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中國共產黨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知識連接】一、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19--1927年)綱要上冊 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 文化交流與傳播1.五四運動 背景:1919年巴黎和會外交失敗。 經過:①爆發: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十幾所學校的學生齊集天安門前,舉行游行示威,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遭到北洋軍閥的鎮壓。 ②發展:6月5日,上海出現大規模的工人罷工和商人罷課,標志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③結果:北京政府釋放被捕學生,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性質: ①一場偉大的愛國革命運動 ②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運動 ③一場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 ④為中共成為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 ⑤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⑥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點 2.馬克思主義傳播 時間:俄國十月革命后 進程: ①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②1920年李大釗、陳獨秀發起馬克思研究會。 ③李達、陳望道、李漢俊投身于馬義的翻譯和宣傳。 3.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條件: ①思想: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②階級:工人運動發展,無產階級壯大 ③組織: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 ④國際:共產國際的指導與幫助 (2)成立:中共一大 ①時間:1921年7月23日 ②地點:上海后轉到浙江嘉興南湖 ③內容:通過綱領,確定名稱;明確奮斗目標;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 ④意義: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帶來光明和希望。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 4.國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認識到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②中共三大通過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 (3)標志: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5.國民革命(1924——1927) 興起:1925年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通過兩次東征消滅陳炯明的勢力,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統一。 高潮:1926年,國共合作開始北伐,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失敗: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國民大革命失敗。 1.中華民國時期的改革 (1)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律、教育等各個方面。 (2)結果:由于民國時期政局動蕩,國家始終未能實現實質上的統一,這些改革多以失敗告終。 2.關稅制度的演變 國民革命時期,中共和國民黨都明確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要求關稅自主的主張。 1.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 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推動了中華文化的進步。 2.中華文化在交流中發展 五四運動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一戰與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 (1)在中國,五四運動爆發,先進的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二、南京國民政的統治和中共開辟革命新道路(1927-1937年)(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土地革命時期)綱要上冊 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 文化交流與傳播1.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 “寧漢合流”:1927年秋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標志著國民黨專制統治的確立。 繼續北伐:1928年,國民政府繼續北伐,討伐張作霖。 東北易幟:1928年底,張學良通電全國,宣告東北三省服從國民政府,改旗易幟。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一全國。 民族工業“黃金十年” ①原因:民族資產階級興辦實業的熱情提高;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蓬勃開展。 ②表現: A.除原因紡織、面粉外,新興工業部門化學、橡膠、搪瓷等都有一定發展。 B.官僚資本:憑借國家權力,迅速斂財,四大銀行成為工具。 2.工農武裝割據開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義:1927年8月1日,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2)八七會議: ①時間、地點:1927年8月7日,漢口。 ②內容:總結了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井岡山道路的開辟 ①過程: A.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起義受挫,毛澤東決定向山區進軍 B.建立:10月,毛澤東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C.會師: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的革命隊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 ②意義: A.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B.