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民族》教材版本 人教版 適用年級 八年級課型 新授課 課時 第1課時 共1課時一、課標要求和分析課標要求: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課標分析:根據課標要求,旨在通過學習這一章節,學生應該能夠掌握中國各民族的基本概況,理解我國民族關系的重要性,認識到各民族之間的共同發展對于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意義,使學生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學習目標和要求1.通過我國民族構成的數據分析,學生能說出我國民族構成情況,總結我國民族特點。 2.通過收集資料和相關信息的處理,學生能夠列舉自己所掌握的民族特色,提高分析和表達能力。 3.通過中華民族分布圖,學生能總結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4.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增強對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認同,培養熱愛各民族的情感,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三、重點難點及處理策略重點: 1.我國民族的分布特征。 2.了解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難點: 1.運用中國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 2.對我國民族政策的認識和理解。 處理策略: 1.課前布置收集活動作業,讓學生通過對少數民族人文風情的收集對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2.通過中國民族分布圖的進階讀圖訓練,讓學生掌握概括中國民族分布特征的基本方法。四、教學活動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對應目標課前 教師播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56民族獻禮宣傳片 學生觀看短片,對我國的民族有初步了解 (幫助學生對中華民族有初步認識)新課導入 引用習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向同學們介紹石榴籽精神,導入新課 學生通過教師講述,知道石榴籽精神的內涵,初步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 培養熱愛各民族的情感,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環節一 引導學生利用教材,概括出中華民族的構成特點 引領學生通過數據分析,了解我國各民族的人口概況,引導學生知道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 利用課本15頁內容,概括出中華民族的構成特點 根據各民族人口數據,了解我國人數最多的民族,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和人數超過500萬的民族以及人口較少的民族,通過人數對比,進一步明確我國的民族構成情況,總結民族特點。 目標一:通過我國民族構成的數據分析,學生能說出我國民族構成情況,總結我國民族特點。環節二 教師布置交流任務:我所知道的民族文化,引導學生交流分享 教師根據學生的分享結果進行歸類總結并進行過程性評價 小組間分享自己先前生活經驗對各民族的認識及搜集到的民族資料,形成對我國多元民族文化的認識。 目標二:通過收集資料和相關信息的處理,學生能夠列舉自己所掌握的民族特色,提高分析和表達能力。環節三 教師通過數據向學生說明中國各民族脫貧攻堅情況,引導學生根據“中華民族分布圖”分析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 通過民族分布特點的概括,引導學生理解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利用“中華民族分布圖”分析我國民族的分布特點 漢族如何分布?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我國的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點? 了解我國的民族政策: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目標三:通過中華民族分布圖,學生能總結說出我國民族分布特點。環節四 播放全面小康社會取得的成就 學生觀看視頻,了解國家在民族團結和共同小康所做達到的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目標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增強對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認同,培養熱愛各民族的情感,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3《民族》教案.docx 1.3《民族》課件.pptx 媒體1.mp4 媒體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