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知識連接】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1949-1956年)中外歷史綱要 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 經濟與社會生活 文化交流與傳播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第一屆政協會議 ①時間地點:1949年9月,北平 ②內容:A、確定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 B.施政綱領:《共同綱領》(臨時憲法) C.領導機構: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2)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 2.人民政權的鞏固 (1)土地改革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 ②意義: A.農民從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 B.為中國逐步實現工業化掃除了障礙。 (2)穩定物價 ①措施:進行“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 ②意義:到1952年底,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 (3)抗美援朝 ①進程:A、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 B.1953年7月,美國不得不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②意義:A、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B.增強民族凝聚力,鼓舞著全國人民為保衛和建設祖國而團結奮斗。 C.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里程碑。 3.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針: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包括“一邊倒”“另起爐灶”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三大政策。 (2)成就 ①建交熱潮: A.新中國成立后,按照“一邊倒”方針,先后與蘇聯等十個人民民主國家建交。 B.按照“另起爐灶”和“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方針,同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麥、瑞士、芬蘭建交。 ②參加日內瓦會議(1954年4月) A.主要議題:討論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 B.特點:新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 C.結果:朝鮮問題因為美國的阻撓未達成任何協議。印度支那問題由于中國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決。 ③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過程:A、首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 B.聯合確認:1954年6月,中印、中緬雙方總理在聯合聲明中,正式倡議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的準則。 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④萬隆會議(1955年4月) A.特點:戰后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 B.成果:中國提出并堅持“求同存異”的方針 4.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 (1)經濟制度 ①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一化三改造 ②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A.概況: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B.意義:標志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優勢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來。 C.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政治制度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A.頒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 B.性質: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C.原則: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 ②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體系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3)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也是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①歷程 A.基礎:1949年9月,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 ②特點 A.性質: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B.核心:保證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這一組織形式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行使當家做主的權利。 ③意義:A、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 B.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載體。 C.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①內容 A.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B.人民政協是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代表人士組成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其基本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②歷程 A.建立: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 B.發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 C.完善:改革開放后,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個特點和優點;提出了一整套關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理論與政策;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D.寫入憲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被寫入憲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走上了制度化軌道。 2.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 (1)過渡時期 ①內容: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項民主改革,恢復國民經濟,鞏固新生政權。 ②意義: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3.當代中國的外交 (1)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①前提:新中國的成立。 ②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方針: A.“另起爐灶”:核心就是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就是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 C.“一邊倒”:就是中國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使新中國在保障人民革命勝利成果、捍衛和平以及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致處于孤立地位。 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A.中國首先與蘇聯建交,接著與保加利亞、朝鮮、越南等10個人民民主國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等國建交。 B.1954年,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國際關系準則。1954年4月,參加日內瓦會議 C.1955年萬隆會議上,中國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進展。 D.1956年,中國又與挪威、南斯拉夫等國建交,同英國、荷蘭建立了代辦級外交關系。 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 (1)中國法治建設的開始 ①時間:1949年9月。 ②開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等。 ③意義:開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2)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初創時期 ①時間:20世紀50年代。 ②初創 A.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B.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C.意義: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5.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背景 A.中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格局。 B.在舊中國,少數民族長期遭受統治階級的壓迫和歧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C.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民族問題,逐步明確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②實施 A.1941年,陜甘寧邊區政府頒布的《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 B.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對內蒙的基本方針,在目前是實行區域自治。”