中國革命走上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4)“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①根據地建設:到1930年夏,全國已建立起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分布在十多個省,革命武裝力量達十萬人。 ②政權建設: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人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寶貴探索與嘗試。 ③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他們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發展生產,支持革命。 3.紅軍長征 (1)遵義會議 ①時間地點:1935年1月,貴州遵義。 ②內容:集中全力解決軍事和組織問題 ③意義: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1.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政治制度 (1)“訓政”時期 ①開始:1928年。 ②表現:《訓政綱領》 A.政權機構:由國民黨全國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大會閉會期間,把政權托付給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 B.五權分立的五院制: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項治權,托付給國民政府總攬執行 C.監督: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負責指導監督國民政府的重大國務 ③實質:所謂的“訓政”,是剝奪人民權利的一黨專政。 蘇維埃政權 (1)建立: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了憲法大綱,正式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2)性質:蘇維埃政權屬于工人、農民、紅軍士兵及一切勞苦民眾。 (3)意義:是創建人民革命政權的嘗試。 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公務員制度 (1)概況 ①人事制度:重新設計頒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稱謂逐漸被“公務員”代替。 ②公務員制度的確立:1929年,國民政府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1933年頒布《公務員任用法》。 ③完善: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試法》,此后又頒布一系列法規。 (2)特點 ①以北洋政府時期的文官制度為基礎,繼承、吸收了中國傳統考試監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華。 ②公務員的選任由最高考試機關——考試院負責。 ③孫中山關于文官考試的思想主張,幾乎全部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確立。 ④《考試法》允許女子參加考試,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平等性。 ⑤對一般在職人員,國民政府也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別審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資格。 局限性:盡管有制度規定,但實施過程中漏洞百出,任用親信、拉幫結派現象始終無法禁絕。 4.中國的貨幣的演變 國民政府實行法幣改革 時間:1935年 內容:由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禁止銀元的流通,將白銀收為國有。 5.關稅制度的演變 (1)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宣告關稅自主,并公布國定《進口稅暫行條例》。 (2)1928年,國民政府發表“改訂新約”的對外宣言,關稅自主為其兩項主要內容之一。國民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在關稅自主權上取得了進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稅率。 6.個人所得稅制度:1936年,國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稅暫行條例,隨之開始征收個人所得稅。 1.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 1926年成立國立歷史博物館。 2.學校教育的發展 1928年組建國立清華大學,延聘國內外著名學者執教,迅速發展成為全國高水平的大學。 3.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設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公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物保護法律《古物保護法》【習題連接】1.五四運動后,蔡元培在《社會主義史序》一文中寫道:“從表面上來看,雖然在中國實行馬克思主義可能有違理論原文,但這并不要緊,因為馬克思主義并非是一個呆板的模型,我們只需要遵守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原則與根本宗旨就是了?!笨梢?,蔡元培的觀點( )A.有助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B.加速了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C.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D.引領了民主科學的思想潮流2.下表為1920—1922年《新青年》部分欄目簡介。據此可知,《新青年》( )欄目 活動俄羅斯研究專欄 發表了許多真實介紹蘇俄革命基本經驗和建設情況的文章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欄 大量刊載馬克思、列寧的著作,發表介紹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跡和思想的文章關于社會主義的討論專欄 批判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基爾特色社會主義等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捍衛和傳播馬克思主義A.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B.成為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陣地C.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 D.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的大旗3.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各種事實證明,加給中國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資本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因此反對那兩種勢力的民主主義的革命運動是極有意義的。這說明中國共產黨( )A.