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24 課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導學案)2022 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掌握詩歌朗讀的韻律節奏,理解詩歌(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內容,熟讀成誦。(2)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 2.理解《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 一詞運用典故,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 3.體會本詩中辛棄疾抗敵救國的雄圖壯志和為國效勞的愛國熱情。活動一:正音正字鍪( )活動二 :字詞釋義南鄉子:詞牌名。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北固亭在鎮江東北固山上,下臨長江,三面環水。望: 。神州:這里指 。興亡:指國家興衰,朝代更替。悠悠: 。兜鍪:指 。兜鍪,頭盔,這里代指士兵。坐斷: 。休: 。敵手:能力相當的對手。曹劉:指曹操、劉備。生子當如孫仲謀:引用《三國志 吳主(孫權)傳》注:曹操嘗試與孫權對壘,見舟船、器仗、隊伍整肅,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即劉表,字景升)兒子若豚犬(豬狗)耳。"暗諷今天的朝廷不如能與曹操劉備抗衡的東吳,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孫權。活動三:積累文學常識1.作家作品辛棄疾, 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 ,中年曰 ,因此自號“ ”。漢族,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風閘村)人。辛棄疾存詞 600 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2.寫作背景辛棄疾在公元 1203年(宋寧宗嘉泰三年)舊歷六月被起用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這首詞諷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對于朝廷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一腔愛國豪情。活動四:詩歌朗讀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南宋)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dōu móu),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活動五:疏通文意,把握主旨。(一)全文翻譯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著永遠也流不盡的長江水滾滾東流。想著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已帶領了千軍萬馬,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二)課文主題這首詞的用意在諷刺當時的朝廷,但辛棄疾并沒有直率的表達。而是暗諷當時南宋朝廷無能,不但不能光復神州,連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棄疾生于南宋,國家已經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頌揚孫權。他說孫權的好,也就是批判朝廷無力抵抗敵人。委婉地暗示了對于朝廷的不滿。(三)內容概括1、上節寫景登樓遠望北固樓周圍景色,引發千古興亡之感。2、下節懷古贊頌孫權的年少有為,武功蓋世,含蓄諷刺了南宋統治者的茍且偷安、昏庸無能。(四)寫作特色1、用典(1)生子當如孫仲謀:借曹操之口表達了他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滿,包含著濃濃的愛國情懷。《三國志 吳書 吳主傳》注引《吳歷》說:曹操有一次與孫權對壘,見吳軍乘著戰船,軍容整肅,孫權儀表堂堂,威風凜凜,乃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劉表)兒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對敢于與自己抗衡的強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對于那種不戰而請降的懦夫,如對劉景升兒子劉琮則十分輕視,斥為任人宰割的豬狗。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獻敵人,還要為敵人恥笑辱罵,這不就是歷史上所有屈膝乞和、靦顏事仇的缺乏骨氣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運嗎! 作者在這里引用了前半句,沒有明言后半句,實際上是借曹操之口,諷刺當朝主議的大臣們都是劉景升兒子一類的豬狗,這種別開生面的表現手法,真是曲盡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絕。(2)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贊頌孫權的年少有為,武功蓋世,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反襯南宋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3)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借用曹操的話,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才能與孫權爭勝,反襯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2、設問:三問三答,層層深入,互相呼應,層次分明。不僅表現出感情的悲愴,而且從中看出詞人不失雄壯的情懷。3、寓情于景: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引發詩人的千古興亡之感,抒發了詩人胸中翻滾的不盡愁思和感慨。4、反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借用曹操的話,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才能與孫權爭勝,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反襯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五)名句默寫1.詞中“ ? ”兩句意思是說,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國之思”。2.詞中作者看江水東流,發思古幽情的句: ? , !3.詞中第三次發問,不惜以夸張之筆極力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的句子是: ?4.詞中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奮發圖強的時代的呼聲的句子是: 。 。5.含蓄地表明詞人對恢復中原渴望的句子是: ? 。6.詞中抒發詞人縱目環視樓頭山水風光無限,而不見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 。7.詞中與“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 。8.正面勾畫孫權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9.從側面對孫權的歷史地位做評價,突出他雄才大略的句子是: ? 。10.借用曹操的話從側面贊美孫權的英雄形象的詩句是: 。11.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抒寫三國鼎立的一句是: ? 。1.詞人贊頌孫權的用意是什么?2.這詞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3.請分別概括詞的上、下片內容。4.為什么說“何處望神州 ”是自問無答?作者為什么這樣問?5.詞的首句“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中神州指什么?這句話有何言外意?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呢?6.“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三句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7.《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下闋高度評價了孫權,辛棄疾的另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在開篇即寫道:“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請你結合《三國演義》的閱讀,說說為什么“生子當如孫仲謀”。8.作者說孫權是英雄的依據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述。9.試分析“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的表達效果。