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 C.1949年,《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 D.1954年憲法規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各自治機關由國家統一領導,依法行使規定的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被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E.先后建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6.中國關稅制度的演變 (1)階段:新中國成立后 (2)表現: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政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其實施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獨立的專門的海關稅法,統一了全國關稅制度。 7.個人所得稅制度 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征收個人所得稅。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1)過程:1951年2月,政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這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社會保險法規。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日趨成熟,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2)作用:日益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減輕了人們的后顧之憂,促進了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 1.陸路交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起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2.航空的發展 起步: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開通中蘇國際航線和國內航線。 1.學校教育的發展 新中國的教育“文化大革命”前 ①表現 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各類學校。 B.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決定教育要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要向廣大工農開門,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C.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 ②影響:中國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培養了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軍和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 2.圖書館的成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京師圖書館改名為“北京圖書館”,1998年改稱“國家圖書館”。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1956-1978年)中外歷史綱要 國家制度和社會治理 經濟與社會生活 文化交流與傳播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1.成功的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①主要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②主要任務: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③意義:是一次成功探索。 (2)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 1957年春,毛澤東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3)國民經濟的調整:“八字”方針 ①方針和策略:1960年底,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②結果 A.1962年初召開的七千人大會取得重要成果。 B.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國民經濟穩步增長,接近并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水平。 2.探索中的失誤 (1)表現:1958年 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全國掀起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2)評價 ①總路線反映了廣大人民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 ②片面追求經濟建設高速度,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加上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以及當時的自然災害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國經濟發生了嚴重困難。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整頓: (1)1972年,周恩來在毛澤東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極左思潮,使各項工作出現轉機。 (2)1975年,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領導進行了各方面的整頓,經濟形勢有了明顯好轉。這些整頓實際上是后來撥亂反正的預演。 性質:“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而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三、偉大的建設成就 (1)工業 ①逐步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為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②“三線建設”:增強了國防力量,改善了工業布局。 (2)國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氫彈,試制并成功發射了中遠程彈道導彈和人造衛星。 (3)農業:通過興修水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培育推廣良種、提倡科學種田,較大幅度地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4)社會生活 (5)外交 ①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與世界各國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③1972年:中美兩國結束了長期敵對狀態,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①削弱: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爭擴大化和“左”傾指導思想的影響,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 ②破壞:“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遭受嚴重破壞和挫折。 2.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改革 (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①探索 A.成功的探索:1956年,以毛澤東的《論十大關系》和中共八大為標志,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B.探索中的失誤:由于缺乏經驗,急于求成,犯了“左”傾錯誤,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出現了嚴重曲折。 ②成就 A.初步建立起進行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物質技術基礎。 B.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C.積累了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3.當代中國的外交 (1)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①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外交成就 A.背景:亞非拉國家反對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 B.成就:中國對外關系史上出現了以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建交為基本特點的建交高潮。 1964年,中國和法國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 ②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 A.自1970年起,中國同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中英、中荷關系升格為大使級。 B.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之后,中國迎來建交高潮。 C.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D.到1976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11個。 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①背景:新中國百廢待興,物質匱乏。中國人民發揚英勇奮斗的革命傳統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涌現出大批英雄模范集體和個人杰出代表。 ②表現 A.道德風尚:健康向上。 B.政治氛圍: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C.行動準則: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人際關系: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③影響: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熱情和干勁。 食物儲備技術的進步 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采用機械制冷低溫儲糧技術。 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 (1)1959年7月建成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 (2)1959年9月,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建成。