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歷史學科第9課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 同步探究學案1.識記西歐城市復興的時間、區域、城市爭取斗爭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階級的形成過程;了解大學的興起、大學自治及其開設的主要課程等2.充分運用背景資料,獲取有效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分析并得出合乎實際和歷史發展規律的結論3.通過學習法蘭西的瑯城市民為爭取自由、自治而斗爭的史實,感受早期城市居民爭取自由和自治、力求獲得市民身份的斗爭精神(一)自主預習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一)城市興起1.背景: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2.興起: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發展的更快。(二)城市自治1.斗爭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領主的領地上,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城市居民任意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農一樣履行義務。2.斗爭手段: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3.典型代表:法蘭西的瑯城4.結果:許多城市取得了某種程度的自由和特權,成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還取得選舉市長、市政官員和設立城市法庭的權力,成為自治城市。5.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6.影響:國王給城市頒發“特許狀”,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城市的擁護。7.局限性: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二、城市居民的身份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享有一定的自由權利。2.居民來源:來自農村的農民和農奴。農奴在自由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就獲得市民的身份,從此享有自由。3.從事活動:手工業者主要從事小商品生產,家庭既是生產作坊,也是店鋪。商人專事商業和貿易,通常比手工業者富裕。4.影響: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形成。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出現了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三、大學的興起1.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的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斷傳入西歐。2.大學的地位: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3.興起: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氣象4.國王與教皇對待大學的態度:國王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但不允許異端言論。5.發展:12世紀,出現了許多教會學校和教師私人辦的學校;巴黎的教師組成教師行會,選舉會長管理學校;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得到羅馬教皇和國王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了保證。6.自治地位: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7.基礎性課程: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學完基礎性課程之后進入專業課程。專業性課程:法學、醫學、和神學。特點(評價):課程設置一方面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反映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二)預習反饋列出預習中的問題清單或列出困惑、讀不懂的內容。有人將歐洲的中世紀稱為“黑暗時代”,讓我們走進封建時代的歐洲,了解其發展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了改革,不像以前那樣無償的賞賜,而是要求得到土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這樣,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成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的觀念日益流行開來。——馬克·布洛赫《封建社會》材料二:(農奴)且需先完成領主自營地上的生產,由此而常常耽誤了經營自己份地的農時。此外,農奴還要為領主服各種雜役,領主出征打仗,農奴還常常被征調一同去搬運糧草、飼養馬匹。農奴還常常向領主獻貢各種實物。——摘編自孟廣林《世界中世紀史》材料三:中世紀西歐商業城市的興起,一舉改變了城市的傳統角色,城市開始由依附于鄉村轉變為支配鄉村,開始由依附于國家權力轉變為逐步獨立于國家權力,進而支配國家權力。——摘編自雷恒軍《中世紀西歐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指出維系封君與封臣之間關系的紐帶是什么?概括封君封臣關系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莊園土地分為哪兩部分?佃戶獲得土地耕種有何基本條件?(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西歐城市主要通過哪些方式實現由“依附于國家權力”到“逐步獨立于國家權力”的轉變?(一)達標測評1.12世紀初,某國城市市民每年向王室繳納300鎊稅金,以此獲得國王對市民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材料可能反映的是( ?。?br/>A.