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學案--第04講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分攻略】2025年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學案--第04講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含答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
第04講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
1.元素、物質及微粒間的關系
(1)元素的存在形態:
①游離態:元素以 單質 形式存在的狀態。
②化合態: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狀態。
(2)元素、微粒及物質間的關系圖
①宏觀上,物質由 元素 組成。
②微觀上,物質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2.同素異形體
(1)概念:同種元素組成的性質不同的幾種單質叫做該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2)形成方式:①原子個數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
(3)性質差異:物理性質差別較大,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屬于化學變化。
3.混合物和純凈物
(1)純凈物:由同種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物質。
(2)混合物:由幾種不同的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物質。
4.物質的分類
(1)分類的定義:把事物按照 事先設定的標準 進行歸類分組的一種方法。
(2)物質的分類方法
①交叉分類法的應用示例
②樹狀分類法
樹狀分類法在無機化合物分類中的應用
③氧化物的分類
5.分散系
(1)定義: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
分散質:分散系中 被分散 的物質;
分散劑:分散系中 容納分散質 的物質。
(2)分類
①按照分散質粒子直徑
②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
如:煙屬于氣固分散系;霧屬于氣液分散系;懸濁液屬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屬于固固分散系。
(3)理清三種分散系的差異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分散質粒子直徑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分散質粒子 單個小分 子或離子 高分子或多 分子集合體 巨大數目的 分子集合體
性質 外觀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穩定性 穩定 較穩定 不穩定
能否透過濾紙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鑒別 無丁達爾效應 有丁達爾效應 靜置分層或沉淀
分類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固溶膠、液溶膠、氣溶膠 懸濁液、乳濁液
實例 食鹽水、蔗糖溶液 Fe(OH)3膠體 泥水
6.膠體
(1)Fe(OH)3膠體的制備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飽和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即制得Fe(OH)3膠體?;瘜W方程式為
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2)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一、幾個常見誤區
誤區1 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剛石與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才是單質;由 12C和 13C組成的石墨則是純凈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異構體,最簡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質。如C4H10的結構有正丁烷和異丁烷,二者組成混合物;C2H4與C3H6最簡式相同,但前者為乙烯,后者為丙烯或環丙烷。
誤區2 溶液呈酸性的物質一定是酸,溶液呈堿性的物質一定是堿
(1)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這些物質均屬鹽。
(2)Na2CO3、NaHCO3溶液呈堿性,這些物質均屬鹽。
誤區3 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對應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2)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
(3)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Fe3O4不屬于堿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堿,如SiO2、Fe2O3都不能與水反應。
(5)與水反應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不是酸性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堿的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
二、酸、堿、鹽、氧化物的含義
酸 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強酸與弱酸、含氧酸與無氧酸等
堿 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堿,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強堿與弱堿、可溶性堿與難溶性堿等
鹽 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是鹽,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可溶性鹽與難溶性鹽,酸式鹽、堿式鹽與正鹽等
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與兩性氧化物等
1.同一種物質,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可得到不同的分類結果。如Na2CO3屬于鈉鹽、碳酸鹽、含氧酸鹽、正鹽等。因此,對物質進行分類時,必須指明分類的標準。
2.正確理解“一定”“不一定”,規避概念失分點
④液氯、液氨、冰水混合物、膽礬、明礬等結晶水合物是純凈物。
⑥確定某酸是幾元酸,不能依據分子中氫原子的個數,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3.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純凈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組成和結構 無固定的組成和結構
有一定的熔、沸點 無一定的熔、沸點
保持一種物質的性質 保持原有物質各自的性質
4.常見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膠體、濁液等);②高分子(如蛋白質、纖維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見特殊名稱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種餾分、煤、漂白粉、堿石灰、福爾馬林、油脂、天然氣、水煤氣、鋁熱劑、氨水、氯水、王水等。④分子式為C5H10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5.常見的氣體混合物
水煤 氣 爆鳴 氣 天然 氣 焦爐 氣 高爐 煤氣 石油 氣 裂解 氣
主要成分 CO、 H2 H2、 O2 CH4 H2、CH4 等 CO、CO2、 N2等 丙烷、 H2等 烷烴、 H2等
6.常見的液體混合物
氨水 氯水 王水 硬水 水 玻璃 福爾 馬林 汽油
主要成分 NH3、 H2O Cl2、 H2O 鹽酸、 硝酸 含Ca2+、 Mg2+較 多的水 Na2SiO3、 H2O 甲醛、 H2O C5~C11 的烴  
7.常見的固體混合物
堿石灰 漂白粉 玻璃 水泥 鋁熱劑
主要成分 CaO、 NaOH Ca(ClO)2、 CaCl2    Na2O·CaO· 6SiO2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Al、金屬 氧化物 
三、有關膠體的易混易錯點
1.7條易錯,輕松破解
(1)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而不是丁達爾現象。
(2)丁達爾現象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
(3)膠體不帶電,膠體中的膠粒能夠吸附體系中的帶電粒子而使膠粒帶電荷,但整個分散系仍呈電中性。