【習題連接】1.1953年,國家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就業人員大增,城市和工業用糧也隨之成比例增加,這導致物價全面波動,工資上漲,進而波及工業生產。對此,陳云提出:糧食問題,必須在農村實行征購……在堅持統一管理的前提下調整內部關系。由此推動了( )A.農業集體化改造 B.政府工作中心的轉移C.國民經濟的調整 D.農村土地改革的深化2.1954年《高等學校專業目錄分類設置(草案)》按部門劃分,分為工業、建筑、運輸、保健、教育等11個部門,按照國家建設需要在部門下設專業。工科類專業作為培養國家工業建設人才的主要陣地,在專業劃分和設置上更加細致,門類也更加復雜,包含工業部門、運輸部門、建筑部門三大部門的142個工科類專業。這些舉措( )A.推進了工業化的完成 B.推動了教育合理化布局C.有利于建設新型國家 D.實現了科研全面市場化3.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宣告成立,這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誕生日;到195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續成立了全軍統一的炮兵、裝甲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鐵道兵各兵種領導機構,已經從單一兵種發展為軍兵種比較齊全的合成部隊。這一時期人民解放軍的發展( )A.有門類齊全的獨立國家工業體系的支撐B.經歷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C.適應了從機械化戰爭邁向信息化戰爭的變革D.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4.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在私營企業中推廣設立勞資協商會議,按照“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基本原則,以協商、調解、仲裁為主要方法來處理勞資糾紛。勞資協商會議以生產為中心,資方提計劃,勞方提意見,雙方代表人數一樣,都有表決權。這體現了新中國( )A.對民族資本家妥協退讓 B.過渡時期的社會特點C.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D.已準備接管私營企業5.1956年9月20日,陳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報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經濟構想,即國家經濟和集體經濟是工商業主體,個體經營是補充;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主體,自由生產是補充;國家市場是主體,自由市場為補充。這表明當時中國( )A.社會主義改造尚不徹底B.開始糾正黨內“左傾”錯誤C.擺脫了蘇聯模式的影響D.注重探索經濟建設道路6.下表為1961-1963年我國精簡職工和壓縮城鎮人口的基本情況,這一調整( )年份 精簡職工人數(萬人) 壓縮城鎮人口(萬人)1961 798 10001962 935 12001963 100 300A.緩解了糧食短缺問題 B.中斷了城市化的進程C.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 D.實現了產業結構優化7.1956年4月,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論述了社會主義建設中應正確處理的十個方面的關系,其中第一個關系就提到要協調農輕重比重。他強調,’“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養活工人,還談什么發展重工業?”毛澤東意在( )A.保障農村土地改革的開展 B.推進國民經濟調整工作C.進一步完善計劃經濟體制 D.探索構建新型城鄉關系8.20世紀60年代初,黨中央開始將國家建設的重點放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先后建成了四川攀枝花鋼鐵工業基地、甘肅酒泉鋼鐵廠、成昆鐵路干線、成都航空工業基地、西北航空航天工業基地和核工業新基地等重大項目。這一戰略決策的主要目的是( )A.應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 B.改變西部地區的落后面貌C.建立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 D.完善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9.1961年,在劉少奇等人提議下,經毛澤東同意,中央重新成立了中央財經小組,由陳云任組長,陳云上任后,第一項工作就是對1962年計劃進行大幅度調整,采取關廠、并廠,縮小規模等辦法調整工業,加強農業,增加糧食生產。這些措施( )A.糾正了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 B.在我國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C.致力于國民經濟比例協調發展 D.是對“大躍進”運動的完全否定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短缺問題影響了國家經濟建設,對農業的集體化改造需求更加迫切,農業集體化可以把分散的小農經濟納入國家計劃機制,推動農業生產,這有助于支援國家工業建設,解決糧食問題,A項正確。此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未轉移,排除B項;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各項調整以解決出現的經濟困難,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國大陸基本完成,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D項。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一五”計劃。根據材料中“1954年《高等學校專業目錄分類設置(草案)》按部門劃分”“按照國家建設需要在部門下設專業”可知,工科等專業數量增多,類別更齊全,層次更全面,這有利于建設新型國家,故選C項。A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教育面向工科,不利于教育合理布局,排除B項;當時屬于指令性經濟,排除D項。3.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時間“1949年”“1953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此期間,人民解放軍經歷了人民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B正確;從1953年開始執行“一五”計劃,“一五”時期起到"四五"時期,我國逐步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建立起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這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材料內容沒有涉及信息化,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人民解放軍的發展,D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4.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按照‘.….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基本原則,以協商、調解、仲裁為主要方法來處理勞資糾紛”可知,體現了國家對民族資本家采取妥協的辦法,兼顧公私利益,合理發展工商業,故A正確;材料只涉及建國初期發展經濟的措施,不能全面體現社會特點,排除B;材料體現的是合理調整工商業經濟,屬于新民主主義經濟,并非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排除C;根據材料“‘公私兼顧,勞資兩利’以協商、調解、仲裁為主要方法來處理勞資糾紛”不能說明“接管”,排除D。故選:A。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20世紀50年代的社會主義探索,A項,根據所學,1956年底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才基本完成,材料時間無法斷定社會主義改造尚不徹底。故A項錯誤。B項,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組織路線,與題干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C項,由材料“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內容可知,此時中國仍然是堅持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并未擺脫蘇聯模式的影響。故C項錯誤。D項,由材料可知,陳云在中共八大上就經濟方面提出了“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構想,雖然仍然堅持以蘇聯模式為主體,但提出了相應的補充構想,是對經濟發展道路的新探索。故D項正確。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6.答案:A解析:據材料信息和所學可知,1961-1963年是經濟困難時期,加之自然災害影響,導致糧食供應困難,而精簡職工和壓縮城鎮人口可以緩解城市糧食短缺問題,A項正確。這一調整可能延緩城市化進程,但未中斷了城市化的進程,排除B項;60年代末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排除C項;60年代也并未實現產業結構優化,排除D項。故選A項。7.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論十大關系》強調要協調農輕重發展”這反映了毛澤東希望城市與農村、工業與農業之間協調發展“進而構建新型城鄉關系”,D項正確。此時“土地改革已完成”排除A項;1960年冬“我國對國民經濟調整進行調整”排除B項;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1956年4月“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尚未建立”更談不上進一步完善,排除C項。8.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60年代前期,面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美蘇日益嚴峻的戰爭威脅,黨中央和毛澤東做出重大決策,將全國劃分為一、二、三線,將建設的重點放在西南、西北。三線建設歷經了三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A項正確;三線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應對日趨緊張的國際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而非“改變西部地區的落后面貌”、“建立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排除BC兩項;三線建設主要涉及的是重工業,不是基礎設施建設,排除D項。故選A項。9.答案:C解析:1959-1961年是中國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從1960年開始,黨領導人民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材料反映的正是調整過程中的一系列舉措,所以C項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