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地球的宇宙環境(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課前自主預習】閱讀教材,嘗試描述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小組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第6頁,思考下列問題。1.請根據八顆行星的運行特征,分析地球所處的行星際空間是否穩定和安全 2.說出地球的結構特征對地球上生命存在產生的影響。3.假如太陽突然消失,或太陽光照條件變得不穩定,地球上會出現怎樣的情形 4.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有多遠 這對地球上的地理環境有什么影響 5.地球最初的單細胞生命出現在海洋中,地球上的大量液態水是怎么形成的呢 【當堂檢測】“五星連珠”現象較為少見,專家預測2040年這一天文現象將再次出現。結合下圖回答1~2題。1.位于地球公轉軌道兩側的行星是( )A.甲和丙 B.丙和丁 C.乙和丁 D.丁和己2.下列關于金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A.金星繞日公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B.金星的左鄰右舍分別是水星和火星C.金星屬于類地行星D.金星屬于巨行星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繞昏暗恒星運轉的類地行星,距地球僅40光年(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它是一個熱氣騰騰的“水世界”,體積是地球的6倍。據推測,這個“水世界”同樣擁有大氣層,且75%的表面區域被水覆蓋,但由于溫度太高,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結合材料回答3~4題。3.“水世界”類地行星所在的天體系統是(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4.天文學家推測“水世界”類地行星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A.該行星上沒有水 B.該行星距離恒星太近C.該行星溫度太低 D.該行星不存在大氣層下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推測它本身不發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此回答5~6題。5.“藍月亮”應屬于( )A.行星 B.恒星 C.衛星 D.彗星6.“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A.太陽 B.地球 C.行星 D.恒星讀下圖,回答7~8題。7.根據圖中所示內容,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①d系統是人類已知的宇宙部分 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級天體系統是a系統 ③由b系統示意圖可知,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是安全的 ④北極星與c系統位于同一恒星系統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下列關于b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心天體是地球B.c系統與b系統中心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約1.5億千米C.獅子座流星雨現象不會在b系統出現D.迄今我們還未發現b系統存在生命的證據9.下列關于太陽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八顆行星、彗星、流星、行星際物質組成B.水星屬于類地行星C.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金星D.火星屬于巨行星10.讀太陽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太陽系中既屬于地外行星,又屬于類地行星的是 (填字母),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 (填天體名稱)。 (2)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位于 軌道和 軌道之間(填天體名稱)。 (3)八顆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 向 ,在圖上用 時針表示。另外,還具有 性和 性。 (4)若地球在H行星的軌道上運行,則會發生的現象是( )A.變為寒冷的“冰球” B.變為熾熱的“火球”C.大氣層將會消失 D.體積將會變小(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幾個自身條件中,此圖反映出來有哪些?答案案例探究1.八顆行星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其他小行星的公轉方向與八顆行星的基本一致,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因此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較安全。2.地球的體積、質量適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地球原始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氨,缺少氧氣,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地球大氣轉化為以氧和氮為主、適合生物呼吸。3.如果太陽消失或太陽的光照條件發生變化,那么地球所得的熱量也將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溫度和水的相態,以至于影響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隨之消失。4.日地距離大約為1.5億千米,距離適中,地表平均氣溫在15 ℃左右,有利于水呈液態和生命過程的發生、發展。如果日地距離太近,地表溫度太高,熱擾動太強,原子不能結合在一起,也就無法形成分子,更不能形成復雜的生命物質;相反,如果日地距離太遠,地表溫度太低,生命物質也無法形成。溫度適宜的另一個原因為晝夜更替的周期適宜(24小時),使得地面白天增溫時不至于過分炎熱,夜晚冷卻時不至于過分寒冷,從而保證了地球上有機體的生存和發展。5.由于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及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等形成了原始大洋,地球最初的單細胞生命就出現在大洋中。【當堂檢測】B 2.C 第1題,圖示為太陽系的一部分,甲為地球,丙為金星,丁為火星。第2題,八大行星繞日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金星公轉軌道兩側的行星是水星和地球,金星屬于類地行星。3.C 4.B 第3題 材料“繞昏暗恒星運轉的類地行星,距地球僅40光年(銀河系的主體直徑是8萬光年)”表明這顆恒星不是太陽(太陽明亮),但距離地球、太陽都比較近,沒有超出銀河系邊界。因此“水世界”類地行星所在的天體系統是與太陽系并列的其他恒星系統,屬于銀河系。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 C。第4題材料顯示:“水世界”同樣擁有大氣層,且75%的表面區域被水覆蓋,但由于溫度太高,它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故A、C、D錯誤;B.該行星“由于溫度太高,它無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而行星表面的溫度由其距離恒星的距離決定。距離恒星近,溫度高,故B正確。故選:B。C 6.D 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藍月亮”圍繞行星公轉,因而屬于衛星。第6題“藍月亮”本身不發光,其光照應來自能發光的恒星。因為“藍月亮”是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的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因而其光照不可能來自太陽。7.C 8.B 第7題【解析】讀圖可知,d為總星系,是人類已知的宇宙部分;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級天體系統是太陽系,a系統為銀河系,b系統為太陽系;在b系統(太陽系)中,各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是安全的;c是地球,是行星,而北極星是恒星。第8題【解析]圖中b系統是太陽系,中心天體是太陽;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獅子座流星雨可能在太陽系出現;b系統中的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體。9.B10.(1)D 月球 (2)火星 木星 (3)西 東 逆 近圓 共面(4)A (5)日地距離適中,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