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氣味告訴我們》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為單元第四課。本課的學習目標來自課程標準中“5.5識別人的眼、耳、鼻、舌、皮膚等器官,列舉這些器官的功能與保護方法。”在第3課對感覺器官整體有了初步認識之后,本節課將深入探討單一感覺器官——鼻子的功能。通過識別物體中的不同氣味,學生們將發現鼻子的嗅覺功能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深入研究的邏輯順序編排,旨在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希望學生能夠認識到感覺器官是他們自身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課作為這一過程中的局部認識階段,與第3課一樣,都是在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發現。本課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聚焦環節,通過探討“鼻子能否區分不同物品”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感覺器官——鼻子,并初步猜想其功能。第二部分是在探索環節,學生將通過三個活動深入了解鼻子的功能。第一個活動——聞物品的氣味,建立氣味標準;第二個活動——將物品裝入布袋并打亂順序;第三個活動——通過聞味辨物,比較氣味,判斷布袋內物品。最后,通過打開布袋驗證判斷結果。第三部分是研討環節,通過討論,學生將認識到鼻子在識別氣味和辨析物品中的作用,同時也會理解單一感覺器官在信息收集中的局限性。第四部分是拓展環節,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與家人進行親子活動,將課堂上學到的比較思維方法應用到課外,探究味覺是否也能像鼻子一樣幫助辨析物品。這樣的活動不僅促進家庭互動,還能加深對感覺器官功能的理解。【學情分析】學生已積累了一些觀察、描述和記錄方法,對感覺器官有初步了解,但一年級學生表達能力有限,對感覺器官在學習中的作用認識尚淺。教師需繼續有序開展感覺器官研究活動,通過體驗逐步理解其學習功能。【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知道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變化等。知道單一感覺器官——鼻子能夠幫助我們分辨不同的物品的氣味,但收集信息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學思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比較思維進行聞味辨物,通過繪畫或文字等方式記錄自己的比較過程。探究實踐:在聞味辨物的活動中,能夠恰當的運用感官進行觀察和比較,區分布袋里的物品,并能夠用畫圖的方式進行觀察記錄,逐步形成記錄的習慣,并能夠通過觀察記錄進行簡單交流和評價。態度責任:通過聞味辨物的活動,培養如實講述、如實記錄的科學態度;通過聞味辨物的活動,愿意在小組合作中,表達自己的意見,傾聽他人意見。【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感覺器官鼻子能夠幫助我們分辨不同的物品(氣味),但有局限性。難點: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比較思維進行聞味辨物,識別和區分裝在口袋中的不同物品,通過繪畫或文字等方式記錄自己的研究發現。【材料準備】學生材料:花椒、大蒜、洋蔥、棉花、不透光的小布袋、鉛筆、橡皮、記錄單。教師材料:班級記錄單、課件、花椒、大蒜、洋蔥、棉花、不透光的小布袋【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聚焦教師活動:創設情境,提前在教室內放置一些有氣味的物體,如:茉莉花。教師提問:請大家觀察感受一下,今天的教室與以往的科學教室有什么不同。(預設:學生的關注點可能會指向班級今天有花香,教師引導到我們是用鼻子識別出來的氣味。)教師提問:“鼻子能夠幫助我們區分不同的物品嗎?”(預設:學生思考,形成初步猜想: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區分不同的物品。)設計意圖:創設真實的情境,幫助學生聚焦到本課的研究主題“鼻子能夠讓我們區分不同的物品嗎?”,讓學生調取生活經驗,分析解決問題。2.探索活動1:聞一聞這些物品的氣味教師活動:播放視頻指導學生用扇聞法聞氣味。并提示學生:分別用單獨的容器分裝好各類物品,不要將這幾種物品混合,防止發生“串味”。學生活動:小組合作,完成實驗,識別各種物品的氣味。教師活動:巡堂指導。