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歷史學科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 同步探究學案知道七七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等史實;2.圍繞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與當前日本政府歪曲歷史的態度,搜集資料,培養正確分析時事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認識到日本對華戰爭是一場殘酷的侵略戰爭。4.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祖國(一)自主預習一.七七事變(一)時間:1937年7月7日(二)過程:1、爆發:日軍悍然向盧溝橋的中國守軍發起進攻,炮轟宛平城,這就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2、犧牲將領:佟麟閣、趙登禹(三)結果:日本調集大批軍隊,入侵中國。7月底,天津、北平相繼失陷(四)影響: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铩铩铩铩锉乜?br/>二、第二次國共合作(一)建立1、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的標志★★★★★必考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2、改編軍隊: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二)影響:以國共為主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三、淞滬會戰(一)爆發: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上海挑起事端,淞滬會戰爆發。(二)抵抗1、人物:姚子青、謝晉元2、8月14日,中國空軍首次參戰,初戰告捷。結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滬會戰結束。(四)影響: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四、南京大屠殺★★★★★必考(一)背景1、時間:1937年12月13日2、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把重慶作為戰時陪都。(二)罪行1、日本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2、日本攻陷南京,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二)預習反饋列出預習中的問題清單或列出困惑、讀不懂的內容。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共兩黨開始了歷史上的第一次合作。——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材材料二:沈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一切對日交涉,聽候中央處理。——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1931年9月)材料三: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圍剿”紅軍的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國民黨愛國將領,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在多次懇請無望的情況下,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蔣介石,發動了事變。——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材材料四: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教材請回答:(1)材料一中“一次重要會議”指的是哪次會議 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后,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采取了什么軍事行動?(2)材料二所指“沈陽日軍行動”指的是什么事件 此事件有什么影響?(3)材料三“事變”的解決有什么影響?(4)材料三所示宣言是在哪一事件后中共中央送交國民黨的 以此宣言公開發表為標志的第二次國共合作有什么意義?(5)根據以上史實,國共兩次合作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什么 (一)達標測評1.在日軍占領南京期間,西門子公司雇員約翰·拉貝在日記中記載了“整座城市,被槍殺的或被其他方式處死的人暴尸街頭,隨處可見,日本人甚至禁止我們殮尸安葬?!比沼浿兴涊d的事件是( )A.東北三省淪陷 B.旅順大屠殺C.南京大屠殺 D.皖南事變2.下面是抗戰時期重慶的商號、百貨業、工廠數量(家)變化示意圖,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重慶( ) A.水陸交通便利 B.注重發揮經濟傳統優勢C.對外貿易發達 D.成為國民政府的移駐地3.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對中國的前途和命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1937年10月,國民政府( )A.發表移駐重慶宣言 B.明確規定重慶為中華民國陪都C.決定將重慶升格為特別市 D.決定沿海工廠內遷重慶4.紀念館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們要了解“鮮血凝固的那個時候,長江嗚咽,鐘山悲泣。三十萬,三十萬同胞,在黑暗中掙扎;三十萬,三十萬冤魂,在地里哭泣”這段歷史,最應該去的紀念館是( )A.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B.新四軍紀念館C.九一八紀念館 D.渡江戰役紀念館5.作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的德國人約翰·拉貝,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侵華日軍的暴行,并用日記記錄了下來,這就是著名的《拉貝日記》。同時,拉貝還保存了80多張現場拍攝的照片和翔實說明。《拉貝日記》可以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日記時間的一致性 B.作者經歷的真實性C.日記內容的豐富性 D.作者身份的特殊性6.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浙江紹酒在中國酒類消費中占有優勢地位,然而1938年以后,渝酒產量上升,并逐步取代紹酒。與這一變化密切相關的是( )A.北伐戰爭 B.抗日戰爭 C.重慶談判 D.解放戰爭7.2004年,由中新社記者牽線搭橋,美籍華人魯照寧到訪南京,見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任館長朱成山,第一次向館方捐贈了張純如英文版書籍、一位親歷過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人撰寫的南京大屠殺題材書籍等。魯照寧捐贈的這些書籍可以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日記時間的準確性 B.日記內容的全面性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作者經歷的真實性8.國家公祭鼎銘文:“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衰宇震驚,善行暴虐,曠世未聞……兄弟同心,共御外辱”。其中“卅萬亡靈,飲恨江城”反映的歷史事實是( )A.淞滬會戰 B.八一三事變 C.盧溝橋事變 D.南京大屠殺9.“鬼子兵來,橫行處,殺燒搶掠。城內外,廢墟片片,人寰慘絕。三十萬人塵與土,長江滾滾尸和血……”這段文字反映了( )A.東北三省的完全淪陷 B.重慶大轟炸慘案C.抗日將士血染盧溝橋 D.南京大屠殺慘案10.下列屬于日軍全面侵華期間在湖南益陽犯下的暴行的是( )A.文夕大火 B.常德細菌戰 C.長沙會戰 D.廠窖慘案(二)提升訓練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轉型中,世界力圖改變中國……我們自己也在內部改變……無論是李鴻章,還是康有為,無論是孫中山,還是毛澤東……都在嘗試利用各種方法,從內部改變著“清代中國”,不斷催生著一個嶄新的中國。——裴鈺《改變中國》材料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在大革命遭到失敗、敵我力量對比極端懸殊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不可能像俄國那樣,通過首先占領中心城市來取得革命在全國的勝利,而必須首先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積蓄力量,在條件成熟時奪取城市,最后奪取全國革命勝利。這一條適合中國實際的正確革命道路,是在黨領導人民的集體奮斗中開辟出來的。