(4)膠體具有介穩性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帶電粒子而帶有電荷,且同種膠體粒子的電性相同。
(5)膠體粒子的直徑決定了膠體的性質,因膠體粒子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可用滲析法提純膠體。
(6)膠體粒子一般是離子、分子的聚集體,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質,因其分子非常大,一個分子就是一個膠體粒子,它們的溶液是膠體,而且膠體粒子不帶電荷。
(7)Fe(OH)3膠體粒子是分子的集合體,因此,1 mol 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膠體粒子數小于NA。
2.膠體知識“7”提醒
(1)膠體微粒一般是離子、分子或難溶物的聚集體,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質,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對分子質量通常為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千萬,因此一個分子就是一個膠體微粒,它們的溶液是膠體。
(2)膠體屬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很多納米級物質的微粒直徑也是在1~100 nm之間,但不屬于膠體,因為這些物質屬于純凈物,如納米銅等。
(3)在Fe(OH)3膠體中,Fe(OH)3膠體粒子的數目要遠遠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數目。
(4)①不能用自來水制備Fe(OH)3膠體,因為自來水中有電解質會使膠體發生聚沉,應用蒸餾水。
②不能過度加熱,否則Fe(OH)3膠體聚沉生成Fe(OH)3沉淀。
③書寫制備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時,生成的膠體不加沉淀符號“↓”,應注明“膠體”二字。
(5)膠體聚沉屬于物理變化。如蛋白質的鹽析就屬于膠體聚沉現象,但蛋白質的變性不屬于膠體的聚沉,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6)膠體能穩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帶有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較大的顆粒。
(7)不是所有膠體都有電泳現象,如淀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有電泳現象的膠體是因為膠粒吸附帶電荷的粒子而帶電。
3.書寫Fe(OH)3膠體制備的化學方程式的四個易錯點:
①用“”而不是“==”;
②Fe(OH)3后不標“↓”;
③反應條件是“Δ”;
④HCl后不能標“↑”符號。
4.掌握凈水劑及其作用原理
膠體粒子的直徑一般在1~100 nm之間,它決定了膠體粒子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吸附力很強,能在水中吸附懸浮固體或毒素形成沉淀,從而達到凈化水的目的,這就是膠體凈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膠體,并且對水質無明顯副作用的物質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這樣的物質被稱為凈水劑,其形成膠體的化學原理是Al3+、Fe3+發生水解反應分別生成Al(OH)3膠體、Fe(OH)3膠體。
考向1 物質的分類
【典例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各組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 純凈物 混合物 酸 堿 鹽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A 液氯 堿石灰 H3PO4 純堿 NaHSO4 CO Na2O
B 石墨 鹽酸 HNO3 燒堿 NaHCO3 SO2 CuO
C 大理石 碘酒 CH3COOH 苛性鉀 NaCl Mn2O7 Al2O3
D 空氣 漂白粉 H2S 熟石灰 KClO3 SiO2 CaO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純堿是Na2CO3,該物質屬于鹽,不屬于堿;CO是不成鹽氧化物,而不屬于酸性氧化物,A錯誤;
B.選項中各種物質分類合理,B正確;
C.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不是堿性氧化物,C錯誤;
D.空氣屬于混合物,D錯誤;
故選B。
【變式練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CO、N2O5是非金屬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②溶于水電離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③金屬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兩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⑤強電解質的導電能力比弱電解質強
⑥SiO2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硅酸
⑦CO2、SO2是酸性氧化物,則NO2也是
⑧Na2O2雖然是金屬氧化物,但它屬于過氧化物
A.1個 B.2個 C.3個 D.全錯
【答案】B
【解析】①CO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CO和堿不反應,所以屬于不成鹽氧化物,①錯誤;
②在溶液中能電離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都屬于酸,如硫酸氫鈉能夠電離產生H+,但屬于鹽類,②錯誤;
③金屬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兩性氧化物,如:酸性氧化物Mn2O7、兩性氧化物Al2O3,③正確;
④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金屬氧化物,如:酸性氧化物Mn2O7,④錯誤;
⑤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和電荷有關,而與電解質強弱無關,⑤錯誤;
⑥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SiO2和水不反應,所以不能用SiO2和水直接反應制取H2SiO3,⑥錯誤;
⑦NO2和H2O反應生成HNO3和NO,反應過程中元素化合價發生了變化,所以N02不屬于酸性氧化物,⑦錯誤;
⑧Na2O2是由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氧化物,含有過氧鍵,所以Na2O2雖然是金屬氧化物但它屬于過氧化物,⑧正確;
綜上所述可知:說法正確的是③⑧,共2個,故合理選項是B。
【變式練2】(2024·吉林·高三)物質的分類如圖所示:
由圖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于樹狀分類法
B.乙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于交叉分類法
C.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D.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D
【解析】A. 樹狀分類法含義:對同一類事物按照某些屬性進行在分類的分類法,從圖形看應屬于樹狀分類法,故A正確;
B. 交叉分類法含義:根據物質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同一事物進行多種分類的一種分類方式,從圖形看應屬于交叉分類法,故B正確;
C.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故C正確;
D.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可能是不成鹽氧化物,如CO屬于非金屬氧化物但不屬于酸性氧化物,故D錯誤;
故選:D。
考向2 膠體的性質與應用
【典例2】(2024·山東·高三統考期中)《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制作豆腐的流程:“豆腐之法,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硙碎、去渣、煎成、以鹽鹵汁或山礬葉酸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豆漿主要是豆類蛋白質與水形成的膠體分散系
B.取少量豆漿于試管中稀釋,用“激光筆”照射,可觀察到光亮的“通路”
C.用“煎成”后的豆漿制作豆腐,其蛋白質仍然具有生理活性
D.豆漿中加入鹽鹵汁或石膏,可凝聚成豆腐,其原理與江河入??谛纬伞叭侵蕖鳖愃?br/>【答案】C
【解析】A.豆漿是主要是豆類蛋白質與水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A正確;
B.豆漿是膠體,稀釋后同樣有丁達爾效應,用“激光筆”照射,能看到光亮的通路,B正確;
C.豆漿中含豆類蛋白質,加熱能使蛋白質變性,不可逆,不具有生理活性,C錯誤;
D.電解質溶液能夠使膠體聚沉,豆漿中加入鹽鹵汁或石膏,可凝聚成豆腐,發生了膠體的聚沉,江河入??谛纬伞叭侵蕖币彩前l生了膠體的聚沉,兩者原理類似,D正確;
故選C。