教師提問:請同學來分享你聞到的幾種材料的氣味有什么特點?(預設:棉花沒什么氣味,花椒有一股濃濃的香味,大蒜味道有點刺激、辛辣,洋蔥有一股刺激的味道,甜,香。)設計意圖:學生要驗證”鼻子能夠幫助我們區分不同的物體”,就要接住比較思維的方法,要確定比較的標準和比較的對象。因此,此環節,通過聞一聞的活動為后面的比較活動建立比較的標準,對這四種物品的氣味達成統一的認識,活動2:把這些物品分別裝進布袋里,封住口,打亂順序。教師活動:組織每個小組分別將各個物品裝入各個帶有編號的袋子中,封住口,并打亂順序。前后組之間交換布袋進行探究。學生活動:完成裝袋的活動,并前后組完成交換。教師活動:巡堂指導。設計意圖:通過組與組之間的布袋對換,打亂布袋順序,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活動3:“聞味辨物”的活動。教師提問:“不能打開布袋進行觀察,我們能聞出布袋里裝的是什么嗎?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記錄單:用簡單的圖形或文字、箭頭來表示自己使用了哪個感覺器官,識別出了什么信息,以及依據現象做出了怎樣的推測。學生活動:學生兩人小組完成探究,對布袋里的物品做出觀察-比較-判斷。完成實驗記錄單教師活動:巡堂指導。教師組織全班進行分享交流:請大家來分享你們小組的推測結果,可以用:“通過鼻子聞,我發現布袋里物品有___________的氣味或像__________的氣味,因此我推測布袋里是________。”學生活動:進行分享交流,有疑問或質疑的可以進行補充交流。教師組織學生打開統一打開布袋,進一步確定之前的推測是否正確。設計意圖: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推理思維能力,需要學生借助圖形、簡單文字等方式表達自己思考推理的研究過程。另外,考慮到低年級孩子的表達能力比較差,因此在組織學生發言時,課提供相應的語言支架讓孩子進行有理有據的表達。另外,將自己的推測結果與檢驗結果進行核對,能增強孩子學習的獲得感以及提升孩子的反思能力。3.研討(1)通過氣味我們的判斷對了嗎?(預設:有的學生能聞對,有的學生對部分氣味相似的物體在判斷上會存在誤差,引導學生判斷錯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物體的味道相似,教師可以追問研討中的第二個問題)設計意圖:通過思考,回顧等方式,引導學生將有理有據的推測與事實加以區分,并能建立合理的關聯。進而明確,感覺器官——鼻子能夠識別氣味,并能幫助我們分辨事物。如果可以再選擇一種感覺器官幫忙,除了眼睛,我們會選擇哪種?說一說理由。(預設:用手摸,花椒摸起來有一些顆粒感、棉花摸起來軟軟的、大蒜摸起來硬硬的.....)設計意圖:當兩種物品氣味差不多時,推測的結果可能有誤。再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其他感覺器官參與其中,幫助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進行更加精準的比較和判斷。)4.拓展在班級群里布置家庭活動作業:家長們準備好幾種水果切片,水果切片的形狀盡量保持一致,先讓孩子們嘗一嘗這幾種水果的味道,接著請孩子們閉上眼睛或者使用眼罩遮住眼睛,嘗一嘗,判斷是什么水果。設計意圖: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家人一起親子活動,不僅可以增進家人的感情,還可以將課上所學的比較思維方法遷移到課下,繼續研究味覺是否也像鼻子一樣幫助我們辨析物品。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評價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評價活動:請小組內的同學根據組內同學的記錄單記錄,以及發言匯報情況,按照標準進行打星。設計意圖:此環節的目的是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通過學生組內的展示分享,相互學習,讓學生明確自己在本課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板書設計】【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表】在游戲中的觀察活動 個人評價表第( )組組員 1 2 3 4能夠通過聞氣味的方法正確判斷裝入布袋中的物品,則得兩顆星。課后能在閉眼的情況下判斷不同水果的名稱加1顆星。評價要求:前一項的評價為課內互評;后一項課后自評或家長評。【學生實驗記錄單】“”:_______ :___________、(、+) ,“√”;,“X”“___”。1 √ X_________2 √ X_________3 √ X_________4 √ X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