10.這首詞融經鑄史、驅遣自如,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試舉一例加以說明。11.本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宋 詞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種獨立的重要的文學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聲”(燕樂)而創作的歌詞,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漸脫離按曲拍填詞的束縛,成為一種長短句的詩體,以格律詩的形式流傳至今。詞是詩歌的一種,發萌于隋、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種新型格律詩。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并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于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自宋開始,作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而流行于世。早先的詞大都合樂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稱為“曲,雜曲,曲子詞”等,自宋以后稱詞也叫“樂章,樂府,詩余,琴趣、長短句”等。詞最早起源于民間,后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由于單純一個“詞”字可能指歌詞中的詞,也可能是指詩詞中的詞,由于詩詞中的詞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長短句,因此我們把詩詞中的詞也叫“律詞”。律詞可以說是格律詩體對長短句的延伸,從而也豐富了格律詩的體裁。宋詞主要分為兩大派別或類型:一是 派,代表人物有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詞人:李清照、柳永、秦觀、等。二是 派,代表人物有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等。一、名句名篇默寫1.根據提示默寫。(1)《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直接刻畫少年孫權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2)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委婉的表達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理解型默寫(1)何處望神州? 。(2) ?悠悠。 。(3) ,坐斷東南戰未休。(4)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5)《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贊揚孫權年少有為,不畏強敵,并戰而勝之的句子是: , 。(6)歷代詩人常常喜歡登臨古跡,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發出“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感慨,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 ? 。 ”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嘆。二、詩歌鑒賞(一)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3.“用典”是古詩詞中常見的寫作手法。下列用典的詩(詞)句與“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抒發情感上最接近的一項是( )A.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B.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C.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D.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4.疊詞能夠突出意象的情態,如《詩經》里“關關雎鳩”,崔顥《黃鶴樓》中的“芳草萋萋鸚鵡洲”。結合本詞,從韻律和內容兩個方面,說說你對“悠悠”一詞的理解。(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5.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此時北宋與金以淮河分界,作者站在長江之濱的北固樓上,翹首遙望江北金兵占領區,大有風景不再、山河變色之感。B.“千古興亡多少事?”回望歷史,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經歷了多少朝代的興亡更替?這句問語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回味無窮。C.“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作者在這里一是突出了孫權的年少有為,二是突出了孫權的蓋世武功,他不斷征戰,不斷壯大。D.“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采用設問的修辭手法,引用曹操的話,頌揚孫權的雄才大略、不畏權勢,流露出對茍且偷安、毫不振作的朝廷的憤懣之情。6.“水”是中國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唐代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中“湘水無情吊豈知”的“湘水”與本詞中“不盡長江滾滾流”的“長江水”分別有什么表達作用?(三)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7.下面詩詞與“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運用的手法最接近的一項是( )A.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D.九萬里風鵬正舉。[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8.請從“悠悠”“滾滾”中任選其一,結合本詞內容,分析疊詞的作用。(四)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9.“用典”是古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手法,通過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豐富了內容,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思想。下列用典的詩句在抒發感情上與本詞最相近的一項是( )A.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秋瑾《滿江紅》)B.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C.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D.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10.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價辛棄疾詞作“于雄莽中別饒雋味”,意思是在豪放大氣詞風之外又不乏意味深長之處。假如辛棄疾用本詞發了一條朋友圈,并在文字的最后配了一個表情,他會選擇哪種表情?請結合內容簡述理由。A B. C.(五)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1.下列詩句中的“悠悠”表達的內容和情感,與本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中的“悠悠”最接近的一項是( )A.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秋思》)B.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C.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D.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12.這首詞借古諷今,作者是怎樣借歷史人物來表情達意的?(六)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3.在古典詩歌中, “悠悠”一詞意蘊豐富,請根據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詩句 “悠悠”的意蘊念天地之悠悠 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白云千載空悠悠 飄蕩的樣子羌管悠悠霜滿地 ①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既指時間的漫長久遠,又指②14.如果為這首詞配背景音樂,背景音樂的感情基調應該是下面哪一種?請結合詞作內容簡要分析。