【變式練3】(2024·浙江·校聯考)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是
A.蒸餾水 B.硫酸銅溶液 C.淀粉溶液 D.Fe(OH)3 膠體
【答案】B
【解析】A.蒸餾水是純凈物,不是分散系,沒有丁達爾效應,故 A 不選;
B.硫酸銅溶液是分散系,但屬于溶液,不是膠體,沒有丁達爾效應,故 B 選;
C.淀粉是大分子,該分散系實際上是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故 C 不選;
D.氫氧化鐵膠體是分散系,且有丁達爾效應,故 D不選;
故選 B。
【變式練4】(2024·湖北·高三??茧A段練習)現有以下5種說法:①膠體帶電是電泳的前提條件;②鹽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③氯酸、燒堿、純堿依次分別為酸、堿、鹽;④古代的青銅器、越王勾踐寶劍等均是合金;⑤溶液包括膠體等分散系; ⑥根據反應H3PO3 +2NaOH(足量) =Na2HPO3 +2H2O 可知:H3PO3是三元酸。其中錯誤的是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⑤
【答案】A
【解析】①膠體不帶電,膠粒帶電,所以膠粒帶電是電泳的前提條件,故①錯誤;
②酸的概念: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食醋的是乙酸的水溶液,也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說鹽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是不正確的,故②錯誤;
③氯酸是酸;燒堿是氫氧化鈉,是堿;純堿是碳酸鈉,是鹽,故③正確;
④古代的青銅器、越王勾踐寶劍等均是合金.故④正確;
⑤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濁液,溶液不包括膠體,故⑤錯誤;
⑥反應可知H3PO3是二元酸 故⑥錯誤;
故答案為:A。
1.(2024·浙江·高考真題)按物質組成分類,屬于
A.酸 B.堿 C.鹽 D.混合物
【答案】C
【解析】KAl(SO4)2 12H2O是結晶水合物,屬于純凈物;是由金屬陽離子K+、Al3+和酸根陰離子組成的復鹽;答案選C。
2.(2023·廣東·高考真題)部分含或含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A.可存在c→d→e的轉化 B.能與反應生成c的物質只有b
C.新制的d可用于檢驗葡萄糖中的醛基 D.若b能與反應生成,則b中含共價鍵
【答案】B
【分析】由圖可知a、b、c對應物質分別為:鈉、氧化鈉(過氧化鈉)、氫氧化鈉或a、b、e 、d對應物質分別為:銅、氧化亞銅、氧化銅、氫氧化銅。
【解析】A.由分析可知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氫氧化銅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所以存在c→d→e的轉化,A合理;
B.鈉和氧化鈉(過氧化鈉)都能與反應都能生成氫氧化鈉,B不合理;
C.新制氫氧化銅可用于檢驗葡萄糖中的醛基,C合理;
D.若b能與反應生成,則b為過氧化鈉,結構中含共價鍵和離子鍵,D合理;
故選B。
3.(2023·浙江·高考真題)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屬于有機物的是
A.石墨烯 B.不銹鋼 C.石英光導纖維 D.聚酯纖維
【答案】D
【解析】A.石墨烯是一種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平面結構新型碳材料,為碳的單質,屬于無機物,A不符合題意;
B.不銹鋼是Fe、Cr、Ni等的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不符合題意;
C.石英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為SiO2,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不符合題意;
D.聚酯纖維俗稱“滌綸”,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屬于有機物,D符合題意;
故選D。
4.(2024·江西·高三階段練習)分類法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下列分類合理的是
①、、都是堿性氧化物;、、均屬于電解質
②已知:(足量),則為三元酸,為酸式鹽
③與均含相同的元素氫,故也可以稱為酸
④空氣、鹽酸都是混合物;液氯、冰醋酸均屬于純凈物
⑤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陰離子組成的鹽稱為混鹽,是一種常見的混鹽,該混鹽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
A.只有②④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
【答案】B
【解析】①堿性氧化物是指溶于水而只生成一種堿或與酸反應而成一種鹽和水(除了鹽和水以外不包括其它物質)的化合物。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銅和水,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氧氣和水,二者不屬于堿性氧化物;、、本身電離不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屬于電解質,故①錯誤;
②因為(足量),為正鹽,所以為一元酸,故②錯誤;
③的電離方程式為,因此屬于鹽,故③錯誤;
④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等物質,鹽酸為HCl的水溶液,二者均屬于混合物;液氯、冰醋酸均由一種物質構成,二者均屬于純凈物,故④正確;
⑤可寫成,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因此該混鹽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故⑤正確;
綜上所述,④⑤正確,故答案為B。
5.(2024·上?!じ呷龑n}練習)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都正確的是(括號里的是類別)
A.青銅(單質)、H2SO4(一元酸)、C2H5OH(非電解質)
B.NH4Cl(銨鹽)、HNO3(含氧酸)、NaOH(電解質)
C.Na2O(鈉鹽)、NH3(堿)、NaCl(電解質)
D.CH4(有機物)、純堿(堿)、鹽酸(純凈物)
【答案】B
【解析】A.青銅(銅錫合金為混合物),H2SO4(二元酸)、C2H5OH(非電解質),A錯誤;
B.NH4Cl(銨鹽)、HNO3(含氧酸)、NaOH(電解質),B正確;
C.Na2O(氧化物)、NH3(不屬于堿)、NaCl(電解質),C錯誤;
D.CH4(有機物)、純堿(碳酸鈉為鹽)、鹽酸(溶液為混合物),D錯誤;
答案選B。
6.(2024·河北·高三階段練習)下列邏輯關系圖中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溶液、膠體為并列的分散系,則圖中二者不能交叉,故A錯誤;
B.置換反應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某些化合、分解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圖示合理,故B正確;
C.碳酸鈉屬于鈉鹽和碳酸鹽,碳酸鉀屬于鉀鹽和碳酸鹽,應出現交叉關系,故C錯誤;
D.電解質必須為化合物,則化合物包含電解質,故D錯誤;
故選B。
7.(2024·全國·模擬預測)下列實驗(圖中部分夾持裝置略)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證明羥基使苯環活化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制備膠體 D.證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苯酚和溴水反應時是苯環上的氫被溴取代,苯不能和溴水發生反應,故該實驗能證明羥基是苯環活潑,A不符合題意;
B.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用此法除去乙酸,B符合題意;
C.氯化鐵溶液在加熱時促進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C不符合題意;
D.銅和濃硫酸加熱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紅褪色,剩余的二氧化硫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判斷方法
從宏觀 上判斷 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反之為物理變化
從微觀 上判斷 有舊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化學鍵形成的是化學變化;只有化學鍵斷裂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NaCl晶體的熔化
2.物質變化的辨析
(1)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為化學變化,如O3與O2間的轉化。
(2)不同原子間的轉化不屬于化學變化,其對應的反應也不屬于化學反應,如U―→Th+He。
(3)化學變化中一定存在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學鍵斷裂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金屬熔化、HCl溶于水、NaCl熔化均屬于物理變化。
