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這些是大家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準確識別學校里的各種公物,并清楚地說出它們的作用。掌握愛護學校公物的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和保護學校公物。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調查、討論、實踐等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學校公物的重要性和愛護方法。在小組合作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對學校公物的愛護之情,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公德意識。引導學生養成愛護公物的好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學校里的公物,明確它們的作用。引導學生掌握愛護學校公物的方法,并在實際行動中踐行。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自覺愛護公物的意識,使其能夠持之以恒地養成愛護學校公物的好習慣。三、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調查法討論法實踐教學法四、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收集學校公物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制作教學課件。準備一些破損的公物,如圖書、桌椅等,用于課堂教學。設計調查問卷和實踐活動方案。學生準備提前觀察學校里的公物,了解它們的作用和使用情況。準備彩筆、紙張等文具,用于課堂活動。五、教學課時三課時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認識學校公物(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教師出謎語:“一塊木板四條腿,累了可以靠著背。只要大家愛護它,相信一定能猜對。” 讓學生猜謎語,引出學校公物 —— 椅子。教師提問:“為什么椅子是學校的公物呢?” 引導學生思考學校公物的定義和特點。(二)觀察圖片,認識公物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學校里各種公物的圖片,如桌椅、黑板、投影儀、圖書、體育器材等。教師依次展示圖片,讓學生說出圖片中的公物名稱,并簡單描述它們的作用。例如,展示桌椅的圖片時,學生回答:“這是桌椅,是我們上課和學習用的。”教師總結:“這些物品都是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大家都可以使用,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公物。”(三)校園尋寶,尋找公物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張校園地圖和一份公物清單。教師布置任務:“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校園里尋找清單上的公物,并記錄下它們的位置和作用。”學生們在校園里進行尋寶活動,教師巡視指導,確保學生的安全和活動的順利進行。活動結束后,各小組回到教室,匯報自己小組的尋寶成果。教師將各小組的匯報結果進行匯總,展示在黑板上。(四)分享交流,感受公物的重要性教師提問:“在剛才的尋寶活動中,你們找到了哪些公物?這些公物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呢?”各小組選派代表發言,分享自己小組的發現和感受。例如,有的小組可能會說:“我們找到了圖書館里的圖書,這些圖書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 有的小組可能會說:“我們找到了操場上的體育器材,這些器材可以讓我們鍛煉身體。”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沒有這些公物,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到公物的重要性。教師總結:“學校里的公物無處不在,它們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我們應該珍惜和愛護這些公物,讓它們更好地為我們服務。”(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強調學校公物的重要性和認識公物的方法。教師布置作業:“請同學們回家后,觀察自己家里有哪些公物,它們的作用是什么。并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愛護家里的公物。”第二課時:了解公物的使用情況(一)復習導入,鞏固知識教師提問:“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學校里的哪些公物?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展示一些學校公物的圖片,讓學生快速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作用,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二)展示調查結果,引發思考教師展示課前學生們進行的學校公物使用情況調查結果。調查內容包括:學校公物的種類、數量、使用頻率、損壞情況等。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調查結果,提問:“從調查結果中,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呢?”學生們分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我們發現有些桌椅被損壞了,可能是同學們在使用的時候不小心造成的。” 有的學生可能會說:“有些體育器材丟失了,可能是同學們沒有及時歸還。”(三)傾聽公物的心聲,體會公物的期盼教師播放一段音頻,內容是學校公物的 “心聲”。音頻中,各種公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自己的遭遇和期盼,如桌椅被亂涂亂畫、圖書被損壞等。教師提問:“聽了公物的心聲,你們有什么感受?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公物不再受到傷害呢?”學生們分組討論,然后選派代表發言。例如,有的小組可能會說:“我們應該愛護公物,不要在桌椅上亂涂亂畫。” 有的小組可能會說:“我們應該及時歸還體育器材,不要讓它們丟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們扮演不同的公物,說出自己的心聲和期盼。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公物的感受,增強愛護公物的意識。(四)學習《中小學生守則》,明確愛護公物的責任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關于愛護公共財物的內容。教師提問:“為什么《中小學生守則》中要強調愛護公共財物呢?我們應該如何遵守這一規定呢?”學生們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進行總結和引導,強調愛護公物是每個學生的責任和義務。(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強調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師布置作業:“請同學們制作一份愛護公物的倡議書,呼吁全校同學一起愛護學校公物。”第三課時:愛護學校公物(一)展示倡議書,激發行動教師展示學生們制作的愛護公物倡議書,挑選幾份優秀的倡議書進行展示和點評。教師提問:“看到這些倡議書,你們有什么想法?我們應該如何將倡議書中的內容轉化為實際行動呢?”(二)討論愛護公物的方法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話題為 “我們應該如何愛護學校公物”。學生們在小組內積極發言,提出各種愛護公物的方法。例如,有的小組可能會說:“我們應該輕拿輕放桌椅,不要在上面亂涂亂畫。” 有的小組可能會說:“我們應該愛護圖書,不要損壞它們。”各小組選派代表發言,分享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教師將學生們的發言進行匯總,整理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愛護公物的方法。(三)實踐活動,修復破損公物教師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些破損的公物,如圖書、桌椅等。教師布置任務:“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我們準備的工具,嘗試修復這些破損的公物。”學生們在小組內分工合作,進行修復工作。教師巡視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建議。活動結束后,各小組展示自己修復的公物,并分享修復過程中的經驗和感受。(四)評選愛護公物小衛士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選活動,評選出本班的 “愛護公物小衛士”。評選標準包括:平時愛護公物的表現、參與修復公物的積極性、提出的愛護公物方法的可行性等。學生們進行投票評選,教師統計票數,確定 “愛護公物小衛士” 的名單。教師為 “愛護公物小衛士” 頒發獎狀,鼓勵他們繼續發揮榜樣作用,帶動更多的同學愛護公物。(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強調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同學們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教師拓展延伸:“愛護公物不僅僅是在學校里,我們在社會上也應該愛護公共財物。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在社會上應該如何愛護公共財物呢?”教師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愛護公物的好習慣,做一個有責任感和公德意識的好學生。七、教學評估課堂表現評估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積極性和表現,如發言次數、小組討論的活躍度、實踐活動的參與度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反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作業評估認真批改學生的課后作業,如觀察家里公物的作業、制作倡議書的作業等,評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講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實踐活動評估評估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如修復破損公物的方法和效果、團隊協作能力等。對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為今后的教學提供經驗和參考。通過本次教學,學生們對學校公物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掌握了愛護公物的方法,增強了愛護公物的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觀察、調查、討論、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公物的重要性和愛護公物的意義。同時,我也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