① 清新明麗 ② 沉郁悲愴 ③ 慷慨激昂(七)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在鎮江做知府時所作,通篇三問三答,互相呼應,寄情深沉,意境高遠,不失為千古絕唱。B.“悠悠”一詞的運用,不僅暗示了時間之漫長久遠,且也表現了詞人心中無盡的愁思和感慨。C.“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詞人回想自己在青年時代,領著千軍萬馬,坐鎮東南,連年征戰,表達了詞人渴望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和濃濃的愛國思想。D.辛棄疾借用三國典故,讓曹操和劉備來給孫權當配角,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堪與孫權爭勝。16.“不盡長江滾滾流”既是實寫也是虛寫,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是如何虛寫的。(八)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各題。【甲】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乙】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①唐 劉長卿古臺搖落②后,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③,寒磬④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注]①安史之亂爆發,洛陽陷落,劉長卿被迫流亡到揚州一帶,此詩作于當時。②搖落:零落,這里指古臺已傾廢。③舊壘:指當年南朝留下來的包括吳公臺在內的防御工事。④磬:寺院中敲擊的鳴器,這里指其敲擊報時發出的聲音。17.下列對兩首詩詞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詞以“一問一答”開篇,既是寫所見也是寫所感。作者登樓遠望,只見眼前的風光不見中原的故土,為后文作者問“興亡”,問“英雄”做鋪墊。B.甲詞中“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寫孫權年輕氣盛,統帥千軍,割據一方,一方面是贊嘆孫權年少有為,也是借孫權“坐斷東南”反襯社會現實。C.乙詩頷聯兩句由遠到近細寫登臺所望之景,“野”字寫出了寺廟的荒涼,“深”字寫出了云峰的幽深、渺遠,景中含情。D.乙詩頸聯用“寒磬”之聲襯“空林”之靜,營造了冷寂、凄清的氛圍,也巧妙地蘊含著詩人的內心感受。18.兩首詩詞都是登臨抒懷之作,請簡要分析所抒發情感的異同。(九)閱讀下面兩首辛棄疾的詞,完成后面題目。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②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注】①作者任鎮江知府時所作。②這是辛棄疾寄給陳亮(字同甫)的一首詞,陳亮是一位愛國志士,一生堅持抗金的主張,他是辛棄疾政治上、學術上的好友。19.請將【慷慨稼軒】人物卡片補充完整。【慷慨稼軒】人物卡片姓名:辛棄疾字 ,號稼軒朝代:流派:評價:力挽河山,浩氣貫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顆。名垂宇宙,文光射斗牛,剩有悲壯詞千篇。20.下面對兩首詞作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南鄉子》的上闋,詞人一問“何處”,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問“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B.《南鄉子》的下闋,詞人借憑吊千古英雄,表達渴望收復山河、為國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對茍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C.《破陣子》詞題為“壯詞”,“壯”在它形象地描繪了抗金部隊的壯盛軍容、豪邁意氣、壯闊的戰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殺敵報國的一片壯心。D.《破陣子》中的“八百里”出白《世說新語》,用典貼切,描繪了秋天沙場點兵場面的遼闊、宏大與蒼涼,烘托出一幅肅殺、莊嚴的戰爭畫面。21.請自選角度賞析詩句“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第 24 課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導學案)2022 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掌握詩歌朗讀的韻律節奏,理解詩歌(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內容,熟讀成誦。(2)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 2.理解《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 一詞運用典故,借古諷今的寫作特點。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 3.體會本詩中辛棄疾抗敵救國的雄圖壯志和為國效勞的愛國熱情。活動一:正音正字鍪(móu)活動二 :字詞釋義南鄉子:詞牌名。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北固亭在鎮江東北固山上,下臨長江,三面環水。望:眺望。神州:這里指中原地區。興亡:指國家興衰,朝代更替。悠悠:連綿不盡的樣子。兜鍪:指千軍萬馬。兜鍪,頭盔,這里代指士兵。坐斷:占據,割據。休:停止。敵手:能力相當的對手。曹劉:指曹操、劉備。生子當如孫仲謀:引用《三國志 吳主(孫權)傳》注:曹操嘗試與孫權對壘,見舟船、器仗、隊伍整肅,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即劉表,字景升)兒子若豚犬(豬狗)耳。"暗諷今天的朝廷不如能與曹操劉備抗衡的東吳,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孫權。活動三:積累文學常識1.作家作品辛棄疾,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曰稼軒,因此自號“稼軒居士”。漢族,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風閘村)人。辛棄疾存詞 600 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愛國者、軍事家和政治家。2.寫作背景辛棄疾在公元 1203年(宋寧宗嘉泰三年)舊歷六月被起用為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這首詞諷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對于朝廷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一腔愛國豪情。活動四:詩歌朗讀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南宋)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dōu móu),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活動五:疏通文意,把握主旨。(一)全文翻譯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著永遠也流不盡的長江水滾滾東流。想著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已帶領了千軍萬馬,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二)課文主題這首詞的用意在諷刺當時的朝廷,但辛棄疾并沒有直率的表達。而是暗諷當時南宋朝廷無能,不但不能光復神州,連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棄疾生于南宋,國家已經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頌揚孫權。他說孫權的好,也就是批判朝廷無力抵抗敵人。委婉地暗示了對于朝廷的不滿。(三)內容概括1、上節寫景登樓遠望北固樓周圍景色,引發千古興亡之感。2、下節懷古贊頌孫權的年少有為,武功蓋世,含蓄諷刺了南宋統治者的茍且偷安、昏庸無能。(四)寫作特色1、用典(1)生子當如孫仲謀:借曹操之口表達了他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不滿,包含著濃濃的愛國情懷。《三國志 吳書 吳主傳》注引《吳歷》說:曹操有一次與孫權對壘,見吳軍乘著戰船,軍容整肅,孫權儀表堂堂,威風凜凜,乃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劉表)兒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對敢于與自己抗衡的強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對于那種不戰而請降的懦夫,如對劉景升兒子劉琮則十分輕視,斥為任人宰割的豬狗。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獻敵人,還要為敵人恥笑辱罵,這不就是歷史上所有屈膝乞和、靦顏事仇的缺乏骨氣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運嗎! 