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24 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導學案)2022 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了解岑參與邊塞詩的文學常識。(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品讀關鍵詩句,感受詩人筆下邊塞雪(2)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 景的壯麗和奇寒,感受詩歌營造的意境。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 3、體會作者的豪邁之情及與友人的惜別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 之情。4、積累名句、背誦詩歌。活動一:正音正字裘(qiú) 衾(qīn) 薄(bó) 都(dū)護難著(zhuó) 瀚(hàn) 羌(qiāng) 掣(chè)活動二 :字詞釋義⑴武判官:名不詳,當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判官,官職名。唐代節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大使,可委任幕僚協助判處公事,稱判官,是節度使、觀察使一類的僚屬。⑵白草:西北的一種牧草,曬干后變白。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各民族的通稱。⑷梨花:春天開放,花作白色。這里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⑸珠簾:用珍珠串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形容簾子的華美。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幕。形容帳幕的華美。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濕羅幕。“珠簾”“羅幕”都屬于美化的說法。⑹狐裘:狐皮袍子。錦衾:錦緞做的被子。錦衾薄:絲綢的被子(因為寒冷)都顯得單薄了。形容天氣很冷。⑺角弓:兩端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控:拉開。⑻都護:鎮守邊鎮的長官此為泛指,與上文的“將軍”是互文。鐵衣:鎧甲。難著:一作“猶著”。著:亦寫作“著”。⑼瀚海:沙漠。這句說大沙漠里到處都結著很厚的冰。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⑽慘淡:昏暗無光。⑾中軍:稱主將或指揮部。古時分兵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為主帥的營帳。飲歸客:宴飲歸京的人,指武判官。飲,動詞,宴飲。⑿胡琴琵琶與羌笛:胡琴等都是當時西域地區兄弟民族的樂器。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羌笛:羌族的管樂器。⒀轅門:軍營的門。古代軍隊扎營,用車環圍,出入處以兩車車轅相向豎立,狀如門。這里指帥衙署的外門。⒁風掣:紅旗因雪而凍結,風都吹不動了。一言旗被風往一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掣:拉,扯。⒂輪臺:唐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縣境內,與漢輪臺不是同一地方。天山:一名祁連山,橫亙新疆東西,長六千余里。⒃滿:鋪滿。形容詞活用為動詞。⒄山回路轉:山勢回環,道路盤旋曲折。活動三:積累文學常識1.作家作品岑參(約 715—770),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唐代邊塞詩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作品善于描寫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與高適并稱“高岑”。著有《岑嘉州詩》等。2.寫作背景唐朝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天寶十三載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時寫下了此詩。活動四:詩歌朗讀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活動五:疏通文意,把握主旨。(一)全文翻譯北風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 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 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云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 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 傍晚在轅門外,大雪紛紛撒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嶺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二)課文主題唐代的岑參寫的一首送別詩,全詩融合著強烈的主觀感受,在歌詠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表現了雪中送人的真摯情誼。(三)內容概括按內容可分為“詠雪”(前十句)和“送別”(后八句)兩部分。1、詠雪:①大雪紛飛的奇麗景象;②用反襯法寫雪天的奇寒;③用夸張筆法總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為下文送別作鋪墊。2、送別:①軍中設宴餞別;②送至轅門;③輪臺東門送別。(四)寫作特色1、寓情于景①“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②“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雪大天寒,在這種天氣條件下遠送、久望,表現了詩人與武判官的深厚友情,也委婉抒發了對武判官前路的擔憂與牽掛。2、比喻、想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比喻冬雪,新穎貼切,想象奇特,表達了對邊塞奇麗風光的喜愛。3、反襯:①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②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描寫了邊疆的奇寒,表現邊塞生活艱苦,襯托守邊將士的豪邁氣概;在這種天氣條件下遠送、久望,襯托了詩人與武判官的深厚友情。4、夸張: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用夸張筆法總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渲染傷感凄愁的氣氛,為下文送別作鋪墊;結構上承上啟下。