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知識連接】一、先秦時期綱要上冊 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 經濟與社會生活 文化交流與傳播一、中華文明起源 1.舊石器時代 打制石器、漁獵采集、群居生活、學會用火 新石器時代 磨制石器、大量使用陶器、開始從事原始農業、飼養家畜。文化遺存: (1)早期: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粟)、大汶口文化 長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水稻、養蠶繅絲) (2)晚期:黃河流域:龍山文化(蛋殼黑陶) 長江中下游:良渚文化(玉器、祭壇、神廟) 遼河上游:紅山文化(玉器、祭壇、神廟) 3.三皇五帝時代 炎黃被后世尊為華夏族的始祖。 禪讓制 “萬邦時代” 階級階層分化比較明顯,具備國家初始形態 二、早期國家的文明發展 1.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 陽城 (1)王位世襲制 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 殷 (1)政治制度:內外服制 (2)文化:甲骨文、青銅器 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鎬京 (1)分封制 (2)宗法制 (3)禮樂制 商周經濟: (1)井田制 (2)農業工具:木、石、骨、蚌,青銅工具極少 (3)手工業:青銅鑄造 三、春秋戰國 1.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3.戰國七雄 4.華夏認同:春秋時期,中原各族自稱“華夏”。戰國時期,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 5.經濟發展: (1)農業:鐵農具、牛耕、水利工程。 (2)手工業:分工細密。 (3)工商業:貨幣流通廣泛、涌現出一批中心城市。 6.變法運動 商鞅變法 百家爭鳴 1.先秦政治制度(1)夏:世襲制 (2)商:內外服制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4)戰國郡縣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開始產生 2.選官制度: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3.德治與法治 西周: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并制作禮樂制度 (1)鄭國·子產“鑄刑書” (2)德治與法治之爭 4.變法: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商鞅變法 5.貨幣 銅鑄幣:布幣、刀幣、圜幣、蟻鼻錢 6.戶籍制度 戰國開始制定戶籍 1.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1)農業:黃河中下游:粟 長江中下游:水稻 (2)畜牧業:河姆渡居民已經飼養豬、狗 2.手工業工具 (1)約3萬年前山頂洞人骨針縫制獸皮 (2)新石器晚期:陶紡輪紡線、陶器坯車制坯 3.農業 (1)商、西周:君主和貴族掌握土地,農夫集體耕作。 (2)鐵器得到推廣、鐵犁牛耕的應用。 (3)家庭為基本單位生產。 4.商業 (1)商朝:貝幣、商人、“工商食官” (2)《周禮》:借貸糾紛 (3)商周:契約 5.居住 (1)原始社會末期:集鎮 (2)商:城市初具規模 (3)周:營建城市形成制度。 6.水陸交通:春秋:運河(邗溝) 7.中醫成就:戰國:扁鵲四診法 1.中華文化發展歷程 1.多元起源 2.中原華夏族率先成為核心,并向四輻射,推動著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形成。 2.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多元一體;源遠流長;兼容并蓄; 3.教育:“學在官府”孔子首創私學 4.傳統文化 ①百家爭鳴 ②文化內涵: 人本思想、天人合一、 家國情懷、崇德尚賢、 自強不息、和而不同。二、秦漢時期時期 綱要上冊 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 經濟與社會生活 文化交流與傳播秦朝 1.中央集權制度 (1)皇帝制度:皇權至上、皇位世襲、皇帝獨尊 (2)三公九卿制 (3)郡縣制 1.政治制度:國家重大事務由公卿廷議,最后由皇帝截斷 2.文書制度:以郵傳為中心的文書傳送系統,以保障皇帝與中央的政令能夠傳送到全國各地。 3.選官制度:“以吏為師,以法為教” 4.官員考核:上計制 5.監察:設御史大夫 6.法律:以法治國,編纂律令 7.民族關系:開始統一多民族國家 (1)設典客、典屬國等官職管理民族事務 (2)北逐匈奴,修長城; 南撫夷越,設桂林、南海、象郡 8.