(4)化學變化不僅有物質的變化,同時還伴隨有能量的變化。
(5)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一定沒有化學變化。
(6)非化學變化
(7)煤的氣體、液化屬于化學變化。
煤的氣化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主要反應是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水煤氣等。
煤的液化是將其直接或間接轉化為甲醇等液體燃料。
3.常見化學術語的變化類型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三餾” 蒸餾、分餾 干餾
“四色” 焰色反應 顯色反應、顏色反應、指示劑變色反應
“五解” 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電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 液化、酸化 氧化、氫化、水化、風化、鈍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鹵化、油脂硬化
4.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的關系
5.物質轉化及其規律
(1)化學反應的分類。
(2)單質、氧化物、酸(或堿)和鹽的轉化關系。
轉化示意圖:
(1)物質間轉化的5個常見易錯點
S燃燒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Al2O3、SiO2、Fe2O3與H2O不反應,不能直接轉化為Al(OH)3、H2SiO3、Fe(OH)3。
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Fe與Cl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Cl2。
Fe與H+、Cu2+、S、I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3+。
(2)常見的易混淆物質變化。
①化學變化:結晶水合物的脫水、同素異形體間的轉化、蛋白質的變性、電解、水解、煤的干餾、氣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與裂解等。
②物理變化:焰色反應、活性炭的吸附、鹽析、蒸餾、升華、潮解等。
(3)常見物質的轉化規律
轉化規律 分類 實例 離子反應方程式
強制弱的規律 強酸制弱酸 CH3COONa+HCl CH3COO-+H+===CH3COOH
強堿制弱堿 FeCl3+NaOH Fe3++3OH-===Fe(OH)3↓
強氧化劑制弱氧化劑 Cl2+KI Cl2+2I-===I2+2Cl-
強還原劑制弱還原劑 Fe+CuSO4 Cu2++Fe===Cu+Fe2+
易溶物制難溶物 Na2SO4+BaCl2 Ba2++SO===BaSO4↓
難揮發制易揮發 濃磷酸與NaBr固體反應 H3PO4+NaBr NaH2PO4+HBr↑
(3)如:
(4)注意通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
物質之間是否反應,不僅與物質的結構、類別有關,而且與物質所在的環境有關,在探究物質的性質時,要注意通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在每條通性之外都存在個性。有關物質個性的考查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
考向1 物質的性質
【典例1】(2024·遼寧·高三統考期末)我國古書《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以竹子制造竹紙的方法,其步驟大致有以下幾步:①斬竹漂塘(殺青) ②煮楻足火 ③春臼 ④蕩料入簾 ⑤覆簾壓紙 ⑥透火焙干。其中未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⑥
【答案】A
【解析】①斬竹漂塘(殺青):斬伐嫰竹,放入池塘,浸泡數百日,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以洗去竹子之青皮,此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①不合題意;
②煮楻足火:將以上所得竹子,放入“徨”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此過程發生了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②不合題意;
③舂臼打爛:去除以上處理的竹子放入石臼中將其打爛,該過程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③符合題意;
④蕩料入簾:將被打爛之竹料倒入水槽內,并以竹簾在水中蕩料,此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④符合題意;
⑤覆簾壓紙:然后將簾反復過去,是濕紙落于板上,即成紙張,重復蕩料與覆簾,使一張紙的濕紙疊積上千張,然后加上木板重壓擠出大部分的水分,此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⑤符合題意;
⑥透火焙干:將試紙逐張揚起,并加以焙干,此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⑥不合題意;
綜上分析可知,③④⑤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變式練1】(2024·上海·統考二模)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氯氣液化 B.石油裂化 C.金屬鈍化 D.蔗糖炭化
【答案】A
【解析】A.氯氣液化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符合題意;
B.石油裂化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將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沸點較高的烴斷裂為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沸點較低的烴的過程,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金屬鈍化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蔗糖炭化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A。
【變式練2】(2024·河南南陽·高三練習)下列各組物質或變化的分類正確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銀、福爾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均為酸性氧化物,均為堿性氧化物
④苯、冰醋酸和溴化氫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弱電解質和強電解質
⑤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陰離子組成的鹽稱為混鹽,是一種常見的混鹽,該混鹽具有強氧化性
⑥石墨烯、碳纖維、天然橡膠、聚乙烯塑料都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⑦乙二酸二乙酯和乙二酸乙二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⑧煤的氣化與液化均屬于化學變化,煤的干餾屬于物理變化
⑨在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
⑩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碘酒不屬于同一類分散系
A.①③⑨⑩ B.②⑦⑧⑨ C.②⑤⑥⑦ D.④⑤⑨⑩
【答案】D
【解析】①水銀是金屬汞,是純凈物,故①錯誤;
②由兩種元素構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故②錯誤;
③二氧化氮為不成鹽氧化物,過氧化鈉是過氧化物,故③錯誤;
④苯、冰醋酸和溴化氫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弱電解質和強電解質,故④正確;
⑤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陰離子組成的鹽稱為混鹽,是由鈣離子、氯離子和次氯酸根兩種陰離子構成的混鹽,該混鹽中含有0價氧原子,具有強氧化性,故⑤正確;
⑥天然橡膠、聚乙烯塑料都是有機高分子材料,石墨烯、碳纖維不是,故⑥錯誤;
⑦乙二酸二乙酯是由1分子的乙二酸和兩分子乙醇發生酯化反應,脫掉2分子水,形成的酯,結構式為:CH3CH2OOCCOOCH2CH3,乙二酸乙二酯是由1分子的乙二酸和1分子的乙二醇發生酯化反應,也是脫去2分子水,形成的產物,故⑦錯誤;
⑧煤的氣化、液化、干餾均屬于化學變化,故⑧錯誤;
⑨熔融狀態破壞不了共價鍵,在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故⑨正確;
⑩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碘酒不屬于同一類分散系,淀粉和蛋白質屬于大分子,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為濁液,碘酒為溶液,故⑩正確;
故選D。
考向2 物質的轉化
