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教學】2.2.1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第1課時)(課件+教案+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教學】2.2.1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第1課時)(課件+教案+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33張PPT)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第一節
第二章 細胞
(北師大)七年級

(第1課時)
課標解讀
01
“生物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緊密關聯核心素養的四大方面:生命觀念上,強化細胞作為生命基石的理解,展現生物多樣性與統一性;科學思維上,通過科學方法分析結構與功能關系,培養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科學探究上,倡導觀察、實驗與討論,讓學生親歷科學過程,樹立科學態度;態度責任上,激發環保意識與可持續發展責任感。
學習目標
02
了解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
練習使用顯微鏡。
制作并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激趣導入
03
你聽過“細胞”這個詞嗎?
除病毒外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想一想
04
在這個微觀世界里,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像我們看到的動植物那樣復雜多細胞呢?還是存在更加簡單、甚至只有一個細胞的生命體呢?
在自然界中,有的生物只有一個細胞,如變形蟲、草履蟲,這類生物稱為單細胞生物。
變形蟲
草履蟲
衣藻
大多數生物是由許多細胞組成的,這類生物稱為多細胞生物。
探究新知
05
我們想要研究構成生物體的細胞結構需要借助什么儀器呢?
探究新知
05
顯微鏡
顯微鏡下多種多樣的細胞
探究新知
05
認識雙目顯微鏡
雙目電光源顯微鏡結構
目鏡
放大物像
轉換器
調換物鏡
物鏡
放大物像
壓片夾
固定標本
載物臺
放置標本
光圈
調節進光量
粗準焦螺旋
調焦
細準焦螺旋
調焦
移動手輪
調節觀察位置
底光源
使光線射入鏡筒
探究新知
05
目 鏡
放大倍數
鏡 筒
連接目鏡與倍鏡
粗準焦螺旋
細準焦螺旋
調焦距
調焦距
轉化器
提握鏡身
壓片夾
固定玻片
反光鏡
鏡 柱
支持鏡身
使光線射入鏡筒
鏡 座
穩定鏡身
物 鏡
載物臺
遮光器
通光孔
調換物鏡
放大物像
放玻片
調節光線
光線通過
鏡 臂
認識單目顯微鏡
探究新知
05
①目鏡 ②鏡筒 ③轉換器
④物鏡 ⑤遮光器 ⑥反光鏡 ⑦粗準焦螺旋 ⑧細準焦螺旋 ⑨鏡臂 ⑩鏡座
探究新知
05
練習使用顯微鏡
移動顯微鏡至距實驗臺邊緣15cm左右,確認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安裝完成;打開顯微鏡的電源開關。
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聚光鏡。雙眼注視目鏡,調節光圈大小,調節亮度調節旋鈕,感受視野亮度的變化
1.調試顯微鏡
注意:不可直接掰目鏡!
探究新知
05
練習使用顯微鏡
2.放置玻片標本
將寫有“上”字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旋開壓片夾將其固定。調節橫向及縱向手輪使“上”字對準聚光鏡中央。
探究新知
05
練習使用顯微鏡
3.觀察
從側面注視物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載物臺上升至最高處。雙眼注視目鏡,雙手緩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載物臺下降,直至視野中看到物像。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注意:此時眼睛一定要從側面看物鏡,以免物鏡與玻片標本碰撞。
探究新知
05
練習使用顯微鏡
4.收放
觀察完畢,先轉動粗準焦螺旋下降載物臺至最低處,然后取下玻片標本,關閉電源,罩上鏡罩,將顯微鏡放回原處。
注:顯微鏡應保持清潔,避免灰塵、水以及化學藥品(試劑)沾污。
合作探究
06
1.顯微鏡視野中“上”字是否倒置?物像比實際大小放大多少倍?
2.若顯微鏡視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樣操作才能將其移至視野中央?
3.如果顯微鏡視野中出現污跡,那么如何判斷污跡是在目鏡、物鏡還是在玻片標本上?
合作探究
06
1.顯微鏡視野中“上”字是否倒置?物像比實際大小放大多少倍?
①顯微鏡下呈現的是上下左右都相反的物像。
②放大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合作探究
06
2.若顯微鏡視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樣操作才能將其移至視野中央?