貨幣:圓形方孔半兩銅錢 9.賦役制度:田賦、人頭稅、徭役 10.戶籍:分類登記制度(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11.基層組織:鄉里制度 12.社會治理:“什伍組織”相互監察 13.社會救濟和優撫政策:皇帝賜鳩杖 1.經濟政策 重農抑商 2.商業 統一貨幣、車軌、度量衡 3.交通:修馳道、直道、五尺道;開鑿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 1.文化:推崇法家學說文化專制,焚書坑儒 2.書寫材料 簡策和帛書兩漢 一、西漢的興亡 1.漢初政策: (1)漢承秦制 (2)郡國并行制 4.西漢的強 (漢武帝時期) 加強中央集權 ①政治:推恩令;設中朝(中外朝制);察舉制、刺史;用酷吏。 ②經濟:改革幣制(五銖錢);實行鹽鐵專賣、鑄幣權收歸中央;推行均輸平準、抑制工商業者; ③思想:罷黜百家,尊崇儒術 (2)穩固邊疆,開拓疆域:張騫通西域促進與的聯系,形成“絲綢之路” 二、東漢的興衰 1.東漢的衰落:宦官專權、外戚干政、“黨錮之禍”、軍閥割據;土地兼并、黃巾起義 2.兩漢文化 (1)史學:《史記》、《漢書》 (2)文學:漢賦、樂府詩 (3)科技: ①醫學:《黃帝內經》、《神農本 經》 ②數學:《九章算術》 ③造紙術:蔡倫改進 1.政治制度:漢承秦制:漢初,各種制度基本沿襲秦朝 (1)中央行政: ①漢武帝設中朝 ②東漢尚書臺成為新的行政中樞 地方行政: ①漢初:郡國并行 ②東漢晚期:州郡縣三級制 2.選官:察舉制:??坪吞乜?3.官員考核:上計制 4.監察:(1)中央:設御史大夫 (2)地方:漢武帝時設刺史巡視監察 5.法律:沿襲秦律,制成《九章律》漢武帝后,以經注律 6.民族關系 (1)中央管理機構:大鴻臚 (2)政策: ①和親:漢初 ②戰爭:漢武帝三次北擊匈奴,東漢竇憲出擊北匈奴,西遷遠方。 (3)地方行政機構 ①河西走廊:河西四郡 ②西域:前60年,設西域都護府 ③東北:護烏桓校尉 (4)開發:邊疆屯戍、在西域設田官 7.對外交往 (1)陸路:經河西走廊向中亞、西亞延伸 甘英出使大秦,抵達波斯灣。 (2)海路:合浦郡徐聞縣出發,最遠到印度南部 東漢:光武帝賜日本“漢委奴國王”金印 8.貨幣:西漢武帝鑄“五銖錢” 9.賦役制度:田賦、人頭稅、徭役、財產稅 10.戶籍制度: (1)宰相主管 (2)“編戶齊民” 11.社會救濟:建立常平倉制度 1.水利工程: 龍首渠 2.灌溉工具: 東漢末期,出現翻車 手工業工具:紡織:漢朝畫像石出現紡織紡紗場景 冶鐵鼓風工具:水排 4.外貿:絲綢通過絲綢之路運往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 5.水陸交通(1)陸路:絲綢之路成為連接亞歐北非的大通道。 (2)水路: ①東線通向朝鮮半島、日本。 ②南線能和印度洋。 6.疫病與醫學成就 (1)西漢后期,政府對疫病患者進行隔離 (2)《黃帝內經》——中醫基礎理論 (3)東漢晚期:華佗“麻沸散”和“五禽戲” (4)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1.傳統文化 (1)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東漢末年:道教興起 2.佛教傳入: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 3.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大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帝國 4.古代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1)張騫通西域 (2)陸上絲綢之路 (3)“草原絲綢之路” (4)“西南絲綢之路” (5)“海上絲綢之路” 5.商路上的文化交流 (1)“汗血馬”、苜蓿、葡萄、帶“胡”字物種傳入 (2)佛教傳入 6.教育 (1)中央官學:太學 (2)建立地方官學 7.書寫材料 東漢蔡倫“蔡候紙”【習題連接】1.某考古研究表明,距今約5000-3700年前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于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下列古人類遺址與原始文化遺存符合該時期的是( )A.大汶口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仰韶文化 D.良渚文化2.紅山文化牛梁河遺址出土的玉器,造型、紋飾設計精美,數量多寡不一,處于中心的大墓唯玉為葬,而墓地越向邊緣規格越低。材料主要說明紅山文化( )A.玉器已應用于生活的多個方面 B.出現了私有制以及階級的分化C.是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政權 D.手工業的規模和技術十分高超3.