【典例2】(2024·湖南·高三階段練習)化學是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通常條件下,下列各組物質按右圖所示轉化關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實現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丁
A
B Si
C NO
D Cu CuO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氯化鐵與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氯化亞鐵不能一步反應生成氧化鐵,氧化鐵也不能一步反應生成氫氧化鐵,選項A不符合;
B.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鈉,硅酸鈉不能一步反應生成二氧化硅,選項B不符合;
C.NO不能一步反應生成硝酸,濃硝酸與銅反應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不能一步反應生成氨氣,選項C不符合;
D.銅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硫酸銅與氯化鋇反應生成氯化銅,氯化銅與鐵反應生成銅,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硫酸銅與鐵反應生成銅,轉化關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實現,選項D符合;
答案選D。
【變式練3】(2024·上?!そy考)下列各組物質的轉化關系不能全部通過一步反應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Fe→FeCl3→Fe(OH)3→Fe2O3
C.Al→Al2O3→Al(OH)3→AlCl3 D.Mg→MgCl2→Mg(OH)2→MgSO4
【答案】C
【解析】A.Na與水反應生成NaOH,NaOH與CO2反應生成Na2CO3,Na2CO3與鹽酸反應生成NaCl,以上轉化關系均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A正確;
B.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FeCl3與NaOH反應生成Fe(OH)3,Fe(OH)3加熱分解生成Fe2O3,以上轉化關系均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B正確;
C.Al與氧氣反應生成Al2O3,Al2O3無法通過一步反應生成Al(OH)3,C錯誤;
D.Mg與Cl2反應生成MgCl2,MgCl2與NaOH反應生成Mg(OH)2,Mg(OH)2與H2SO4反應生成MgSO4,以上轉化關系均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D正確;
故答案選C。
【變式練4】(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一定條件下,碳酸鈣可以發生一系列轉化(如圖所示),下列每步轉化反應與選項中的反應類型匹配的是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鈣氯化鈣
A.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
B.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
C.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分解反應
【答案】A
【解析】石灰石發生分解反應生成生石灰,生石灰和水發生化合反應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和CO2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和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氯化鈣,則反應類型分別為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
故選:A。
1.(2024·北京·高考真題)我國科研人員利用激光操控方法,從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原子,實現了對同位素的靈敏檢測。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長達10萬年,是的17倍,可應用于地球科學與考古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原子核內有21個中子
B.的半衰期長,說明難以失去電子
C.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小于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
D.從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原子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答案】A
【解析】A.的質量數為41,質子數為20,所以中子數為,A正確;
B.的半衰期長短與得失電子能力沒有關系,B錯誤;
C.根據題意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要大于衰變半所需的時間,C錯誤;
D.從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原子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產生,不屬于化學變化,D錯誤;
本題選A。
2.(2024·廣東·高考真題)“極地破冰”“太空養魚”等彰顯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雪龍2”號破冰船極地科考:破冰過程中水發生了化學變化
B.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成功建造:天然氣液化過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學鍵
C.嫦娥六號的運載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燃燒時存在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D.神舟十八號乘組帶著水和斑馬魚進入空間站進行科學實驗:水的電子式為
【答案】C
【解析】A.破冰過程無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A錯誤;
B.天然氣液化的過程是氣態變為液態,是物理變化,無新的化學鍵形成,B錯誤;
C.燃燒放熱,是化學能轉化為熱能,C正確;
D.水是共價化合物,每個H原子都與O原子共用一對電子,電子式為,D錯誤;
本題選C。
3.(2024·安徽·高考真題)下列選項中的物質能按圖示路徑在自然界中轉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Cl2與水反應生成HClO和HCl,無法直接生成NaClO,A錯誤;
B.SO2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而不是硫酸,B錯誤;
C.氧化鐵與水不反應,不能生成氫氧化鐵沉淀,C錯誤;
D.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碳酸氫鈣,碳酸氫鈣受熱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氣體,D正確;
故答案選D。
4.(2023·福建·高考真題)唐代陸羽《茶經·三之造》中記載茶葉制作過程:“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的是
A.蒸 B.搗 C.焙 D.封
【答案】D
【分析】“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的含義是晴好的天氣時采摘茶葉,經過蒸青、搗泥、拍壓、烘焙、穿孔、裝袋等工序后,才能制造出優質的茶葉。
【解析】A. 蒸青,這樣做出的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加熱引起顏色的變化,有新物質產生,故A不符;
B. 搗泥壓榨,去汁壓餅,讓茶葉的苦澀味大大降低,可能引起物質的變化,故B不符;
C. 烘焙加熱可能引起物質分解、氧化等,故C不符;
D. 封裝,保持干燥、防止氧化,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故D符合;
故選D。
5.(2024·湖北·襄陽模擬預測)Lux將堿定義為給予體,酸定義為接受體,酸和堿之間的反應是轉移的反應。下列反應不屬于“酸堿反應”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氧化鋇提供、二氧化硫接受,反應生成亞硫酸鋇,屬于“酸堿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
B.氧化鈣提供、二氧化硅接受,反應生成硅酸鈣,屬于“酸堿反應”,故B不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為共價化合物,不存在轉移,不屬于“酸堿反應”,故C符合題意;
D.二氧化鈦提供、鋁離子接受,存在轉移,屬于“酸堿反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24·河北·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下列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利用陽光將轉化為淀粉 B.利用雷達探測表面土壤厚度
