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教科書 書 名:湘教版地理教材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生產生活習慣的差異。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能夠在圖上指出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和范圍。(區域認知)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界線的分析,知道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主導因素,了解區域之間的地理差異。(綜合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夠運用地圖及其他地理工具,從不同媒體及生活體驗中獲取并運用有關中國地理的信息資料,描述和說明中國基本的地理面貌,表達熱愛祖國的情感。(地理實踐力)教材分析本節所對應的課標內容是“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線是我國自然地理上的一條重要的分界線,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1月0℃等溫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4500℃活動積溫等值線大致通過秦嶺一淮河線。秦嶺-淮河線成為我國東部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水田農業區與旱作農業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以北,河流冬季封凍,秦嶺-淮河線以南,河流冬季不封凍。了解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可幫助學生理解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劃分依據和地區差異。除從以上幾個方面了解該線的地理意義外,還可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秦嶺-淮河線南北人們生活習慣的不同。例如,秦嶺-淮河線以北,居民喜食面食;秦嶺-淮河線以南,居民愛吃米飯等等。 在“四大地理區域”部分,教材扼要地介紹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界線及其劃分。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和范圍,教材呈現了一幅“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有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即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秦嶺-淮河線在本節第一部分已經作了專題介紹,另外兩條地理界線與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地勢三級階梯的界線密切相關,這些內容在八年級上冊就已經了解過,因而教材只安排了“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閱讀”材料,側重介紹了該線兩側自然地理環境和生產活動的顯著差異;由于學生對于青藏高原真邊緣線較為熟悉,也容易理解,故教材沒有單獨介紹。在本部分內容的后面,教材設計了一組“活動”,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差異,以及產生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范圍。 2.秦嶺-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線在地理分區中的意義。教學難點: 1.結合地圖,使學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 2.分析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 在今年4月份,因春季,氣候干旱,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天氣,成都與上海、南京的緯度位置差不多,為什么成都免受沙塵暴的影響呢? 二、新課講授 活動一: (1)2020年,網友航拍的秦嶺,圖片中秦嶺兩側的云層“涇渭分明”,有網友說是秦嶺以一己之力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 所以,本張航拍照是秦嶺阻擋了暖濕氣流北上。 (2)1955年1月發生強寒潮時,陜西的西安最低氣溫為-20.6℃,而安康最低氣溫為-7.6℃。讀圖解釋造成兩地氣溫差異的原因? 秦嶺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秦嶺南側的安康受冷空氣影響較小,北側的西安受冷空氣影響較大。 (3)今年四月份,因春季,氣候干旱,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天氣,成都與上海、南京的緯度位置差不多,為什么成都免受沙塵暴的影響呢?讀圖分析原因是什么? 秦嶺以一己之力阻擋了沙塵暴南下,因此,秦嶺南部的成都,免受沙塵暴的影響。成都等地區的網友,也紛紛感慨道:“感謝秦嶺為我們遮風擋土。” 通過八年級上學期已學內容,結合相關地圖,總結歸納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1.我國1月份0℃等溫線 2. 河流是否結冰的分界線 3. 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4.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5.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6. 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活動二: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及其主導因素分析 劃分南方、北方地區主導因素是什么呢? 引導學生讀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分析南北方的氣候有何不同?最后分析得出劃分南方和北方地區的主導因素是氣候。 劃分西北地區、北方地區主導因素是什么呢? 引導學生讀中國降水量分布圖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分析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東西兩側降水有何差異?最后分析得出劃分西北和北方地區的主導因素是夏季風或降水。 劃分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個地區的主導因素是什么呢? 引導學生讀中國地形圖,分析得出劃分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個地區的主導因素地形地勢。課堂小結/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作為一節微課,時長雖短,但也需要精心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時刻將學生放在心中,選用鮮活的情景,適時引入豐富的多媒體資源,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中深度學習。本節課設計由“案例導入”→“理論研究”→“案例分析”→“總結歸納”依次展開,課堂節奏緊湊。但在設計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微課是沒有學生在場的教學,容易講成老師一人的表演課,沒有加入學生的互動參與,缺了點活力;表情不夠自然,親和力有待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