(五)名句默寫1.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側面反映天氣異常寒冷,戰爭非常殘酷的詩句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2.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通過對風雪天氣,軍營將士的主觀感受的描寫,反映戰地生活的凄苦的句子是: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3.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4.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起承上啟下過度作用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夸張的筆墨,氣勢磅礴地勾畫出瑰奇壯麗的邊塞雪景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6.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7.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描寫具有濃郁的軍營特點和邊塞特色的餞行場面的句子是: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18.岑參的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寫冬景)的兩句詩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8.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相似的詩句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1.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折”“即”有何表達效果?“折”寫出了北風之猛,有了這樣猛烈的風,漫天飄落的雪才能“飛”。“即”字表現了詩人的驚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這兩句極寫邊塞的風猛雪早。2. 你認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為什么能流傳千古?比喻,以春景寫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貼切,既表現了邊塞特有的奇異壯麗風光,又寫出詩人的驚喜之情。“忽如”二字用得極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3.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幾句描寫有何作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寫出了天氣的寒冷,寫軍營將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戰爭的艱苦及其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同時為送行場面渲染了悲涼氣氛。4. 說說“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兩句詩在結構和寫法上的妙處。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手法上,運用對偶、夸張和寓情于景的寫法,寫出了天寒地凍、愁云滿天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的擔憂之情。5. 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所展示的畫面,并談談這兩句細節描寫的作用。傍晚時分,轅門外,大雪紛紛飄落,紅旗被冰雪凍硬,盡管風刮得很猛,紅旗卻一動也不動。這一生動而反常的細節再次傳神地寫出天氣的奇寒,而旗幟在寒風中毫不動搖,威武不屈的形象正是守邊將士的象征。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相互映襯,畫面生動,色彩鮮明。6. 詩的最后兩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體現了中國繪畫中的“留白”這一藝術手法,說說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運用留白手法,寫得含蓄,引發讀者無盡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離去后的無限惆悵之情。7. 請從煉字角度賞析“雪上空留馬行處”。“空”寫出了邊塞空曠蒼涼之景,表明處境惡劣,人跡罕至。表現了詩人依依惜別和無限惆悵的心情。8. 這首詩以什么為線索?描繪了哪四幅圖景?以“雪”為線索,描繪了八月飛雪圖、軍營酷寒圖、軍營餞別圖、雪地惜別圖這四幅圖景。歌行體歌行,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的區別。后遂有“歌行”一體。清錢良擇《唐音審體》:“歌行本出于樂府,然指事詠物,凡七言及長短句不用古題者,通謂之歌行。”其形式較自由。大抵模擬樂府詩風格,語言通俗流暢,文辭比較鋪展。其中多有敘事之作。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行”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一、名句名篇默寫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理解型默寫(1)忽如一夜春風來, 。(2)散入珠簾濕羅幕, 。(3) ,愁云慘淡萬里凝。(4)中軍置酒飲歸客, 。(5)紛紛暮雪下轅門, 。(6)輪臺東門送君去, 。(7) ,雪上空留馬行處。(8)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寫冬景)的兩句詩是: , 。(9)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表達對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詩句是: , 。(10)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11)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 , 。【答案】 千樹萬樹梨花開 狐裘不暖錦衾薄 瀚海闌干百丈冰 胡琴琵琶與羌笛 風掣紅旗凍不翻 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詳解】本題考查默寫。注意易錯字:裘、衾、瀚、闌、琵琶、羌、掣。2.默寫(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用夸張的手法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詩句是: ,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詩句是: , 。