C.低溫制得用于新能源汽車 D.以空氣中的為原料合成
【答案】B
【解析】A.CO2轉化為淀粉,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A項不符合題意;
B.雷達探測土壤厚度沒有新物質生產,不涉及化學變化,B項符合題意;
C.CH3OH低溫制取H2,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C項不符合題意;
D. 由N2合成NH3,有新物質生成,發生了化學變化,D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B。
7.(2024·上?!じ呷龑n}練習)下列物質不能通過化合反應直接轉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FeCl3和Fe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故A不符合題意;
B.Na2CO3 和CO2、H2O發生化合反應生成NaHCO3,故B不符合題意;
C.Fe(OH)2和O2、H2O發生化合反應得到Fe(OH)3,故C不符合題意;
D.Al(OH)3只能通過復分解反應生成,不能通過化合反應直接制得,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D。
2/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
第04講 物質的組成、性質及分類
1.元素、物質及微粒間的關系
(1)元素的存在形態:
①游離態:元素以 單質 形式存在的狀態。
②化合態: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狀態。
(2)元素、微粒及物質間的關系圖
①宏觀上,物質由 元素 組成。
②微觀上,物質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2.同素異形體
(1)概念:同種元素組成的性質不同的幾種單質叫做該元素的同素異形體。
(2)形成方式:①原子個數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剛石和石墨。
(3)性質差異:物理性質差別較大,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屬于化學變化。
3.混合物和純凈物
(1)純凈物:由同種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物質。
(2)混合物:由幾種不同的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的物質。
4.物質的分類
(1)分類的定義:把事物按照 事先設定的標準 進行歸類分組的一種方法。
(2)物質的分類方法
①交叉分類法的應用示例
②樹狀分類法
樹狀分類法在無機化合物分類中的應用
③氧化物的分類
5.分散系
(1)定義: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
分散質:分散系中 被分散 的物質;
分散劑:分散系中 容納分散質 的物質。
(2)分類
①按照分散質粒子直徑
②按照分散質和分散劑的狀態
如:煙屬于氣固分散系;霧屬于氣液分散系;懸濁液屬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屬于固固分散系。
(3)理清三種分散系的差異
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
分散質粒子直徑 小于1 nm 1-100 nm 大于100 nm
分散質粒子 單個小分 子或離子 高分子或多 分子集合體 巨大數目的 分子集合體
性質 外觀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穩定性 穩定 較穩定 不穩定
能否透過濾紙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過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鑒別 無丁達爾效應 有丁達爾效應 靜置分層或沉淀
分類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固溶膠、液溶膠、氣溶膠 懸濁液、乳濁液
實例 食鹽水、蔗糖溶液 Fe(OH)3膠體 泥水
6.膠體
(1)Fe(OH)3膠體的制備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飽和FeCl3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即制得Fe(OH)3膠體。化學方程式為
FeCl3+3H2OFe(OH)3(膠體)+3HCl。
(2)膠體的性質及應用
一、幾個常見誤區
誤區1 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剛石與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一種元素的純凈物才是單質;由 12C和 13C組成的石墨則是純凈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異構體,最簡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質。如C4H10的結構有正丁烷和異丁烷,二者組成混合物;C2H4與C3H6最簡式相同,但前者為乙烯,后者為丙烯或環丙烷。
誤區2 溶液呈酸性的物質一定是酸,溶液呈堿性的物質一定是堿
(1)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這些物質均屬鹽。
(2)Na2CO3、NaHCO3溶液呈堿性,這些物質均屬鹽。
誤區3 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對應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2)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
(3)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Fe3O4不屬于堿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堿,如SiO2、Fe2O3都不能與水反應。
(5)與水反應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不是酸性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堿的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
二、酸、堿、鹽、氧化物的含義
酸 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強酸與弱酸、含氧酸與無氧酸等
堿 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堿,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強堿與弱堿、可溶性堿與難溶性堿等
鹽 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是鹽,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可溶性鹽與難溶性鹽,酸式鹽、堿式鹽與正鹽等
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按不同的分類角度可分為金屬氧化物與非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與兩性氧化物等
1.同一種物質,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可得到不同的分類結果。如Na2CO3屬于鈉鹽、碳酸鹽、含氧酸鹽、正鹽等。因此,對物質進行分類時,必須指明分類的標準。
2.正確理解“一定”“不一定”,規避概念失分點
④液氯、液氨、冰水混合物、膽礬、明礬等結晶水合物是純凈物。
⑥確定某酸是幾元酸,不能依據分子中氫原子的個數,如CH3COOH不是四元酸,而是一元酸。
3.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純凈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組成和結構 無固定的組成和結構
有一定的熔、沸點 無一定的熔、沸點
保持一種物質的性質 保持原有物質各自的性質
4.常見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膠體、濁液等);②高分子(如蛋白質、纖維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見特殊名稱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種餾分、煤、漂白粉、堿石灰、福爾馬林、油脂、天然氣、水煤氣、鋁熱劑、氨水、氯水、王水等。④分子式為C5H10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5.常見的氣體混合物
水煤 氣 爆鳴 氣 天然 氣 焦爐 氣 高爐 煤氣 石油 氣 裂解 氣
主要成分 CO、 H2 H2、 O2 CH4 H2、CH4 等 CO、CO2、 N2等 丙烷、 H2等 烷烴、 H2等
6.常見的液體混合物
氨水 氯水 王水 硬水 水 玻璃 福爾 馬林 汽油
