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提供者: 單位:一、教學內容分析(1)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理解憲法在治國安邦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憲法在組織國家機構和 規范權力運行方面的具體應用。 (2)本節課主要介紹了憲法與國家機構的關系,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以及憲法 如何規范權力運行等知識點。 (3)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能夠從學生的角度理解憲法不僅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也是維護人民權 益的重要工具,從而增強憲法意識,提高法治觀念。二、教學目標(1)理解憲法在國家機構組織和權力運行中的核心作用,能夠描述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 關系及權力運行機制。 (2)通過案例分析,培養對權力規范運行的監督意識,形成對憲法和法律尊重的情感態度,增強作 為國家主人的責任感。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討論法、實驗法四、教學重點及難點(1)理解并掌握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2)領會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具體應用。 (3)深入認識憲法對權力運行的規范作用及其意義。五、教學過程師生活動設計 二次備課一、導入新課 情境創設 播放視頻片段:視頻內容簡述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召開的莊嚴場景,著重 展示人大代表投票、審議工作報告的過程,配以輕快而莊重的背景音樂,營 造出國家政治生活的嚴肅氛圍。 引入話題提問:在視頻中,你看到了哪些國家機關在運作 它們之間是如何互動的 鼓勵學生分享觀察到的情景,引導他們思考不同國家機關的角色與關 系。 導入語 教師總結并引入:正如大家所見,全國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存在 著緊密的聯系與相互制約,這一切都基于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的規定。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探討《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中,人民代表大會與其 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以及憲法如何規范權力運行,確保國家機器高效、有序地 服務于人民。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1)案例分析 閱讀材料:模擬一份地方人大的會議記錄,其中包含審議并通過地方政 府工作報告的摘要。 學生分組討論,歸納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與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 檢察機關之間的關系。 (2)角色扮演 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分別扮演人大代表、政府官員、法官、檢 察官,模擬一次關于預算草案審議的討論會議,體驗權力如何在不同機關間 流動與制衡。 目標導學二: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1)小組研討 分發案例資料,如廣東省揭陽市錫西村案例,學生分小組分析民主集 中制原則在實際案例中的體現與重要性,隨后班級匯報。 (2)思維導圖構建 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工具,繪制出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 檢察院與全國人大之間的關系圖,明確民主集中制在不同層面的實踐。 目標導學三:憲法規范權力運行(1)漫畫解讀 展示漫畫《權力與制度》,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漫畫的深層含義,理解權 力為何需要制度約束以及如何實施有效監督。 (2)法治小論壇 邀請學生圍繞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的比喻,結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 話,舉辦一場小型辯論或演講,探討權力濫用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三、課堂互動與反饋 實踐操作 設計一個虛擬的權力監督平臺,讓學生扮演監督者,針對模擬案例中 出現的權力濫用現象,提出改進建議和監督方案,強化對規范權力運行必要 性的認識。 知識競答 開展一場憲法知識大比拼,通過快速問答形式檢驗學生對本節課知識 點的掌握程度,問題涉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則、權力規范運 行的具體措施等。 四、課堂總結 學生分享 邀請幾位學生分享本節課最深刻的體會,特別是對憲法作為治國安邦總 章程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樹立憲法意識,積極參與國家治理。 教師總結 總結本課要點,強調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在于規范權力以保護公民權 利,鼓勵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要積極學習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六、課后作業(1)分析一府兩院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的意義,并說明這是如何體現憲法規范權 力運行的。 (2)結合案例,探討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并說明憲法在其中的 作用。七 . 教 學 資 源 拓展資源 (1)課外書籍:《憲法與我們》、《中國憲法教程》等書籍,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憲法 在國家機構中的作用和意義。 (2)網絡資源:中國法院網(http://www.court./)、中國檢察網(http://www./)等 官方網站,提供有關國家機關工作的最新動態和案例。 (3)實踐地點:當地的人民代表大會、法院、檢察院等機關,實地參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 解國家機關的運作。 拓展建議 (1)課外書籍:建議學生在閱讀時做筆記,關注憲法在國家機構中的具體應用,并在課堂上分 享其閱讀心得。 (2)網絡資源:建議教師挑選相關案例,結合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供學生課堂討論。 (3)實踐地點:建議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參觀學習,之后讓學生撰寫參觀心得,加深對國家機關 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