中國古代有大量關于大禹治理洪水的史料記載,眾多出土青銅器銘文上都留下了近乎相同的“天命禹敷土,墮山,濬川”內容。禹治水,在廣闊地域調動人力物力,打破了部落血緣紐帶,這有助于( )A.證實大禹治水的真實歷史史實 B.建立超越部落關系的公共權力C.說明夏代國家政權建立的過程 D.反映遠古世界自然環境的惡化4.禪讓制一直以來被儒家理想化為圣人主動讓賢,但近年出土的郭店簡中記載“(圣人)四肢倦惰,耳目聰明衰,禪天下而授賢,退而養其生”,據此學者推斷圣人并不一定是因為內在德性而自覺自愿地禪位。這說明( )A.新材料證明了禪讓制是傳說 B.儒家長期錯誤地解讀禪讓制C.出土文物可以豐富歷史認知 D.歷史真實性取決于考古證實5.“如果把夏商時代的方國聯盟比喻為一堆相互間沒有太多聯系的馬鈴薯的話,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國則是一只裝滿馬鈴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馬鈴薯有了較多的接觸和聯系?!边@一比喻說明周代的封邦建國(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 B.實現了中央權力高度集中C.加強了對地方的管控 D.促使華夏認同觀念的產生6.早期分封現象開始于氏族部落時代的征服拓殖關系,大體相當于黃帝以來的姓氏分化、賜姓命氏、分土別國及別封。周代分封首先要選定“必著功德”“多有嘉功”的“建德者”“有德之人”;接下來是“賜姓命氏”,最后賜予土地。據此可知,分封制( )A.與宗法制度結合 B.以旁姓異族為主要對象C.具有嚴格的程序 D.確立起嚴密的集權體制7.在中國古代,神鳥“鳳”被視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商周時期,鳳紋只在統治階層專用的青銅器皿等物件上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陶器、漆器、織物等普通器物都出現了鳳紋裝飾。這一變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社會生產力獲得發展 B.不同行業間互相借鑒C.社會上講究美學雕飾 D.社會權力結構的變革8.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為隨葬品不足,新繼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魯國祈求,史稱“求賻”。西周以來“天子不求私財”的傳統從此打破,過去諸侯必須朝會天子的禮儀也名存實亡,相反,天子卻要向諸侯進行聘問。這說明當時( )A.分封制已經徹底崩潰 B.政治格局發生變化C.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宗法制進一步發展9.秦國商鞅變法推行等爵制,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如表所示公士 上造 簪裊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 五大夫 左庶長右庶長 左更 中更 右更 少上造 大上造 駟車庶長 大庶長 關內侯 徹侯“士”和“大夫”等舊貴族稱謂被壓低至十級以下。這一舉措( )A.提高了人們的進取精神 B.強化了對基層的控制C.旨在提高平民經濟地位 D.增強了軍隊的戰斗力10.《孔氏家語》記載:孔子任魯國大司寇時提出“隳三都”的政治主張:“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過制,請皆損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笨鬃印般娜肌敝荚? )A.貫徹家國一體的政治理念 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C.維護等級森嚴的禮樂秩序 D.締造四方臣服的專制主義11.關于水稻種植,我國古代文獻中留下了大量記載。“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四民月令》 崔寔(東漢)“下泉宜稻,得其宜,則利百倍” 《博物志》 張華(西晉)“曝(稻)根令堅”;“稻無所緣,唯歲易為良” 《齊民要術》 賈思勰(北朝)據此可以看出( )A.農業勞動模式發生變化 B.精耕細作農業有所發展C.土地利用效率尚需提升 D.水稻種植區域得到推廣12.春秋時期北方的銅鏡傳至楚國,到戰國時期楚國的銅鏡后來居上,傳播廣遠,甚至在阿爾泰山西麓的古代遺址中發現了堪稱標準的楚式四山鏡。材料表明( )A.華夏觀念認同 B.青銅冶煉發達 C.文化相互交流 D.絲綢之路貫通13.秦代選官主要實行軍功入仕,軍功以在前線殺敵數量來計算;漢代選官主要實行察舉制,由地方官在轄區內考察人才并推薦給中央,被察舉的人必須品德高尚、學識才干出眾。這反映出秦漢之際( )A.中央集權不斷強化 B.入仕通道趨于多元C.選官的客觀性增強 D.治國理念發生變化14.以下為漢代部分政論家的言論摘選:“天道之大者在陰陽。