口訣:偏哪移哪
對于大多數顯微鏡,觀察者從目鏡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若視野中物像偏左上方,則向左上方移動玻片標本可將圖像移至視野中央。
合作探究
06
3.如果顯微鏡視野中出現污跡,那么如何判斷污跡是在目鏡、物鏡還是在玻片標本上?
旋轉目鏡,如果污漬動,在目鏡上。
旋轉載玻片,如果污漬動,在載玻片上。
更換物鏡,如果污漬消失,在物鏡上。
實踐探究
07
目的要求:
1.練習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2.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的形態和結構。
3.初步學會畫細胞結構簡圖。
觀察人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實踐探究
07
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用潔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
載玻片和蓋玻片是易碎的玻璃制品,擦拭時要防止玻璃破碎扎傷手指。

實踐探究
07
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
目的:維持細胞生活正常形態
不能直接滴清水,動物細胞會吸水漲破。
實踐探究
07
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盾。用消毒牙簽鈍端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
避免刮傷內壁,觀察時會受到影響。
實踐探究
07
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將牙簽上附著的碎屑放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中涂抹幾下。
實踐探究
07
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其一邊接觸載玻片上面的液滴,然后緩緩地蓋在液滴上。
蓋片時要防止裝片上出現氣泡。
實踐探究
07
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
染、吸
在蓋玻片一側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對側引流,使碘液擴散到整個標本。
課堂小結
08
一、認識顯微鏡
二、練習使用顯微鏡
三、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目鏡、物鏡、轉換器、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1調試顯微鏡 2放置玻片 3觀察 4收放
擦—滴—刮—涂—蓋—染吸
練習與應用
09
1.要想換用顯微鏡上的另一個物鏡,必須( )
A.轉動準焦螺旋 B.使鏡筒先下降
C.轉動轉換器 D.卸下原來的物鏡
C
練習與應用
12
2. 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細胞玻片標本時,目鏡不變,物鏡由10X轉換成40X,視野變化是( )
A、變亮
B、細胞數目增多
C、顏色變深
D、變暗
D
低倍鏡觀察視野亮
高倍鏡觀察視野暗
練習與應用
3.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下列操作,正確的操作步驟應是( )
12
C
作業布置
13
收集資料了解顯微鏡發展史。
板書設計
14
一.認識顯微鏡
二.顯微鏡操作步驟
1.調試顯微境
2.放置玻片標本
3.觀察
4.收放
三.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生物學科
課題名稱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地位與作用《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這一章節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生踏入生物學世界的基石,為后續學習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理活動、遺傳變異等復雜概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節內容不僅是對生物學最基本單位的初步認識,也是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思維和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的關鍵環節。2、教學分析在此之前,學生可能已經學習了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類等較為宏觀的內容。而細胞作為生命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將學生引入到微觀世界,為他們理解生物體的內部結構和生命活動的本質奠定了基礎。通過學習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生物體是如何由更小的單元——細胞構成的。這為他們后續學習生物體的組織、器官、系統等更大尺度的結構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識。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規范操作顯微鏡難點: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接觸生物學,對細胞這一微觀世界充滿好奇但缺乏直觀感受。他們具備基本的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但科學探究經驗和邏輯思維能力尚待提升。因此,教學中應注重直觀教學,如使用多媒體展示、顯微鏡觀察等,同時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其主動學習。
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通過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學生能夠認識到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復雜而有序的生命系統,它們共同協作,維持著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這種對細胞生命本質的認識,有助于學生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價值觀,科學思維:通過分析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異同點,學生能夠運用比較、分類等思維方法認識事物。探究實踐:本節課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制作細胞臨時裝片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態度責任: 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生還能夠培養起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和追求真理的執著態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學習評價 自我評價表
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學知識 1 規范使用顯微鏡
2 掌握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操作步驟
探究能力 1 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 通過制作細胞臨時裝片,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科學態度 培養起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和追求真理的執著態度
小組評價表
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
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
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
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
總分
設計思路 以視頻的形式介紹細胞,讓學生對細胞有基本的了解。接著教師演示規范操作顯微鏡。隨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顯微鏡,學生操作過一輪后教師在黑板上展示探究的問題,學生再次操作并解決問題。最后,通過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鞏固知識。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你聽說過細胞嗎”,通過視頻讓學生對于細胞有個基本的認識,并引導學生總結出:“ 除病毒外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認真觀看視頻,觀看后要對細胞有基本的認識。 1.激發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新知探究 任務一:練習使用顯微境教師按以下步驟演示一遍如何規范操作顯微鏡。調試顯微鏡放置玻片標本觀察收放 按照教師演示的步驟,親自操作顯微鏡來觀察玻片標本。這一活動要求學生仔細跟隨教師的指導,從調試顯微鏡開始,逐步完成放置玻片標本、觀察樣本以及最后的收放工作。 通過親手操作顯微鏡,學生能夠直接體驗和掌握顯微鏡的基本操作技能