作者在這里引用了前半句,沒有明言后半句,實際上是借曹操之口,諷刺當朝主議的大臣們都是劉景升兒子一類的豬狗,這種別開生面的表現手法,真是曲盡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絕。(2)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贊頌孫權的年少有為,武功蓋世,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反襯南宋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3)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借用曹操的話,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才能與孫權爭勝,反襯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2、設問:三問三答,層層深入,互相呼應,層次分明。不僅表現出感情的悲愴,而且從中看出詞人不失雄壯的情懷。3、寓情于景: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引發詩人的千古興亡之感,抒發了詩人胸中翻滾的不盡愁思和感慨。4、反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借用曹操的話,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才能與孫權爭勝,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反襯當朝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五)名句默寫1.詞中“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兩句意思是說,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國之思”。2.詞中作者看江水東流,發思古幽情的句: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3.詞中第三次發問,不惜以夸張之筆極力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的句子是:天下英雄誰敵手?4.詞中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奮發圖強的時代的呼聲的句子是: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5.含蓄地表明詞人對恢復中原渴望的句子是: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6.詞中抒發詞人縱目環視樓頭山水風光無限,而不見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7.詞中與“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意境相似的句子是: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8.正面勾畫孫權英雄形象的句子是: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9.從側面對孫權的歷史地位做評價,突出他雄才大略的句子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10.借用曹操的話從側面贊美孫權的英雄形象的詩句是:生子當如孫仲謀。11.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抒寫三國鼎立的一句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1.詞人贊頌孫權的用意是什么?借古諷今,抒發作者對宋統治者茍且偷安、不求收復失地的投降路的憤懣之情;希望能有像孫權那樣有才略的人來領導抗金斗爭,統一祖國。2.這詞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一是把借景抒情、議論密切結合起來;二是融古人語言入詞,活用典故成語;三是巧設三問三答,層次極為分明。3.請分別概括詞的上、下片內容。上片:作者對景抒懷,憑吊千古興亡,更加引起對淪陷區國土的懷念。下片:通過對三國時期重要政治人物孫權的贊揚和肯定,表現出辛棄疾收復中原,統一中國的強烈愿望。4.為什么說“何處望神州 ”是自問無答?作者為什么這樣問?這兩句是倒裝句法,即前一句可以移到后面去說,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說,成為:“滿眼風光北固樓,何處望神州?” 這首詞是作者到鎮江去做知府時所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想到大好中原已淪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憤不已,觸景生情故而發問。5.詞的首句“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中神州指什么?這句話有何言外意?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呢?中原;神州已非我所有;引出下文。6.“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三句表達了詞人什么樣的情感?贊揚孫權為天下英雄,表達了他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強烈不滿。7.《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下闋高度評價了孫權,辛棄疾的另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在開篇即寫道:“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請你結合《三國演義》的閱讀,說說為什么“生子當如孫仲謀”。示例:孫權在赤壁之戰中與劉備聯盟戰勝曹操,鞏固了東吳政權,他的領袖氣質、過人謀略得到了曹操和辛棄疾的高度認可。8.作者說孫權是英雄的依據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述。年紀輕輕就做了上萬士兵的統帥,不滿足占有東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劉備抗衡,連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贊嘆、佩服他。9.試分析“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的表達效果。既是詩人眼前所見,又將大江和歷史相聯系,為下文的抒情奠定基調。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國家大事都像長江水一樣逝去了,詞人胸中此時不盡愁思和感慨,又何嘗不似這長流不息的江水呢!10.這首詞融經鑄史、驅遣自如,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試舉一例加以說明。示例:譬如:“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作者借用三國梟雄曹操對劉備稱贊孫權的故事,慨嘆當今南宋無大智大勇之人執掌乾坤,反襯當權文武之輩的庸碌無能,怯懦茍安,顯得十分貼切自然。11.本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個統帥千軍萬馬,雄踞東南一方,奮發自強,戰斗不息的英雄孫權形象。或塑造了一個年少有為,具有非凡膽識,蓋世武功的不斷征戰的英雄孫權形象。宋 詞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種獨立的重要的文學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聲”(燕樂)而創作的歌詞,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漸脫離按曲拍填詞的束縛,成為一種長短句的詩體,以格律詩的形式流傳至今。詞是詩歌的一種,發萌于隋、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種新型格律詩。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并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于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自宋開始,作為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而流行于世。早先的詞大都合樂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稱為“曲,雜曲,曲子詞”等,自宋以后稱詞也叫“樂章,樂府,詩余,琴趣、長短句”等。詞最早起源于民間,后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音樂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由于單純一個“詞”字可能指歌詞中的詞,也可能是指詩詞中的詞,由于詩詞中的詞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長短句,因此我們把詩詞中的詞也叫“律詞”。律詞可以說是格律詩體對長短句的延伸,從而也豐富了格律詩的體裁。宋詞主要分為兩大派別或類型:一是婉約派,代表人物有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詞人:李清照、柳永、秦觀、等。