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 [西漢]董仲舒《天人三策》“義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東漢]王符《潛夫論》“情無所止,禮為之儉;欲無所齊,法為之防?!?[東漢]仲長統《昌言》據此可知,漢代思想界( )A.擯棄了秦朝治國方針 B.儒法思想走向融合C.呈現出多元爭鳴局面 D.天人感應學說盛行15.漢代有“班春”之制,即皇帝和政府頒布法律,一方面在諸宮闕懸掛法律規章供四方人士前來觀瞻學習,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進行傳達。這反映了漢代重視( )A.主流思想的貫徹落實 B.樹立清明的吏治風氣C.政府官員的治國才能 D.法制意識的社會教化16.下表是秦漢時期部分竹簡的記載。據此可知,秦漢時期( )內容 出處“早(旱)及暴風雨、水潦、(螽)、群它物傷稼者,亦輒言其頃數。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盡八月□□之。” 睡虎地秦簡《田律》“馬牛誤職(識)耳,及物之不能相易者,貲官嗇夫一盾?!?睡虎地秦簡《效律》“縣道已豤(墾)田,上其數二千石官,以戶數嬰之,毋出五月望?!?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田律》A.嚴刑峻法得到推崇 B.政府重視農業生產C.文書制度漸趨成熟 D.官員考核側重政績17.城市規劃雖是個新近的名詞,但古代中國已有城市規劃的理念,如管子認為“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據材料可知管子的城市規劃理念是( )A.突出城市的政治功能 B.強調城市的防御能力C.城市建設應因地制宜 D.城市發展應遵循禮制18.秦漢兩代朝廷非常重視道路的建設。秦兼并六國之后,建立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道路交通網;西漢武帝時,在秦成果的基礎上,開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東漢的都城洛陽則是“處于中土,平夷洞達,萬方幅湊”的交通樞紐。這些成就的取得( )A.保證了秦漢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 B.說明交通是秦漢地方治理的核心C.得益于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需要 D.確保了中央對地方的絕對領導權19.《黃帝內經》認為人的身、心、行共同構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諧發展?!暗隆惫艿木褪切模ㄡt者)身心不合,無以“扶正祛邪”。材料認為《黃帝內經》( )A.蘊含了樸素的唯物論思想 B.強調了中醫醫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醫理論的最高水平 D.奠定了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基礎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所述現象農業、手工業和精美玉器,社會分化現象出現與良渚文化相符,D項正確;大汶口文化距今約7000年——5000年,與材料說法不符,排除A項;河姆渡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時期大致一致,排除B項;仰韶文化主要栽培粟,排除C項。故選D項。2.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紅山文化牛梁河遺址出土的玉器數量多寡不一,從中心到邊緣,墓葬規格逐漸降低,說明紅山文化出現了私有制以及階級的分化,B項正確;材料僅說明紅山文化牛梁河遺址出土大量玉器以及玉器作為品葬品,但未體現玉器已應用于生活的多個方面,排除A項;夏朝是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政權,排除C項;材料說明紅山文化出現了私有制以及階級的分化,未體現手工業的規模和技術十分高超,排除D項。故選B項。3.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禹治水,在廣闊地域調動人力物力,打破了部落血緣紐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禹治水,在廣闊的地域調動人力、物力,加強了各地的聯系,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部落血緣紐帶,建立超越部落關系的公共權力,B項正確。