主要成分 NH3、 H2O Cl2、 H2O 鹽酸、 硝酸 含Ca2+、 Mg2+較 多的水 Na2SiO3、 H2O 甲醛、 H2O C5~C11 的烴  
7.常見的固體混合物
堿石灰 漂白粉 玻璃 水泥 鋁熱劑
主要成分 CaO、 NaOH Ca(ClO)2、 CaCl2    Na2O·CaO· 6SiO2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Al、金屬 氧化物 
三、有關膠體的易混易錯點
1.7條易錯,輕松破解
(1)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而不是丁達爾現象。
(2)丁達爾現象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
(3)膠體不帶電,膠體中的膠粒能夠吸附體系中的帶電粒子而使膠粒帶電荷,但整個分散系仍呈電中性。
(4)膠體具有介穩性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帶電粒子而帶有電荷,且同種膠體粒子的電性相同。
(5)膠體粒子的直徑決定了膠體的性質,因膠體粒子較大不能透過半透膜,可用滲析法提純膠體。
(6)膠體粒子一般是離子、分子的聚集體,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質,因其分子非常大,一個分子就是一個膠體粒子,它們的溶液是膠體,而且膠體粒子不帶電荷。
(7)Fe(OH)3膠體粒子是分子的集合體,因此,1 mol 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膠體粒子數小于NA。
2.膠體知識“7”提醒
(1)膠體微粒一般是離子、分子或難溶物的聚集體,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質,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對分子質量通常為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千萬,因此一個分子就是一個膠體微粒,它們的溶液是膠體。
(2)膠體屬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很多納米級物質的微粒直徑也是在1~100 nm之間,但不屬于膠體,因為這些物質屬于純凈物,如納米銅等。
(3)在Fe(OH)3膠體中,Fe(OH)3膠體粒子的數目要遠遠小于原FeCl3溶液中Fe3+的數目。
(4)①不能用自來水制備Fe(OH)3膠體,因為自來水中有電解質會使膠體發生聚沉,應用蒸餾水。
②不能過度加熱,否則Fe(OH)3膠體聚沉生成Fe(OH)3沉淀。
③書寫制備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時,生成的膠體不加沉淀符號“↓”,應注明“膠體”二字。
(5)膠體聚沉屬于物理變化。如蛋白質的鹽析就屬于膠體聚沉現象,但蛋白質的變性不屬于膠體的聚沉,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6)膠體能穩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膠體粒子帶有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較大的顆粒。
(7)不是所有膠體都有電泳現象,如淀粉膠體粒子不帶電荷。有電泳現象的膠體是因為膠粒吸附帶電荷的粒子而帶電。
3.書寫Fe(OH)3膠體制備的化學方程式的四個易錯點:
①用“”而不是“==”;
②Fe(OH)3后不標“↓”;
③反應條件是“Δ”;
④HCl后不能標“↑”符號。
4.掌握凈水劑及其作用原理
膠體粒子的直徑一般在1~100 nm之間,它決定了膠體粒子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吸附力很強,能在水中吸附懸浮固體或毒素形成沉淀,從而達到凈化水的目的,這就是膠體凈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膠體,并且對水質無明顯副作用的物質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這樣的物質被稱為凈水劑,其形成膠體的化學原理是Al3+、Fe3+發生水解反應分別生成Al(OH)3膠體、Fe(OH)3膠體。
考向1 物質的分類
【典例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各組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選項 純凈物 混合物 酸 堿 鹽 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A 液氯 堿石灰 H3PO4 純堿 NaHSO4 CO Na2O
B 石墨 鹽酸 HNO3 燒堿 NaHCO3 SO2 CuO
C 大理石 碘酒 CH3COOH 苛性鉀 NaCl Mn2O7 Al2O3
D 空氣 漂白粉 H2S 熟石灰 KClO3 SiO2 CaO
A.A B.B C.C D.D
【變式練1】(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CO、N2O5是非金屬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②溶于水電離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③金屬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兩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⑤強電解質的導電能力比弱電解質強
⑥SiO2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硅酸
⑦CO2、SO2是酸性氧化物,則NO2也是
⑧Na2O2雖然是金屬氧化物,但它屬于過氧化物
A.1個 B.2個 C.3個 D.全錯
【變式練2】(2024·吉林·高三)物質的分類如圖所示:
由圖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于樹狀分類法
B.乙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于交叉分類法
C.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D.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考向2 膠體的性質與應用
【典例2】(2024·山東·高三統考期中)《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制作豆腐的流程:“豆腐之法,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硙碎、去渣、煎成、以鹽鹵汁或山礬葉酸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豆漿主要是豆類蛋白質與水形成的膠體分散系
B.取少量豆漿于試管中稀釋,用“激光筆”照射,可觀察到光亮的“通路”
C.用“煎成”后的豆漿制作豆腐,其蛋白質仍然具有生理活性
D.豆漿中加入鹽鹵汁或石膏,可凝聚成豆腐,其原理與江河入??谛纬伞叭侵蕖鳖愃?br/>【變式練3】(2024·浙江·校聯考)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的分散系是
A.蒸餾水 B.硫酸銅溶液 C.淀粉溶液 D.Fe(OH)3 膠體
【變式練4】(2024·湖北·高三校考階段練習)現有以下5種說法:①膠體帶電是電泳的前提條件;②鹽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③氯酸、燒堿、純堿依次分別為酸、堿、鹽;④古代的青銅器、越王勾踐寶劍等均是合金;⑤溶液包括膠體等分散系; ⑥根據反應H3PO3 +2NaOH(足量) =Na2HPO3 +2H2O 可知:H3PO3是三元酸。其中錯誤的是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⑤
1.(2024·浙江·高考真題)按物質組成分類,屬于
A.酸 B.堿 C.鹽 D.混合物
2.(2023·廣東·高考真題)部分含或含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不合理的是

A.可存在c→d→e的轉化 B.能與反應生成c的物質只有b
C.新制的d可用于檢驗葡萄糖中的醛基 D.若b能與反應生成,則b中含共價鍵
3.(2023·浙江·高考真題)材料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下列材料主要成分屬于有機物的是
A.石墨烯 B.不銹鋼 C.石英光導纖維 D.聚酯纖維
4.(2024·江西·高三階段練習)分類法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下列分類合理的是
①、、都是堿性氧化物;、、均屬于電解質
②已知:(足量),則為三元酸,為酸式鹽
③與均含相同的元素氫,故也可以稱為酸
④空氣、鹽酸都是混合物;液氯、冰醋酸均屬于純凈物
⑤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陰離子組成的鹽稱為混鹽,是一種常見的混鹽,該混鹽具有強氧化性和漂白性
A.只有②④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
5.(2024·上海·高三專題練習)下列各組物質的分類都正確的是(括號里的是類別)
A.青銅(單質)、H2SO4(一元酸)、C2H5OH(非電解質)
B.NH4Cl(銨鹽)、HNO3(含氧酸)、NaOH(電解質)
C.Na2O(鈉鹽)、NH3(堿)、NaCl(電解質)
D.CH4(有機物)、純堿(堿)、鹽酸(純凈物)
6.(2024·河北·高三階段練習)下列邏輯關系圖中正確的是
A.
B.
C.
D.
