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科學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雨和雪(第二課時)教科書 書 名:科學教材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教學目標科學觀念: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雨和雪的形成過程。 科學思維: 1.能用演繹推理的方法根據實驗結果推理雨和雪的形成過程。 2.能運用發散思維、突破定勢等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基于雨的形成原理,設計人工除雨的方法。 探究實踐: 1.能通過模擬實驗驗證自己關于雨的形成的假設。 2.能根據實驗結果推想出自然界中雨和雪的形成過程。 態度責任: 1.了解人工降雨技術的發展能減少干旱災害,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變化。 2.勇于創新,愿意利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設計人工除雨的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通過模擬實驗探究雨的形成過程。教學難點: 根據實驗結果推想雨的形成過程。教學過程一、實驗驗證,推想原型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實驗模型并進行介紹。 學生評價實驗模型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播放實驗方法指導和實驗提示。 提示: 1.加熱過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金屬容器。 2.觀察:哪里形成了小水珠,及時記錄實驗現象。 3.思考:實驗中的小水滴是怎樣形成并落下來的? 學生實驗。 教師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果。 學生總結小水珠的形成過程:水蒸氣遇冷凝結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斷變大、匯集,最終形成大水珠就落下來了。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結果推想自然界中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出示實驗模型和原型對照圖和思考問題。 1.實驗中的各個要素分別模擬自然界中的什么? 2.結合實驗結果推想自然界中雨的形成過程。 學生根據提示進行推想。 教師播放雨的形成視頻,驗證推想。 提問:天空中除了下雨還會下雪,下雪時的天氣和下雨時有什么不同?請根據雨的形成過程推想雪的形成過程。 學生推想雪的形成過程。 二、應用拓展,設計創新 引導: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地方下雨少,水資源短缺,出現了干旱,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困難,甚至引發了火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人發明了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原理是怎樣的?請大家看這幅圖,結合雨的形成過程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人工降雨就是借助催化劑促進了水蒸氣的凝結以及小水珠變成大水珠的過程。 引導:人工降雨技術為一部分地區解決了干旱問題,科學家探索自然是為了了解自然界的規律、弄清楚一些自然現象的原理,然后借助這些研究成果解決實際問題。同學們是否也能像科學家一樣把它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呢?今年很多省市都出現了連續強降雨,引發了洪水等災害,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在降雨多的地區如果能進行人工除雨就好了,同學們能借助人工降雨的原理,進行逆向分析,設計一種人工除雨的辦法嗎? 學生進行討論,設計人工除雨的方法。 組織學生交流設計結果。 引導:科學家的每一項發明在最初階段都讓人感到異想天開,不可實現,但經過科學家和眾多科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很多想法都實現了。我相信,你們提出的人工除雨的想法在未來也一定能實現,只要我們繼續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不斷鉆研,不斷嘗試,一切皆有可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