探究新知續表 任務二:合作探究教師用PPT展示以下幾個問題1.顯微鏡視野中“上”字是否倒置?物像比實際大小放大多少倍?2.若顯微鏡視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樣操作才能將其移至視野中央?3.如果顯微鏡視野中出現污跡,那么如何判斷污跡是在目鏡、物鏡還是在玻片標本上? 學生會通過實際操作顯微鏡,以驗證自己的猜想。 通過討論和交流,學生可以相互啟發、共同進步,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探究新知續表 任務三: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教師首先講解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原理,接著,教師按照以下步驟:擦-滴-刮-涂-蓋-染吸,演示整個制作過程,,并解釋每一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 根據教師提供的清單,準備所需的實驗材料,如載玻片、蓋玻片、生理鹽水、牙簽、染色劑等。接著按照教師指導一步一步完成實驗。 實驗活動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生物學學習中來。
課堂小結 一、認識顯微鏡二、練習使用顯微鏡1、調試顯微鏡。2、放置玻片標本。3、觀察。4、收放三、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擦-滴-刮-涂-蓋-染吸
作業設計 收集資料了解顯微鏡發展史。
板書設計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2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
一、單元學習內容
本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屬于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版)七個主題中的第一大主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屬于新課標九個大概念中的 概念1: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能夠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從屬于這個大概念中的以下2個重要概念: 1.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1.2生物體的各部分在結構上相互聯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本單元介紹了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是細胞重要的生命活動。細胞經過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功能不同的組織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種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統。多細胞生物體依靠器官(系統)之間的協調配合,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本主題的學習,學生能夠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尺度認識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初步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部分與整體相統一等觀念,逐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
學科核心素養呈現形式 1、科學思維素養的激發 問題情境創設:通過展示生物體從微觀細胞到宏觀生物體的結構變化過程,如“細胞如何構建成我們的身體?”或“從一粒種子到開花結果的奧秘”,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科學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其運用邏輯推理和科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2、生命觀念的構建 在講解生物體結構層次的過程中,從細胞、組織、器官到系統,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并構建生物體結構層次的概念框架。通過實例分析和模型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生物體內部結構的復雜性和有序性,理解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支持作用,從而樹立生物體是一個由多層次結構組成的統一整體的觀念。 3、實踐探究能力的提升 鼓勵學生對生物體結構層次進行深入的探究,設計實驗活動,如“顯微鏡下的細胞世界探索”、“動植物組織類型的比較與識別”等,讓學生親手操作,觀察并記錄生物體結構層次的特征,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4、態度責任感的塑造 通過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學習,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由無數細胞和組織精心構建而成的奇跡,從而培養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之情。
教材編寫體例 北師大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材的編寫體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引言:引出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和重要性。 正文:詳細介紹本單元學習的內容。 插圖和圖表:通過豐富的插圖和圖表,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生物學知識。 探究活動:設計多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思考與練習:提供思考與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編寫特點 注重基礎性:教材內容緊扣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為學生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實踐性:通過設計多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強調科學性:教材內容科學嚴謹,符合生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趨勢。 注重人文性:在介紹生物學知識的同時,關注生命倫理、生態保護等人文議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教材編寫意圖 北師大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材的編寫意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普及生物學知識:通過介紹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類、生物圈與生態系統等內容,普及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通過設計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他們能夠運用科學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 形成生命觀念:引導學生形成對生命的科學認識,理解生命是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無貴賤之分,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 增強社會責任感:關注涉及生物學的社會議題,如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平衡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課程資源整合、開發和應用 資源整合:整合教材內外資源,包括網絡資源、實驗資源、社區資源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探究機會。 資源開發: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特點,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資源,如校本教材、教學課件、實驗器材等。 資源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通過多媒體展示生物圖片和視頻、組織學生參觀生物博物館和自然保護區、開展課外生物觀察活動等,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15 / 17