(3)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 , ”兩句將詩人因朋友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寫到了極致。【答案】 瀚海闌干百丈冰 愁云慘淡萬里凝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紛紛暮雪下轅門 風掣紅旗凍不翻 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詳解】本題考查名句名篇默寫。注意易錯字詞:瀚、闌、凝、暮、轅、掣、翻。二、詩歌鑒賞(一)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3.詩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和“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兩個場景前后有聯系嗎?請你簡要分析。4.岑參借轅門雪地送別友人的故事充分體現了盛唐氣象。你能從中感受到怎樣的時代精神?【答案】3.示例:有聯系。前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描繪了熱烈的雪景,屬于環境描寫;后兩句寫出軍營里載歌載舞,開懷暢飲的熱鬧景象,即使寒冷但士兵們的熱情高漲。故前面是為這里蓄勢,讓情感到達高潮。4.示例:這是一首送別詩,但沒有異常的悲傷、惆悵,取而代之的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奇異邊塞風光以及“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熱鬧非凡的軍營生活,即使離別也多了一層浪漫主義色彩。故可見當時慷慨豪邁、雄渾悲壯的時代精神。【解析】3.本題考查詩歌鑒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運用比喻的修辭,描寫了早晨起來看到的奇麗雪景。掛在枝頭的積雪,在詩人的眼中變成了一夜盛開的梨花,和美麗的春天一起到來。“忽如”準確地表現了早晨起來突然看到雪景時的驚喜情形。經過一夜,大地銀裝素裹,煥然一新。“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并列三種樂器而不寫音樂本身,頗似笨拙,但仍能間接傳達一種急管繁弦的場面,以及“總是關山舊別情”的意味。在主帥的中軍擺開筵席,傾其所有地搬來各種樂器,且歌且舞,開懷暢飲,這宴會一直持續到暮色來臨。前面熱烈的雪景在這里迸發傾泄出來,達到了歡樂的頂點。故前一個場景是為后一個場景蓄勢,渲染氣氛,為這里的情感抒發做鋪墊的。據此言之有理即可。4.本題考查詩歌理解。結合題目“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知這是一首送別詩,但卻沒有一味的悲傷、惆悵。結合“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寫了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結合“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可知天氣非常惡劣,異常寒冷,但“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軍營里熱鬧非凡,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故可見盛唐時期的慷慨悲壯,渾然雄勁的時代精神。據此言之有理即可。(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5.下列對詩歌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一、二句中“卷”“折”二字,未睹雪勢,先聞風聲;忽驚草“白”,繼見雪飛,寫出了北風之猛。B.第三、四句中“忽如”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及春風急驟之態,以冬景寫春景,生動傳達出詩人的驚喜好奇。C.第五、六句由帳外寫到帳內,寫“散入珠簾”帶來的酷寒,巧妙引出人物,轉換自然從容,體物入微。D.第七、八句通過人物的觸覺寫軍營將士的苦寒生活,表現了將士們不畏艱難、樂觀激昂的戰斗情緒。6.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語言奇麗,如“風掣紅旗凍不翻”一句詩人用生動而反常的細節表現天氣的奇寒,以紅襯白,以動襯靜。B.借景抒情,結尾句詩人送客送到路口,遠遠凝望行人留下的雪中馬蹄印,似心中仍懷有的悠悠不盡之情。C.描摹細膩,詩歌有大筆揮灑,有細節勾勒,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再現了邊塞的自然風光和生活風貌。D.韻律平仄相間,利用換韻和場景畫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節奏,發揮了歌行體的特長。【答案】5.B 6.A【解析】5.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B.“春風急驟之態,以冬景寫春景”,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是以春景寫冬景;故選 B。6.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A.“風掣紅旗凍不翻”意思是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此處應是以靜襯動,表現天氣的奇寒。故選 A。(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7.本詩以“雪”為線索,“雪”共出現四次,依次組成四個畫面,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時間 送別前 置酒餞別時 臨別時 送別后詩句 胡天八月即飛雪 紛紛暮雪下轅門 去時雪滿天山路 雪上空留馬行處圖景 八月飛雪苦寒圖 ① 東門惜別惆悵圖 ②8.一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春天來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開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位同學如此引用詩句是否恰當?為什么?請說明理由。【答案】7. 軍營餞別奇寒圖 別后雪地思念圖 8.不恰當,“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原意是形容塞北八月飛雪的壯美景象,并非真正描寫春天的梨花盛開。雖然“梨花”一詞在詩句中出現,但整句詩的情感和意境與春天的花開景象并不相符。因此,這位同學在描述春天花開時引用此句詩,與語境不符,顯得不夠恰當。【解析】7.本題考查詩歌畫面。根據“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可知,此處寫送別場面。