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等。一、名句名篇默寫1.根據提示默寫。(1)《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直接刻畫少年孫權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2)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委婉的表達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答案】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未休 持節云中 何日遣馮唐【詳解】本題考查詩文名句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兜鍪、休、持、遣”等字容易寫錯。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理解型默寫(1)何處望神州? 。(2) ?悠悠。 。(3) ,坐斷東南戰未休。(4)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5)《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贊揚孫權年少有為,不畏強敵,并戰而勝之的句子是: , 。(6)歷代詩人常常喜歡登臨古跡,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發出“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感慨,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 ? 。 ”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嘆。【答案】 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 生子當如孫仲謀 年少萬兜鍪 坐斷東南戰未休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寫。默寫題作答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符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滿、固、滾、流、兜鍪、仲、謀、休、悠”等字詞容易寫錯。二、詩歌鑒賞(一)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3.“用典”是古詩詞中常見的寫作手法。下列用典的詩(詞)句與“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抒發情感上最接近的一項是( )A.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B.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C.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D.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4.疊詞能夠突出意象的情態,如《詩經》里“關關雎鳩”,崔顥《黃鶴樓》中的“芳草萋萋鸚鵡洲”。結合本詞,從韻律和內容兩個方面,說說你對“悠悠”一詞的理解。【答案】3.C 4.在音韻上,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與下文“滾滾”相和;內容上,兼指時間之漫長久遠和詞人思緒之無窮。【解析】3.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理解。“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詩的意思是: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借用此典,意在說明只有像曹操、劉備那樣的英雄,才能與孫權一決高低。其實,暗示了只有孫權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詞人贊賞孫權,就是要此借憑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嘆如今南宋當下沒有像孫權這樣的人來扭轉乾坤,也暗含了自己對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憤恨。A.“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我的家書應該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此句情景交融,風格壯美,詩人用“雁足傳書”的典故,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傳達出內心的鄉思愁緒。與本詩表達的感情不接近。B.“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這句詩通過表達詩人在紅塵中難以找到知音的孤獨和傷感,以及淚水沾濕青衫的描繪,來表達詩人的哀怨和愁苦。與本詩表達的情感不接近。C.“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句中的“天狼”,即喻指遼和西夏。挽弓射箭要沖鋒陷陣,可以看到一個愛國英雄的形象。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與本詩表達的感情最接近。D.“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賣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后庭花》。“猶唱”二字上溯歷史,說明沉緬酒色的揮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現實,揭示了當今的達官貴人像陳后主一樣揮霍無度,如此下去必將亡國,表達出詩人的振聾發聵的警示,抒發了對國家和人民深切的擔憂之情。與本詩表達的情感不接近。故選 C。4.本題考查詞語賞析。結合“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可知,“悠悠”,在音韻上,增強語言的韻律感,節奏美,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不盡”強調了江水的連綿不斷,“長江滾滾”則生動描繪了江水奔騰向前的景象,“悠悠”與下文“滾滾”相和;內容上,“悠悠”形容時間的漫長和空間的無限,兼指時間之漫長久遠和詞人思緒之無窮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歷史滄桑的感慨。整句詩意境深遠,意蘊豐富。(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5.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此時北宋與金以淮河分界,作者站在長江之濱的北固樓上,翹首遙望江北金兵占領區,大有風景不再、山河變色之感。B.“千古興亡多少事?”回望歷史,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經歷了多少朝代的興亡更替?這句問語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回味無窮。C.“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作者在這里一是突出了孫權的年少有為,二是突出了孫權的蓋世武功,他不斷征戰,不斷壯大。D.“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采用設問的修辭手法,引用曹操的話,頌揚孫權的雄才大略、不畏權勢,流露出對茍且偷安、毫不振作的朝廷的憤懣之情。6.“水”是中國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唐代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中“湘水無情吊豈知”的“湘水”與本詞中“不盡長江滾滾流”的“長江水”分別有什么表達作用?【答案】5.A 6.“湘水”:以“湘水無情”來烘托賈誼的癡心,道出了千古文人懷才不遇的苦悶。“長江水”:將詞人的愁思與感慨比作奔流不息的江水,表達了對興亡之事的感慨。【解析】5.本題考查理解詩意。A.《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是南宋辛棄疾所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奮發圖強的時代的呼聲。“北宋”錯誤。故選 A。6.本題考查詞句賞析。“湘水”出自“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一句,意思是漢文帝為何獨對你恩疏情薄,湘江水無意憑吊有誰知情?此句借賈誼的典故,通過書寫對賈誼不幸遭遇的憑吊和痛惜,傳達出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和抑郁無訴、徒呼負負的心境。“長江水”出自“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意思是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將詞人的愁思與感慨比作奔流不息的江水,表達了對興亡之事的感慨。(三)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7.下面詩詞與“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運用的手法最接近的一項是( )A.