大禹治水的過程有利于國家的建立,A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材料沒有涉及夏代建立,排除C項;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材料重點不在于反映古代惡劣的自然環境,排除。4.答案:C解析:郭店簡的出土引起學者對以往認知的懷疑,便有了新的推測,說明出土文物可以豐富歷史認知,C項正確。新材料的發現只是讓學者進行推斷與猜測,并沒有確切證明禪讓制是傳說,排除A項;現代學者僅僅是根據出土文物進行了推斷,不能說明儒家的解讀一定錯誤,排除B項;歷史真實性的確定有多種方式,“取決于”考古證實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5.答案:C解析:根據“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國則是一只裝滿馬鈴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馬鈴薯有了較多的接觸和聯系”可得出強調的是周代的分封制,使各地加強了聯系,加強了對地方的管理,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分治,排除A項;周代沒有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項;華夏認同觀念產生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排除D項。故選:C。6.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分封制在分封對象、諸侯國號、分封內容上有一套嚴密的程序,故選C項;材料沒有體現宗法制對分封制的影響,故排除A項;周代分封制以同姓親族為主要對象,故排除B項;在分封制下,中央集權體制尚未確立,故排除D項。7.答案:D解析:據材料“鳳紋只在統治階層專用的青銅器皿、玉飾物件上出現……普通器物都出現了鳳紋裝飾”,鳳紋由原來的統治階層專用逐漸用于普通器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諸侯勢力逐漸增強,導致分封宗法制逐漸瓦解,說明傳統的社會權力秩序發生了變化,D項正確;材料是以“鳳”紋來說明權力結構的變化趨勢,反映的是政治形勢變化,不能反映生產力獲得發展,排除A項;鳳紋由原來的統治階層專用逐漸用于普通器物不能說明不同行業間互相借鑒,排除B項;僅從材料,無法得出講究美學雕飾,排除C項。故選D項。8.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東周時期,周王被迫向諸侯祈求已逝周王的隨葬品,打破了之前的禮儀制度,這體現了周王室的衰落,說明傳統秩序遭到破壞,原有的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化B項正確;此時分封制并未徹底崩潰,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此時周天子仍然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室的衰落,說明宗法制遭到了破壞,排除D項。故選B項。9.答案:A解析:秦國商鞅變法推行的等爵制,把“士”和“大夫”等舊貴族稱謂壓低至十級以下。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有意壓制舊貴族勢力,提升新興地主的地位,這提高了人們的進取精神,故A正確;這一舉措不是強化對基層的控制,故B錯誤;這一舉措旨在提高地主的經濟地位,故C錯誤;這和增強軍隊的戰斗力無關,故D錯誤。10.答案:C解析:材料引文大意是,孔子主張:卿大夫的家中不能私藏兵器鎧甲,封地內不能建筑一百雉規模的都城,這是古代的禮制。當前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大夫的城邑都逾越了禮制,請削減他們的勢力。于是派季氏家臣仲由拆除三家大夫的城池??梢娍鬃印般娜肌敝荚诰S護等級森嚴的禮樂秩序C項正確;家國一體是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點,材料所述為禮樂制,排除A項;材料體現主張恢復西周等級森嚴的禮樂制度,而非遵守分封制度,排除B項;加強君主專制是法家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C項。11.答案:B解析:據材料“美田欲稀”“下泉宜稻”“曝(稻)根令堅”可知古代文獻對水稻種植的疏密、地點和稻根培植都進行了詳細記載,反映了古代稻作農業精耕細作的發展,故選D項;漢代到魏晉農業勞動模式均為男耕女織的小農經營,材料無法體現變化,排除A項;材料中精耕細作反映了勞動效率的提升,排除C;材料未反映種植區域的變化,排除D。12.