“胡琴琵琶與羌笛”,西域特色的管弦樂器齊鳴和響,給邊塞的軍中宴飲增添了幾分蒼涼悲壯的豪氣,渲染了送別的隆重場面。“紛紛”兩句運用細節描寫,從視覺角度寫紅旗與飛雪的色彩。“風掣紅旗凍不翻”更是真實地表現出了紅旗被凍住,風吹不動的場景,突出了天氣的寒冷。據此,參考“八月飛雪苦寒圖”和“東門惜別惆悵圖”的形式,我們可以擬定為:軍營餞別奇寒圖或餞別宴會別愁圖;根據“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可知,此處寫了輪胎東門送別的情景,前句表現詩人依依難舍的感情,后句寫出山高雪滑、路途艱險,表現詩人對歸客的關懷。根據“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可知,這里從壯麗的雪景寫到送行者目送行人遠去,直到無法望見卻還在凝視雪地上的馬蹄印記,表現了詩人的依依惜別和無限悵惘的心情。據此,參考“八月飛雪苦寒圖”和“東門惜別惆悵圖”的形式,我們可以擬定為:別后雪地思念圖。8.本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春景寫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新穎別致,既寫出了詩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現出了邊塞特有的奇異風光。所以這句詩描寫的是塞北八月飛雪的景象,展現出的是冬天雪景的壯美和奇麗,并不是真正寫春天梨花等花盛開的景象,與春天百花盛開的情境不相符,所以這樣引用不恰當。(四)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9.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此詩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詩的前八句寫了邊塞雪景和氣候特征;中間四句寫了邊塞景象的壯闊和餞別宴會的盛況,其中“ ”一字既是寫景又是寫情,自然引出送別;最后六句寫傍晚送友人踏上歸途,抒發了詩人 之情。10.請從劃線句中選擇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進行賞評。【答案】9. 愁 對友人的依依惜別(對友人的不舍、擔憂、惆悵) 10.“紛紛”從動態寫雪之大,“凍不翻”則從靜態寫軍旗在寒風中凍住靜止,動靜結合凸顯出天氣奇寒。漫天白雪更反襯了軍旗鮮紅,體現了戍邊將士不畏艱苦、昂揚勇毅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贊頌之情。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互相映襯,富有表現力。【解析】9.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情感主旨。“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寫的是,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堅冰,陰云暗淡,萬里云海都凍凝。這兩句從人物的視角表現雪中的酷寒,“愁”一字既是寫景又是寫情,自然引出送別,寫出詩人對友人長途跋涉的擔憂之情。“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描寫了餞別宴會的盛況,帶有西域特色的樂器給軍中宴飲添加了蒼涼悲壯的豪氣,渲染了送別的隆重場面;故第一空填寫:愁。“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句意是:輪臺東門送武判官返回京城,離開時大雪遮住了天山的路。前一句表現詩人在輪臺東門送別時的依依難舍之情。后一句寫出了詩人對歸客的關懷。“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句意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道馬蹄痕跡。“空”字寫出了邊塞空曠蒼涼之景,表明環境的艱苦。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離去后的無限惆悵之情。故第二空填寫:對友人的依依惜別(對友人的不舍、擔憂、惆悵)。10.本題考查句子賞析。“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句意是:暮雪紛紛在領兵將帥的營門外落下,紅旗被凍得僵硬,風扯著也無法飄動。“紛紛”從動態寫雪之大,“掣”字真實地表現了紅旗被凍住,北風扯著也不飄動的情狀。“凍不翻”則從靜態寫軍旗在寒風中凍住靜止,動靜結合凸顯出天氣奇寒。漫天白雪更反襯了軍旗鮮紅,體現了戍邊將士不畏艱苦、昂揚勇毅的精神,表達了作者的贊頌之情。句子運用象征手法,寫邊塞的奇寒和紅旗在風中堅強挺立的畫面,象征邊塞將士不屈的斗志,寫出了詩人心中奔涌的豪情。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互相映襯,富有表現力。第 24 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導學案)2022 年課程標準 學習目標1、了解岑參與邊塞詩的文學常識。(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品讀關鍵詩句,感受詩人筆下邊塞雪(2)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 景的壯麗和奇寒,感受詩歌營造的意境。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 3、體會作者的豪邁之情及與友人的惜別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 之情。4、積累名句、背誦詩歌。活動一:正音正字裘( ) 衾( ) 薄( ) 都( )護難著( ) 瀚( ) 羌( ) 掣( )活動二 :字詞釋義⑴武判官:名不詳,當是封常清幕府中的判官。判官,官職名。唐代節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大使,可委任幕僚協助判處公事,稱判官,是節度使、觀察使一類的僚屬。⑵白草:西北的一種牧草,曬干后變白。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漢民族對 的通稱。⑷梨花:春天開放,花作白色。這里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⑸珠簾:用珍珠串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形容簾子的華美。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幕。形容帳幕的華美。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濕羅幕。“珠簾”“羅幕”都屬于美化的說法。⑹狐裘:狐皮袍子。錦衾:錦緞做的被子。錦衾薄:絲綢的被子(因為寒冷)都顯得單薄了。形容天氣很冷。⑺角弓:兩端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一作“雕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控: 。