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教案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聆聽、欣賞《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使學生了解中國民歌中山歌信天游的風格,從而培養學生對民歌的熱愛。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演唱和對比分析等感受地域人文風情與音樂的關系。知識與技能:通過本節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民歌分類、信天游的兩種曲式形式及簡單的演唱信天游民歌學習重點:通過欣賞學習《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及其他陜北民歌,感受信天游的風格特點及信天游的兩種曲式形式學習難點:通過學習有感情的演唱信天游民歌。教具:多媒體 鋼琴教材分析:《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八年級下冊人音版第三單元山野放歌中的第二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一首陜北民歌改編的新民歌。歌曲反映了中央紅軍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陜北人民熱烈歡迎子弟兵的心情與場面。歌曲的旋律采用了陜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信天游,回轉起伏、優美舒展,高亢嘹亮,尤其是采用了合唱這種表現形式,使得歌曲的表現力更豐富。歌曲為2/2、2/4、3/2拍混合節拍,曲式結構為兼具三部曲式的變奏曲式。歌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前奏(節奏自由、旋律優美),主題和主題變奏Ⅰ(第一段、第二段歌詞)。 第二部分:簡短的間奏,變奏Ⅱ(分節歌反復)和間奏、變奏Ⅲ(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歌詞)。 第三部分:主題旋律的間奏,再現變奏Ⅰ,結尾句(第六段歌詞)。教學過程:導入中國民歌中國民歌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體裁的一種,是人民群眾在生活實踐中經過廣泛的口頭傳唱,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歌曲藝術。設置問題:我國民歌的分類?教師: 山歌、小調、勞動號子1.山歌:勞動、休息時演唱或隔山崗傳達信息,特點:節奏自由、聲音有極強的穿透力、清脆嘹亮。如《上去高山望平川》2.小調:一般指流行于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特點:旋律委婉優美。如《茉莉花》3.勞動號子:在人們勞動時候一起發力時演唱的。特點:一領眾合、鏗鏘有力。如《船工號子》2、課件展示一組圖片設置問題:1.當你置身在圖片這種情境下你會用民歌中的哪一類形式演唱?3. 根據圖片展示的,這個屬于我國的哪個地方?教師:1.山歌陜北地區,黃土高原哪里千溝萬壑、氣候干旱,哪里的人民性格豪放,形成了信天游的民歌題材3.、多媒體展示信天游:信天游:又叫“順天游”,是陜北民歌的一種,屬于山歌類。主要流行于山西、內蒙古、陜西西部等地區。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往往具有敘事性特點,其結構有上下句樂段構成。節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開闊,扣人心弦、回腸蕩氣,這同溝川遍布的陜北地貌有很直接的關系。在陜北,人們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用演唱的形式來表達,而且他們的演唱不受地點的限制,如:可站在崇山峻嶺之巔,或是走在彎彎曲曲的山間小道里,或是行進在一馬平川的大路上。陜北人唱陜北民歌是信口而歌、信口而唱的,所以“信天游”這三個字就極為形象地說明了陜北民歌完全是一種自由之歌,一種奔放之歌。信天游有兩種曲式形式:1.節奏自由、旋律跌宕、感情奔放2.節奏勻稱、旋律舒展、感情細膩陜北信天游有曲式單一的形式,也有綜合形式的歌曲,今天我們學習一首綜合風格的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新課教學1、歌曲創作背景《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由李若冰、關鶴巖、徐鎖、馮福寬作詞,劉烽作曲,是一首民族風味較濃的陜北信天游改編的新民歌。歌曲反映了中央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陜北時,正逢山丹丹花開的動人情景(山丹丹花,學名斑白合,別名紅百合),以及陜北人民對紅軍到來的喜悅歡樂之情。歌曲為2/2、2/4、3/2拍混合節拍。2、圖片展示全譜,學生聆聽《山丹丹花開紅艷艷》全曲問 題:讓我們用身體的律動,根據速度、旋律特點全曲可分為幾部分?教 師:根據速度和旋律特點全曲分為三部分,這首歌曲所采用的的形式是三部曲式的變奏曲式,是A+B+A的形式,并在譜上標記出來。問 題:在這三部分里面哪些部分的速度旋律特點是相似的?教 師:一三部分,讓我們一起感受學習一、三部分3、聆聽學習感受《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第一、三部分教 師:讓我們根據老師的演唱,畫出旋律線條(伸出手)在我們畫旋律的時候,他們的旋律是忽高忽低,速度是自由的,因為信天游的傳唱之境,是一片廣漠無垠的黃色高原。在高原千溝萬壑,連綿起伏,他們習慣于在溝底坡上遠距離的拉長聲音,大聲呼喊或交談,為此,常常把聲音拉得很長,于是便在高低長短間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韻律。所以,一三部分的旋律是跌宕,拍子的速度是自由的,所以他們的節奏是自由的信天游曲式多用上下句,上句經常分成兩個短句,一揚一抑,下句則一氣呵成,旋律多采用純四純五度,曲調起伏較大,音調高亢、舒展、寬廣聆聽下一首歌曲,感受他們的旋律與節奏是什么樣的?《淚蛋蛋拋在沙蒿蒿林》有沒有發現,在歌詞中還有“一道道”、“紅艷艷”、“三道道藍”、“見了面面”等這是陜北民歌中特有的語言風格————疊字 ,疊詞的使用:一為突出形象, 二來可以增加音樂美, 三能增強感彩。學生模唱最后一部分,教師領唱(讓學生找自己山頭的感覺)聆聽第二部分,展示圖譜問 題:這段樂曲的旋律特點?教 師:這段樂曲速度是均勻的(勻速的),所表達的感情是細膩的曲調特點:旋律舒展;節奏特點:工整,勻稱;旋律特點:感情細膩教師范唱第二種特點的歌曲《腳夫調》《三十里鋪》學生分組:(1).把學生分為AB兩組A組 B組A.B合(2)教師演唱A段,學生分組演唱B段,感受第二段樂曲軍民一家親的熱鬧場景。再次聆聽全曲,感受信天游的節奏特點及感情聽辨,下列那些歌曲屬于信天游形式《小白菜》、《編花籃》、《茉莉花》、《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聆聽感受了信天游的風格特點,信天游是一種山歌體的曲子,除了具有山歌的高亢嘹亮的特點,它還具有自由、跌宕、奔放、均勻、舒展、細膩的特點,同學們,在以后的音樂課上我們還會學習更多的信天游, 回去我們自己查閱一下還有哪些藝術形式屬于民歌中山歌體,現在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信天游的動感奔放的旋律,感受信天游的無限魅力。播放音樂《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