答案:C解析: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銅鏡傳到楚國以及楚國的銅鏡生產從無到有,后來居上,傳播到阿爾泰山一帶等,表明了當時的文化相互交流,C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華夏觀念認同,排除A項;材料不足以說明當時青銅冶煉發達,排除B項;絲綢之路直到西漢時期才開辟,排除D項。故選:C。13.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是大一統國家的形成時期,統治者利用法家思想鞏固統治。漢朝是大一統國家的鞏固與發展時期,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鞏固統治。因此選官標準由軍功演變為德行和才能,反映了治國理念的變化,D項正確;選官標準的變化適應了中央集權的加強,但與材料主旨無關,A項排除;材料體現不出入仕通道趨于多元,B項排除;材料涉及選官標準,未涉及客觀性,C項排除。故選:D。14.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陽為德,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義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等可知,董仲舒等三人都主張治國當以“刑德”“義法”“禮法”并用,反映了當時儒法思想的融合,B項正確;秦以法家思想治國,而材料中三人的思想都涉及法的使用,并未徹底擯棄,排除A項;漢武帝時期儒家成為主流思想,“多元爭鳴”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董仲舒強調天人感應,但其他兩人的說法不涉及這一學說,排除D項。故選B項。15.答案:D解析:漢代治國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排除A項;材料要求官吏學習法律,士大夫研究學習法律,與樹立清明的吏治風氣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漢代重視官員的治國才能,排除C項;根據材料“漢代……皇帝和政府頒布法律,一方面在諸宮闕懸掛法律規章供四方人士前來觀瞻學習,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進行傳達”可得知漢代政府重視法律建設,更重視法律的由上至下的傳達,以達到社會教化的目的,D項正確。故選:D。16.答案:B解析:A.材料提及的法律主要涉及農業生產,而非對違法者的刑罰,且“貨官嗇夫一盾”屬于正常處罰,不能體現嚴刑峻法,故A項錯誤;B.據材料可知,秦律規定,如有旱災、暴風雨、澇災、蝗蟲、其他害蟲等災害損傷了禾稼,要報告受災頃數。距離近的縣,文書由走得快的人專程遞送,距離遠的縣由驛站傳送,在八月底以前送達牛馬及不能調換的器物錯標,罰該官府的嗇夫一盾。漢代法律規定,民間開墾土地要由縣級地方政府向上級匯報。材料中的法律涉及到地方的農業生產、馬牛的管理、土地的開墾,由此可知秦漢時期重視農業生產,故B項正確;C.材料提及的法律主要涉及農業生產,只是部分提及文書送達期限,“文書制度漸趨成熟”與材料主旨不符,故C項錯誤;D.材料主旨是農業生產方面的法律規定而非官員考核內容,故D項錯誤。故選:B.17.答案:C解析:材料“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的意思是凡是營建都城,不把它建立在大山之下,也必須在大河的近旁。高不可近于干旱,以便保證用水的充足,低不可近于水潦,以節省溝堤的修筑。因此管子的城市規劃理念是城市建設應因地制宜,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政治功能突出、城市的防御能力及遵循禮制,排除ABD項。故選C項。1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交通建設與政治制度的關系。依據材料所給內容,學生能夠看出秦漢在交通建設方面的共性,即交通成網,都城為中心。由此判斷選項A、保證秦漢商品經濟高度發展與史實不符,故不選;選項B,夸大了交通建設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與史實不符,故不選;選項C,能夠進行如此龐大的交通建設,其目的在政府加強對地方控制的需要,故C是正確選項;選項D,交通建設有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但無法確保,程度不合理,故不選。19.答案:B解析:由材料“‘德’管的就是心,(醫者)身心不合,無以‘扶正祛邪’”,可知《黃帝內經》強調醫者的醫德,B項正確。材料僅體現《黃帝內經》強調身、心、行三者整合及對醫德的重視,未探究萬物的本原,因而沒有蘊含唯物論思想,A項錯誤。材料沒有與其他醫學理論作比較,無法判斷出《黃帝內經》代表了中醫理論的最高水平,且中醫學的發展是不斷與時俱進的,C項錯誤?!饵S帝內經》奠定了傳統中醫學的理論基礎,但材料內容與此無關,D項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