⑻都護:鎮守邊鎮的長官此為泛指,與上文的“將軍”是互文。鐵衣:鎧甲。難著:一作“猶著”。著:亦寫作“著”。⑼瀚海: 。這句說大沙漠里到處都結著很厚的冰。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⑽慘淡: 。⑾中軍:稱主將或指揮部。古時分兵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為主帥的營帳。飲歸客:宴飲歸京的人,指武判官。飲, 。⑿胡琴琵琶與羌笛:胡琴等都是當時西域地區兄弟民族的樂器。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羌笛:羌族的管樂器。⒀轅門:軍營的門。古代軍隊扎營,用車環圍,出入處以兩車車轅相向豎立,狀如門。這里指帥衙署的外門。⒁風掣:紅旗因雪而凍結,風都吹不動了。一言旗被風往一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掣: 。⒂輪臺:唐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縣境內,與漢輪臺不是同一地方。天山:一名祁連山,橫亙新疆東西,長六千余里。⒃滿: 。⒄山回路轉: 。活動三:積累文學常識1.作家作品岑參(約 715—770),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 邊塞詩人。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作品善于描寫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與高適并稱“高岑”。著有《岑嘉州詩》等。2.寫作背景唐朝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天寶十三載岑參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時寫下了此詩。活動四:詩歌朗讀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活動五:疏通文意,把握主旨。(一)全文翻譯北風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斷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飛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風吹來,千樹萬樹潔白的梨花斗艷盛開。 雪花飄散進入珠簾,沾濕了羅幕,穿上狐裘不感覺到溫暖,織錦做成的被子也覺得單薄。 連將軍和都護都拉不開弓,都覺得鐵衣太寒冷,難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縱橫交錯著百丈厚的堅冰,愁云暗淡無光,在萬里長空凝聚著。 在軍中主帥所居的營帳里擺設酒宴,給回去的客人餞行,胡琴琵琶與羌笛奏出了熱烈歡快的樂曲。 傍晚在轅門外,大雪紛紛撒落,紅旗被冰雪凍硬,強勁的北風也不能讓它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您離去,離去的時候大雪鋪滿了天山的道路。山嶺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見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的蹄印。(二)課文主題唐代的岑參寫的一首 詩,全詩融合著強烈的主觀感受,在歌詠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表現了雪中送人的真摯情誼。(三)內容概括按內容可分為“詠雪”(前十句)和“送別”(后八句)兩部分。1、詠雪:①大雪紛飛的奇麗景象;②用反襯法寫雪天的奇寒;③用夸張筆法總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為下文送別作鋪墊。2、送別:①軍中設宴餞別;②送至轅門;③輪臺東門送別。(四)寫作特色1、寓情于景①“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②“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雪大天寒,在這種天氣條件下遠送、久望,表現了詩人與武判官的深厚友情,也委婉抒發了對武判官前路的擔憂與牽掛。2、比喻、想象: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春花比喻冬雪,新穎貼切,想象奇特,表達了對邊塞奇麗風光的喜愛。3、反襯:①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②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描寫了邊疆的奇寒,表現邊塞生活艱苦,襯托守邊將士的豪邁氣概;在這種天氣條件下遠送、久望,襯托了詩人與武判官的深厚友情。4、夸張: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用夸張筆法總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渲染傷感凄愁的氣氛,為下文送別作鋪墊;結構上承上啟下。(五)名句默寫1.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側面反映天氣異常寒冷,戰爭非常殘酷的詩句是: , 。2.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通過對風雪天氣,軍營將士的主觀感受的描寫,反映戰地生活的凄苦的句子是: , 。3.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 , 。4.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起承上啟下過度作用的詩句是: , 。5.《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夸張的筆墨,氣勢磅礴地勾畫出瑰奇壯麗的邊塞雪景的詩句是:, 。6.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7.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描寫具有濃郁的軍營特點和邊塞特色的餞行場面的句子是:, 。18.岑參的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寫冬景)的兩句詩是: ,。8.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相似的詩句是:, 。1.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折”“即”有何表達效果?2. 你認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為什么能流傳千古?3.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幾句描寫有何作用?4. 說說“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兩句詩在結構和寫法上的妙處。5. 