這個時期的中國可能存在封君封臣制度B.國家稅收主要來源于城市C.中世紀歐洲的某些城市獲得了部分自治權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貴族2.“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這是中世紀形容城市的一句諺語。歐洲中世紀的城市規模很小,人口數量一般不超過5千人。13世紀時,在西歐擁有超過5萬人口的城市不包括( ?。?br/>A.巴黎 B.米蘭 C.倫敦 D.威尼斯3.王鳴同學在撰寫“中世紀歐洲教育的發展”歷史小論文時發現,早期的大學大多分布在西歐、中歐和南歐等地,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br/>①這些區域經濟發達,社會發展迅速②大學日常教學和管理擁有自主權③城市中首先出現了早期的資產階級④希購、羅馬的古典著作廣泛傳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博洛尼亞(大學)的學生們成功地讓當地過于高昂的食物價格和住宿價格降了下來,其手段就是威脅當地人要全體搬走?!边@段史料記載能夠說明( ?。?br/>A.博洛尼亞建立了最早的大學 B.西歐大學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C.大學擁有較大的自治權利 D.早期大學與商人行會性質相近5.一份13世紀參觀(法國)勃艮第修道院的記載顯示,人們將農田都奉獻給葡萄園,因為葡萄酒可以賣出好價錢,他們賣酒得來進口食物、布匹和其他必需品。這份記載能夠解釋的城市現象是( ?。?br/>A.手工業者主要從事小商品生產B.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C.城市中的市民階層逐漸形成D.商人專事商業和貿易,通常更加富裕6.在12世紀的居民看來,倫敦是一座極其繁華、日新月異的大都市,大量涌人的人口讓這座城市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這些“大量涌人的人口”的身份大多是( ?。?br/>A.農奴 B.商人 C.貴族 D.領主7.特許狀,也稱“豁免證書”,是指中世紀歐洲國王賜予領主領地免受管轄的特恩權時所頒發的一種證明文書。其中載明禁止地方官員進入持有豁免證書的領地行使稅收和審判等方面的職權。由此可見,特許狀的頒布將( )A.強化國王對城市的管轄B.使自治城市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C.削弱國王或貴族的權力D.導致自治城市進入到分裂制據的狀態中8.13世紀歐洲某城市中維持秩序的治安官無處不在,授予治安官職權的機構應是( ?。?br/>A.城市和市民自治選舉 B.封建領主安排人選C.元老院固定職位任命 D.國王或貴族指定官員9.12世紀的西歐城市里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市民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逃亡到城市的農奴,只要在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以獲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與這些現象相符的是( ?。?br/>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西歐莊園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C.“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D.大學是“中世紀最美好的花朵”10.下圖的三幅圖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古代亞非文明 B.封建時代的歐亞C.古代歐洲文明 D.封建時代的歐洲(二)提升訓練11.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歐洲人逐漸走進了“中世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查理 · 馬特一改墨洛溫王朝無償向貴族分贈土地的傳統方法……封君賜予的土地被稱 為“采邑”,獲得土地的封臣被稱為“附庸”,作為獲得土地的回報,封臣要為封君提供數量不等的 重裝騎兵……這套以土地換騎士的制度,就是貫穿整個中世紀的“封建制度”。--摘編自陳長琦《中外政治文明歷程》材料二 莊園是一種農業生產組織與政權組織相統一的,統治權與土地所有權相結合的特殊組織。它的經濟因而具有很大的獨立性,排除外界的許多干擾;同時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領主不僅 可以役使居民從事農業生產,也可以征調他們從事其他經濟活動。摘編自任其正《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與莊園制度》材料三 市民階層的需要與傾向與西歐傳統組織是這樣的不相稱,以致引起了猛烈的反對……市民階層最不可缺少的需要就是自由。沒有自由,那就是沒有行動、營業與銷售貨物的權利, …… 沒有自由,貿易就無法進行。——摘編自亨利 ·布朗《中世紀歐洲經濟社會史》(1)材料一是哪一地區封建社會的寫照 這一地區的“封建制度”有何特點 (2)在材料二中作者如何界定莊園的性質 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4世紀中葉以后西歐 莊園土地關系的變化給農業生產組織帶來的新趨勢。(3)材料三中“市民階層的需要”是什么 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市民階層可能以什么方式 展開了“猛烈的反對” (4)綜合上述材料,概括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主線。12.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推動了近代西歐文明的誕生。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就城市的發展來說,基本的共同原則是: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個有原動力的和積極的因素,就是貿易。——[美]湯普遜《中世紀經濟社會史》材料二 特許狀授予城市居民各種特權是為了使市民們更好地從事商業交易,這些權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動,這是市民享有的個人自由;市民可以隨時向城市法庭提出訴訟請求和控告,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財產,并隨便處置它們,這是承認城市市民財產私有制。