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生物學科
課題名稱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課型 新授課
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地位與作用《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這一節內容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生構建生命觀念、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起點。本節內容要求學生理解細胞作為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掌握細胞的基本結構、功能及其與生命活動的關系,為后續學習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遺傳、變異等復雜生命過程打下基礎。2、教學分析細胞章節中涉及的許多概念,如細胞分裂、細胞分化等,是后續學習生物體生長、發育、遺傳等內容的重要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內容為后續章節的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準備。細胞作為生命的基本單位,其結構和功能的奧秘深深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感受到生物學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對生物學的興趣和熱愛。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說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難點:理解細胞各結構之間的緊密聯系及其如何協同工作以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接觸生物學,對細胞這一微觀世界充滿好奇但缺乏直觀感受。他們具備基本的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但科學探究經驗和邏輯思維能力尚待提升。因此,教學中應注重直觀教學,如使用多媒體展示、顯微鏡觀察等,同時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其主動學習。
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通過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學生能夠認識到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復雜而有序的生命系統,它們共同協作,維持著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這種對細胞生命本質的認識,有助于學生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價值觀。科學思維:通過分析草履蟲的生命活動以及課本的兩個實驗,學生能夠運用概括等思維方法認識事物。探究實踐:通過課后制作細胞模型,讓學生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的過程。態度責任: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生還能夠培養起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和追求真理的執著態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學習評價 自我評價表
項目 評價內容 掌握情況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學知識 1 說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2 描述細胞生活需要的物質和能量。
探究能力 1 通過分析課本的實驗一實驗二學生能夠運用概括等思維方法認識事物。
2 通過課后制作細胞模型,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科學態度 培養起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和追求真理的執著態度
小組評價表
評價內容 得分標準 成員一 成員二 成員三
團隊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務3分:重大問題能有效溝通1分:各自獨立,不能完成任務
實施能力 5分:能準確設計詳細的實驗過程和所用實驗道具。3分:能設計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夠準確和詳細。1分:不能設計出任何過程和方案。
結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學、客觀、簡潔。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1分:不能有效表述實驗結果和結論。
總分
設計思路 通過播發草履蟲的視頻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單細胞生物能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動。然后帶領學生把細胞想象成學校,細胞膜是學校的圍墻,便于學生理解細胞膜能保證細胞內部環境穩定還能控制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接著,結合生活實際講解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隨后,讓學生根究課本的兩個實驗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最后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觀察草履蟲的生活”,通過視頻讓學生對于草履蟲有個基本的認識,并引導學生思考:1.草履蟲是否由一個細胞構成?依據是什么?2.草履蟲分別依靠哪些結構完成運動、呼吸、獲取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等功能?3.探究草履蟲應激性時,草履蟲向不同方向移動的原因是什么 認真觀看視頻,觀看后認真思考老師展示的問題。 1.視頻能夠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思考問題旨在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促使他們運用觀察、分析、推理等科學方法去探究草履蟲的生命活動。
新知探究 任務一:引導學生想象細胞是一所學校,細胞膜是學校的圍墻。這個圍墻把學校的里面和學校的外面分開了,讓學校里面保持一個安靜穩定的學習環境。圍墻不是密不透風,它上面有智能門窗,它們知道什么時候該打開讓好的東西進來,比如食堂的食材可以通過這些門進入學校;同時,它們也會把不好的東西,比如管制刀具擋在外面,不讓它們進學校來打擾同學們學習。 學生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想象場景中,認真思考并想象細胞作為一所學校的情景,以及細胞膜作為圍墻及其智能門窗的功能。 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性。