意識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B.實事求是進行革命策略調整C.確立國共合作進行民主革命 D.總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4.下表是1921~1927年中國共產黨黨員數量與成分統計情況(單位:名)。據此可推知,這一時期的中國共產黨( )時間 黨員人數 黨員成分人數及比例工人 農民 知識分子 軍人 商人 其他1921.07(一大) 50多 4;7.5%1922.06(二大) 195 21;10.76%1923.06(三大) 420 164;37.96%1924(上半年) 650 160;40%1925.01(四大) 994 498;50%1925.09 31641926.01 4000 2800;70%1926.02 80001926.05 11257 7430;66% 650;5.0%1926.11 18526 11120;60% 2180;11.78% 27.35%,其中軍人均1500人1927.04(五大) 57967 31186;50.8% 10840;18.7% 19.1% 3.1% 0.5% 7.8%A.領導了國民大革命 B.工作重心發生轉移C.注重鞏固階級基礎 D.階級屬性發生變化5.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強階級基礎。中共一大在討論今后的工作時,“決定集中我們的全部精力組織工廠工人……鑒于我們的黨至今幾乎完全由知識分子組成,所以代表大會決定要特別注意組織工人”。這反映出當時( )A.革命統一戰線建立 B.民主革命綱領開始制定C.黨的中心任務確立 D.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形成6.中國共產黨的一份告全黨黨員書指出:“國民黨中央驅逐軍隊中的共產黨黨員,我們的黨不得不秘密起來……這所謂國民政府是什么?他從革命的政權機關變成了資產階級之反動的執行機關,變成了軍閥的工具?!庇纱?,中國共產黨( )A.闡明工農武裝割據的必要性 B.確定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方針C.批判“左”傾錯誤的危害性 D.動員工農紅軍進行戰略性的轉移7.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改革關稅保管制度,將關稅分為值百抽五的舊稅與新增的額外關稅兩項,前者照舊存入匯豐銀行償付外債、賠款,后者則存入中央銀行。1932年,國民政府徹底取消兩種稅款的分別,將全部關稅存入中央銀行。關稅保管權的變更( )A.扭轉了中國對外貿易入超局面 B.推動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全面接軌C.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D.導致中國近代經濟結構發生根本變化8.紅軍長征后,國民政府恢復原蘇區農村舊秩序時,矯正了“耕農與地主之對立”的一些弊失,規定地主占地不得超過200畝,放債年利率不得超過一分二厘。這主要反映出國民政府( )A.主動進行土地改革 B.受到中共土地革命的沖擊C.推行“耕者有其田” D.貫徹了“平均地權”的政策9.1935年召開的遵義會議,糾正了黨內的“左”傾軍事路線錯誤,取消了博古的中共中央總負責人的職務,但黨一改以往懲辦主義的做法,而是繼續分配博古等犯了錯誤的同志以適當的工作。黨的這一轉變( )A.是黨政治智慧的體現 B.利于革命統一戰線的鞏固C.源于共產國際的壓力 D.旨在緩和黨內的派系斗爭10.1928年10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會議通過《訓政綱領》,強調“依照總理建國大綱所定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種政權,應訓練國民逐漸行使,以立憲政之基礎?!螜嘀姓⒘⒎ā⑺痉?、考試、監察五項,付托于國民政府總攬而執行之,以立憲政時期民選政府之基礎”。據此可知( )A.國共合作推動民主政治發展 B.《訓政綱領》融合了中外政治思想C.國民黨積極踐行新三民主義 D.國民政府已真正完成了國家統一11.1929年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和1933年頒布《公務員任用法》,標志著南京國民政府公務員制度的建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公務員制度以北洋政府時期的文官制度為基礎,并繼承、吸收了中國傳統考試、監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華。這主要表明( )A.南京國民政府公務員制度的形成是對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繼承B.南京國民政府公務員制度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和創新性C.制度的創新都必須繼承傳統文化的有利因子D.南京臨時政府比較重視公務員制度建設12.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的《考試法》規定:“甄拔政府任用之公務員”的任命人員考試,適用于除政務官以外的中央機關至鄉鎮保甲的行政人員。高等考試,甄拔各項任職公務員,在京城舉行,每年或隔年舉行一次,主考官由中央特派。對這一規定理解最準確的是( )A.體現了中西結合的特點 B.具有較強黨派性和政治性C.確立了文官考試的原則 D.有助于激發官民的責任感13.從20世紀20年代起,各地美術學校陸續設立“國畫課”“國畫科(系)”。1927年,在音樂家劉天華主持下,國樂改進社成立。1931年7月,中華醫藥聯合會更名為中華國醫學會。1931年底至1932年初,京戲大師齊如山參與創建國尉學會。這些現象反映了( )A.國人文化自覺意識增強 B.國民政府注重科教文化C.傳統文化緊跟時代潮流 D.知識精英探索國家出路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蔡元培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并非是一個呆板的模型,我們只需要遵守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原則與根本宗旨就是了”,有助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項正確;工人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早期共產黨組織的成立、馬克思主義不斷傳播等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排除B項:C項表述中,“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之說與材料及史實均不相符,排除C 項;新文化運動樹立了民主、科學兩大旗幟,批判了尊孔復古的逆流,促進了民眾思想解放,排除D項。故選A項。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概況。選擇B:根據表格信息可知,1920—1922年《新青年》大量刊載馬克思等人的著作,批判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思潮,說明《新青年》成了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陣地。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1920—1922年《新青年》大量刊載馬克思等人的著作,批判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或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不涉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中國化”無從體現。