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2課時《嬉游曲》第六單元 快樂的少年(人音)五年級上01本課目標02新課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展示05課堂拓展06課堂總結本課目標01審美感知通過欣賞作品,感受弦樂四重奏表達的情緒和意境。藝術表現能鑒賞各部分音樂的旋律特點,聽辨、討論、聯想,綜合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表現各部分音樂。文化理解通過欣賞作品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培養良好的欣賞習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新課導入02同學們,你們知道弦樂有哪些樂器嗎?新課導入02弦樂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古典吉他、魯特琴等。弦樂器主要分為拉弦樂器和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二胡等;彈撥樂器包括豎琴、吉他、古琴、琵琶、箏等。弦樂四重奏是什么意思?新課導入02弦樂四重奏是一種由四件弦樂器組成的演奏形式,也是很多作曲大師們熱愛的一種音樂體裁。新課導入02作品《嬉游曲》新知講解03聆聽音樂,感受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新知講解03通過聽音樂你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03這部作品在莫扎特的所有嬉游曲中最受歡迎。莫扎特于1772年創作此曲,當時他才十六歲。本曲與作者早年完成的四手聯彈曲《D大調鋼琴奏鳴曲》有許多相似之處,其展開部的寫法以及突出第一小提琴主導作用的寫法,表現出奧地利作曲家米夏埃爾·海頓對他的影響。下面聆聽第一樂章,感受第一樂章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03第一樂章——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在各聲部襯托下,第一小提琴呈示的第一主題生動活潑,富于動力性,猶如春天的溪水歡躍地奔流。這一輕快的主題奠定了整個樂章歡快的基調。這一主題反復以后,樂曲呈示第二主題。展開部主要以第一主題的素材為核心發展,在展開部的后半部分,樂曲轉為小調,形成樂曲色彩的對比。再現部重新出現了呈示部生動活潑的氣氛,最后平穩地結束第一樂章。下面邊聽音樂邊做聲勢動作表現音樂。新知講解03下面聆聽第二樂章:1.感受第二樂章的旋律有什么特點?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新知講解03第二樂章——行板,G大調,3/4拍子,奏鳴曲式。剛開始是行板主題,隨后樂曲先后出現兩支新的詠嘆調那樣流暢而富有表情的旋律。展開部很簡短,音樂平穩地進入再現部后結束。下面邊聽音樂邊哼唱新知講解03下面聆聽第三樂章:1.感受第三樂章的旋律有什么特點?2.表現了怎樣的畫面?3.速度是怎樣的?新知講解03第三樂章——急板,D大調,2/4拍子,奏鳴曲式。第一主題輕松跳躍,第二主題是音階式的上下起伏,然后整個呈示部反復一遍。展開部將新出現的主題作賦格式的發展,經過再現部后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新知講解03下面整體欣賞課堂展示05下面我們找幾位同學上臺做聲勢動作表現音樂。課堂拓展04莫扎特奧地利偉大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大師。出身于薩爾茨堡一個音樂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被譽為“神童”。3歲能即興演奏樂曲,4歲創作了鋼琴協奏曲,6歲在歐洲巡回演出,震驚歐洲,11歲創作了第一部歌劇。課堂拓展04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作品課堂拓展04看了視頻說說你的感受課堂總結06《嬉游曲》 弦樂四重奏 莫扎特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第6課《快樂的少年》第2課時《嬉游曲》。【教材分析】《嬉游曲》是人音版五年級上冊第6課《快樂的少年》第2課時欣賞課。莫扎特一生共創作了二十多首嬉游曲,這些作品雖然算不上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作,但在18世紀同類體裁的作品中,他的作品出類拔萃,直到今天這些作品還經常在音樂會上出現,而且深受人們的喜愛。本課聆聽的《嬉游曲》是《B大調弦樂四重奏嬉游曲》(作品 137)的第三樂章,創作于1772年。這是一首速度很快的樂曲,3/8拍緊湊的節奏,猶如舞者在不停地旋轉。旋律輕快活潑,靈動的 A主題是整個樂章的點睛之筆。【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但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對這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欣賞作品,感受弦樂四重奏表達的情緒和意境。(二)藝術表現能鑒賞各部分音樂的旋律特點,聽辨、討論、聯想,綜合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表現各部分音樂。