7.(2024·全國·模擬預測)下列實驗(圖中部分夾持裝置略)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證明羥基使苯環活化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制備膠體 D.證明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A.A B.B C.C D.D
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判斷方法
從宏觀 上判斷 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反之為物理變化
從微觀 上判斷 有舊化學鍵斷裂,同時有新化學鍵形成的是化學變化;只有化學鍵斷裂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NaCl晶體的熔化
2.物質變化的辨析
(1)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為化學變化,如O3與O2間的轉化。
(2)不同原子間的轉化不屬于化學變化,其對應的反應也不屬于化學反應,如U―→Th+He。
(3)化學變化中一定存在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學鍵斷裂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金屬熔化、HCl溶于水、NaCl熔化均屬于物理變化。
(4)化學變化不僅有物質的變化,同時還伴隨有能量的變化。
(5)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一定沒有化學變化。
(6)非化學變化
(7)煤的氣體、液化屬于化學變化。
煤的氣化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的過程,主要反應是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水煤氣等。
煤的液化是將其直接或間接轉化為甲醇等液體燃料。
3.常見化學術語的變化類型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三餾” 蒸餾、分餾 干餾
“四色” 焰色反應 顯色反應、顏色反應、指示劑變色反應
“五解” 潮解 分解、裂解、水解、電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 液化、酸化 氧化、氫化、水化、風化、鈍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鹵化、油脂硬化
4.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的關系
5.物質轉化及其規律
(1)化學反應的分類。
(2)單質、氧化物、酸(或堿)和鹽的轉化關系。
轉化示意圖:
(1)物質間轉化的5個常見易錯點
S燃燒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Al2O3、SiO2、Fe2O3與H2O不反應,不能直接轉化為Al(OH)3、H2SiO3、Fe(OH)3。
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Fe與Cl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Cl2。
Fe與H+、Cu2+、S、I2反應不能直接生成Fe3+。
(2)常見的易混淆物質變化。
①化學變化:結晶水合物的脫水、同素異形體間的轉化、蛋白質的變性、電解、水解、煤的干餾、氣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與裂解等。
②物理變化:焰色反應、活性炭的吸附、鹽析、蒸餾、升華、潮解等。
(3)常見物質的轉化規律
轉化規律 分類 實例 離子反應方程式
強制弱的規律 強酸制弱酸 CH3COONa+HCl CH3COO-+H+===CH3COOH
強堿制弱堿 FeCl3+NaOH Fe3++3OH-===Fe(OH)3↓
強氧化劑制弱氧化劑 Cl2+KI Cl2+2I-===I2+2Cl-
強還原劑制弱還原劑 Fe+CuSO4 Cu2++Fe===Cu+Fe2+
易溶物制難溶物 Na2SO4+BaCl2 Ba2++SO===BaSO4↓
難揮發制易揮發 濃磷酸與NaBr固體反應 H3PO4+NaBr NaH2PO4+HBr↑
(3)如:
(4)注意通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
物質之間是否反應,不僅與物質的結構、類別有關,而且與物質所在的環境有關,在探究物質的性質時,要注意通性與個性之間的關系,在每條通性之外都存在個性。有關物質個性的考查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
考向1 物質的性質
【典例1】(2024·遼寧·高三統考期末)我國古書《天工開物》中記載了以竹子制造竹紙的方法,其步驟大致有以下幾步:①斬竹漂塘(殺青) ②煮楻足火 ③春臼 ④蕩料入簾 ⑤覆簾壓紙 ⑥透火焙干。其中未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⑥
【變式練1】(2024·上?!そy考二模)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氯氣液化 B.石油裂化 C.金屬鈍化 D.蔗糖炭化
【答案】A
【變式練2】(2024·河南南陽·高三練習)下列各組物質或變化的分類正確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銀、福爾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均為酸性氧化物,均為堿性氧化物
④苯、冰醋酸和溴化氫分別屬于非電解質、弱電解質和強電解質
⑤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陰離子組成的鹽稱為混鹽,是一種常見的混鹽,該混鹽具有強氧化性
⑥石墨烯、碳纖維、天然橡膠、聚乙烯塑料都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⑦乙二酸二乙酯和乙二酸乙二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⑧煤的氣化與液化均屬于化學變化,煤的干餾屬于物理變化
⑨在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
⑩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碘酒不屬于同一類分散系
A.①③⑨⑩ B.②⑦⑧⑨ C.②⑤⑥⑦ D.④⑤⑨⑩
考向2 物質的轉化
【典例2】(2024·湖南·高三階段練習)化學是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通常條件下,下列各組物質按右圖所示轉化關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實現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丁
A
B Si
C NO
D Cu CuO
A.A B.B C.C D.D
【變式練3】(2024·上?!そy考)下列各組物質的轉化關系不能全部通過一步反應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Fe→FeCl3→Fe(OH)3→Fe2O3
C.Al→Al2O3→Al(OH)3→AlCl3 D.Mg→MgCl2→Mg(OH)2→MgSO4
【變式練4】(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一定條件下,碳酸鈣可以發生一系列轉化(如圖所示),下列每步轉化反應與選項中的反應類型匹配的是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碳酸鈣氯化鈣
A.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
B.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
C.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分解反應
1.(2024·北京·高考真題)我國科研人員利用激光操控方法,從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原子,實現了對同位素的靈敏檢測。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長達10萬年,是的17倍,可應用于地球科學與考古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原子核內有21個中子
B.的半衰期長,說明難以失去電子
C.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小于衰變一半所需的時間
D.從原子束流中直接俘獲原子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2.(2024·廣東·高考真題)“極地破冰”“太空養魚”等彰顯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雪龍2”號破冰船極地科考:破冰過程中水發生了化學變化
B.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成功建造:天然氣液化過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學鍵
C.嫦娥六號的運載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發動機:燃燒時存在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D.神舟十八號乘組帶著水和斑馬魚進入空間站進行科學實驗:水的電子式為
3.(2024·安徽·高考真題)下列選項中的物質能按圖示路徑在自然界中轉化,且甲和水可以直接生成乙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A
B
C
D
A.A B.B C.C D.D
4.(2023·福建·高考真題)唐代陸羽《茶經·三之造》中記載茶葉制作過程:“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操作中最不可能引起化學變化的是
A.蒸 B.搗 C.焙 D.封
5.(2024·湖北·襄陽模擬預測)Lux將堿定義為給予體,酸定義為接受體,酸和堿之間的反應是轉移的反應。下列反應不屬于“酸堿反應”的是
A.
B.
C.
D.
6.(2024·河北·高三校聯考階段練習)下列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利用陽光將轉化為淀粉 B.利用雷達探測表面土壤厚度
C.低溫制得用于新能源汽車 D.以空氣中的為原料合成
7.(2024·上?!じ呷龑n}練習)下列物質不能通過化合反應直接轉化的是
A. B. C. D.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洪洞县| 定结县| 武冈市| 缙云县| 南宫市| 云安县| 冕宁县| 报价| 辽阳县| 都昌县| 陕西省| 皋兰县| 吐鲁番市| 侯马市| 阿坝| 泽普县| 巨野县| 昌平区| 包头市| 宾阳县| 五寨县| 乐东| 杨浦区| 彭山县| 板桥市| 临沂市| 荥经县| 铜川市| 高陵县| 山阳县| 清涧县| 张掖市| 南郑县| 苍溪县| 北碚区| 白河县| 辽阳县| 绵竹市| 城固县| 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