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總議題:科學社會主義為什么科學?1.2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代表作《自然法典》。被稱為“共產主義法典”,摩萊里對私有制進行了無情的鞭撻。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公有制才是符合人類天性的制度。莫爾摩萊里代表作《烏托邦》。書中虛構了一個航海家到一個奇鄉異國“烏托邦”的旅行見聞。在那里,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著按需分配的原則,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歐文代表作《論全新的社會狀態的演講》。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同時,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積極合理的設想。歐文甚至進行了“新和諧公社”的實驗。早期(16世紀初-17世紀末)中期(18世紀)高級發展階段(19世紀初)探究一:閱讀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及代表人物,結合教材知識,思考:為什么說空想社會主義建設美好社會的努力是“空想”?議題1:為什么空想社會主義建設美好社會的努力是“空想”?空想社會主義內因外因1.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2.主張階級調和,看不到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3.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無產階級的力量還在孕育之中,工人階級還沒有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社會主義理論還需要不斷完善工人階級還需要壯大根本原因:設想的生產關系不符合當時的生產力發展1:為什么空想社會主義建設美好社會的努力是“空想”?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運動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解釋了積極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馬恩: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p14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揭示了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飛躍工人階級還需要壯大2:社會主義理論要想從“空想”變成“科學”需要哪些條件?思想來源理論基石歷史前提理論還需要不斷完善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提出了“公有制標志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欣賞《共產黨宣言》誦讀節選,概括其核心內容。議題2:如何理解《共產黨宣言》中描述的共產主義社會?《共產黨宣言》的核心內容:(1)“兩個必然”:“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2)一個政黨:無產階級政黨(性質、特點、任務)。(3)一個目標:建立共產主義社會。0102030405初試發展曲折上升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72天后,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飛躍大膽嘗試二戰后,有十多個國家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建立起了人民民主的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特點:1.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2.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3.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平等互助(原始社會)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從社會主義的實踐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社會主義具有遠大發展前途(堅定制度自信)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本課小結局限背景形成意義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科學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國家歷史趨勢建立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發展+工人運動興起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誕生標志:《共產黨宣言》發表課后思考:社會主義誕生以來,歷經滄桑而不衰,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吸引著億萬群眾為之奮斗。(2024年1月 浙江)新時代,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從“現代化的遲到國”一躍成為“現代化的視覺中心”,靠的正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靠的正是制度優勢。由此可知①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②黨的領導是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能夠持續推動國家發展進步的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牛刀小試(2023 福建)1923年,年僅31歲的林祥謙在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中被捕后英勇就義,是第一位中國共產黨烈士。一百多年來,無數像林祥謙這樣的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奮斗終身,是因為他們堅信共產主義( )①符合生產關系發展的客觀要求②順應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③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④是實現全人類解放的崇高事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2023 海南)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問世,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偉大事件,它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建立共產主義新社會。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 )①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客觀前提②科學洞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③闡述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④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2023 湖南)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寫道,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是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全面描繪②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產主義的價值旨歸④共產主義社會人們將擺脫傳統分工的束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2023 全國卷)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是因為它( )①對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進行了原則性描述②對現存的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③以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理論基礎④找到了實現人類解放的社會力量和正確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pptx 共產黨宣言.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