——《中國共產黨簡史》(1)根據材料一圖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在①②③空白處填入恰當的內容。(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二中李鴻章、康有為和孫中山從內部改變“清代中國”的歷史事件名稱;并分析中國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征。(3)材料三中的“正確革命道路”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革命道路的認識。1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不讓日本帝國主義占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材料二: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的講話材料三: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侵華倭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1)材料一所示內容是中國共產黨在什么背景下發表的?(2)閱讀材料一、材料二,說說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在對待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態度上有什么相同點。(3)在此之后,國共兩黨的關系發生了什么重大變化?(4)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如何才能避免材料三中的悲劇重演。(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參考答案一、合作探究(1)國民黨一大;北伐(2)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3)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等)(4)七七事變;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5)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等)【詳解】(1)會議:根據材料“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結合所學知識,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國民黨一大,會議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后,為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采取了的軍事行動是北伐戰爭。(2)事件:根據材料“沈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蔣介石致張學良密電(1931年9月)”,結合所學知識,1931年9月18日,日軍制造九一八事變,進攻沈陽。影響:結合所學知識,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3)影響:根據材料“在多次懇請無望的情況下,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蔣介石,發動了事變”,結合所學知識,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國民黨愛國將領發動的事變被稱為西安事變,而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4)事件:根據材料“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結合所學知識,七七事變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兩黨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這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意義:結合所學知識,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這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5)啟示:結合所學知識,國共兩黨先后進行了兩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第二次合作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所以國共兩次合作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課堂達標1.C【詳解】據題干“在日軍占領南京期間”整座城市,被槍殺的或被其他方式處死的人暴尸街頭,隨處可見,日本人甚至禁止我們殮尸安葬?!苯Y合所學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后,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C項正確;東北三省淪陷與南京無關,排除A項;旅順大屠殺發生在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排除B項;皖南事變由國民黨制造,排除D項。故選C項。2.D【詳解】依據題干變化示意圖可知,向重慶政府登記的商號、重慶的百貨業、重慶的工廠從1937年開始都有大幅度的增長,結合所學可知,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重慶成為國民政府的移駐地。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把重慶作為戰時的陪都,D項正確;題干不能體現水陸交通便利,排除A項;注重發揮經濟傳統優勢與題干不符,題干反映的有向重慶政府登記的商號、重慶的百貨業等,排除B項;題干沒有涉及對外貿易,排除C項。故選D項。3.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1937年南京淪陷后,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將重慶定為戰時的陪都,B項正確;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排除A項;1939年5月,國民政府將重慶升格為行政院直屬的特別市,排除C項;隨著抗日戰爭的繼續深入,沿海沿江城市的工廠大量內遷,排除D項。故選B項。4.A【詳解】根據題意三十萬冤魂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殘殺的三十萬軍民,A項正確;新四軍紀念館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九一八事變是抗日戰爭的開始,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渡江戰役發生在抗戰之后,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5.B【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我們要研究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最有力的證據是屠殺現場遺跡與當時的新聞照片。只有當時的遺跡和新聞照片最客觀?!独惾沼洝肥亲髡叩挠H身經歷,具有真實性,B項正確;日記時間的一致性與事實的真實性不是必然性的印證條件,排除A項;日記內容的豐富性與真實性事件不具有必然聯系,排除C項;作者身份的特殊性與真實性事件不具有必然聯系,排除D項。故選B項。6.B【詳解】根據材料“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浙江紹酒在中國酒類消費中占有優勢地位,然而1938年以后,渝酒產量上升,并逐步取代紹酒?!笨芍?,渝酒取代了紹酒。結合所學可知,1937年南京大屠殺后,影響了紹酒,國民黨遷都重慶,渝酒產量提升,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B項正確;北伐戰爭開始于1927年,排除A項;重慶談判時間是1945年,排除C項;解放戰爭從1946年開始,排除D項。故選B項。7.D【詳解】根據題干“一位親歷過南京大屠殺的日本人撰寫的南京大屠殺題材書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料最主要的是真實性,作者親自經歷過南京大屠殺,他捐贈自己撰寫的南京大屠殺題材書籍可以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的史料,D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日記時間的準確性、內容的全面性、作者身份的特殊性,排除ABC項。故選D項。8.D【詳解】根據題干“國家公祭鼎銘文:‘卅萬亡靈,飲恨江城,日月慘淡,寰宇震驚,獸行暴虐,曠世未聞……兄弟同心,共御外辱’”可知反映的歷史事實是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對南京人民進行了血腥大屠殺,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我國把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D項正確; 淞滬會戰,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攻上海的戰役,又稱作“八·一三淞滬戰役”,排除A項;八一三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進一步升級的標志性事件。