探究新知續表 任務二:回想吃了什么食物教師讓學生回顧昨天吃了什么食物,接著教師對食物進行分類,分為糖類、脂肪、蛋白質。最后向學生介紹這些有機物可以提供能量。請問這樣的設計意圖是什么,與此同時,學生應該做什么 學生需要認真回憶自己昨天吃了哪些食物,并盡可能詳細地記錄下來。這有助于他們在后續的分類過程中,更加全面地考慮各種食物成分。 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生物學概念(如糖類、脂肪、蛋白質作為能量來源)與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經驗相結合。
探究新知續表 任務三: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分析課本45頁的的兩組實驗,并思考1.為什么實驗1中無核的變形蟲幾天后就死亡了?而實驗2中植入細胞核后變形蟲又能正常生活了?2.請推測細胞核對變形蟲有什么樣的作用。 先自己分析課本上的實驗接著可以與同學分組討論實驗結果,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想法,可以相互啟發,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拓寬思維視野。最后,學生應對整個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 這個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使他們學會從實驗現象中提煉科學結論。
課堂小結 一、草履蟲只有一個細胞構成二、細胞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三、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四、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五、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作業設計 試著做出細胞模型。
板書設計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第二節
第二章 細胞
(北師大)七年級
上
課標解讀
01
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這一節內容占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學生構建生命觀念、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起點。本節內容要求學生理解細胞作為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掌握細胞的基本結構、功能及其與生命活動的關系,為后續學習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遺傳、變異等復雜生命過程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02
以變形蟲為例,描述細胞的生命活動
說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描述細胞生活需要的物質和能量。
激趣導入
03
觀看草履蟲視頻
04
探究新知
認識草履蟲
口溝
攝食
纖毛
運動
食物泡
消化
集合管
伸縮泡
排出廢物
細胞膜
細胞核
細胞質
呼吸
(表膜)
思考
1.草履蟲是否由一個細胞構成?依據是什么?
2.草履蟲分別依靠哪些結構完成運動、呼吸、獲取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等功能?
3.探究草履蟲應激性時,草履蟲向不同方向移動的原因是什么?
04
探究新知
是,在顯微鏡下它的整個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
纖毛,表膜,口溝,集合管和收縮泡。
為了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保護自己的生存和繁衍。
04
探究新知
草履蟲的結構非常簡單,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它卻可以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動。一般通過細胞分裂完成生殖,可見,草履蟲雖然只有一個細胞,卻能依靠不同結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04
探究新知
細胞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我們把細胞想象成一座學校,細胞膜就像是學校的圍墻。這個圍墻把學校的里面(細胞的內部)和學校的外面(細胞的外部環境)分開了,讓學校里面保持一個安靜穩定的學習環境。
細胞膜將內部和外界環境分開
04
探究新知
細胞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
再想象,圍墻不是密不透風,它上面有智能門窗,它們知道什么時候該打開讓好的東西進來,比如食堂的食材(細胞需要的營養物質)可以通過這些門進入學校;同時,它們也會把不好的東西,比如管制刀具(對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不讓它們進學校來打擾同學們學習。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
04
探究新知
將鮮紅的楊梅放入白酒中浸泡,得到的楊梅酒呈紅色,這是因為酒精破壞了細胞結構中的( )
A.細胞壁和細胞膜
B.細胞壁和液泡膜
C.細胞質和細胞核
D.細胞膜和液泡膜
A
04
探究新知
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汽車需要加油,因為汽油、柴油能給汽車帶來能量。
任何事物的運動都需要能量,細胞的生命活動也一樣需要消耗能量。
那么細胞生活需要的能量從哪里來呢?
04
探究新知
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請回想你昨天吃了哪些食物?
米飯、面條、面包
牛奶、瘦肉、雞蛋
肥肉、花生油
糖 類
蛋白質
脂 肪
有機物
提供能量
食物中還含有水分和無機鹽等物質。
04
探究新知
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是生物體的重要能源物質,但它們的能量并不能直接用于細胞的生命活動,而是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轉化,才能被細胞利用。
線粒體可以使細胞中的一些有機物,通過復雜的變化將儲存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04
探究新知
細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葉綠體能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有機物及其貯存的能量既可以供給植物細胞利用,也可以直接或間接地供給動物細胞利用。
05
小組討論
1.為什么實驗1中無核的變形蟲幾天后就死亡了?而實驗2中植入細胞核后變形蟲又能正常生活了?