二、單元學情分析
已知內容學習方法生活經驗 已知內容: 部分學生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可能已經接觸過顯微鏡,并學會了其基本的使用方法。學生已經對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可能還未深入到生物體內部結構的探究。 學習方法: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如觀察、提問、討論等,但可能還未形成系統的科學探究習慣。 生活經驗: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經積累了一些與生物體結構層次相關的經驗,例如:學生可能觀察過植物的葉片、莖干等,并對其外觀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可能接觸過家里的寵物或動物園中的動物,對動物體的基本結構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新知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設計 自主學習設計: 預習任務: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了解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特征等,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解釋這些概念。 閱讀材料: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如科普文章、視頻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 探究學習設計: 探究活動:設計一系列探究活動,如“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植物生長條件探究”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生物學知識。 小組合作: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通過分工合作、交流討論等方式共同完成探究任務。 成果展示: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分享他們的探究過程和發現,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主要學習障礙有效突破方法 主要學習障礙: 1.細胞結構的抽象性:細胞結構微小且復雜,學生難以直接觀察和理解。 2.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層次性:生物體結構層次從細胞到組織、器官、系統,層次多且關系復雜。 有效突破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將抽象的細胞結構和復雜的生物體結構層次直觀化、形象化。 實驗操作:通過顯微鏡觀察、模型制作等實驗操作,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學生學習本單元表現出的特點、習慣、興趣 特點: 動手能力差異大,部分學生在實驗操作方面表現出色,而部分學生則相對較弱。 習慣: 1.依賴直觀材料,學生更傾向于通過直觀材料(如圖片、視頻、實物)來學習新知識。2.、合作學習意愿高,學生喜歡與同學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合作學習意愿較高。 興趣: 偏好實驗活動:學生對實驗操作活動表現出較高的興趣,喜歡動手實踐
三、單元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 通過學習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以及細胞如何組織成組織、進而形成器官和系統,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生命的統一性和層次性。
探究實踐 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細胞的結構、制作組織模型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奧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科學思維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的特征,學生能夠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思考和推理。
態度責任 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任務,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責任,培養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四、單元學習評價
節名 基本知識點 學習情況自評
很好 一般 不好
知識評價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認識顯微鏡
規范操作顯微鏡
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
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
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細胞生命活動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細胞分裂的意義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細胞分化的概念
人體四種基本組織
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器官、系統的概念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考核方式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1、認識顯微鏡——請標注顯微鏡各個部位的名稱。 2、規范操作顯微鏡——要想換用顯微鏡上的另一個物鏡,必須( ) A.轉動準焦螺旋 B.使鏡筒先下降 C.轉動轉換器 D.卸下原來的物鏡 3、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下列操作,正確的操作步驟應是 4、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如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5、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明顯的區別是( ) A.呈圓形 B.沒有細胞間質 C.沒有細胞壁 D細胞形態差別很大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6、細胞生命活動——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7、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生物體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單位。無論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其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8、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細胞分裂過程中,最先進行的是下列哪項( ) A、細胞核先一分為二 B、細胞質平分成兩份 C、形成新的細胞壁 D、形成新的細胞膜 9、細胞分裂的意義——細胞分裂對于生物體生長和發育的重要意義在于( ) A. 使細胞增大 B. 保持細胞形態和功能的穩定 C. 使生物體體積迅速增大 D. 通過增加細胞數量來促進生物體的生長和修復受損組織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0、細胞分化的概念—— 11、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心臟和血管的內表面主要由什么組織構成的( ) A、神經組織 B、肌肉組織 C、上皮組織 D、結締組織 12、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植物體中具有很強分裂能力的組織是( ) A、營養組織 B、保護組織 C、上皮組織 D、分生組織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13、器官、系統的概念——下列關于器官和系統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各種器官盡管形態結構不同,但功能是相同的 B. 