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月亮月光光》教學設計教學年級:四年級教學內容:1、聽 合唱《月亮月光光》2、唱《月亮月光光》3、探索簡單樂器和所給的音源材料合作表現歌曲的美好意境。教學目標:1、結合聽賞學唱歌曲《月亮月光光》,認識常見的節奏音符、休止符、連音線和漸強漸弱等基本音樂符號。2、能夠用柔和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月亮月光光》,感受歌曲所表達月色的贊美之情。3、探索簡單樂器和所給的音源材料合作表現歌曲的美好意境。教學重點難點:在學唱、感受歌曲的基礎上,探索簡單樂器和所給的音源材料合作表現歌曲的美好意境。教學用具:相關打擊樂器、音響資料、大歌單、鋼琴等教學過程:節奏游戲師:聽老師拍一段節奏,同學們先聆聽再模仿(4/4 x x x 01xxxo)生:模仿。師:再來一遍。師:誰能告訴老師,我是在第幾拍拍手,第幾拍休止的?(學生回答,師板書)老師拍的是幾幾拍的節奏?(學生回答,師板書)5.師:你們看,老師面前放了架小木琴,在其中的三塊音板上老師做了標記,誰能用這三塊音板演奏這段節奏?(學生演奏,老師評價)6.師:讓我們一起來,伸出小手演奏這段節奏。在學生演奏的同時,老師單手彈《月亮月光光》的旋律。新授歌曲感受[設計意圖:創設靜謐的意境,順勢導入歌曲《月亮月光光》,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表現的美好溫馨的意境。聽中想像,聽中比較,突出音樂的學科特點。]1、師:剛才老師和同學們合作的音樂時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旋律(師板書課題),下面老師老師彈琴給大家演唱一遍,仔細聽,歌曲的速度和情緒怎樣?2、師:歌曲的速度是快的還是慢的? 情緒是活潑的還是抒情的?(師提示給學生選擇后板書)3、師:《月亮月光光》是一首根據臺灣民謠整理改編的歌曲,今天我們先來欣賞。再學唱,最后用老師給大家準備的音源材料為這首歌曲營造美好的意境。4、師:讓我們再來完整聆聽一遍,仔細聽,歌曲旋律是用什么演唱形式演唱的?聽了歌曲,你的腦海中仿佛浮現一幅怎樣的畫面?(聽賞合唱《月亮月光光》)5、師:(指名說,師表揚)由兩組或兩組以上的人分別演唱不同的聲部,這樣的形式叫做合唱,聽了歌曲,你的腦海中仿佛浮現怎樣的情景?(學生暢所欲言,師評價)是什么能讓我們有這么多美好的想象?讓我們從歌曲的旋律,歌詞中去找一找吧!(二)學唱[設計意圖:通過配樂朗讀歌詞,學唱主旋律。指導學生聽中學唱,聽中感受,順利解決教學重點、難點,深入體會臺灣民謠的特點]1、師:請大家先用“lu”跟老師的琴聲哼唱感受。2、師:跟琴聲學唱歌譜(1)難點教唱師:同學們仔細看樂譜,樂譜中出現最多的是什么(師邊指邊提示,彎彎的眉毛)連音線下的音要唱滿時值,先聽老師唱,同學們用嘴巴跟著默唱。樂譜中還出現一個記號(換氣記號),演唱時注意樂句的換氣。(3)完整演唱3、師:旋律非常的柔和,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回答是評價!4、師:你們的想象和描述真豐富。這首歌不僅旋律優美,歌詞也充滿了臺灣的鄉土氣息,請同學們先打開書,輕輕讀一讀歌詞,,遇到不清楚的或不常見的可以舉手問老師。(師貼大歌單)5、(學生提出問題)師一一解答厝,你們看,(師取出對應的美術圖卡貼到大歌單下)厝是指家和房屋的意思,“起厝田中央“房前屋后有一大片田地?!睒鋿j橄,你們看,樹上開滿了芬芳而美麗的鮮花。親像是臺灣的地方方言,就是好像的意思。月亮、房屋、田地,開滿鮮花的樹木,整個美麗的畫面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個美麗的水花園!明白了嗎?現在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念一念歌詞。6、師:你們能帶著歌詞隨音樂唱唱嗎?7、生唱歌詞。師:結尾的音樂叫(學生回答尾聲),之前的音樂叫(前奏)在前奏和尾聲中藥注意聆聽和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速度。8、解決難點師:還記得前面我們講得這個記號嗎(師邊說邊指連音線),那“亮”字我們要唱幾拍?(學生回答)像這樣的演唱方法叫一字多音。歌曲中還有嗎?一起說。因為歌曲里出現了許多一字多音的地方,所以大家演唱時,要特別注意音與字的對位,先聽老師唱,同學們跟著默唱。9、師:現在我們把連音帶上,一字多音帶上再跟琴來唱一遍。10、師:剛才我們唱了幾句?哪幾句?(學生回答)那么這四句是旋律還是節奏基本相同?(學生回答)對,每一句都是弱起樂句,每一句開始都在弱拍第四拍上,演唱時要注意力度的控制。這樣的歌曲結構短小,句式工整,適合口口相傳,優美的旋律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想象,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吧!三、探究[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能夠在聽中探究,聽中創作,開拓視野,激情起疑使之樂學]1、嘗試用“樂器”表現月夜師:在這美好的夜晚,你可能還聽到那些聲音呢?(學生回答師板書)2、師生交流(1)師:(板書風聲、蛙聲、月光等)找一找,凳子下有什么?(長長的白紙),你想用它表現夜晚的什么聲音呢?(學生探究,師巡視指導)(2)師:指名學生到臺前用紙創作風聲,師示范有力度變化的風聲。我的風聲有變化嗎?(學生回答,師板書漸強減弱符號)(3)師:讓我們在柔美的的歌聲中加一點有變化的風聲吧!(4)師:這是什么(三角鐵)誰會敲?它的音色怎樣?像不像月亮的光芒灑落在大地上?現在老師彈旋律,同學們哼唱歌曲,請你用老師給的節奏來演奏好嗎?他是在第幾拍演奏的?(學生回答師評價。你的耳朵真靈,她是即興的)誰還能有跟她不一樣的演奏方法?(5)師介紹蛙鳴器,并講解正確的演奏方法。誰能創編節奏在我們的歌聲中加入演奏?四、表現嘗試用不同的樂器合作表現月夜師:讓我們用我們的音樂一齊來表現這幅溫馨的月夜美景吧?。ɡ蠋熥鲋鞒秩?,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分別為風聲,歌聲,蟲鳴聲,月光等)引子:夜晚,溫柔的月光灑遍大地,房前屋后的田地里傳來陣陣蛙聲,晚風傳送著樹木鮮花的清香,遠處,傳來了孩子們好聽的歌聲。。。孩子們歌聲響起尾聲:夜深了,孩子們歌聲漸漸遠去,而溫柔的月光,沙沙的蟲鳴,陣陣晚風。。。溫馨的月夜一直留在我們心里。原來音樂能給我們這么多美好的想象,讓我們隨著音樂,到生活中再去尋找吧![設計意圖:聽中創,創中編,在編創中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增強學生的表演,合作能力,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感]四、課堂小結師:交流本節課的收獲教學反思:《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臺灣名謠為歌詞的創作歌曲,音調上揚起伏,優美流暢,簡短易唱,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教學的初衷,培養學生在演唱感受歌曲的基礎上,能創造性地表現音樂的意境。所以整節課,我把“聲音探究”作為教學主線貫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感受、演唱、發現、創造、合作中體驗音樂的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