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植物的變化》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為單元第(5課,對應課標學習內容“6.1植物能制造和獲取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存”的第一點“說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陽光和空氣”。本課將引導學生回顧自己的植物種植過程,學生將自己近段時間種養的植物帶進課堂觀察,向身邊同學介紹植物發生的變化。在交流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安靜傾聽、積極表達,結合自己種養植物過程中的發現,了解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的變化和需要的條件。本課內容有四個部分。聚焦版塊,通過“我們種的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一問題引發學生關注植物發生的變化。探索版塊安排了“觀察我們種的植物”和“展示我們的觀察記錄”兩項活動,通過課堂觀察和記錄單展示,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種植經驗,發現植物的生長變化規律。研討版塊,通過對植物種養經驗的討論,分析出植物生長需要水、陽光、空氣等條件。拓展版塊,展示了我們收集的其他資料,以一棵樹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為例,把學生的視野從對靜態現象、短期現象的觀察,引向對更為廣闊的、動態的、長期的植物生命現象的觀察,幫助學生意識到植物生長變化鮮明且存在周期,體會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學情分析】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觀察、描述的方法,但是一年級的學生表達能力還比較弱,對植物是一個生命體的認識比較零散、粗淺,需要教師幫助一起回顧和梳理。在交流分享過程中,鼓勵學生保持安靜傾聽的習慣。【教學目標】科學觀念:知道植物需要水、陽光、空氣等條件,了解植物在生長過程出現的變化。科學思維:依據觀察到的現象搜集證據,體會到植物在不斷地生長變化。探究實踐: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比較植物的特征及其變化。態度責任:愿意傾聽、分享他人有關植物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探究植物的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觀察和種養活動,知道植物需要水、陽光、空氣等條件,了解植物在生長過程出現的變化。難點:依據觀察到的現象搜集證據,發現植物的生長變化,體會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準備】教師:教師提前種植的植物、照片、多媒體課件學生:學生自己種植的植物(如大蒜、綠豆等)以及種植過程中的照片、圖片、文字。【教學流程圖】【教學過程】聚焦:我們種植的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教師提前布置學生整理自己做種植植物的照片、日記、觀察筆記等。提問:你種植的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有什么證據證明?學生分享自己種植的經驗,說出植物發生的變化。比如植物長高了,葉子變多了,顏色變深了等等。設計意圖:通過種植植物的交流活動讓學生知道植物都在生長變化,是有生命的。二、探索:交流展示植物的變化1.活動一:觀察我們種的植物。學生把種植的植物帶進課堂,觀察植物的特征。教師要從多角度引導學生發現植物的細節變化,如關注是否長出了花苞等。觀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植物的小主人可以向組員說一說植物發生的變化,小組成員間相互分享,安靜傾聽。小組觀察結束后,教師沒請小組成員進行匯報,并及時給予評價。活動二:展示我們的觀察記錄學生展示種植期間的觀察記錄單,通過圖片或文字展示,發現植物生長過程中的連續性變化,植物第一天是什么樣的,第三天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關注植物的動態變化過程教科書中呈現的兩種植物的生長速度雖然有快有慢,但都會發芽、變大。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植物種植的植物以及為我們提供證據支撐的觀察記錄交流分享,學生發現植物是有變化的,且不同的植物生長變化速度是不同的,但是植物的生長都需要陽光、空氣和水分。三、研討:怎樣照顧植物1. 提問:“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發生哪些變化 ”預設學生會回答:植物長高了、長葉子了、葉子變大顏色變深、植物的“桿”變粗了、會開花、會結果、有的植物死掉了。提問“為了幫助植物更好生長,你們做了什么?”預設學生回答給植物澆水、放在陽臺上等,及時追問學生,明確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設計意圖:通過兩個連貫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到植物生長過程中發生了變化,且植物生長變化需要水分、陽光、空氣等條件。四、拓展:更多植物的變化活動中,教師用課件出示一棵樹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圖片,指導學生按順序依次觀察圖中的樹,說說同一棵樹在不同的季節分別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把四張圖片聯系在一起,認識這棵樹一年中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第之年這棵樹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又說明了什么,幫助學生認識到植物會周期性地發生生長變化。如果學生還帶來了其他證明植物是有生命的照片和資料,教師要給予鼓勵,并給他們機會展示。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植物都是在生長變化的,不僅是自己種植過程中的變化,更有四季的變化等,初步感受植物會周期性地發生變化。【板書設計(生成)】植物的變化植物的生長變化:會長高變粗、葉子會變大、顏色變深生長需要:空氣、水分、陽光【學生記錄單設計】:同學生活動手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