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年級 八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情感的抒發與理念的表達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八年級下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運用直覺感受和形象思維來發現和認識美術作品的意蘊,并可以進行初步的表述和交流。 2.通過對不同類型的美術作品的欣賞,引導學生感受與描述作品借助特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所創造的生動形象的具體特征,分析要通過哪些要素了解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從而體會藝術形象所蘊含的內在生氣和生命活力。 3.通過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體現的情趣和意境, 加深對美術作品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的認識理解與體驗領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能在感受、理解、體驗過程中發現并描述作品的某些意蘊,理解不同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和社會價值。教學難點: 體會美術作品的意蘊,并能夠用美術語言分析美術作品。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我們看看,下圖中的人物攝影作品都是什么表情呢?(微笑、憤怒、悲傷、大笑) 大家一眼就能感受到照片里的情感,那么,在美術作品中,我們又如何感受其蘊含的情感呢? 出示梵高的作品《星月夜》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凡高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嗎? 教師小結:優秀的美術作品借助特定的藝術語言和形式結構塑造的視覺藝術形象,大都有著內在的深層意蘊和理念表達。本課我們將通過視覺感知去領悟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以更好地了解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那么我們如何去欣賞美術作品呢? 欣賞交流 出示作品《躍馬》、《擊鼓說唱俑》。 請同學們說一說,你能看到或者想到什么?作品采用了什么藝術表現手段?為什么要這樣表現?(欣賞感受作品的外在美,體會不同時代作品的審美價值,了解體會美術作品深層意蘊的方法) 教師小結:欣賞美術作品,首先需要感知發現美術作品表面的內容,如藝術形象、物質材料、藝術表現形式等,再通過美術語言分析作品內在的深層意蘊。 所以,美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表現手段所創造的視覺藝術形象,還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在它的深層,還蘊含著一種內在的生氣、情感、靈魂、風骨和精神,這就是藝術作品的意蘊。 嘗試探究 1.出示作品《在激流中前進》。 思考探索:作品描繪了什么?給你怎樣的視覺感受?(引導學生感知發現畫面內容和情節,并運用美術語言進行分析) 教師小結:藝術家的情感與理念通過三個要素體現:畫面內容與情節(黃河、船、船夫),藝術形式、主要表現手段(線條、空間、明暗、構圖等),分析畫家的情感和理念。 2.出示作品《孤禽圖》。 你能給這幅作品起個名字嗎?來看一看藝術家朱耷是如何起的?你能夠體會到畫家想表達的情感嗎? 朱耷所處時代是明末清初,明皇世孫,朱元璋的嫡系子孫。才華橫溢,19歲國破家亡,便假裝聾啞,從此隱姓埋名削發為僧。 同學們,了解作品的“背景”也是賞析美術作品的重要信息。朱耷的繪畫作品深沉、內斂,放任恣縱,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下面請同學們課后自己來欣賞這幅作品,并完成表格里面的內容,體會和感悟這幅作品背后的深層意蘊,并跟同學們一起分享交流。 3.作品欣賞:《狼牙山五壯士》、《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雕塑群像》。 思考:(1)形式風格不同的美術作品可以表現出相近的意蘊嗎 (2)你能聯系其歷史背景來分析、認識作品所包含的時代精神和思想感情嗎 教師小結:風格不同的作品也可以表現出相同的意蘊。優秀的美術作品不僅擁有視覺藝術形象,還有內在的情感和理念。 四、拓展延伸 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的不斷發展與變化,不同的藝術流派在表達各自藝術理念的方式上也有很大差異,并帶來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教師簡要介紹波普藝術、大地藝術、裝置藝術等藝術流派的風格特點。) 展示作品《瑪麗蓮·夢露雙聯畫》、《包裹海灘》、《析世鑒一天書》。 學生討論: 作品給了你什么感覺?作者如何使你產生這樣的感覺?作者想表達什么?你喜歡這件作品嗎 五、教學總結 本課我們欣賞的只是部分比較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還有很多藝術風格沒有深入了解,大家可以趁課下時間了解更多的美術作品及藝術流派,要想了解更多的美術作品所蘊含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需要我們多欣賞好的美術作品,去發現、去觀察、去感受。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多少呢?請你給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 自評表: 序號評價內容評價星級1知道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能夠感知、描述作品的畫面內容,初步體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2知道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感受和描述作品借助特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所創造的生動形象的特征,掌握藝術家通過作品表達情感和理念的幾個要素,較為深入的了解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3知道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并能夠運用,感受和描述作品借助特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所創造的生動形象的具體特征,熟練掌握藝術家通過作品表達情感和理念的幾個要素,運用美術語言對作品進行深入分析并用語言進行描述,能夠挖掘出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和審美價值,說出幾個不同風格流派表達理念的異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