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D.九萬里風鵬正舉。[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8.請從“悠悠”“滾滾”中任選其一,結合本詞內容,分析疊詞的作用。【答案】7.D 8.示例一:“悠悠”一語雙關,不僅暗示了時間之漫長久遠,也表現了詞人心中無盡的愁思和感慨;增強了語言的韻律感,富有音樂美。示例二:“滾滾”寫出長江日夜不息奔流不止的狀態,透露出詞人面對歷史興亡的無奈和傷感;增強了語言的節奏感,富有畫面感。【解析】7.本題考查對詩歌修辭手法的理解。“不盡長江滾滾流”使用了象征和夸張的手法。“長江”不僅僅是自然界的河流,更象征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進程以及生命不息的寓意。“不盡”強化了長江水流的無盡和永恒,這是一種夸張的手法,旨在強調歷史的漫長和無限,以及個體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A.“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句出自《木蘭詩》,主要使用了互文的手法,突出戰爭的殘酷和時間的漫長;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出自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將雪景比作梨花,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雪景的美麗;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出自杜甫的《春望》,使用了夸張的手法,“抵萬金”的家書,強調戰爭的持久和對家人的思念;D.“九萬里風鵬正舉”這句出自李清照的《漁家傲》,使用了象征和夸張的手法,以“九萬里”的廣闊空間和“風鵬正舉”的形象,象征著追求自由、理想的精神境界;故選 D。8.本題考查詞句的賞析,要在把握詩詞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根據“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可知,辛棄疾在此處使用疊詞不僅增添了語言的音韻美,還巧妙地傳達了時間的綿長與歷史的深遠。這里的“悠悠”既指時間的悠長,也暗示了詞人內心對歷史興衰、國家命運的深沉思緒和無盡的感慨,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深度和語言的藝術感染力。根據“不盡長江滾滾流”可知,辛棄疾運用疊詞“滾滾”形象地描繪出長江奔騰不息、波濤洶涌的壯觀景象,不僅是對自然景觀的真實寫照,更是對歷史長河中無數事件更迭、朝代興亡的隱喻。這種疊詞的使用,不僅讓讀者仿佛能聽到江水奔騰的聲音,看到其壯闊的畫面,還加深了對歷史滄桑感的體驗,使詞句富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情感張力。(四)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9.“用典”是古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手法,通過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豐富了內容,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思想。下列用典的詩句在抒發感情上與本詞最相近的一項是( )A.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秋瑾《滿江紅》)B.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C.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D.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10.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價辛棄疾詞作“于雄莽中別饒雋味”,意思是在豪放大氣詞風之外又不乏意味深長之處。假如辛棄疾用本詞發了一條朋友圈,并在文字的最后配了一個表情,他會選擇哪種表情?請結合內容簡述理由。A B. C.【答案】9.D 10.示例一:A憂傷。作者登北固樓遙望故國,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感嘆歷史興亡、物是人非。示例二:B敬佩。“生子當如孫仲謀”“坐斷東南”,熱情贊揚孫權的年少有為、雄才大略、不畏強敵。示例三:C生氣。詞人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之氣的南宋朝廷的諷刺與憤慨。【解析】9.本題考查比較閱讀。詞人末句寫道:“生子當如孫仲謀。”據有關資料記載,曹操有一次與孫權對壘,見孫權儀表堂堂,氣度不凡,于是感嘆說:“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意思是說,生兒子應該像孫權一樣,而劉景升的兒子就像豬狗一樣。我們從詞人用這一典故來看,希望南宋有如孫權那樣的有志之士。其實,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孫權一樣,有奮發圖強,收復失地的偉大理想。當然,暗示了自己的對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憤恨。A.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詩義,表達了知音難覓的感慨;B.此句表現出詩人寬大的胸懷與動人的氣魄,讓人豪情頓生,常用來激勵人們即使處于困境也要有樂觀積極的精神。此句沒有用典;C.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爛柯人:指晉人王質,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此句用典,寫出詩人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D.后庭花: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簡稱,后世把此曲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猶唱”二字上溯歷史,說明沉緬酒色的揮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現實,揭示了當今的達官貴人像陳后主一樣揮霍無度,如此下去必將亡國,表達出詩人的振聾發聵的警示,抒發了對國家和人民深切的擔憂之情。也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的批判;故選 D。10.本題考查賞析作者感情。“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詞人登上北固亭以望神州,看到的卻是北固樓的優美風光。然而,那時候卻是山河破碎,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悠悠”形容漫長、久遠。這里,疊詞的運用,不僅暗示了時間之慢,而且也表現了詞人心中無盡的愁思和感慨。接著的“不盡長江滾滾流”句,詞人借用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意境,不但寫出了江水奔騰而去的雄壯氣勢,還把由此而產生的空間感、歷史感都形象地表達出來。故可選憂傷的表情。“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作者在這里極力贊頌孫權的年少有為,突出他的蓋世武功,其原因是孫權“坐斷東南”,形勢與南宋極似,作者這樣熱情贊頌孫權的不畏強敵,其實是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撻。故可選敬佩或生氣的表情。(五)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1.下列詩句中的“悠悠”表達的內容和情感,與本詞“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中的“悠悠”最接近的一項是( )A.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秋思》)B.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白居易《長相思·汴水流》)C.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D.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12.這首詞借古諷今,作者是怎樣借歷史人物來表情達意的?【答案】11.D 12.詞人通過贊賞孫權年紀輕輕,雄踞東南,奮發自強,戰斗不息的英雄氣概,表達對建功立業(收復失地)的渴望,對南宋朝廷屈辱求和、不思復國的失望與憤慨。(意思對即可)【分析】11.本題考查分析思想感情的能力。“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句意是自古以來,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朝代興亡的事變,都像無窮無盡的長江一樣滾滾地流過去了。“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意指遼闊遙遠,營造了蒼茫遼遠的意境,反襯胸懷大志卻報國無門的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A.