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耕牛·戰馬教科書 書 名:美術教材 出版社: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教學目標以《五牛圖》和《五馬圖》為例,了解中國畫的形式,探究中國畫的線條特征,提高審美感知能力。 2.幫助學生在審美鑒賞活動中形成正確歷史觀、文化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認識中國畫中線條的表達,提高審美感知能力。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在審美鑒賞活動中形成正確歷史觀、文化觀,增強文化自信。教學過程激趣導入 黃帝時代,“服牛乘馬”之說。 “乾象天,天行健,故為馬,地任重而順,故為牛。”——《宣和畫譜》 跟隨千年藝術珍寶,從藝術的角度了解“牛”和“馬”。(播放視頻) 新授課程 (一)學習任務一 了解歷史上各類美術作品中的“牛”和“馬” 美術作品中的“牛” 云南滄源巖畫 狩獵野牛的場景 商周時期 青銅器上的牛頭紋飾 兩漢時期 霍去病墓前石雕臥牛 魏晉南北朝 牛參與人類活動的壁畫 唐 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耕牛 美術作品中的“馬” 漢至魏晉 雕刻、壁畫、青銅器上的馬 唐代 浮雕《昭陵六駿》 唐三彩 學習任務二 認識中國畫的形式 1、中國畫中的“牛”和“馬” 《五牛圖》《五馬圖》 2、知識點撥:中國畫的形式 中國畫的形式分為工筆、寫意、兼工帶寫。 思考:《五牛圖》《五馬圖》屬于中國畫的哪種形式? 工筆畫。 (三)學習任務三 認識中國畫的線條美 1、(播放視頻)邊看邊思考:畫家是如何運用線的變化,表現耕牛各個部位的不同質感的? 2、明確:韓采用簡潔稍粗的墨線勾畫,運筆神氣生動、蒼古老辣。牛背上的輪廓線,曲折有致、鏗鏘有力,把牛的笨拙、走路緩慢表現得淋漓盡致。刻意放大的頸部褶皺恰到好處,透露出牛的強健體魄。 3、嘗試作業:練一練,用毛筆表達《五牛圖》的線條。 4、(播放視頻)邊看邊思考:《五馬圖》線條的獨到之處。 5、對比分析《五牛圖》和《五馬圖》的線條。 三、學力延伸 分別從墨色、構圖和造型、情感三個方面對比分析《五牛圖》和《五馬圖》。 四、分層作業設計 A層作業:在學習任務單中,找到《五牛圖》的線稿進行臨摹感受白描作品中的線條之美。 B層作業:在學習任務單中,找到“秦川牛”的照片,請通過觀察進行寫生創作白描作品。 C層作業:運用多種形式進行創作,可以利用手繪板iPad設計,“耕牛·戰馬”題材的海報和logo,或采用剪紙,拼貼等形式制作“牛”和“馬”的生肖剪紙。還可以采用折紙手法或運用綜合材料創作立體的文創以及手工藝品。 拓展延伸 《五牛圖》蘊含著中華民族在逆境中砥礪前行、頑強奮起的精神密碼。 現代藝術家朱炳仁的案頭擺件“五牛積福”,作為國禮贈送外賓。 播放青海玉樹騎兵視頻。 課堂總結 通過對歷史上的“牛”和“馬”的學習,探究不同時期耕牛、戰馬形象的審美變化,看到各個時代的古代藝術家們都有各自不同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觀念。對比分析《五牛圖》和《五馬圖》的線條、墨色、構圖、造型和情感,發現兩位畫家線條的不同特征,以及相似的審美情趣,感受到白描以及中國工筆繪畫藝術的博大精深。幫助學生豐富審美體驗,提升審美感知能力,在審美鑒賞活動中形成正確歷史觀、文化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