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需要法律》教學設計一、課題: 生活需要法律二、課型:新授課三、課時:1 課時四、教學目標:政治認同:知道依法辦事的原因、定義以及怎樣依法辦事,懂得要樹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義,以及青少年應該怎樣推進法治中國的建設。道德修養:通過理解依法辦事的原因,知道依法辦事的定義以及怎樣依法辦事;懂得樹立法律信仰的原因,認識到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國的推動者。法治意識:通過思考、討論法律部門的職能、法律案例的材料,了解法律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知道法律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意義,明白依法辦事的要求,理解樹立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健全人格:通過對案例的思考,培養對法律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法治觀念:通過分析相關法律案例的資料,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學會依法辦事難點:樹立法制觀念的重要性六、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歸納法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科書八、教學過程:(一)回顧課程,導入新課預學導學:在上新課之前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小學六年級上冊關于法律的內容。那位同學還記得法律的特征?生答: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頒布,具有強制力和權威性。所有社會成員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師:回答的真不錯,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觀看一則視頻。設計理念:(使學生通過回顧六年級關于法律的內容來導入新課)導入新課:師:接龍游戲《我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師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師:那么同學們一起帶著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對嗎 這一問題來一起進入我們的新課《生活需要法律》。如果生活中沒有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師總: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小游戲:學生上來把相關內容和對應的法律連接起來整理筆記:1.生活與法律的關系/為什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1)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在社會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2)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3)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4)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政治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五條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圣職責。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設計理念:(通過展示憲法關于公民基本權益的相關內容來對學生政治滲透)放出問題:①原始社會有沒有法律②夏朝的法律是什么③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什么?播放視頻(學生觀看)學生思考:①原始社會有沒有法律②夏朝的法律是什么③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是什么?教師總結: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一切重大的事情都由全體氏族成員平等地討論決定。我國古代第一個王朝夏朝的法律稱為“禹刑”。 《漢謨拉比法典》國家產生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設計理念:(通過帶著問題觀看視頻,學生思考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法律的發展史)整理筆記: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學生活動:戰國時期,某諸侯國國君在早朝時,聽大臣們說民間有許多私自販鹽買鹽的事使國家稅收減少。國王厲聲說道:“從今以后若查明私自販鹽買鹽者,立斬無赦。這就作為國家的一條法令,任何人不得違抗。”當天傍晚,國舅因私自販鹽被查處,眼看著要治殺頭之罪,可國君卻免其一死。大臣們不解的問:“國君為什么早上說定死罪,而到晚上又說沒罪了呢?”國君說:“早上我說死罪是法令,晚上我說無罪也是法令,因為我是國君。”國君的判案是“法治”嗎?為什么?設計理念:(通過讓學生分組討論案列的形式來講解法治和人治的區別)整理筆記:法治的含義: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拓展:依法治國十六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出問題: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法治建設?師總:(1)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2)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學生活動:設計理念:(通過視頻講解來讓學生思考我們為什么要進行法治建設)(二)實踐練習\練習討論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巡視輔導并演示。1、我們出生后,父母就會到當地的派出所給我們報戶口;十八歲之前,我們會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成年后,我們將走上工作崗位,又與勞動法緊密相連;到了一定年齡,我們又將依據相關法律退休。這些經歷說明( )A.公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B.兒童時期與法律無關C.成年人與法律的聯系更緊密D.法律對人們無能為力2、作為一名中學生,下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有( )①未成年人保護法 ②義務教育法 ③居民身份證法 ④勞動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四)小結拓展法治中國的宏偉藍圖已經磅礴展開,全面依法治國的畫卷正在激情繪就,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投身于依法治國的時代洪流,為助推中國夢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布置作業。九、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