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夏夜》教案教學分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夏夜》是一首填充式的二聲部合唱歌曲,F大調,三四拍,歌曲活潑天真、充滿童趣,表現了夏夜的螢火蟲閃閃爍爍、漫天飛舞的可愛形象。本課主要以學唱歌曲為主,通過練聲和手勢分別來感受頓音和有后半拍休止音符的唱法,從而解決歌曲演唱的難點,在合唱中低聲部什么時候進入,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所以在合唱前,我設計了先把低聲部的旋律當作“回聲游戲”來演唱,在學生掌握了以后再變成二聲部合唱進行表演。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夏夜》教學目標:1.學唱歌曲,感受夏夜螢火蟲閃爍飛舞的音樂形象,并能用輕巧、甜美的歌聲表現。2.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做到聲部和諧、層次清楚。教學重點:1.頓音要唱的短促而有彈性。2.有后半拍休止符的音符要唱的短而輕盈。3.二聲部合唱聲音和諧。教學難點:1.有后半拍休止符的音符的唱法。2.低聲部的準確進入。教學準備:電腦、課件、板書。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夏夜情景1、看幻燈片,聽音響。師:同學們,在夏天晴朗的夜晚,你會聽到哪些小動物在歌唱呢?生:小青蛙、蛐蛐、知了,2、有節奏的模仿師:你能模仿一下嗎?(單獨的模仿,全班看指揮模仿)生:模仿小青蛙,蛐蛐,知了的叫聲。師;如此熱鬧的夏夜,還引來了一個小動物哦!(聽,師念兒歌,學生聽,猜)生:說出或者說不出(螢火蟲)師:PPT簡單介紹蟲。3、詩歌的再朗誦師:螢火蟲那么美,讓我們一起完整地把這首熒火蟲的兒歌讀一遍。師:紅色字體讓老師來念二、聽賞歌曲,形體感知歌曲1、情景帶入師:讀完這首兒歌,老師只覺得漫天都是螢火蟲了……思考:如果你是一只螢火蟲,你會在這段音樂里面干什么?2、說說音樂的聽后感生:能感知三拍子韻律,說出歌曲給人活潑歡快的感覺。音樂帶給人一種螢火蟲一閃一閃在草蟲中飛來飛去的感覺。3、化身螢火蟲飛舞師:老師禁不住想學螢火蟲飛,你們能為我設計幾個動作嗎?生:思考,發言4、用兩組動作表現四個樂句。師:你們看到了,老師的動作很簡單,1,2,4,樂句同一個動作,第3樂句不同。生:理解之后,跟著音樂來一次飛舞。5、螢火蟲的難題師:你們是一群聰明的螢火蟲,老師這里還有六只聰明絕頂的螢火蟲,從剛才的音樂里提出六個音符要讓你們來唱一唱?誰來應站呢?6、認一認、用柯爾文手勢唱一唱。7、老師給的挑戰:師:(出示大段視唱譜)老師想分兩組對你們發起挑戰,老師首先挑戰第一組,除了紅色部分以外,你們還能接下幾個小節的視唱?第二小組呢?能不能接得更多點呢?注意哦,如果接下了任務唱不好,那就是第一組贏哦!三、學唱歌曲1、聽師范唱師:這么好聽的旋律,我們來看看它到底唱得是什么師:你能給這首歌曲取個好聽的名字嗎?師生合作2、視唱揪錯師:聽,老師這樣唱對嗎?5 3 1 / 3 1 5 / 你們來唱一唱夏 夜 里/ 誰 提 來3、后半拍休止的音應該怎么唱?生:短促而有力師:對了,就像螢火蟲在閃爍光芒一樣。(跟琴齊唱)4、第三樂句用連貫的聲音表現螢火蟲漫天飛舞的感覺5、加入歌詞完整唱。二聲部教唱A 請你聽錄音中的小朋友是用怎樣的形式來演唱的?(合唱),被重復的部分老師做傾聽狀歌曲中哪些部分被重復了B 現在我們就以合唱的形式來表現這首歌曲。請你唱第一聲部,老師唱第二聲部。C 我們交換一下,你來唱第二聲部。(啊要輕一些短一點)這樣才能演唱出趣味。D 螢火蟲會越飛越遠,越飛越高。那歌曲的尾聲部分哪個同學能來更好地處理一下嗎?同樣用力度記號表示。師示范或找學生示范請一學生領唱,其他同學齊唱E 生生合作。現在你們進行合作表演,看看你們之間默契不默契。這兩組是第一聲部,這兩組是第二聲部。把握好你的聲音和情緒哦。F.請六個同學戴好頭飾和手中的道具,扮演螢火蟲在同學間飛舞,唱第二聲部,沒輪到唱得時候可以做飛舞狀,輪到唱時停下動作唱回聲。5、教師評價同學們美妙的歌聲仿佛把老師帶到了美麗的夏夜。螢火蟲漸漸地飛遠了,遠遠看去就像是天邊的閃爍星星一般,小小的螢火蟲是人類的好朋友,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夜空,用自己短促的生命給我們帶來歡樂,希望你們也能像螢火蟲一樣把關愛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