七七事變后,日本策劃了對上海的進攻,伺機擴大戰場。8月13日,日本軍艦突然以重炮向上海閘北轟擊,海軍陸戰隊也向閘北、江灣方面大舉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抗擊,此即八一三事變,排除B項;盧溝橋事變一般指七七事變。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發生于1937年7月7日,排除C項。故選D項。9.D【詳解】根據題干信息“三十萬人塵與土,長江滾滾尸和血……”,可知與南京大屠殺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日軍占領南京后6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因此材料中這段文字反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D項正確;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三省的完全淪陷,與“三十萬人塵與土,長江滾滾尸和血”內容不符,排除A項;重慶大轟炸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期間,日本對中華民國戰時首都重慶進行的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與“三十萬人塵與土,長江滾滾尸和血”內容不符,排除B項;抗日將士血染盧溝橋,與盧溝橋事變相關,全民族抗戰的開始,與“三十萬人塵與土,長江滾滾尸和血”內容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0.D【詳解】根據所學結合湖南地方史可知,1943年5月9日至12日,侵華日寇在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廠窖鎮瘋狂屠殺我國無辜百姓,三天共殺害我國同胞3萬多人,罪行累累罄竹難書,D項正確;文夕大火是抗戰初期國民黨政府執行“焦土抗戰”政策的一次行動,在長沙放火導致長沙全城三分之二的地方被燒毀,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排除A項;常德細菌戰是侵華日寇在湖南常德犯下的暴行,排除B項;長沙會戰指的是國民黨在長沙進行的正面抗戰,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1.(1)①:林則徐、關天培、陳化成;②:甲午中日戰爭;③:抗日戰爭。(2)歷史事件名稱: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特征: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3)“正確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認識: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探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客觀規律;堅持理論創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維護人民利益等。(言之有理即可)【詳解】(1)分析材料一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改變英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英國向中國走私大量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在廣東虎門將收繳的鴉片當眾銷毀,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在與英軍的作戰中,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江南提督陳化成等先后英勇殉國。由此可知,①應填寫林則徐、關天培、陳化成。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面展開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在戰斗中奮勇殺敵,重創日艦,此次海戰,北洋艦隊損失較大,但主力尚存。因此,②應填寫甲午中日戰爭。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抗戰由此開始。因此,③應填寫抗日戰爭。(2)歷史事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為是發起戊戌變法的主要人物,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動統治。由此可知,材料二中,李鴻章、康有為和孫中山從內部改變“清代中國”的歷史事件分別為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特征: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但不觸動封建專制制度,戊戌變法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專制統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并提倡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此可知,中國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征是從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現出層層遞進、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特征。(3)道路:從“必須首先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積蓄力量,在條件成熟時奪取城市,最后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的“正確革命道路”指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認識:本小問屬于開放性試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中國革命道路的認識,注意表述清晰,價值觀正確,言之有理即可。如: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不可能像俄國那樣,而必須首先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積蓄力量,在條件成熟時奪取城市,最后奪取全國革命勝利”可知,中國的革命道路,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探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客觀規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的革命道路,還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理論創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維護人民利益等。12.(1)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2)都主張抵抗日本侵略。(3)國共兩黨共赴國難,進行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4)提升綜合國力,加強國防建設;面對外來侵略,要勇于反抗,團結一致,共御外敵。【詳解】(1)背景:依據材料一“《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可知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加深的背景下發出。(2)相同點:根據材料“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得出都主張抵抗日本侵略。(3)變化:依據課本所學可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后,民族危機嚴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為了挽救中華民族危機,國共國共兩黨共赴國難,進行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4)措施:依據材料三“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場?!狈从沉肆袕娗致灾袊?,會造成中國生靈涂炭,人員傷亡。說明落后就要挨打,要擺脫被侵略,被屠殺的命運,就要使國家強大,提升綜合國力,加強國防建設;面對外來侵略,要團結一致,共御外敵。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