2.請推測細胞核對變形蟲有什么樣的作用。
實驗1
實驗2
因為沒有細胞核,變形蟲不能完成運動捕食,不能獲取能量。
細胞核控制著變形蟲的運動、捕食、排出廢物、繁殖等生命活動
實驗結論: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
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
知識拓展
05
科學家從白面母羊A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的細胞核,從黑面母羊B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并立即將其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 接下來使它們發生融合,形成胚胎細胞,最后,將這個胚胎細胞轉移到黑面母羊C的子宮內。最終形成了白面小羊,即克隆羊多莉。
細胞核在 生物遺傳中也有著重要作用。
克隆羊多莉的實驗說明:
小結
05
多細胞動物和植物是由許多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與草履蟲細胞一樣都可以進行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同時不同細胞在結構上相互聯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課堂小結
06
一、草履蟲只有一個細胞構成
二、細胞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三、細胞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
四、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
五、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練習與應用
07
1、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D
細胞核:①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②在遺傳中起重要作用
練習與應用
07
2、水和無機鹽可以進入細胞,而有害物質不能進入細胞,這主要是由于細胞具有什么結構(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B
細胞膜:①控制物質進出 ②保護細胞
練習與應用
07
3、我國科學家利用克隆技術獲得了世界上首例體細胞克隆猴,細胞中控制生物發育和遺傳的結構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D
細胞核:①控制細胞的生命活動 ②遺傳信息庫
練習與應用
07
4. 細胞是生物體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單位。無論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其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結構
功能
作業布置
08
作業布置
09
請試著做出一個細胞模型。
可參考課本46頁的材料,也可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材料不作限制。
板書設計
10
一、認識草履蟲
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
二、細胞的生命活動
1.細胞膜:①控制物質進出
②保護細胞
2.有機物提供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
3.細胞核:①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
②在生物遺傳中有重要作用
三、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第2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
一、單元學習內容
本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屬于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版)七個主題中的第一大主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屬于新課標九個大概念中的 概念1: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能夠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從屬于這個大概念中的以下2個重要概念: 1.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1.2生物體的各部分在結構上相互聯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本單元介紹了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長是細胞重要的生命活動。細胞經過分裂和分化可以形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功能不同的組織可以形成器官,共同完成某種生理功能的器官可以形成系統。多細胞生物體依靠器官(系統)之間的協調配合,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新課標要求學生通過本主題的學習,學生能夠從微觀和宏觀兩個尺度認識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初步理解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部分與整體相統一等觀念,逐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
學科核心素養呈現形式 1、科學思維素養的激發 問題情境創設:通過展示生物體從微觀細胞到宏觀生物體的結構變化過程,如“細胞如何構建成我們的身體?”或“從一粒種子到開花結果的奧秘”,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科學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其運用邏輯推理和科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2、生命觀念的構建 在講解生物體結構層次的過程中,從細胞、組織、器官到系統,逐步引導學生理解并構建生物體結構層次的概念框架。通過實例分析和模型展示,讓學生直觀感受生物體內部結構的復雜性和有序性,理解各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和支持作用,從而樹立生物體是一個由多層次結構組成的統一整體的觀念。 3、實踐探究能力的提升 鼓勵學生對生物體結構層次進行深入的探究,設計實驗活動,如“顯微鏡下的細胞世界探索”、“動植物組織類型的比較與識別”等,讓學生親手操作,觀察并記錄生物體結構層次的特征,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4、態度責任感的塑造 通過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學習,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由無數細胞和組織精心構建而成的奇跡,從而培養他們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之情。
教材編寫體例 北師大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材的編寫體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引言:引出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和重要性。 正文:詳細介紹本單元學習的內容。 插圖和圖表:通過豐富的插圖和圖表,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生物學知識。 探究活動:設計多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思考與練習:提供思考與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編寫特點 注重基礎性:教材內容緊扣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為學生后續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實踐性:通過設計多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強調科學性:教材內容科學嚴謹,符合生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趨勢。 