——馮正好《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材料三 下面是巴黎大學部分年份的各學科教師人數情況,年份 藝學 神學 法學 醫學1283 183人 — — —1348年 514人 32人 18人 46人1362年 441人 25人 11人 25人——[法]愛彌兒·涂爾干《教育思想的演進》材料四 大學的形成對中世紀的城市發展也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貿易;另一方面,大學(特別是如巴黎大學等著名大學)使所在的城市的影響不斷擴大,這樣就能進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當時,居民人數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榮的標志之一。——張斌賢《歐洲中世紀大學的歷史地位》(1)西歐城市興起于何時?根據材料一說出西歐城市興起和發展的原因。(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說出中世紀西歐城市獲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并根據材料二概括被頒發特許狀的城市居民有哪些權利。(3)結合材料三的表格說明中世紀西歐大學開設的課程有哪些。根據材料四說明中世紀西歐大學的興起與城市發展的關系。(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參考答案一、合作探究【答案】(1)以土地封賜為紐帶;特點:嚴格的等級性,權利與義務交織,有一定的契約的意義(2)領主的自營地、佃戶的份地;義務耕種領主的“自營地”(3)金錢贖買、武力斗爭【知識點】封君與封臣;西歐莊園的概況及性質;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1)依據材料一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維系封君與封臣之間關系的紐帶是土地的封賜;依據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 封君封臣關系的特點是: 嚴格的等級性,權利與義務交織,有一定的契約的意義 ;(2)依據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 莊園土地分為領主的自營地、佃戶的份地兩部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佃戶獲得土地耕種的條件是: 義務耕種領主的“自營地” ;(3)依據材料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西歐城市主要通過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 實現由“依附于國家權力”到“逐步獨立于國家權力”的轉變,即取得自由自治權利;故答案為:(1) 以土地封賜為紐帶;特點:嚴格的等級性,權利與義務交織,有一定的契約的意義(2) 領主的自營地、佃戶的份地;義務耕種領主的“自營地”(3) 金錢贖買、武力斗爭【點評】(1)本題的第一問,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再結合所學知識的理解回答;第二問是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從材料中找出相關句子進行概括回答;(2)本題的第一問,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從材料中找出相關句子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第二問是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所學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3)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再結合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識記回答,先理解題干含義即知道要回答什么,再結合對所學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課堂達標1.【答案】C【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據材料“12世紀初,某國城市市民每年向王室繳納300鎊稅金,以此獲得國王對市民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可知,材料敘述的是市民以繳納稅金贖買自選市長和市政官的許可,反映了中世紀歐洲城市通過金錢贖買或武裝斗爭的形成爭取城市自治權,故選C項。封君封臣制是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特點,古代中國不存在封君封臣制度,排除A項。材料反映市民通過繳納稅金獲取城市自治權,未涉及稅收的來源,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市民通過金錢贖買,獲得了部分自治權,并非通過暴力,排除D項。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世紀西歐城市自治,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中世紀西歐城市自治的相關史實。2.【答案】C【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A:巴黎超過5萬人,A項不符合題意;B:米蘭超過5萬人,B項不符合題意;C:根據所學可知,13世紀時,英格蘭最大的城市倫敦只有4萬人左右,C項符合題意;D:威尼斯超過5萬人,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是逆向選擇題,考查了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重點掌握中世紀城市的相關史實。3.【答案】B【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早期的大學大多分布在西歐、中歐和南歐等地,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國。