排除C:1919年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排除D:李大釗已于1919年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3.答案:B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中共二大提出現階段的目標為反帝反軍閥,這是在正確認識國情的基礎上提出的,說明中國共產黨實事求是進行革命策略調整,故選B;華北事變后,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排除A;國民黨“一大”確立國共合作,排除C;工農武裝割據理論提出于土地革命時期,排除D。4.答案:C解析:從表中工人出身黨員發展比例看,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十分注意吸收工人積極分子入黨,鞏固自己的階級基礎,故選C項;A項缺乏材料依據.故排除A項;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是在秋收起義失敗后,故排除B項;我黨是工人階級政黨,階級屬性沒有發生變化.故排除D項。故選:C。5.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特別注意組織工人”及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中心工作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的決議,故選C項。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以國共合作為特征的革命統一戰線建立,排除A項。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排除B項。1927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排除D項。6.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國民黨中央驅逐“軍隊中的共產黨員”,使中共從合法轉向“秘密”斗爭,說明此時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敗之時,面對國民政府從“革命的政權機關”轉變成“反動執行機關”、“軍閥的工具”,中國共產黨在八七會議上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方針,B項正確;八七會議前后,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中,此時尚未闡明中國工農武裝割據的必要性,A項錯誤;導致大革命失敗的是右傾機會主義而非“左傾”錯誤,C項不符合題意;材料所述現象與工農紅軍“戰略轉移”的背景不符,D項錯誤。7.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關稅保管權的變更使國民政府獲得了對關稅的支配權,這些稅收可以由國民政府支配使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國內的經濟建設,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C項正確;由于當時的國情,中國無法改變對外貿易逆差的局面,排除A項;“全面接軌”表述過于絕對,排除B項;“根本變化”表述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8.答案:B解析:據題意可知,由于紅軍在原蘇區農村進行了土地改革,因此在紅軍長征后國民黨政府也對地主土地數額和放債利率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這都是受到中共土地革命的沖擊帶來的結果,故選B;國民政府是部分恢復原有制度,不是進行土地改革,排除A;國民黨政府的措施不是“耕者有其田”和貫徹“平均地權”,排除CD。9.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逐步成熟。選擇A:根據題干內容可知,在遵義會議上,黨中央取消了博古“中共中央總負責人的職務”,但是改變以往“懲辦主義的做法”,“繼續分配博古等犯了錯誤的同志以適當的工作”,這是中國共產黨結合革命實際作出的決策,體現出黨的政治智慧。排除B: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1927年的時候,革命統一戰線就已經破裂。排除C:題干所述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解決內部問題的表現,而不是源于共產國際的壓力。排除D:題干所述是中國共產黨成熟的表現,且黨內斗爭不屬于派系斗爭。10.答案:B解析:據材料“治權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項”可知,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以美國的三權分立體制為藍本構建,考試權和監察權則體現了中國原有的國家治理思路,故選B項;國共合作的國民大革命已于1927年結束,國共兩黨由合作走向了對峙,國共合作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訓政綱領》是由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南京國民政府頒布的,其實質是肯定了國民黨的專制統治,違背了孫中山提出的主權在民的新三民主義的精神和原則,排除C項;1928年的中國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間,國共對峙、新舊軍閥混戰以及列強繼續盤踞中國,說明國民政府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國家統一,排除D項。11.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9年(中國)。據材料可知,南京國民政府公務員制度既有對北洋政府時期文官制度的繼承,也有對傳統考試、監察的借鑒,還有對西方文官制度的吸收,是在對古今中外多種相關制度吸收借鑒的基礎上最終形成的,B項正確;A項只是材料內容的一部分,斷章取義,排除A項;“必須”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南京國民政府對公務員制度的態度,排除D項。故選B項。12.答案:A解析:考查國民政府公務員選拔。在《考試法》規定的具體辦法和操作規程中,任命人員考試吸收借鑒了西方文官制度,高等考試則繼承發展了中國傳統考試制度,這體現了中西結合的選拔公務員考試特點,故A項正確。這一考試的具體辦法和操作規程在材料中并未體現黨派性,故排除B項;文官考試的原則是公開、平等、擇優,這一考試的具體辦法和操作規程中并未體現,故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是考試法的規定,適用人員為行政人員,并未涉及普通民眾,故排除D項。13.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國樂”“國畫”“國劇”“1927年,在音樂家劉天華主持下,國樂改進社成立。1931年7月,中華醫藥聯合會更名為中華國醫學會。1931年底至1932年初,京戲大師齊如山參與創建國尉學會”等,再結合時代背景,可知當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救亡圖存依然是時代要求,題干現象恰恰反映了民族國家意識的增強,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政府的作用,排除B項;題干信息沒有體現傳統文化的不斷更新,排除C項;知識精英探索國家出路未在材料中體現出來,排除D項。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