“羌管悠悠霜滿地”意思是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霜雪滿地。“悠悠”表達了羌笛聲的綿長和凄清,這種聲音在寒霜滿地的夜晚顯得更加凄涼,透露出詞人或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悲涼情感。B.“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句意是思念呀,怨恨呀,哪兒是盡頭,伊人呀,除非你歸來才會罷休。“悠悠”表達出綿長的愁思,烘托出哀怨憂傷的氣氛。C.“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句意是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悠悠”寫出白云飄蕩的樣子,表達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預料的感慨。D.“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句意是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意指遼闊遙遠,營造了蒼茫遼遠的意境,反襯胸懷大志卻報國無門的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故選 D。12.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全詩內容大意是: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一般。[寫作背景]辛棄疾在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不久,即第二年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卻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 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依據寫作背景和詩歌內容可知,詞的下片通過作者對古代英雄人物孫權的歌頌,表達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建功立業(收復失地),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報國無門的無奈,同時蘊含著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屈辱求和、不思復國的憤懣之情。(六)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3.在古典詩歌中, “悠悠”一詞意蘊豐富,請根據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詩句 “悠悠”的意蘊念天地之悠悠 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白云千載空悠悠 飄蕩的樣子羌管悠悠霜滿地 ①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既指時間的漫長久遠,又指②14.如果為這首詞配背景音樂,背景音樂的感情基調應該是下面哪一種?請結合詞作內容簡要分析。① 清新明麗 ② 沉郁悲愴 ③ 慷慨激昂【答案】13. 笛聲的悠揚 思緒之無窮 14.示例一:選擇②。詞的上闋寫作者登樓遠望,想到中原淪陷的故土,引發懷古情思,有對北宋故國的留戀,也有對南宋岌岌可危局勢的憂慮,透露出無奈、傷感之情,情感基調沉郁悲愴,所以選擇②。示例二:選擇③。詞的下闋熱情贊頌孫權的不畏強敵、堅決抵抗,暗示自己就如孫權一樣,有奮發圖強,收復失地的偉大理想,氣魄闊大,格調激昂,所以選擇③。【解析】13.本題考查古詩詞句的理解和分析。第一空:由“羌管悠悠霜滿地”可知,這句詩中的“羌管”指的是古代西北羌族的樂器,羌笛的聲音獨特而悠長,因此“悠悠”在這里用來形容羌笛聲音的悠揚。此空可以填寫:笛聲的悠揚。第二空:由“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可知,這里“悠悠”一詞既指時間的漫長久遠,又指人們在面對歷史變遷時,內心所產生的復雜情感和無盡思考。此空可以填寫:思緒之無窮。14.本題考查情感主旨。本題要求為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這首詞配背景音樂,并需從給定的三種感情基調中選擇。《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遠,千古興亡之事已經遠去,只有滾滾長江,不舍晝夜,短暫和永恒形成對比;下片用典,表現了詞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金戈鐵馬,收拾舊山河,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蘊含著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示例 1:選擇②沉郁悲愴的背景音樂,可以更加深入地體現詞人對歷史興亡的沉重思考和對現實局勢的深深憂慮。音樂中應融入低沉的旋律和緩慢的節奏,如同長江滾滾,不舍晝夜,卻又帶著無盡的哀傷和無奈,與詞中“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的意境相得益彰。示例 2:選擇③慷慨激昂的背景音樂,則能更好地展現詞人對于孫權等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對收復失地的渴望。音樂中應充滿高亢的旋律和激昂的節奏,如同戰場上的戰鼓和號角,激勵人心,振奮精神。這樣的背景音樂能夠與詞中“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豪情壯志相呼應,共同營造出一種奮發向前、英勇無畏的氛圍。(七)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在鎮江做知府時所作,通篇三問三答,互相呼應,寄情深沉,意境高遠,不失為千古絕唱。B.“悠悠”一詞的運用,不僅暗示了時間之漫長久遠,且也表現了詞人心中無盡的愁思和感慨。C.“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詞人回想自己在青年時代,領著千軍萬馬,坐鎮東南,連年征戰,表達了詞人渴望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和濃濃的愛國思想。D.辛棄疾借用三國典故,讓曹操和劉備來給孫權當配角,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堪與孫權爭勝。16.“不盡長江滾滾流”既是實寫也是虛寫,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是如何虛寫的。【答案】15.C 16.示例:北固山下臨長江,詞人登臨北固樓,遙望故國神州,滿眼風光之中自然有滾滾東流的長江,所以是實景描寫。同時,詞人由眼前的自然風光聯想到歷史上的興亡之事,悠悠歲月,有如奔流的長河,淹沒了歷史的風云,所以此句又暗指(比喻)時間的流逝(詞人思緒的飄飛),也是虛寫。【解析】15.本題考查理解辨析詩文內容能力。C.“年少萬兜鏊,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句意是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依據句意可知,“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是對孫權的高度評價,而不是作者回想自己在青年時代,領著千軍萬馬,坐鎮東南,連年征戰,表達了詞人渴望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和濃濃的愛國思想。故選 C。16.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據“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句意思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眼前這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其中“不盡長江滾滾流”這句屬于寫實,寫眼前的滾滾長江水。而“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是詞人由眼前的自然風光聯想到歷史上許多國家興亡之事,隨著歲月的流逝,就像奔流不息的長江水,淹沒在歷史云煙之中,不在重現。在寫法上是虛寫。(八)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各題。【甲】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乙】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①唐 劉長卿古臺搖落②后,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③,寒磬④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注]①安史之亂爆發,洛陽陷落,劉長卿被迫流亡到揚州一帶,此詩作于當時。②搖落:零落,這里指古臺已傾廢。③舊壘:指當年南朝留下來的包括吳公臺在內的防御工事。④磬:寺院中敲擊的鳴器,這里指其敲擊報時發出的聲音。17.下列對兩首詩詞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詞以“一問一答”開篇,既是寫所見也是寫所感。作者登樓遠望,只見眼前的風光不見中原的故土,為后文作者問“興亡”,問“英雄”做鋪墊。B.