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細胞,在形態、結構與功能上也是有差異的 C. 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其功能也不相同 D. 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構成系統。 14、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綠色開花植物體的構成是由( ) A. 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B. 組織→器官→細胞→植物體 C.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體 D. 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能力、態度、小組合作評價表(見下頁)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及分值 得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優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進(4-0) 生評 他評 師評
活動態度(15%) 學習興趣 對本課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對課有較高的學習興趣 對課知識學習興趣一般
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認真負責,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伴協助下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伴協助下實現未能預定任務
合作交流(20%) 與人合作 主動和同學配合,分工合作,樂于幫助同學 基本能和同學配合,做好自己分內工作 有需要時才和同學合作,喜歡個人學習
與人溝通 態度謙虛,認真傾聽同學意見,能合作解決問題 會傾聽同學意見,基本能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不太喜歡發言和傾聽同學意見,不喜歡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探究實驗(30%) 動手操作 能熟練操作試驗器材,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驗任務 操作器材較熟練,能夠完成試驗任務,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實驗任務,或者效率太低
觀察分析 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幾乎不能得出實驗結論
成果展示(35%) 匯報 交流 生物術語運用準確,語句通順,表情豐富 生物術語運用較準確,語句比較通順 沒有使用生物術語 ,過于口語化
五、單元教學實施
整體教學 思路 關鍵問題子問題核心任務評價設計如何理解并描述動物體從細胞到個體的結構層次什么是細胞,它是如何構成動物體的基礎的?通過觀看顯微鏡下的細胞圖像,學生將能夠識別不同類型的細胞,并理解細胞是構成動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理解細胞的概念,闡述細胞分裂,理解細胞在分裂后如何經過分化形成不同的細胞類型。什么是組織,動物、植物體有哪些基本組織?通過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學生將能夠辨別并闡述動物體和植物體組織的類型及其功能。 了解組織的概念,識別人體四種基本組織和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組織如何進一步構成器官和系統?根據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的實例,學生將能夠分析這些系統中不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器官、組織的概念,分析系統組成。如何理解動物體從細胞到個體的整體結構層次?通過綜合以上各層次的學習,理解動物體從細胞到個體的整體結構層次是一個有序、復雜的構建過程。總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學習方法 和策略 1. 探究式學習 目的:通過提出問題、收集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并記錄、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等步驟,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實施方式:以“響尾蛇是如何追尋它放走的獵物的”為例,引導學生參與整個探究過程,理解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合作學習 目的: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實施方式: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分享各自的觀點和資料,共同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實驗過程中相互協助。 3. 自主學習 目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實施方式: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了解相關知識;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 4. 多媒體輔助教學 目的: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實施方式:使用PPT、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展示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學研究過程,使抽象概念具體化、生動化。
課程資源 多媒體資源:制作包含高清圖片、圖表、視頻等元素的PPT課件,清晰展示細胞結構、組織類型、器官功能及系統間的相互關系。 實驗室資源:顯微鏡、玻片標本 生活資源: 數據資源:利用圖片和數據展示不同動物細胞大小差異不大 硬件設施資源:希沃白板、投影儀、擴音器
單元教學 結構圖
課時課型 分配 第5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
課程內容 課時安排 課型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課時,新授課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1課時,新授課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1課時,新授課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課時,新授課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1課時,新授課
個性化單元作業設計 教學內容 個性化作業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畫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并標注出結構的名稱及功能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制作細胞模型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分別畫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比較植物幾種組織的主要結構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和功能,并舉例。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可參考課本第59頁圖 3-2。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說明身邊的一株植物的結構層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广安市| 大理市| 锦屏县| 孟津县| 华池县| 东阳市| 绥江县| 松潘县| 周口市| 桐庐县| 句容市| 新竹县| 道孚县| 赣州市| 偏关县| 新田县| 高雄县| 定远县| 长垣县| 喀什市| 金昌市| 津南区| 晋城| 洮南市| 香河县| 武邑县| 都匀市| 叙永县| 诸城市| 克山县| 富顺县| 德庆县| 海安县| 镇安县| 报价| 凤城市| 盱眙县| 新乡市| 青岛市|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