烈的溫度變化(面向太陽100℃,背向太陽—170℃),以及沒有水、氧氣、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資源的困難。1.低重對身體的影響2.空氣稀薄,缺氧,太陽輻射強。3.日溫差巨大。4.沒有水、氧氣、食物、能源等物資。……歸納總結河外星系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宇宙中人類的太空探索位置人類生存條件銀河系太陽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八大行星地球月球適宜的溫度液態的水存在大氣,有氧氣人類探索中國太空探索成就太空探索的意義登錄月球—哈勃望遠鏡—國際空間站第一顆衛星發射—加加林進入太空中國天眼—天空空間站東方紅1號—神州五號—嫦娥系列當堂檢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等組成太陽系。地球與月球組成地月系統。圖為“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關于地球的宇宙環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位于天體系統的正中央 B.地球是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之一C.金星和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D.行星都是自東向西繞太陽公轉2.地球的天然衛星甲星球是( )A.月球 B.太陽 C.金星 D.木星CA當堂檢測2022年11月8日,天空上演一次精彩的月全食,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看到全食的古銅色“紅月亮”,更難得一見的是,月食的同時還發生了“月掩天王星”的罕見天象。如圖為“月全食形成示意圖”。完成3~4題。3.天王星屬于( )A.衛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4.下列天體系統不包含月球的是(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陽系 D.可觀測宇宙CB當堂檢測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下圖為“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5.關于地球的宇宙環境,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地球位于太陽系之中B.地球是太陽的八大行星之一C.離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是金星和火星D.八大行星皆是自東向西繞太陽公轉6.目前為止,人類還未在太陽系其他星體發現生命存在的痕跡,因此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有( )①日地距離適中,所以氣溫適合人類居住 ②地球上有液態水的存在③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有著安全的宇宙環境 ④地球有大氣層起保護作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DA當堂檢測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完成7~8題。7.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 )A.嫦娥一號 B.神州五號 C.神州七號 D.東方紅一號8.太空探索有利于( )①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動科技進步 ②促進新資源的開發③ 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 ④人類能更好地保護地球家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9.人類登陸月球可能面臨的困難是( )A.溫差變小 B.氧氣充足 C.超重現象 D.無液態的水 、氧氣等DDD當堂檢測(1)圖中的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稱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2)屬類地行星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5)比太陽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________,其中心天體是_____;比太陽系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________。ABCDEFGHI7.讀太陽系模式圖,完成下列各題:水星天王星海王星土星AHGF地月系地球銀河系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七上第一章 第一節《地球的宇宙環境》課件.pptx 地球所在的宇宙是什么樣.mp4 太空探索的意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