注重人文性:在介紹生物學知識的同時,關注生命倫理、生態保護等人文議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教材編寫意圖 北師大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材的編寫意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普及生物學知識:通過介紹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類、生物圈與生態系統等內容,普及生物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通過設計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他們能夠運用科學方法解決生物學問題。 形成生命觀念:引導學生形成對生命的科學認識,理解生命是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無貴賤之分,培養學生的生命觀念。 增強社會責任感:關注涉及生物學的社會議題,如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平衡等,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課程資源整合、開發和應用 資源整合:整合教材內外資源,包括網絡資源、實驗資源、社區資源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探究機會。 資源開發: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特點,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教學資源,如校本教材、教學課件、實驗器材等。 資源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如通過多媒體展示生物圖片和視頻、組織學生參觀生物博物館和自然保護區、開展課外生物觀察活動等,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15 / 17
二、單元學情分析
已知內容學習方法生活經驗 已知內容: 部分學生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可能已經接觸過顯微鏡,并學會了其基本的使用方法。學生已經對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可能還未深入到生物體內部結構的探究。 學習方法: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如觀察、提問、討論等,但可能還未形成系統的科學探究習慣。 生活經驗: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經積累了一些與生物體結構層次相關的經驗,例如:學生可能觀察過植物的葉片、莖干等,并對其外觀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可能接觸過家里的寵物或動物園中的動物,對動物體的基本結構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新知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設計 自主學習設計: 預習任務: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了解生物學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特征等,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解釋這些概念。 閱讀材料: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如科普文章、視頻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 探究學習設計: 探究活動:設計一系列探究活動,如“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植物生長條件探究”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生物學知識。 小組合作: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通過分工合作、交流討論等方式共同完成探究任務。 成果展示: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分享他們的探究過程和發現,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主要學習障礙有效突破方法 主要學習障礙: 1.細胞結構的抽象性:細胞結構微小且復雜,學生難以直接觀察和理解。 2.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層次性:生物體結構層次從細胞到組織、器官、系統,層次多且關系復雜。 有效突破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將抽象的細胞結構和復雜的生物體結構層次直觀化、形象化。 實驗操作:通過顯微鏡觀察、模型制作等實驗操作,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學生學習本單元表現出的特點、習慣、興趣 特點: 動手能力差異大,部分學生在實驗操作方面表現出色,而部分學生則相對較弱。 習慣: 1.依賴直觀材料,學生更傾向于通過直觀材料(如圖片、視頻、實物)來學習新知識。2.、合作學習意愿高,學生喜歡與同學一起討論、解決問題,合作學習意愿較高。 興趣: 偏好實驗活動:學生對實驗操作活動表現出較高的興趣,喜歡動手實踐
三、單元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 通過學習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以及細胞如何組織成組織、進而形成器官和系統,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生命的統一性和層次性。
探究實踐 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細胞的結構、制作組織模型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奧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科學思維 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的特征,學生能夠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思考和推理。
態度責任 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驗任務,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的責任,培養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四、單元學習評價
節名 基本知識點 學習情況自評
很好 一般 不好
知識評價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認識顯微鏡
規范操作顯微鏡
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
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
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細胞生命活動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細胞分裂的意義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細胞分化的概念
人體四種基本組織
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器官、系統的概念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考核方式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1、認識顯微鏡——請標注顯微鏡各個部位的名稱。 2、規范操作顯微鏡——要想換用顯微鏡上的另一個物鏡,必須( ) A.轉動準焦螺旋 B.使鏡筒先下降 C.轉動轉換器 D.卸下原來的物鏡 3、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進行了下列操作,正確的操作步驟應是 4、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如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5、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明顯的區別是( ) A.呈圓形 B.沒有細胞間質 C.沒有細胞壁 D細胞形態差別很大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6、細胞生命活動——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 7、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是生物體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單位。無論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多細胞生物,其生命活動都離不開細胞。