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關愛他人1.教材分析 《關愛他人》是部編版教材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三單元 第七課第一框題的內容。經過前幾課的學習,學生們已經學過尊重他 人,以禮待人,誠實守信等社會生活中的道德規則,樹立了責任意識 從而為本課“關愛他人”的學習打下基礎,也為下一框題“服務社會 做鋪墊。所以此課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八年級教材以學生參與的社會生活為基本空間,逐步過渡到 國家生活。關愛他人是現代公民的基本素養,本課學習有利于培 養學生的關愛情懷。使學生掌握關愛他人的藝術,并將關愛他人 落實到行動中,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2.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和辯 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對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等問題有不同程度 的認識和理解。多數學生能夠認同關愛他人的正向意義,在現 實生活中能夠主動關愛他人。但有的學生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他們在思考問題方面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他人的感受,有 些學生即使在關愛和幫助他人的時候,也存在方法不得當的問 題。3.基本理念 我在課堂中始終踐行著這種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我的教學,基 本理念是“三生“理念:生活、生智、生情。關注學生生活,創設生 動活潑課堂,以學生生活為紐帶,從學生生活中來,到學生生活中去 本課的素材來自于我們鮮活的生活素材,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是對 生活理念的最好踐行;道德與法治課是讓人智慧的學科,教人智慧成 長、智慧做事,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掌握了關愛的意義,學會了 如何關愛他人;最后是生情,用真情打動人心,用情感引起共鳴,我 們同學對受傷同學的這種關愛,這是一種最好的踐行,是我們思政小 課堂走向社會大課堂的最好證明。4. 目標定位 感受關愛的力量,增強關愛他人的意識。 運用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分析關愛他人的意義,能夠在復雜的社會 生活中運用智慧去關愛他人。5.教學重難點 重點:關愛他人的意義 難點:如何關愛他人6.資源與工具 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師自身資源,學生身邊的資源,貼近學生生活 引發與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學資源與社會熱點結合,提高了學生分析 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突破重難點。 教學與多媒體技術融合,借助PPT通過視頻播放,關愛故事展播 伴樂寫感謝信等形式服務課堂教學。7.過程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呈現素材導入新課教師活動 講述班上一位主動熱 情、樂于助人的同學的故 事。 學生活動 學生猜猜是誰,并對該同學的行為進 行評價。設計意圖(選用學生熟悉的素材,感受關愛的美好,引發學生參 與課堂的興趣,導入課題,也為整堂課的情感做好鋪墊。)環節二:互動合作探究新課01.關愛的幸福關愛的含義教師活動 提出問題,什么是關愛, 傾聽學生回答并積極及時 點評。 學生活動 學生根據字面意思理解并回答什么是 關愛,師生一起總結出關愛就是關心 愛護。設計意圖:直接簡單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關愛 引出關愛 的內涵。活動一:走進幸福驛站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回憶關愛記憶并 積極及時點評。 學生活動 分享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自己成 長歲月中感動的瞬間并說出當時的感 受。設計意圖:一是讓學生回顧自己被關愛和關愛他人的體驗,并通 過學生表達,進一步增強學生關愛被關愛的體驗感,引發學生參 與活動的熱情,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從已有生活經驗 出發,分享親身經歷,在分享和感悟過程中產生共鳴,二是讓學 生體會到每個人都被他人關愛著,也都在關愛他人,體會關愛同 時得出關愛無處不在,關愛無時不有。體味關愛是一種美好情感 也為后續活動開展做鋪墊。01.關愛的幸福——活動二:關愛的力量教師活動 播放2022年全國新時代 好少年劉宇的視頻,認真 傾聽學生的回答,及時引 導和點評,總結分享后師 生一起總結關愛他人的意 義。 學生活動 師生一起觀看視頻,學生思考哪個畫 面打動了你 然后小組結合視頻以及 關愛故事合作探究關愛他人的意義。設計意圖:通過播放視頻,提供能打動學生的情境,無形中感染 學生,激發學生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美好情感,在人的心靈深處 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 者,探究者。所以滿足學生心里這種渴望,小組合作探究關愛會 給自己、他人、社會帶來哪些影響,通過合作探究得出關愛他人 的意義。討論的價值實現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而不 是沒有目的的泛泛而論。就此通過合作探究突出教學重點。02.關愛的藝術——情境三:牛牛的關愛故事教師活動 教師呈現情境,組織學生 發言分享,教師及時點評 學生活動 學生發言分享,總結出關愛他人要心 懷善意、盡己所能。小組交流:好朋 友發脾氣的原因,從而明白關愛他人 要講究策略。設計意圖:通過對以上情境的思考,感受關愛的藝術,關愛他人 要心懷善意、盡己所能。通過設身處地的體驗,在情境探究中深 入淺出內化知識,做到“教學內容情境化”,引導學生懂得關愛他人要講究策略,運用智慧去關愛他人,從而順利突破本課難點活動四:尋找國家中的關愛故事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尋找國家和社會 中那些關愛的人和事。 學生活動 學生結合平時積累,尋找國家和社會 中那些關愛的人和事。設計意圖:習總書記說,“‘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億萬 中國人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鮮活的思政課素材。那里 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大思政課資源,社會大課堂,思 政小課堂,通過時政熱點增強課堂的時效性,同時引導學生學會 關注社會、關注新聞熱點。進一步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 友善的認同。活動五:寫感謝信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將最想感謝的人 和最想感謝的話寫下。 學生活動 學生將最想感謝的人和最想感謝的話 寫在便利貼上并與全班同學分享。設計意圖:通過寫感謝信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會感恩,將課堂推 向高潮,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環節三:課堂小結盤點收獲關愛行囊教師活動 師生一起總結本節課所學 知識 學生活動 學生一起總結本節課所學所悟。8.板書設計美 好 子 情 感 正 能 量 幸 福 收 獲 幸 福 關愛 他人 心懷善意 藝 術 盡己所能 講究策略設計意圖:創新知識總結的形式,既吸引學生眼球,又深化對知識的 理解,學生的知識得到內化。9.方法與策略我在課堂中始終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 的課堂主體地位。通過設置情境、組織學生分組交流,從而引導學 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合作探究。同時注重從生活中擷取鮮活的 素材,讓學生充滿激情,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達到知識與 品德教育的統一。最后,教師自身投入情感教學,充分依靠教師人 格及情感力量與學生進行深度的心靈溝通與交流,用激情喚起激情, 用靈魂觸摸靈魂,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塑造和影響。10.學習評價與作業設計本課強化價值引領,主要是倡導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友善 是什么 就是與人為善,人與人之間親近和睦,表現為待人接 物態度親和,心地友愛和善,行為樂善好施等。通過本課基于 情感體驗的情境探究,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學生懂得了關愛 他人、服務社會,也有了踐行友善的核心價值觀的自覺。能夠 認識到關愛他人的作用和價值,學會和掌握關愛他人的方法與 藝術,同時學會在關愛他人的過程中來弘揚仁愛美德。學會了 仁愛在社會層面國家層面也有利于貫徹落實和諧的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本課課堂活動便于學生主動、深度參與,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思 維,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愛他人能力,思維能力并滲透 了情感價值觀,將學習內容和真實生活關聯起來,預設和生成良好, 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知識獲得、能力提升、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價值觀念培育等方面效果比較好,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較好 的達成了預設目標。課后實踐作業:記錄自己一周的的關愛行動讓學生學以致用,讓關愛他人成為一種可持續的行動,持續滲 透和培育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知行合一,培育學科核 心素養,達成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