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所展示的畫面,并談談這兩句細節描寫的作用。6. 詩的最后兩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體現了中國繪畫中的“留白”這一藝術手法,說說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7. 請從煉字角度賞析“雪上空留馬行處”。8. 這首詩以什么為線索?描繪了哪四幅圖景?歌行體歌行,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 ”和“ ”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的區別。后遂有“歌行”一體。清錢良擇《唐音審體》:“歌行本出于樂府,然指事詠物,凡七言及長短句不用古題者,通謂之歌行。”其形式較自由。大抵模擬樂府詩風格,語言通俗流暢,文辭比較鋪展。其中多有敘事之作。如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 ”是樂曲的意思,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一、名句名篇默寫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理解型默寫(1)忽如一夜春風來, 。(2)散入珠簾濕羅幕, 。(3) ,愁云慘淡萬里凝。(4)中軍置酒飲歸客, 。(5)紛紛暮雪下轅門, 。(6)輪臺東門送君去, 。(7) ,雪上空留馬行處。(8)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寫冬景)的兩句詩是: , 。(9)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表達對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詩句是: , 。(10)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11)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 , 。2.默寫(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用夸張的手法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詩句是: ,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詩句是: , 。(3)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 , ”兩句將詩人因朋友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寫到了極致。二、詩歌鑒賞(一)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3.詩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和“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兩個場景前后有聯系嗎?請你簡要分析。4.岑參借轅門雪地送別友人的故事充分體現了盛唐氣象。你能從中感受到怎樣的時代精神?(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5.下列對詩歌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第一、二句中“卷”“折”二字,未睹雪勢,先聞風聲;忽驚草“白”,繼見雪飛,寫出了北風之猛。B.第三、四句中“忽如”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及春風急驟之態,以冬景寫春景,生動傳達出詩人的驚喜好奇。C.第五、六句由帳外寫到帳內,寫“散入珠簾”帶來的酷寒,巧妙引出人物,轉換自然從容,體物入微。D.第七、八句通過人物的觸覺寫軍營將士的苦寒生活,表現了將士們不畏艱難、樂觀激昂的戰斗情緒。6.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語言奇麗,如“風掣紅旗凍不翻”一句詩人用生動而反常的細節表現天氣的奇寒,以紅襯白,以動襯靜。B.借景抒情,結尾句詩人送客送到路口,遠遠凝望行人留下的雪中馬蹄印,似心中仍懷有的悠悠不盡之情。C.描摹細膩,詩歌有大筆揮灑,有細節勾勒,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再現了邊塞的自然風光和生活風貌。D.韻律平仄相間,利用換韻和場景畫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節奏,發揮了歌行體的特長。(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7.本詩以“雪”為線索,“雪”共出現四次,依次組成四個畫面,請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時間 送別前 置酒餞別時 臨別時 送別后詩句 胡天八月即飛雪 紛紛暮雪下轅門 去時雪滿天山路 雪上空留馬行處圖景 八月飛雪苦寒圖 ① 東門惜別惆悵圖 ②8.一位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春天來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開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位同學如此引用詩句是否恰當?為什么?請說明理由。(四)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 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9.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此詩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詩的前八句寫了邊塞雪景和氣候特征;中間四句寫了邊塞景象的壯闊和餞別宴會的盛況,其中“ ”一字既是寫景又是寫情,自然引出送別;最后六句寫傍晚送友人踏上歸途,抒發了詩人 之情。10.請從劃線句中選擇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進行賞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4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導學案)(學生版) 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同步學與練(統編版).pdf 第24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導學案)(教師版) 2024-2025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冊同步學與練(統編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