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8、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細胞分裂過程中,最先進行的是下列哪項( ) A、細胞核先一分為二 B、細胞質平分成兩份 C、形成新的細胞壁 D、形成新的細胞膜 9、細胞分裂的意義——細胞分裂對于生物體生長和發育的重要意義在于( ) A. 使細胞增大 B. 保持細胞形態和功能的穩定 C. 使生物體體積迅速增大 D. 通過增加細胞數量來促進生物體的生長和修復受損組織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0、細胞分化的概念—— 11、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心臟和血管的內表面主要由什么組織構成的( ) A、神經組織 B、肌肉組織 C、上皮組織 D、結締組織 12、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植物體中具有很強分裂能力的組織是( ) A、營養組織 B、保護組織 C、上皮組織 D、分生組織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13、器官、系統的概念——下列關于器官和系統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各種器官盡管形態結構不同,但功能是相同的 B. 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細胞,在形態、結構與功能上也是有差異的 C. 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形態結構,其功能也不相同 D. 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構成系統。 14、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綠色開花植物體的構成是由( ) A. 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B. 組織→器官→細胞→植物體 C.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體 D. 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能力、態度、小組合作評價表(見下頁)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及分值 得分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優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進(4-0) 生評 他評 師評
活動態度(15%) 學習興趣 對本課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對課有較高的學習興趣 對課知識學習興趣一般
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認真負責,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伴協助下努力實現預定任務 認真參與,在同伴協助下實現未能預定任務
合作交流(20%) 與人合作 主動和同學配合,分工合作,樂于幫助同學 基本能和同學配合,做好自己分內工作 有需要時才和同學合作,喜歡個人學習
與人溝通 態度謙虛,認真傾聽同學意見,能合作解決問題 會傾聽同學意見,基本能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不太喜歡發言和傾聽同學意見,不喜歡和同學合作解決問題
探究實驗(30%) 動手操作 能熟練操作試驗器材,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驗任務 操作器材較熟練,能夠完成試驗任務,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實驗任務,或者效率太低
觀察分析 能夠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實驗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和課堂分析,幾乎不能得出實驗結論
成果展示(35%) 匯報 交流 生物術語運用準確,語句通順,表情豐富 生物術語運用較準確,語句比較通順 沒有使用生物術語 ,過于口語化
五、單元教學實施
整體教學 思路 關鍵問題子問題核心任務評價設計如何理解并描述動物體從細胞到個體的結構層次什么是細胞,它是如何構成動物體的基礎的?通過觀看顯微鏡下的細胞圖像,學生將能夠識別不同類型的細胞,并理解細胞是構成動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理解細胞的概念,闡述細胞分裂,理解細胞在分裂后如何經過分化形成不同的細胞類型。什么是組織,動物、植物體有哪些基本組織?通過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學生將能夠辨別并闡述動物體和植物體組織的類型及其功能。 了解組織的概念,識別人體四種基本組織和綠色開花植物的主要組織。組織如何進一步構成器官和系統?根據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的實例,學生將能夠分析這些系統中不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器官、組織的概念,分析系統組成。如何理解動物體從細胞到個體的整體結構層次?通過綜合以上各層次的學習,理解動物體從細胞到個體的整體結構層次是一個有序、復雜的構建過程。總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學習方法 和策略 1. 探究式學習 目的:通過提出問題、收集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并記錄、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等步驟,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實施方式:以“響尾蛇是如何追尋它放走的獵物的”為例,引導學生參與整個探究過程,理解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合作學習 目的: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實施方式:在小組討論中,學生分享各自的觀點和資料,共同設計實驗方案,并在實驗過程中相互協助。 3. 自主學習 目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實施方式: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了解相關知識;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 4. 多媒體輔助教學 目的: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實施方式:使用PPT、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源展示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學研究過程,使抽象概念具體化、生動化。
課程資源 多媒體資源:制作包含高清圖片、圖表、視頻等元素的PPT課件,清晰展示細胞結構、組織類型、器官功能及系統間的相互關系。 實驗室資源:顯微鏡、玻片標本 生活資源: 數據資源:利用圖片和數據展示不同動物細胞大小差異不大 硬件設施資源:希沃白板、投影儀、擴音器
單元教學 結構圖
課時課型 分配 第5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
課程內容 課時安排 課型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課時,新授課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1課時,新授課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1課時,新授課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1課時,新授課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1課時,新授課
個性化單元作業設計 教學內容 個性化作業
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畫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并標注出結構的名稱及功能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制作細胞模型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分別畫出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 比較植物幾種組織的主要結構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和功能,并舉例。整理成表格的形式,可參考課本第59頁圖 3-2。
生物體的器官、系統 說明身邊的一株植物的結構層次。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