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春有格【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行己有恥”。2.掌握“行己有恥”的要求。3.知道什么是“止于至善”。4.青春期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學習重難點】掌握“行己有恥”的要求;青春期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學習過程】一、新課導入。1.在上面的田字格中工整的寫下“青春有格”四個字。2.解讀“格”的意思:(1)“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2)“言之有物,而行之有格也”。(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二、學習活動活動一:行己有恥1.“行己有恥”的內(nèi)涵:2.閱讀課文回答一下問題:(1)盧梭做的對么?(2)內(nèi)心隱隱作痛說明盧梭是個怎樣的人?(3)請判斷下列情況是否屬于知恥a.馬路上闖紅燈( )b.吃完零食隨手扔掉包裝袋( )c.公共場所大聲說話( )d.中國游客大鬧曼谷機場( )3.(1)你認為還有哪些規(guī)則需要遵守?(2)有人認為,只要不被發(fā)現(xiàn),說謊、欺騙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這一觀點,為什么?4.現(xiàn)在學校里有一部分中學生覺得吸煙很酷,于是嘗試著吸煙。面對好朋友遞過來的名牌香煙,我們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 )A.試著吸一次,因為他遞過來的是名牌香煙。B.堅決拒絕,同時勸阻朋友也不要吸煙。C.馬上跟朋友翻臉,因為吸煙有害健康。D.立即把他扭送到公安機關(guān)。活動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內(nèi)涵:【達標檢測】1.中國古話說:人無恥,無自立。這句話是說( )A.因為有羞恥心,人才會節(jié)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庸俗卑賤的事情,有尊嚴地生活。B.自尊心和羞恥心沒有聯(lián)系C.人要沒有任何廉恥心,才能自立D.沒有了羞恥心,就不能獨立2.巴爾扎克說:“只有那些曉得控制他們?nèi)秉c,不讓這些缺點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強者。”這句話告訴我們( )A.強者是沒有缺點的 B.普通人無法控制自己的缺點C.當你有缺點時就不能成為強者 D.要磨礪意志,不斷增強自控力3.“點燃蠟燭照亮他人者,也不會給自己帶來黑暗。”美國思想家杰弗遜的這句話表明(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給予會比接受更快樂C.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會有收獲 D.善良要見諸行動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于這些語句中“格”的解讀不符的是( )A.標準 B.改正 C.局勢 D.法式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紛繁復雜的、美丑、善惡交織,這就要求我們“行己有恥”。引導我們辨別是非,作出正確選擇的主要因素是( )A.個人的情感好惡B.自身的愿望C.羞惡之心D.他人的評價6.明德華興中學吳曉芳老師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對初一的8個班共370個學生作了自控力檢測,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自控能力很強的有38人,約占總?cè)藬?shù)的10%;自制力較差和很差的為55人,約占總?cè)藬?shù)的15%。增強自控力,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嘗試不做某些事情,糾正自己的行為 B.每天堅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C.對任何事情都不聞不問,視而不見 D.認真記錄一些自己平時不關(guān)注的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