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用橡皮筋驅動小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3課內容,教材中提供了多個遞進的探究活動,從組裝橡皮筋小車到設計實驗探究小車行駛距離與橡皮筋纏繞圈數的關系,最后讓學生了解彈力和彈力的運用。為了實現學生的學習進階和核心素養落地,圍繞核心問題“用橡皮筋驅動小車”來統攝本節課所有學習活動,用“讓橡皮筋小車精準到站”的實踐活動架構一個知識條件化的情境,構建有意義的知識體系。【學情分析】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有關“橡皮筋具有彈性”此類豐富的感性經驗,對于彈力有著較為粗淺的認識,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了物體需要有力才能運動,但是尚未使用科學方法對于“橡皮筋彈力與小車運動狀態的關系”進行過系統的探究,并未構建對于“彈力”這一力學模型的理解。本節課以此為起點,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租住探究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運動狀態的關系,自主構建對于“彈力”這個力學的實質性理解。【教學目標】科學觀念通過“拉一拉橡皮筋”的體驗和“用橡皮筋驅動小車”的實驗,知道橡皮筋具有彈力,能給小車提供動力,知道橡皮筋產生的動力大小會影響小車的運動距離,并能應用這個規律探索精準到達的小車。科學思維利用比較、歸納、分析和演繹的方法,能夠理解和應用橡皮筋小車基本原理。探究實踐會安裝用橡皮筋做動力的小車,探究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與小車運動距離的關系。能收集數據作為證據對小車的距離做出解釋。態度責任培養進一步用小車研究運動和力的興趣,在實驗活動中保持嚴謹的作風。【教學重難點】重點: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研討——歸納總結的過程,探究橡皮筋纏繞圈數和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難點:利用本節課所得到的結果,制作精準到達的小車。【教學準備】學生小組準備:載重小車1輛、橡皮筋1根、小車跑道。教師準備:課件、弓箭1套、小組實驗材料一套。【教學過程】課前活動:體驗射箭,玩橡皮筋。一、聚焦:拉一拉橡皮筋,感受彈力,并提出問題。1.同學們,今天我們研究的主角是橡皮筋!剛才在體驗的過程中你們有什么發現?2.小結:當我們拉伸橡皮筋時,橡皮筋形狀會發生變化,松手后,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橡皮筋在形狀改變時產生的力叫做彈力。3.橡皮筋被拉長之后具有能量,能讓箭飛出去,你們有沒有辦法用橡皮筋讓車跑起來呢?【設計意圖:通過拉一拉橡皮筋,感受“彈力”,為利用橡皮筋驅動小車作鋪墊?!?br/>二、探索:用橡皮筋驅動小車任務一:組裝用橡皮筋驅動的小車。1.出示小車,問:你有什么辦法?2.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要讓小車跑起來的方法: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車尾車身上,一端要繞在前輪車軸上。出示組裝微課。3.組裝并測試,活動要求:組裝:利用橡皮筋讓小車動起來。思考:像皮筋怎樣使小車動起來?整理:音樂響起,活動結束,整理器材。4.交流研討:(1)怎樣利用橡皮筋使小車跑起來的?(2)使小車車輪跑起來的力來自哪里?(3)還有其他發現嗎?任務二:探究小車運動距離與橡皮筋纏繞圈數的關系。1.我想讓小車跑的遠一點,有什么方法?2.學生猜測:橡皮筋纏繞的多,小車運動的遠3.有什么辦法來證明猜測?師生討論實驗方法溫馨提示:(1)小組合作,及時記錄。(2)完成實驗后,匯報數據;(3)實驗結束,整理器材。4.學生實驗5.收集數據:用折線圖顯示全班數據。6.交流研討(1)通過我們剛才的實驗,你們收集到的證據是支持還是反駁你的猜測。(2)為什么橡皮筋纏繞圈數多,小車運動距離遠呢?(3)總結: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彈力越大,小車行駛距離越遠。【設計意圖:通過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的過程,引導學生用比較、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認同收集數據是作為證據、進行解釋的重要性?!?br/>四、拓展——挑戰任務任務三:讓小車精準到達1.挑戰任務:讓小車從起點出發精準到達停車場。2.要求:(1)小車在跑道上調試,從起點線出發,記錄橡皮筋纏繞圈數和相應分數。(2)進入停車場離中心越近,分值越高,成績以小車輪出現在的低分數線為準。(3)音樂響起,挑戰結束,匯報最高成績。3.大家對要求有問題嗎?(1)哪個地方算進入是停車場了?(2)橡皮筋纏繞圈數怎么記法?(3)以車輪出現的低分數區為準,什么意思 4.完成挑戰。5.交流:你們是怎樣做到的?分享一下你們的調試過程和理由。6.總結:在實際生活中,要讓小車精準到站也會有許許多多相關問題出現,需要我們多發現,多思考,不斷調整,最終完成任務。【設計意圖:以活動情境為載體,以活動材料為支架,學以致用,讓學生通過分享表達他的實踐探索過程來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研究運動和力的興趣。】【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