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一章地球第一節 地球的宇宙環境學習目標1.運用太陽系圖片、影視資料以及數字技術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認識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2.結合人類太空探索的圖片、影視資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空間站建設等人類太空探索的進展與意義3.收集中國航天及太空觀測發展的相關材料,舉例說出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就重點難點晴朗的夜晚,我們仰望天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每顆星星都是宇宙中的一員。我們人類的家園一地球,也是宇宙中的一員。宇宙很大,地球在哪里呢 新課引入一、地球在宇宙中我們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恒星。太陽就是一顆恒星。太陽吸引著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圍繞它運行,組成太陽系。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而銀河系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新知學習地月系:地球同它的天然衛星——月球所構成的天體系統,地球是它的中心天體。太陽系有八顆行星。讀底圖,說出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是哪些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恒星是由發光等離子體——主要是氫、氦和微量的較重元素構成的巨型球體。太陽是位于太陽系中心的恒星,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運轉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恒星的自轉方向相同。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絕大多數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衛星,環繞行星運轉的天體,衛星的大小差別很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彗星,是指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云霧狀的獨特外貌。迄今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安全的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穩定的太陽光照:太陽處于中年,狀態穩定讀下表,比較地球與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溫度,簡要說明地球適宜人類生存的溫度條件。行星 距日距離 (以日地距離為1計算) 表面平均溫度/℃金星 0.72 >400地球 1 15火星 1.52 -63距日距離適中,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溫度適宜人類生存!適宜的溫度也會保證地球上擁有生命必需的液態水了解地球適宜人類生存的條件太陽系有多顆行星,但只有地球成為人類的家園??梢酝ㄟ^與其他行星的比較了解地球的特殊之處,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教材P7活動1適宜的溫度:日地距離適中,公轉自轉周期適中。存在液態水:地表平均溫度約15℃。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體積、質量適中。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一、外部條件1.安全的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穩定的太陽光照:自生命誕生以來,太陽光照條件沒有明顯的變化。自身條件適宜的溫度:日地距離適中,地球自轉和公轉周期適當。有液態水:地球內部溫度升高,產生水汽,形成海洋適宜生物生存的大氣: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演化出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在太陽系中,與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離太陽不遠不近,自身體積和質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適合生命存在的溫度,大氣和水等條件,因此地球才成為迄今我們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二、人類的太空探索人類自古就有飛天夢,一直在嘗試探索太空的奧秘。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啟了人類進人太空探索的新紀元。此后,人類不斷開展各項研究,在太空觀測、月球探測、行星際探測、火星探測、空間站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進展和成就。太空里的人造衛星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展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展我國太空探索,自20世紀60年代起穩步發展。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與空間站建設,月球與火星探測、太空觀測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為人類探索太空貢獻了中國力量。中國太空探索成就舉例中國太空探索成就舉例航天員在月球上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航天員登月是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月球的自然環境和地球有很大不同,航天員在月球上面臨哪些困難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航天員需要克服低重力對身體的影響。月球大氣十分稀薄。太空輻射強,易對航天員的身體造成輻射傷害。航天員還要面對劇烈的溫度變化,以及沒有水、氧氣、食物、能源等生存必需資源的困難。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衛星升空,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并安全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標志著中國具備了地月往返能力,為未來月球與其他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國太空探索在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可以針對我國太空探索的某一方面,收集資料,了解其發展歷程。1.收集我國太空探索某一方面的資料,將其階段性成就填入表1.2。表1.2-中國太空探索_________方面的成就2.結合收集的資料,談談自己的感受。時間 階段性成就教材P10活動你知道宇航員在太空怎么生活的嗎?拓展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在宇宙中人類的太空探索太陽系銀河系課堂小結距日距離由近及遠: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我國的航天成就地球特殊之處:迄今發現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1970年,發射“東方紅一號”2003年,“神舟五號”2007年,發射“嫦娥一號”2016年,建成“中國天眼”2021年,“祝融號”著陸火星2022年,我國“天宮”空間站建成人類探索太空的進展1961年蘇聯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登上月球1977年美國“旅行者號”空間探測器成功發射2010年國際空間站正式建成1997年人類第一臺火星車“旅居者號”登陸火星1990年美國哈勃空間望遠境成功發射隨堂練習(2023陜西西安)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已知太陽系中有8顆行星,地球是其中一顆,且呈傾斜狀態自西向東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讀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完成1~3題。1. 圖中地球在宇宙中的“左鄰”“右舍”分別是( )A. 水星、火星 B. 金星、火星C. 火星、木星 D. 水星、木星B2.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②宇宙環境安全穩定③地球與太陽距離適中,溫度適宜④逆時針繞太陽公轉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與生命存在無關A3.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下列有利于保護地球環境的措施是( )①綠色低碳出行 ②使用一次性物品③雙面使用紙張 ④推廣清潔能源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為了保護環境,要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以防浪費資源C我國首個大型巡天空間望遠鏡計劃于2023年發射,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將在宇宙結構形成和演化、暗物質和暗能量、系外行星與太陽系天體等方面開展前沿科學研究。讀圖,完成4~5題。4. 通過巡天空間望遠鏡,可觀測到( )A. 地球南北兩極的極點B. 太陽系的恒星和行星C. 行星內部的物質組成D. 月球內部的人類活動假想的地球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無法通過巡天望遠鏡觀測;能看到行星表面和大氣層表面B5. 我國對太空進行探索的意義包括( )①促進科技進步 ②推動經濟發展③利用太空資源 ④解決糧食危機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不能解決該問題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地球的宇宙環境.pptx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media4.mp4 media5.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