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這些區域經濟發達,社會發展迅速,同時這些城市希購、羅馬的古典著作廣泛傳播,這些為大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大學日常教學和管理擁有自主權,城市中首先出現了早期的資產階級與大學發展無關,故選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對所學知識的分析理解來細心辨別題肢,找到最恰當的選項回答。4.【答案】D【知識點】西歐大學的興起【解析】依據題干信息,可以看出,大學可以通過一些手段,維護自身利益,這表明 早期大學與商人行會性質相近 ,故選項D符合題意;A. 博洛尼亞建立了最早的大學 ,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B. 西歐大學深受阿拉伯文化影響 ,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C. 大學擁有較大的自治權利 ,題干中沒有體現大學的自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能力,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5.【答案】D【知識點】西歐城市居民的身份【解析】依據題干信息“ 他們賣酒得來進口食物、布匹和其他必需品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出商人專事商業和貿易,因此他們通常更加富裕,故選項D符合題意;A. 手工業者主要從事小商品生產 ,題干中沒有提及手工業者,不符合題意;B. 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 ,題干中沒有提及城市居民,不符合題意;C. 城市中的市民階層逐漸形成 ,題干中沒有提及市民階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抓住其中的關鍵句子,把它和所學知識結合進行分析理解回答。6.【答案】A【知識點】西歐城市居民的身份【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們一般是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的,很多人進入城市前還是農奴,故選項A符合題意;B.商人,是進入城市后的身份,不符合題意;C.貴族,一般是世襲的封建貴族,不符合題意;D.領主,是農村莊園的主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對課本基礎知識的分析識記回答,這就是要對基礎知識靈活運用。7.【答案】C【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依據題干信息“ 其中載明禁止地方官員進入持有豁免證書的領地行使稅收和審判等方面的職權 ”,可以看出, 特許狀的頒布將 削弱國王或貴族的權力 ,故選項C符合題意;A. 強化國王對城市的管轄 ,不符合題干的含義,不符合題意;B. 使自治城市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 ,不符合題干的含義,不符合題意;D. 導致自治城市進入到分裂制據的狀態中 ,不符合題干的含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對題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緊貼題干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回答,這類題目,就是要緊貼題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8.【答案】A【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3世紀歐洲某城市中維持秩序的治安官無處不在, 在自由城市里,部分城市還有權選舉市長、市政官員,設立城市法庭,故選項A符合題意;B.封建領主安排人選 ,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C. 元老院固定職位任命 ,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D. 國王或貴族指定官員 ,不符合事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題干信息,結合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識記來分析備選項回答,注意要細心分析理解。9.【答案】C【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材料“市民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逃亡到城市的農奴,只要在城市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以獲得自由人身份”說明了城市居民的權利與自由,體現了“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故C符合題意;“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意為每個領主只可以管轄自己的附庸,但無權管轄自己附庸的附庸,反映了當時西歐形成了等級森嚴的制度,與材料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西歐的城市,而非莊園,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市民的權利與自由,與大學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中世紀城市的發展相關的知識,考查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隨著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業還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越來越多的農奴逃離莊園,進入城市,促進了城市的發展。10.【答案】D【知識點】西歐莊園的概況及性質;西歐大學的興起【解析】依據題干圖片“勞動中的農奴”“西歐莊園”“封臣宣誓效忠”可知,這個單元的內容是中世紀的歐洲,即封建時代的歐洲。D符合題意;題干反映的是中世紀的歐洲,與亞非無關,排除A;題干反映的是中世紀的歐洲,與亞洲無關,排除B;題干反映的是中世紀的歐洲,不是古代歐洲,排除C。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中世紀的歐洲。