甲詞中“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寫孫權年輕氣盛,統帥千軍,割據一方,一方面是贊嘆孫權年少有為,也是借孫權“坐斷東南”反襯社會現實。C.乙詩頷聯兩句由遠到近細寫登臺所望之景,“野”字寫出了寺廟的荒涼,“深”字寫出了云峰的幽深、渺遠,景中含情。D.乙詩頸聯用“寒磬”之聲襯“空林”之靜,營造了冷寂、凄清的氛圍,也巧妙地蘊含著詩人的內心感受。18.兩首詩詞都是登臨抒懷之作,請簡要分析所抒發情感的異同。【答案】17.C 18.相同點:兩首詩詞都借長江滾滾東流,書寫了物是人非(朝代更替,歷史興衰無常)的感慨和惆悵之情。不同點:甲詞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表達了渴望建功立業的壯烈情懷/流露出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蘊含著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乙詩登臺傷秋,抒發思鄉之情。【解析】17.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C.有誤,乙詩頷聯“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上句寫近景,寺院地處荒山僻嶺,故而人跡罕至,下句寫遠景。隔岸青山層巒疊嶂,云遮霧繞,清凈幽深,是由近及遠;故選 C。18.本題考查賞析感情。甲詞:作者用夸張之筆極力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實借憑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嘆當今南宋無大智大勇之人執掌乾坤。作者這樣熱情贊頌孫權的不畏強敵,其實是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撻。“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借用典故,意在說明只有像曹操、劉備那樣的英雄,才能與孫權一決高低。其實,暗示了只有孫權才是天下第一英雄。詞人贊賞孫權,就是要此借憑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嘆如今南宋當下沒有像孫權這樣的人來扭轉乾坤。“生子當如孫仲謀”,作者希望南宋有如孫權那樣的有志之士。其實,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孫權一樣,有奮發圖強,收復失地的偉大理想。當然,暗示了自己的對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憤恨。乙詩:“古臺搖落后”,由臺上落葉起興,觸景生情;“秋入望鄉心”中“望鄉心”即鄉思,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及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頜聯寫登臺所望之景,“野寺人來少”寫近景,寺院地處荒山僻嶺,故而人跡罕至;著一“野”字,分明投射出詩人處江湖之遠、仕途失遇的苦悶;著一“少”字也暗示了詩人漂泊他鄉的孤獨。頸聯繼續寫景,“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由遠而近,寫出了古臺四周蒼茫的暮色,用筆細致。這兩句表面上是發思古之幽情,但其底里深處還是脫不了自我身世之痛。尾聯議論抒情,“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因眼前之斷壁殘垣的蕭索敗落的景象,而浮想起南朝的繁華與戰亂等等,作者眼見世事無常,只覺滿腹的惆悵。“惆悵”是本詩的關鍵,點出了生旨。表面是為歷史興衰無常而惆悵,實則表達了對人生坎坷多難的傷感,對眼下國家遭受戰亂的憂心和痛苦。據此分析作答即可。(九)閱讀下面兩首辛棄疾的詞,完成后面題目。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②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注】①作者任鎮江知府時所作。②這是辛棄疾寄給陳亮(字同甫)的一首詞,陳亮是一位愛國志士,一生堅持抗金的主張,他是辛棄疾政治上、學術上的好友。19.請將【慷慨稼軒】人物卡片補充完整。【慷慨稼軒】人物卡片姓名:辛棄疾字 ,號稼軒朝代:流派:評價:力挽河山,浩氣貫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顆。名垂宇宙,文光射斗牛,剩有悲壯詞千篇。20.下面對兩首詞作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南鄉子》的上闋,詞人一問“何處”,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問“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B.《南鄉子》的下闋,詞人借憑吊千古英雄,表達渴望收復山河、為國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對茍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C.《破陣子》詞題為“壯詞”,“壯”在它形象地描繪了抗金部隊的壯盛軍容、豪邁意氣、壯闊的戰斗生活,道出了英雄渴望殺敵報國的一片壯心。D.《破陣子》中的“八百里”出白《世說新語》,用典貼切,描繪了秋天沙場點兵場面的遼闊、宏大與蒼涼,烘托出一幅肅殺、莊嚴的戰爭畫面。21.請自選角度賞析詩句“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答案】21. 幼安 南宋 豪放派 22.D 23.醉意中把燈撥亮抽出寶劍細看,一夢醒來營房里號角響成一片。第一句,只六個字,卻用連續的、富有特征性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壯士的形象,展現了詩人不忘報國的內心狀態;第二句“夢回”由實入虛,(或虛實結合)開啟想象中的抗金軍隊中的生活。【解析】2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詞人,與蘇軾并稱“蘇辛”,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22.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辨析。D.錯誤,“八百里”是牛的代稱。據《世說新語》記載:晉王愷有良牛,名“八百里駁”,后世詩詞多以“八百里”指牛。“麾”是軍旗。全句的意思是:兵士們在軍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這句寫的是戰前給養準備,并非描繪點兵場面的遼闊、宏大和蒼涼;故選 B。23.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可從表現手法、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等任一角度進行賞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意思是: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恍惚間又回到了當年,各個軍營里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從表現手法來看。詞句“醉里挑燈看劍”寫詞人酒醉之后,興致勃勃,撥亮燈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寶劍,仔細地撫視著,這是實寫;“夢回吹角連營”寫詞人趁著酒興,想象回到了疆場戰爭的場面,此處為虛寫。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描繪出自己想要重點沙場但如今因“白發生”而失去的軍旅生活。表達了詞人的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從人物形象來看。“醉里”寫作者閑居家中心情苦悶,只能借酒澆愁,但即使在“醉里”,也不忘“挑”燈“看”劍,做夢都是戰場嘹亮雄壯的號角聲,可見抒寫了他夢寐以求、終生不變的抗敵救國的理想,抒寫了壯志不酬的悲憤心情,塑造了一個落魄仍然不忘報國的英雄形象。從思想感情來看。“醉里”,寫得是情態。“挑燈”,是把油燈撥亮。“看劍”,即《水龍吟》中的看吳鉤,表明詞人渴望殺敵的心情。“夢回吹角連營”是說夢里“我”又回到了軍隊,軍營中到處吹起嘹亮的號角。從“夢回”開始,詞人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描繪了一個施展雄才武略,完成“了卻君王天下事”的夢境。在詞的最后,作者卻發出一聲長嘆:“可憐白發生!”從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來。原來,那壯闊盛大的軍容,橫戈躍馬的戰斗,以及輝煌勝利,千秋功名,不過全是夢境。通過描繪了一幅軍旅生活圖,蘊含了詞人殺敵報國、恢復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烈情懷。最后又以沉痛的慨嘆,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4課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導學案)(學生版) 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同步學與練(統編版).pdf 第24課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導學案)(教師版) 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同步學與練(統編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