(四)文化理解通過欣賞作品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培養良好的欣賞習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一)教學重點:1、能鑒賞各部分音樂的旋律特點,聽辨、討論、聯想,綜合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二)教學難點:1、能用肢體語言和樂器表現各部分音樂。【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問題導入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弦樂有哪些樂器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弦樂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古典吉他、魯特琴等。弦樂器主要分為拉弦樂器和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二胡等;彈撥樂器包括豎琴、吉他、古琴、琵琶、箏等。弦樂四重奏是什么意思?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弦樂四重奏是一種由四件弦樂器組成的演奏形式,也是很多作曲大師們熱愛的一種音樂體裁。今天我們欣賞這首作品,它的名字就叫作《嬉游曲》(書寫板書《嬉游曲》)【設計意圖:以問題為切入點,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導入新課】二、師生互動,感受作品教師:聆聽音樂,感受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通過聽音樂你想象到了怎樣的畫面?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這部作品在莫扎特的所有嬉游曲中最受歡迎。莫扎特于1772年創作此曲,當時他才十六歲。本曲與作者早年完成的四手聯彈曲《D大調鋼琴奏鳴曲》有許多相似之處,其展開部的寫法以及突出第一小提琴主導作用的寫法,表現出奧地利作曲家米夏埃爾·海頓對他的影響。下面聆聽第一樂章,感受第一樂章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一樂章——快板,D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在各聲部襯托下,第一小提琴呈示的第一主題生動活潑,富于動力性,猶如春天的溪水歡躍地奔流。這一輕快的主題奠定了整個樂章歡快的基調。這一主題反復以后,樂曲呈示第二主題。展開部主要以第一主題的素材為核心發展,在展開部的后半部分,樂曲轉為小調,形成樂曲色彩的對比。再現部重新出現了呈示部生動活潑的氣氛,最后平穩地結束第一樂章。下面邊聽音樂邊做聲勢動作表現音樂。預設:做聲勢動作表現音樂。教師:下面聆聽第二樂章,感受第二樂章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二樂章——行板,G大調,3/4拍子,奏鳴曲式。剛開始是行板主題,隨后樂曲先后出現兩支新的詠嘆調那樣流暢而富有表情的旋律。展開部很簡短,音樂平穩地進入再現部后結束。下面邊聽音樂邊哼唱預設:哼唱教師:下面聆聽第三樂章,感受第三樂章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表現了怎樣的畫面?速度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三樂章——急板,D大調,2/4拍子,奏鳴曲式。第一主題輕松跳躍,第二主題是音階式的上下起伏,然后整個呈示部反復一遍。展開部將新出現的主題作賦格式的發展,經過再現部后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預設:打節奏教師:下面整體欣賞預設:整體欣賞三、精彩演繹,自由暢想教師:下面我們找幾位同學上臺做聲勢動作表現音樂。預設:上臺表演【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作品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了解一下作曲家:莫扎特奧地利偉大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大師。出身于薩爾茨堡一個音樂家庭,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被譽為 “神童”。3歲能即興演奏樂曲,4歲創作了鋼琴協奏曲,6歲在歐洲巡回演出,震驚歐洲,11歲創作了第一部歌劇。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作品預設:欣賞視頻教師:看了視頻說說你的感受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總結【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作品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培養良好的欣賞習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br/>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嬉游曲》弦樂四重奏 莫扎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4.弦樂四重奏:嬉游曲.mp3 【新課標】人音版音樂五年級上冊《嬉游曲》教學設計.docx 【新課標】人音版音樂五年級上冊《嬉游曲》課件.pptx 莫扎特-小步舞曲-嬉游曲.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