難度適中,準確識讀圖片,掌握西歐莊園、封君封臣制是歐洲中世紀的典型代表即可作答。11.【答案】(1))寫照:西歐特點:封君與封臣的關系層層分封/有嚴格的等級性;權利和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契約意義/契約性。(2)性質:莊園是一種農業生產組織與政權組織相統一的,統治權與土地所有權相結合的特殊組織。新趨勢:農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3)“需要”:自由。方式:金錢贖買或武力斗爭。(4)主線:西歐封建制度建立和發展。【知識點】封君與封臣;西歐莊園的概況及性質;西歐城市的興起【解析】(1)根據材料一“查理·馬特一改墨洛溫王朝無償向貴族分贈土地的傳統方法……到君賜予的土地被稱為采邑,獲得土地的封臣被稱為附庸,作為獲得土地的回報,封臣要為封君提供數量不等的重裝騎兵……這套以土地換騎士的制度,就是貫穿整個中世紀的封建制度”可知,材料一是西歐封建社會的寫照,這一地區的“封建制度”的特點有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著嚴格的等級性,權利、義務交織在一起,帶有一定的契約意義。(2)根據材料二“莊園是一種農業生產組織與政權組織相統一的,統治權與土地所有權相結合的特殊組織。它的經濟因而具有很大的獨立性,排除外界的許多干擾;同時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領主不僅可以役使居民從事農業生產,也可以征調他們從事其他經濟活動”可知,材料二中作者認為莊園是一種農業生產組織與政權組織相統一的,統治權與土地所有權相結合的特殊組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西歐莊園土地關系的變化給農業生產組織帶來的新趨勢是租地農場的出現。(3)根據材料三“市民階層的需要與傾向與西歐傳統組織是這樣的不相稱,以致引起了猛烈的反對……市民階層最不可缺少的需要就是自由。沒有自由,那就是沒有行動、營業與銷售貨物的權利……沒有自由,貿易就無法進行”可知,材料三中“市民階層的需要”是城市的自由自治。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市民階層可能以武力斗爭方式展開了“猛烈的反對”。(4)綜合上述材料可知,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主線是走向近代。故答案為:(1)寫照:西歐;特點:封君與封臣的關系層層分封/有嚴格的等級性;權利和義務交織在一起,有一定契約意義/契約性。(2)性質:莊園是一種農業生產組織與政權組織相統一的,統治權與土地所有權相結合的特殊組織。新趨勢:農業生產組織逐漸資本主義化。(3)“需要”:自由。方式:金錢贖買或武力斗爭。(4)主線:西歐封建制度建立和發展。【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歐封君封臣制,西歐中世紀的莊園,西歐中世紀城市的相關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和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西歐封君封臣制,西歐中世紀的莊園,西歐中世紀城市的相關史實。12.【答案】(1)時間:10世紀。原因:商業貿易的發展。(2)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權利:享有個人自由、司法自由,擁有私有財產。(3)課程:藝學等基礎課程,神學、法學、醫學等專業課程。關系:大學的形成刺激城市貿易的發展,使城市的影響和規模(或人口)不斷擴大【知識點】西歐城市的興起;西歐大學的興起【解析】(1)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城市開始興起;依據材料一信息“ 這些城市中心起源于同一個有原動力的和積極的因素,就是貿易 ”,可以看出, 西歐城市興起和發展的原因是: 商業貿易的發展 ;(2)依據材料二信息,結合所學知識, 中世紀西歐城市獲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 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 ;依據材料二信息“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動,這是市民享有的個人自由;市民可以隨時向城市法庭提出訴訟請求和控告,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財產,并隨便處置它們,這是承認城市市民財產私有制 ”,可以看出, 被頒發特許狀的城市居民 享有個人自由、司法自由,擁有私有財產 ;(3)依據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 中世紀西歐大學開設的課程有 : 藝學等基礎課程,神學、法學、醫學等專業課程 ;依據材料四信息,可以看出, 大學的形成刺激城市貿易的發展,使城市的影響和規模(或人口)不斷擴大 ;故答案為:(1) 時間:10世紀。原因:商業貿易的發展。(2) 形式: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特許狀。權利:享有個人自由、司法自由,擁有私有財產。(3) 課程:藝學等基礎課程,神學、法學、醫學等專業課程。關系:大學的形成刺激城市貿易的發展,使城市的影響和規模(或人口)不斷擴大【點評】(1)本題的第一問,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解答時,依據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準確記憶回答;第二問是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從材料中找出相關句子回答;(2)本題的第一問,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結合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識記回答;第二問是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從材料中找出相關句子,對這些句子進行概括回答;(3)本題考查學生的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從材料中找出相關信息回答;第二問是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時,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回答。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